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预测指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赋矿围岩、后期脉岩和蚀变岩石中成矿元素铅锌银含量高,矿体元素组合复杂,原生异常发育,并存在着原生分带现象。矿体前缘元素为I、Hg、As、Sb、B、Ba;近矿指示元素是Pb、Zn、Ag、Au、Cd、Mn、Cu;尾部或矿下指示元素为Cu、Mo、W、Sn。根据矿床指示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原生晕的分带性,研制了判别矿床剥蚀程度和评价异常的地球化学指标,建立了该类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2.
李通国 《西北地质》1996,17(1):24-31
甘肃九源-坪定金矿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的中低温絷认型矿床。本文从区域、矿、矿床地球化学及异常模式研究入手,总结出本类金矿床的最佳指示元素,建立了矿致异常元素分带序列,对寻找该类型矿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河南省桐柏县刘山岩铜锌多金属矿区开展深部及外围预查,对矿床进行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评价标志研究.矿床的异常元素组合主要为Cu、Zn、Pb、Ag、Ba、Mo、Cd;次为Mn、Bi、As、Ga、Ge、V、W;矿床实用元素轴向分带序列由上至下依次为Cu-Zn-As-Ga-Ag-Pb-Mo.同时,根据已知矿和非矿异常特征、元素组合及分带特征、元素比值特征等建立了矿床的找矿评价地球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4.
甘肃九源─坪定金矿是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本文从区域、矿区、矿床地球化学及异常模式研究入手,总结出本类金矿床的最佳指示元素,建立了矿致异常元素分带序列,对寻找该类型矿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贤春 《矿床地质》2002,21(3):292-297
文章依据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找矿理论,运用花岗岩热液铀矿水异常晕与铀矿化之间的关系,采用R型逐渐聚类分析方法,通过对下庄矿田北部330矿床及其外围水化学资料的统计整理,对铀矿床水分散晕指示元素(或指标)的组成及其分带性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该矿床水分散晕指示元素和指标由U,SO4^2-,F^-,Al^3 ,Mg^2 ,Cr,Ni,Mo,Pb,As,Bi,Mn,M(矿化度)等组成,而且,这些元素和指标具有分带规律。  相似文献   

6.
西湾铅锌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盆地北东缘,其赋矿围岩破碎溶蚀现象明显,地层和矿体产状难以辨识。为了准确圈连矿体,以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为基础,以热液矿床原生晕找矿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西湾矿区钻孔岩石光谱样品进行测试,绘制原生晕剖面等值线图,研究原生晕浓度分带和轴向分带特征,探讨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矿体圈连的指示意义。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发现,As、Sb、Pb、Zn、Ag、Mo与铅锌矿成矿关系密切。16号勘探线原生晕浓度分带和轴向分带特征表明:前缘晕指示元素为As、Sb,近矿晕指示元素为Pb、Zn、Ag,尾晕指示元素为Mo;轴向分带特征反映Ⅲ号矿体具"反分带"现象。轴向分带和指示元素的变化特征说明,西湾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复杂,推测为多期次成矿或矿体沿倾向还有延伸。As、Sb、Pb、Zn、Ag、Mo的浓度分带特征对矿体的圈连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蔡家营铅锌银矿床原生异常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据蔡家营铅锌银矿床有关的各类介质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及组合关系,确定了该矿床的指示元素,阐明了矿床原生异常特征及分带规律。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建立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原生异常模式。取得了找盲矿的显着效果。  相似文献   

8.
赣南脉钨矿床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脉钨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元素、伴生元素及矿化剂元素在时空上的分布分配特征。重点讨论了矿床的垂向分带和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式。总结出地球化学找矿的指示元素和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9.
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紫金山铜金矿区地表岩石测量和矿床钻孔剖面原生晕研究结果,详尽讨论了成晕元素在水平和垂向上的异常分布特征,确定了矿床的主要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计算了矿床元素分带序列,阐明了矿床异常元素的分带规律.以矿上、矿下晕和元素分带关系为基础,运用元素对累乘比值对矿床Cu、Au矿带的剥蚀水平制定了评价准则.结合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建立了紫金山矿区(田)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在矿区外围的勘查地球化学找矿研究中,还发现了具工业意义的矿体及新的矿化类型(斑岩Au、Cu和Mo矿),从而为紫金山地区发展成为大型铜矿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易门狮子山铜矿床位于昆阳裂谷易门裂陷盆地内,属沉积-改造型中型铜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落雪组白云岩中,并严格受狮子山背斜及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应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重点研究了断裂构造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异常分带规律,结果表明:断裂破碎带矿化蚀变强烈,构造岩中Cu、Bi、Mo、Co、Mn、Ag、Pb等成矿元素富集;矿床具有自上而下的轴向分带序列Ba-Mn-Ag-Zn-Cu-Pb-Co-Bi-Mo;横向上Cu-Bi-Mo-Co-Mn为矿体的近矿指示元素,Ag-Pb为远程指示元素;纵向上从矿床东部至西部,矿化强度及异常规模明显减弱,反映了该类型矿床分带明显的特征。根据地球化学找矿标志,3~8号勘探线间近矿晕规模大,是深部隐伏矿的主要靶区。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床是中国著名的VHMS矿床之一,前人曾进行过详细的矿床模型研究。对于矿床下部脉状矿体大致呈层状平行于上部块状矿体的地质现象,前人曾提出"层状矿席+层控网脉状矿带"等模式。文章通过对呷村矿床地质特征的详细研究后认为,呷村矿床在印支期形成之后,遭受到燕山期弧-陆碰撞造山的强烈改造,导致矿区地层直立并倒转,并在能干性弱的流纹质火山岩中普遍发生层内韧性剪切变形,使原先近于垂直层状矿体和喷气沉积岩的下-中部脉状-网脉状矿体被构造置换为紧闭褶皱状、无根褶皱状、透镜体状,并近于平行于上部层状矿体。构造恢复表明,下-中部脉状-网脉状矿体原始三维形态为不整合的筒状或漏斗状,与上部层状矿体组成典型的"下筒上层"的"双层结构"。根据脉状-网脉状矿体和层状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在构造恢复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了呷村VHMS矿床的双通道夹卤水池的矿床模型。该模型对矿区外围找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The large Gacun silver–lead–zinc–copper deposit in Sichuan Province is one of the largest volcanogenic massive sulfide(VMS) deposits in China. The deposit consists of western and central ore bodies, which form a vein–stockwork mineralization system corresponding to hydrothermal channels, and eastern ore bodies, which form an exhalative chemical sedimentary system derived from a brine pool in a submarine basin. The Youre lead–zinc deposit, which is currently under exploration and lies adjacent to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Gacun deposit, is characterized by intense silicification and vein–stockwork structures and consists of massive silicified rhyolitic volcanics, banded rhyolitic tuff, and phyllitic sericite tuff. From a comparison of their ore-bearing horizons, the Gacun and Youre deposits have a continuous and stable hanging wall(calcareous slate and overlying andesite) and foot wall(rhyolite–dacite breccia and agglomerate), and the lithologic sequence includes lower intermediate to felsic rocks and upper felsic rocks. Thus, the Youre deposit, which comprises relatively thinly layered low–grade ore, is regarded as forming a southward extension of the Gacun deposit. A further comparison of the structures of the ore-bearing belts between the two deposits suggests that the Youre ore bodies are similar to the western ore bodies of the Gacun deposit. More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inclusions and stable isotopes in the Youre deposit are also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western ore bodies of the Gacun deposit. Genetic models of the deposits are proposed for the Gacun–Youre ore district, and massive concealed ore bodies may occcur in the Youre deposit at depths that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eastern ore bodies of the Gacun deposit.  相似文献   

13.
曹亮 《地质与勘探》2010,46(3):377-384
南金山金矿是北山地区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原20万化探扫面中在该矿床处存在W、Mo等高温元素异常组合,明显异于一般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仅存在中低温元素异常组合。作者在系列成矿找矿思路的指导下,采集了南金山金矿床不同深度的地球化学样品,剖析该矿矿床特征、蚀变矿化特征、成矿元素的富集规律,指出该矿床是一典型的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矿床高温元素W、Mo,中温元素Cu向深部增高。并通过与典型铜金矿床地化特征、国外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与相关铜金矿床空间配位的类比,提出了南金山金矿深部存在斑岩型铜矿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张家口崇礼区北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指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球化学测量成果被广泛而成熟地运用在矿产勘查工作中,为明确张家口崇礼区北部成矿、找矿的地球化学指示信息,对该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及异常查证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计算元素富集系数和变异系数、开展R型聚类分析、统计化探异常区岩石的地质年代、对比该区化探异常及已知矿床与典型矿床的成矿要素,从而推断了该区找矿主攻元素为Ag、Pb、Zn、Mo、Cd,且Ag、Pb、Zn和Mo、W 2组元素分别具有共伴生关系,指出该区化探异常主要受燕山期岩浆热液控制。综合分析认为,本区找矿模型为蔡家营式次火山-热液型多金属矿床,具有寻找次火山-热液型Ag、Pb、Zn、Mo多金属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陈宏强 《地质与勘探》2015,51(6):1138-1149
乌伦布拉克铜矿床位于新疆东准北塔山地区,是中亚-兴蒙斑岩铜矿带的一部分,近年来在该成矿带的境外发现了多处大型铜矿床。我国新疆北部斑岩型铜矿床也取得突破,相继发现了希勒库都克、哈腊苏、琼河坝等斑岩型铜矿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因此乌伦布拉克铜矿床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新疆乌伦布拉克铜矿床15种微量元素和9种常量元素含量的系统研究,总结出元素富集贫化特征,并对这些元素含量随着主成矿元素Cu含量变化的规律性进行了探讨,筛选出指标元素,对这些元素进行迁移量计算。以试验区K04勘探线剖面为例,以多维异常体系为指导,对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和成矿与未成矿地段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进行初步讨论。结果表明:赋矿闪长岩体中元素带入带出特征明显。成矿阶段发生明显带入的元素包括S、Cu、Ag、As、Sb、Mo、W和Se,以及H2O+等,发生明显带出的元素包括Ba、Sr、Rb、Fe2O3等,带出元素形成的负异常范围更大,涵盖了带入元素形成的正异常。综合利用不同属性的异常,不仅可以直接有效地指示矿(化)体产出位置,也为试验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槐树坪金矿床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境内,是豫西熊耳山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本次研究对槐树坪金矿区地表及井下不同类型的较新鲜围岩、蚀变岩和矿石以及地表1∶20000面积性土壤采样,分析29项微量元素,从岩石和土壤两种采样介质来确定槐树坪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指示元素。一方面基于较新鲜围岩的元素含量特征确定每个微量元素在该区岩石中的异常下限,进而分别计算了蚀变岩和矿石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与异常下限的比值,即异常衬度。按照异常衬度大于1.4的标尺确定了蚀变岩与矿石中明显富集的微量元素组合。另一方面,基于Au与28项微量元素在较新鲜围岩、蚀变岩、矿石三种介质中含量关系散点图直观确定了指示金成矿的微量元素组合。综合二者确定出槐树坪金矿区岩石地球化学找矿的指示元素组合为Au、Ag、As、Sb、Hg、Sn、Mo、Bi、Cu、Pb、Zn、Cd、Nb计13项。针对地表1∶20000面积性土壤调查,采用上述岩石中异常衬度为1.4作为土壤异常下限绘制了槐树坪金矿区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剖析图,以槐树坪金矿区已探明鸡公山一带的主成矿段为模型确定了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的指示元素组合为Au、Ag、As、Sb、Hg、Bi、Cu、Pb、Zn、Cd、B计11项。综合上述结果认为在找矿指示元素组合方面土壤对岩石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基于岩石与土壤介质中共同的10项找矿指示元素,构建了归一化的综合异常指标,以鸡公山矿段为标准对整个槐树坪矿区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槐树坪矿区内马蹄沟、秦佛爷沟、姜疙瘩和天坪西4处具有类似鸡公山矿段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相山矿田沙洲铀矿床围岩蚀变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西相山铀矿田沙洲铀矿床的矿体严格受断裂控制,围岩蚀变分带非常明显。对沙洲铀矿床围岩蚀变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的研究表明,沙洲矿床从矿石到围岩的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变化,这些化学成分的变化与蚀变过程中物质的带入带出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对全部样品进行R型聚类分析,确定矿床成矿元素组合为U、W、HREE、Th、Zn、Zr、Mo、Pb,这些元素可作为铀成矿预测标志。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和丰富了沙洲铀矿床的成因认识。   相似文献   

18.
内蒙后二道沟铜金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福军 《地质与勘探》2014,50(3):432-444
在系统研究内蒙后二道沟铜金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将地质、物探及化探等数据进行系统关联,探讨各类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构建了以"有利成矿地质条件+Au、Cu、Pb、Zn、As等指示元素的综合异常+低阻、高极化、高磁"为标志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综合异常区域可能是矿(化)体的赋存位置,其激电测深低视电阻率300Ω·m、高极化率3.0%、高磁异常300 nT。初步分析成矿构造背景及成矿三要素(热能、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并建立了矿床成因模式,认为矿床类型有矽卡岩型铜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构造破碎带型铜金多金属矿床和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分散元素成矿专属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分散元素富集矿床类型的成矿专属性特点。研究发现,不同的分散元素与特定类型的金属矿床有着对应关系,相应类型的矿床也就是目前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分散元素矿床类型。产生这种成矿专属性的原因之一是分散元素与对应的主成矿元素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它们可一同活化、迁移和沉淀成矿。分散元素成矿专属性提示其找矿的重点应该更多地关注与之对应矿床类型的发现和找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