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蔡桂兰  赵素梅  吴玉梅 《护理研究》2010,24(7):1735-1736
[目的]了解音乐干预对降低脑卒中偏瘫病人焦虑状态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焦虑状态病人10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病人的意愿进行音乐干预,对照组不予音乐干预,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音乐干预对降低脑卒中偏瘫病人焦虑水平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行为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3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干预组(52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协同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进行康复依从性比较,并用改良版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得分。结果协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康复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行为,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随访对脑卒中偏瘫出院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出院后观察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比较两组的Feg-Mevyer和Barthel指数、依从性以及汉密尔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Feg-Mevyer和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康复锻炼、合理饮食、按医嘱服药、规律作息以及依从性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随访干预有效的提高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了出院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缓解了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4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阶段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3、6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3、6个月SAS和干预6个月时SDS得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3个月时SDS得分与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同时段SAS、SDS得分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依从性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结论:阶段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音乐干预对降低脑卒中偏瘫病人焦虑状态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焦虑状态病人10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病人的意愿进行音乐干预,对照组不予音乐干预,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音乐干预对降低脑卒中偏瘫病人焦虑水平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2种不同音乐疗法对改善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焦虑状况的比较,探索最佳个性化音乐的设置,提高音乐治疗的效率。方法将入住ICU超过1周的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除常规护理外,实验组每日播放不同的音乐曲目,且不定时播放;对照组每日播放固定的音乐曲目,并定时播放。2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患者焦摩隋绪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干预后SAS的评分下降明显,与干预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后SAS的评分也降低,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实验组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固定曲目不定时播放的音乐疗法,对减轻ICU患者焦虑的效果优于固定曲目定时播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构化指导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焦虑和自我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60岁以上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实施结构化指导,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自行设计自我护理依从性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AS得分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依从性评定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构化指导可降低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音乐放松治疗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及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音乐放松治疗联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周期设定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以及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SAS,SDS,BI,FAC,FMA分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BI、FAC以及FMA分数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 0. 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音乐放松治疗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大幅度提升患者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廖晶晶 《当代护士》2014,(10):24-25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抑郁及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康复期抑郁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团体心理辅导和康复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理辅导与康复治疗,对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康复治疗依从性与BDI(贝克抑郁评估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康复依从性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BD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团体心理治疗相比常规心理辅导更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康复治疗依从性,从而使其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或配合康复治疗,促进脑卒中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得分差异;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心理护理后,出院时实验组患者SA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重型肝炎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86例重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干预组有1例患者在治疗2d后停止干预疗法,故干预组实际入组病例为9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干预,3次/d,15~20min/次。入院当天及出院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情况,并观察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较好。结论音乐疗法可以明显改善住院重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陈晓君  吴美芳  李倩云 《全科护理》2013,11(20):1828-1830
[目的]探讨认知与情感智能应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 00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住院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程序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认知与情感智能干预的护理方法。对干预前后两组病人采用Zung’s焦虑(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进行评定。[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病人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能力指数、生活质量指数和康复知识测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与情感智能干预可激发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主体内部的智力潜能,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常规康复训练配合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康复训练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在治疗8周后对2组受试者进行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F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8周治疗后,2组FAC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FAC评分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在抑制偏瘫侧肢体痉挛的同时进行肌力训练,可有效恢复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焦虑症患者情绪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焦虑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音乐干预。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音乐干预后第1周、第2周、第4周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得分具有逐渐降低的趋势。音乐干预第4周两组患者焦虑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音乐干预能明显降低焦虑症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效改善自身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缓解、减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前焦虑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准备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25)和对照组(n=2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采用常规护理外并给予层流室参观、观看录像、音乐疗法等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焦虑状况进行测评。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存在,SAS得分均值与常模总分均值比较,明显高于正常人常模(P〈0.01),干预后2组患者SAS得分均值之间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1),干预组焦虑情绪术前1d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强围术期健康宣教对前庭神经鞘膜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就诊的前庭神经鞘膜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以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强围术期健康宣教,分别于患者人院当天及出院前1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及自制调查表对其进行全面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情况及DI,并观察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态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宣教前后的SAS评分、D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及D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1),且观察组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态度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加强围术期健康宣教可以明显改善前庭神经鞘膜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颌面部癌症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5年11月在头颈肿瘤外科住院治疗的癌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音乐干预,于入院时(T1)、手术前1d(T2)、术后第1天(T3)、术后第3天(T4)听完音乐后即刻评估焦虑程度(SAS)。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点的焦虑情况。结果2组患者T2、T3、T4时点焦虑分值(S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同时点焦虑程度组内比较:实验组T1-T2,T1—T3,T1-T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1—T3比较,P〉0.05,T1-T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干预有助于缓解癌症患者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8.
张燕  陈友燕  洪怡  郑红 《中国康复》2012,27(5):335-337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老年心衰(HF)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老年HF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加用心理疏导、认知疗法、加强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指导辅助睡眠等综合性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焦虑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结果:干预3周后,干预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1)。干预组PSQI总分及分项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评分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显著下降(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HF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聂珂  谭兵  刘健超  齐纯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891-1893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136例拟行CAG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综合性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药熨配合中医推拿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按脑卒中常规治疗和偏瘫肢体康复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药熨配合中医推拿康复护理。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总有效率为70.4%,干预组为94.4%,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熨配合中医推拿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