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科技型企业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中国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阐述了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形成和现状,提出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科学管理,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支撑。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农业科技型企业具有其他各类创新机构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为自主创新是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天然属性,同时也是其参与竞争的核心优势。农业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优势发挥的诱因可以划分为内部诱因和外部诱因两大类。为了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型企业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农业科技型企业的主导者即企业家必须有意识地为组织成员的自主创新营造环境、提供条件,有效地组织系统内部的自主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3.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推动农业科技型企业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阐述了农业科技型企业的范畴及科技创新对农业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科技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科技创新体系不够完善、资金匮乏、农民传统耕作条件落后和忽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做好对农民的宣传培训工作、凝聚科技人才力量、挖掘科技企业自身的创新优势等解决途径,从而实现科技型企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内涵,分析了天津市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列举了制约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以天津农学院为例,提出了高校促进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如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推进复合型人才培训、制订战略发展规划等。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科技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调研和思考,发现农业科技型企业在治理结构、人才管理、资金投入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推进农业科技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业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批科技型农业企业兴起,给农业科研和市场注入了活力,有力地推动了科研与经济的结合。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及传统观念的制约,加之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困扰,在农业科技型企业创办和运行初期,企业管理决策者必须把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同企业发展壮大放在同等高度来认识。夯实发展基础,突出创新优势是农业科技型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基于宿迁市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情况,分析了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宿迁市现有农业科技型企业自身存在不足,农业科技贷款门槛较高,农村金融机构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等,提出了通过金融支持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动服务意识,促进农业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农业科技型企业与农村金融机构的联动机制,完善农业科技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融资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着农业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双重融资困境,有效解决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升级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本文以杨凌示范区内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明确了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构建以政府、科技中介、融资机构为中心的融资平台,以全面促进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现代农业科技资源及服务优势,在明确农业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现代农业领域中心在助推农业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中的模式举措和成效。  相似文献   

10.
论农业科技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是中国加入WTO后企业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农业科技型企业在这种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能否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通过分析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了农业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构成,提出了建立农业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十大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是农产品加工业的骨干和支柱,技术创新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地方政府应针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特点,从树立技术创新观念、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构建合作型技术创新机制、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五个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概念与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农业企业的创新活力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国家“十四五”规划将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作为今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文章立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针对农业企业发展的新特征,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广义和狭义概念、特征及评价指标,通过具体企业案例总结出6个方面的发展态势,旨在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改善企业创新平台条件等作出初步理论探讨,为制定和出台激励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农业合作创新的影响机理,产业集聚降低了技术交易成本,从而推进农业合作创新。结合农业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农业合作创新的三种模式:农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农业科技示范模式和农业技术转化模式。合作创新应健全产业集聚区内的制度规范,促进各创新主体合理分工与合作;完善技术转让机制,发挥企业的主导地位;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4.
孙倩  邓心安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4):91-93,96
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本土农业科技企业面临着跨国公司日益激烈的竞争。与外资农业科技企业相比,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明显不足。文章利用期权博弈理论模型,将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视为战略互动的博弈双方,分析提出了本土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相对不足,是在其处于成本劣势的条件下创新成功需时较长或成本差异较大而导致的必然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虚拟研发作为研发的一种新模式,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将虚拟研发模式应用于农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很少。在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虚拟研发组织是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国家竞争力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京津冀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但当前京津冀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长效联动机制尚未形成。探究了美国密苏里州和法国奥罗阿大区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成功经验,为京津冀区域农业创新中心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建设协同创新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并加强国际合作是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因素。京津冀地区应从建立分工明确、协同创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涉农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机制、促进国际合作方面着手,全面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进而带动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整体进步,为京津冀区域农业协同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7.
福建台资农业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台商投资聚集区台资农业企业的发展进行调研,发现这些企业在发展中存在6个方面问题:农业救助体系未形成整体链条、政策环境在县乡镇层面还未细化完善、招商引资前期规划过于粗放、技术服务辐射面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缺工潮"。并提出构建农业灾害预警、台资农企专门险、台商政策细化、融资服务体系、台资农企总销信息平台系统建设、政府引导地区与台企签订规划、技术帮扶协议、地区与台企分层分段基础投入、建立青年农工小组等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应承担的社会历史责任及办学方向的政策分析入手,通过高校产业发展的个案剖析,对农业院校科技产业提出了培植核心科技企业,培育农业科技要素市场,建好生物种苗工程项目,培养科技产业化人才的发展构想,以及实现构想的具体措施;建设农业科技园,产学研结合,合作发展,做好项目贮备和重点成果转化的确认,建立良性企业运行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种子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是种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传统的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种业科技创新体制无法适应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的要求。种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使科学技术和成果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当前我国种子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所发挥的作用太小,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主要受困于法律地位、人才、科研体制、经费等问题,要改革传统的创新模式,使种子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必须从政策法规、财政金融、科研人才、知识产权以及协同创新等方面为种子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