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细水雾与火灾烟气的相互作用,揭示了细水雾作用下烟气温度及组分浓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利用FDS程序计算了细水雾作用下烟气温度和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实验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只要计算网格匹配合理,FDS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细水雾作用下烟气温度和组分浓度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工程应用中,可以利用FDS场模拟方法预测灭火过程中火场温度及组分浓度等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这对灭火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细水雾的定义和主导灭火机理,对细水雾、水喷淋及气体灭火技术在电气环境的应用进行了比较,说明了细水雾用于电气环境火灾防治的优点及不足。结合前人实验结果系统地阐述了细水雾的导电性、细水雾作用下电气设备击穿强度变化规律、细水雾的滞空性及烟气冲刷能力。重点回顾了国际上细水雾用于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及发电机等电气设备火灾防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研究,描述了细水雾作用下带电工作的计算机、发电机、程控交换机等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讨论了雾滴粒径、雾滴速度、雾通量及障碍物遮挡程度等因素对扑灭电气火灾有效性的影响,介绍了国际上细水雾灭火技术在电气环境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3.
细水雾与热烟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CFD软件Fluent对火灾中热烟气与细水雾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比较了灭火过 程中不同粒径细水雾在流场中的运动及其对灭火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细水雾对着火房间火焰辐射的散射作用 及细水雾的聚合破碎过程对灭火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辐射是火灾中主要的热传递过程,粒径较大的水雾 比较容易离开回流区到达燃烧反应区。房间细水雾的通过吸收和散射作用减弱辐射强度,水雾在喷射初期可能 使燃烧速率增大,这些结果与实验事实相符  相似文献   

4.
针对家用燃气灶具新标准,分析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新、旧计算方法的区别,并介绍如何建立理论于烟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5.
在受限空间通过模拟试验研究细水雾作用下烟气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通过改变通风口面积、通风口与火源的相对位置及喷雾强度等因素,研究自然通风对细水雾降温速率的影响规律,定量地表征不同自然通风条件下降温速率的衰减比例,实验发现增加喷雾强度可以降低自然通风造成的降温速率衰减。研究结果可为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工程应用和优化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锥形量热仪和单流体细水雾系统研究了细水雾抑制PVC火的过程,并观察了重燃现象的发生,测量了实验中热释放速率及O2,CO2,CO和烟气的浓度变化,并对不同细水雾工作压力及不同热辐射流量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由实验可知细水雾能快速扑灭PVC火,且压力越大灭火越迅速,但是在灭火后停止施加细水雾会发生重燃现象,且重燃发生的时间长短与作用在燃料表面的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家用燃气灶具燃烧运行后产生的烟气排放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烟气的构成,其后重点研究烟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有毒气体排放物的测试及计算方法,对照国家标准GB16410《家用燃气灶具》,对几种测试和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区分各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分析环境中一氧化碳含量与二氧化碳含量对计算取样烟气中CO含量的影响,提出在燃气成分已知的条件下,建立理论干烟气中二氧化碳及氮氧化物含量[N0x(α=1)]浓度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8.
利用Sirion200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细水雾作用前后柴油和聚氯乙烯(PVC)材料烟颗粒的形貌和内部结构图像。定义了烟颗粒的采样平均直径(dA)和表面密度(ρS),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计算了细水雾作用前后烟颗粒的dA和ρS,研究了采样点空间位置、细水雾工作压力、雾滴粒径和雾滴速度等因素对dA和ρS的影响规律,揭示了细水雾冲刷火灾烟颗粒的主导机理,为细水雾技术用于计算机房等电气环境的火灾烟气抑制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梦想模仿光合作用,用太阳光的能量,从二氧化碳和水中攫取烃燃料。据《科学》杂志近日报道,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化学家团队,能让一种廉价的新型化学催化剂以创纪录的效率工作,使之高效利用太阳能电池的电力,将二氧化碳分解为富含能量的一氧化碳和氧气。报道称,当二氧化碳分解成一氧化碳和氧气时,转化过程开始,一氧化碳可以继续与氢气结合,形成各种碳氢化合物燃料。例如,为每个一氧化碳添加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取餐饮业油烟道火灾参数,研究了油烟道内火灾过程中烟气温度及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和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利用FDS软件建立餐饮业油烟道模型,对油烟道火灾发展过程进行了全尺寸模拟.通过对模拟和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给出了油烟道火灾发生过程中烟气浓度和温度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设计研发餐饮业油烟道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声波耦合水雾消除火灾烟雾的声团聚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且深入探究了声团聚的作用机理及微观团聚体结构的样貌,通过改变声波频率、声功率、水雾浓度和初始烟雾浓度等参数比较其对消烟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声波耦合水雾技术提高了气溶胶分散性,并且水雾产生的液桥力保证了团聚体结构的稳定性,团聚效率得到提高.在初始烟雾浓度为50 ...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小型低速风洞,利用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计和自适性相位多普勒速度计系统(三维LDV/APV系统),通过观察和测量超声雾化细水雾在不同纵向风速影响下的运动特性,获取了细水雾的平均速度、平均粒径和雾通量等特性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空间内同一截面上雾滴速度分布与风速呈两段式的线性变化,增加通风后雾滴粒径显著增大并趋于稳定,而雾通量也呈线性增长;雾滴速度和粒径受雾滴运动距离的影响很小,但是雾通量会随着运动距离的增加明显减小。实验结果对纵向通风条件下细水雾灭火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露天矿山爆破现场降尘实验,研究了地表水袋爆炸水雾形成过程及布置参数。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水袋直径、起爆药量、发泡剂浓度进行对比实验,利用高速摄像系统及分析软件分析水雾形成过程,获得了不同水袋直径下爆炸水雾的抛撒半径、最大高度、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水雾持续时间和初始速度及其变化规律,得出了对于直径?=300mm的水袋当比药量为q=0.55kg/m3、发泡剂浓度为E=5kg/m3、发泡剂浓度为E=5kg/m3时,爆炸水雾降尘效果最佳,对于直径?=200mm的水袋当比药量q=0.83kg/m3时,爆炸水雾降尘效果最佳,对于直径?=200mm的水袋当比药量q=0.83kg/m3、发泡剂浓度为E=5kg/m3、发泡剂浓度为E=5kg/m3时爆炸水雾降尘效果最佳。通过实例应用,发现地表水袋爆炸水雾在露天矿山台阶爆破中进行降尘效果明显,为地表水袋布置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露天矿山爆破现场降尘实验,研究了地表水袋爆炸水雾形成过程及布置参数。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水袋直径、起爆药量、发泡剂浓度进行对比实验,利用高速摄像系统及分析软件分析水雾形成过程,获得了不同水袋直径下爆炸水雾的抛撒半径、最大高度、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水雾持续时间和初始速度及其变化规律,得出了对于直径?=300mm的水袋当比药量为q=0.55kg/m~3、发泡剂浓度为E=5kg/m~3时,爆炸水雾降尘效果最佳,对于直径?=200mm的水袋当比药量q=0.83kg/m~3、发泡剂浓度为E=5kg/m~3时爆炸水雾降尘效果最佳。通过实例应用,发现地表水袋爆炸水雾在露天矿山台阶爆破中进行降尘效果明显,为地表水袋布置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依托工程实际,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隧道火源位于不同车道时,隧道临界风速、温度、烟雾分布扩散规律。结果表明:纵向通风速度不大于临界通风速度时,火源下游段隧道棚顶温度呈e函数下降,当通风速度大于临界通风速度时,该规律不再适用。火源位于侧壁面时,由于隧道侧壁面的限制作用,其近火源区烟气运移呈“之”字形向隧道出口处蔓延,隧道棚顶不同纵向温度线呈滚动式交替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