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6)
<正>如果有人问我,音乐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我想第一句话就是"为人生而音乐"。每一个人生都是一本书,一本唱不完、歌不尽的书。如果我们热爱人生,那么我们可以而且应该用音乐来打扮它、装饰它、开发它、提升它,让它绚丽多彩放射光芒。如果我们的教育从这里人手,或许一些已经麻木的心灵,将得到音乐的滋润;一些已经暗淡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27)
<正>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驰浩近日发布了"与‘宽松教育’明确诀别"的确认书。确认书明确指出,不要因为从2020年开始实施新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而减少学习的知识容量。日本为何要发布与"宽松教育"彻底诀别确认书?"扎实学力"教育将会给日本教育改革带来什么影响?可以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什么启示?这些都值得我们观察与关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4)
<正>常有家长问:我不懂音乐,我的孩子能学好音乐吗?什么是"懂"让我们用明辨思维拷问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懂"和"好"的含义都很模糊,懂到什么程度算作"懂",好到什么程度算做"好",很难说清楚。懂音乐未必懂教育,懂演奏未必懂教学。即使是音乐领域内的专业人士,也不太可能什么都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
拥有自由的天空,为何不能展翅高飞?这不能不使教师对作文教学进行反思:是否为了达到"自由表达",就要把"统一指导"彻底地抛弃呢?其实不然,不但不能抛弃"统一指导",而且要把"自由表达""统一指导"和"适当模仿"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2):85-90
阅读教学是一种包含着认知性、文化性,甚至伦理性、存在性的实践活动。对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备课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与路径。一方面,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要"从文本中来"。不同文本具有不同"期待视野",且语文能力有着"随文而教"的特点,教师备课时要去"贴标签"和"惯性知识"之蔽。另一方面,"到学生中去"是将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起点,根据学生现有的阅读经验和能力水平,反思"教什么"到"怎么教"的契合性,从而达成阅读教学备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4)
<正>人类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自然离不开学习,可以说学习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时代发展的重要前提。现阶段,在谈及高中英语教学时,教师的思考方向更多是"如何教学生?"、"教学生什么?",至于"教"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和学生都很少去思考。笔者认为,如果缺乏了"目的",学习只能沦丧为"机械的活动",这种情况下的学生又怎能真正地学会英语呢?所以,我们不妨说"目的"才是学习的关键一步,只有明确了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11)
<正>亲爱的琴童小朋友,六家好!正在学琴的你,想测测自己的音乐知识储备量吗?那就快快参与本栏目的测试吧!本刊每期都会准备10道音乐知识题,等待你的作答。你可以将答案写在本刊的小插页"读者调查表"上。本刊每期会从答对70分以上的调查表中,抽取100位幸运读者,并赠送一份精美小礼品。还等什么?赶紧参与进来吧!1.二人转又称"蹦蹦戏"或"小秧歌",是流行于我国()地区的曲艺形式。A.西北B.华北C.东北D.江南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9)
<正>文化因人而生,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同样,文化因人而存,离开了人,文化就会失去价值,唯余冰冷的符号。学校文化是什么?是一所学校精神、物质、制度、行为的融合。如果把学校比喻为"人"的话,那么,学校文化就是这个"人"的气质和基因。建设学校文化,一定要让人站在学校文化的"正中央",要以教师和  相似文献   

9.
专家访谈     
正暌违37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度召开。从"全国"提升到"中央",我们不由思考:为何中央在此时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中央层面对我国城市工作的定位是什么?如何理解中央确定的城市工作方针?为此,本刊就相关话题约请安徽省部分专家进行了解读。本刊:怎样理解城市工作的基本政策: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4)
<正>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教材编排近半册的教学内容为"总复习",复习的目的是对整个小学数学各册教材中的知识作系统地、综合地、全面地梳理,沟通知识之间的横向、纵向联系,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要想提高复习的效果,上好复习课尤为重要。如何上好一节复习课呢?一、复习准备(一)教师要准确把握知识要点复习课要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探索学习,分析思考问题。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对复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36)
现代诗歌难教,这恐怕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共同认识。所谓"诗无达诂",教什么?怎么教?常常难以抉择。作者以朗读为切入口改革现代诗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以《黄河颂》一课为例,阐述在现代诗歌朗读教学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15)
在中职学校,作为知识的主体——教师,我们都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而在各自的知识体系里面,包括了显性的知识和隐性的知识。我们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既要传授学生我们所具有的显性知识,更要将我们所拥有的隐性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本文从隐性知识的类型与特点,谈谈如何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地传授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9)
应对"刁学员"是施训教师的"必修课",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施训者要具备过硬的"驭人之术",更要有一定的"育人之道",这十分不易。作者结合多年一线培训的教学实践,巧妙借用心理学知识,将"刁学员"区分为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三种类型,并分别提出应对之策,进而实现和谐的师训关系。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Z1):46-47
<正>现实生活中,一提到用英语去"约会",有的同学就会手忙脚乱,不知道在什么情景下"相见",怎样去"约会",其实"约会"是要分在什么地点、什么原因去、约什么人等情境下进行的。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人们是如何"约会"的吧。一、向对方提出"约会":1.Are you free tonight?今晚你有空吗?2.Do you happen to be free?你有空吗?3.Are you in a mood for a walk?你有心情散散步吗?4.How about going for a cup of coffee?一起喝杯咖啡怎么样?  相似文献   

15.
王韬 《矿产勘查》2017,8(4):721-724
正0引言课堂教学离不开"教"与"学",离不开两个角色:"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师,教好一节课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怎样算是教好了呢?教好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在评价时关注点在哪里呢?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如果从教学的本质出发,笔者以为课堂教学应该更关注学生到底得到了什么,怎么得到的,在得到的过程中,学生的状态如何?也就是更应关注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3)
<正>有时候很疑惑,总怀疑自己每天上课的意义。我让学生背诵默写分析课文,学了这些知识有什么用?他们忘了又怎样?考得不好又怎样?直到我看了茱莉亚·罗伯茨演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真的好看,绝对经典),凯瑟琳教授让我懂得了,我们不在于让他们学到了什么,而是让他们发掘自己的兴趣,大胆实践,自己学会学习。记得生本教育的核心就是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22)
<正>作为教师,我们考虑过"教育是什么、学生怎么学习、学生学到了什么"这些根本问题了吗?注重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了吗?或许我们只是凭借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而拼搏努力,但是我们也该认识到自己的教育事业路途到了未雨绸缪的时候了。教师在教育的最前沿,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我们不仅要学识渊博,而且其他各方面诸如言语谈吐、讲话方式、精神面貌等等都是很重要的。首先,我们需要努力提高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1)
<正>什么是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呢?简单来说,它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先前学过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过程中,也就是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并带领学生一同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有一定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特种设施设备之一的电梯,到底特殊在哪里?因它引起争论的焦点到底是什么?为何"电梯事故,物管先赔"引起那么大的纷争。看过人大法工委的否决理由,我们似乎还要听听物管专家的观点。本文摘取了广东省物协会长李健辉的部分观点,以飨读者。一、物业管理有边界,强行定义"使用管理人"为哪般物业管理不是一个大箩筐,萝卜白菜都可以往里装,物业管理它是有边界的。如果要强行定义这个"使用管理人",我认为使用人是业主,管理人是电梯维保企业,和物业管理企业沾不了边,为什么?我们物业服务企业人员使用电梯有多少机会?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12)
<正>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感觉音乐抽测(每学期学校或教育局都会对本学期学习的音乐知识、竖笛、视唱进行测试)使我们的音乐教学在无形中违背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取得好成绩我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倾向于抽测内容,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反复练习。枯燥乏味的知识技能教学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进而,一说到视唱或吹竖笛,有部分学生就有些怵头。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一定的音乐知识,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呢?我觉得我们首先势必要关注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努力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一)做好专业基本功训练新形势下,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对我们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