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某污水处理厂潜水排污泵在实际运行中,实际运行工况大大偏离设计点工况,导致泵出现较强的振动现象,且潜水排污泵性能范围无法满足实际工况需求。针对此问题,对该泵叶轮进行了水力设计改造,改善水力性能,通过三副叶轮试验比较,择优选出的叶轮,满足了实际工况要求,扩大了潜水排污泵的使用性能范围。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污水处理用排污泵叶轮易堵塞、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切割型双叶片潜污泵。分析叶轮特点,提出叶轮水力设计方法,并对泵进行了全流道数值模拟,得出了叶轮内压力、湍动能、流线分布等情况,从而分析出该泵内部流动的特点和通过能力提高的原因。基于性能预测方法对规定工况点的性能进行预测,验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多级离心泵设计了流道式导叶,采用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对设计结果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流道式导叶几何结构的调整,探讨了叶轮-导叶间隙、导叶进口方式及级间密封对离心泵流动性能的影响。经过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导叶进口直径为叶轮出口直径的1.027倍时与叶轮匹配较好;导叶进口宽度的减小在小流量工况下存在优势;对导叶进口进行斜切处理可以有效消除密封通道对水泵造成的影响,同时提高了大流量工况下的水力性能,设计点效率提高0.65%,扬程提高1.30%,分析结果为离心泵流道式导叶与叶轮匹配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用三维CAD手段优化螺旋离心式叶轮动平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根据动平衡的力学原理,借助于三维CAD软件的功能,优化设计了螺旋离心式潜水排污泵叶轮,较好地解决了螺旋式叶轮的动平衡问题。在减少了加工去重量、降低了叶轮制作成本的同时,还改善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泵的工作效率,达到了较好的综合实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某项目用泵的2个需求工况点,应用欧拉扬程公式计算单叶轮设计时的叶轮外径,并计算圆盘摩擦损失预估泵效率,初步分析表明单叶轮设计不仅效率极低,而且也无法满足2个设计目标。针对比开发了一种双叶轮双出口组合的新型结构型式,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其中主要过流部件采用模型换算法,应用面积比法计算正导叶外接的首级叶轮蜗壳的第Ⅷ断面面积。根据模型试验数据换算得到该多目标泵的外特性曲线并用现代CFD技术进行了数值仿真。发现扬程—流量曲线的模型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曲线一致,满足2个工况点的目标需求。与模型换算数据相比,数值仿真得到的数据最高效率点向大流量方向偏移,这是由于第一级蜗壳是以正导叶为基础采用面积比法设计、过流断面大导致的。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污水处理用排污泵叶轮易缠绕、易堵塞、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款叶片前伸式叶轮,可同时具备防缠绕堵塞和良好的水力性能。利用CFD软件(ANSYS CFX 17.0)对有无短叶片的双切割泵进行定常数值模拟计算,对小流量、设计流量和大流量3种工况下的数值模拟计算获得的叶轮中间截面相对速度和静压分布云图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其内部流动的主要不同特征,为设计长短叶片双切割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叶轮是叶片式机械中直接进行能量转换的部件,是叶片式流体机械的心脏,合理的叶片形状对叶轮的水力性能、空蚀性能、工作稳定性能及适应井下工作状况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石油井下特殊情况,引入了发电叶轮的设计模型,生成3种不同叶形的叶轮,并利用Fluent软件对3种叶轮进行对比分析,获得水力性能最优的叶轮.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高比转速潜水排污泵在大流量工况下的空化性能,通过增大叶片进口安放角、减小包角的同时前移叶片进口边的方法,在不改变叶轮外形尺寸的基础上对叶轮叶片进行优化。基于CFD数值计算,预测了3个流量工况下的优化方案(方案二)高比转速潜水排污泵的外特性性能和空化性能,并与原有方案(方案一)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空化余量的降低,叶轮进口边附近逐渐产生低压区,主要集中在叶片进口边背面。在叶轮外形尺寸不改变的基础上,增大叶片进口安放角、减小包角的同时前移叶片进口边,不仅可以提高高比转速潜水排污泵的外特性性能,还可以提高大流量工况时的空化性能。在流量为1 500 m~3/h时,必需空化余量仅为5.37m,比原有方案的空化性能提升了6.24m。  相似文献   

9.
基于正反问题迭代,提出了叶片式气液混输泵叶轮水力设计的方法。叶轮叶片的初始几何形状根据给定的速度矩分布规律进行设计,通过叶轮内CFD三维流场分析结果,改进流道参数和速度矩分布规律以优化叶片几何参数和流场分布。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叶轮可在较宽的流量范围及含气量范围下工作,最优工况效率可达44.0%,且能在短时间内输送100%的气体而不发生气堵现象,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ZW系列自吸式无堵塞排污泵集自吸和无堵塞排污于一体,该泵采用轴向回流外混式,在泵体结构和叶轮流道上进行了创新设计。颗粒通过能力为出口口径的60%,纤维长度通过能力为叶轮直径的1.5倍的杂质液体。可广泛适用于造纸电厂、化工、矿山、市政排污等行业。 该泵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自吸性能好,排污能力强,节能显著使用维修方便等特点。其主要性能指标处国内领先地位。填补了  相似文献   

11.
以某核主泵轴承为研究对象,针对华龙一号对其超设计基准工况运行要求,采用CFD和Stage(Mixing Plane)单叶片通道技术对叶轮导叶进行了仿真。通过对叶轮导叶流道进出口面积的设计及叶轮导叶面积比匹配优化,提高了叶轮导叶的水力效率,对核主泵轴承在超设计基准工况中的SBO和丧失冷却水运行的安全性予以提升,结果表明:优化后叶轮导叶性能较之前有明显提高;对于该类叶轮导叶的优化,需要同时对叶轮导叶进出口流道面积进行调整。研究成果可为相关核主泵轴承用叶轮导叶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某导叶式多级离心泵额定工况的扬程,先后对导叶喉部和叶轮流道进行打磨,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可知:打磨导叶喉部使得各工况效率有所提高,小流量区间扬程降低而大流量区间扬程增加;打磨叶轮流道提高了各工况的扬程,而效率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编的CFD程序数值研究了无叶扩压器对离心压缩机流场及气动性能的影响.采用当地时间步长、多重网格以及隐式参差光顺等技术来加速收敛,以质量流量来代替出口静压的出口边界条件,使出口静压在计算过程中与给定的流量工况自动匹配,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对Krain叶轮后带等面积与直壁两种形式的无叶扩压器离心压缩机内部流场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直壁型无叶扩压器离心压缩机的效率低于等面积无叶扩压器离心压缩机的效率;直壁型无叶扩压器使得叶轮出口的流动出现分离;扩压器的形式对离心叶轮的整体气动性能影响并不大;在进行离心叶轮数值研究时,叶轮后的延伸区最好采用等面积无叶扩压器,以尽量减小无叶扩压器所引起的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14.
半开式离心叶轮间隙流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半开式离心叶轮流动的实验研究,得出了间隙对效率及压力的影响,以及不同间隙下叶轮出口径向速度的变化规律,另外在间隙一定的情况下,当流量从大向小变化时,主流区从轮盘侧向轮盖侧移动,而且在一些工况下,在轮盘侧现测到明显的倒流现象。为进一步了解叶轮内的流动现象,用动态热线风速仪对叶轮叶道出口的速度分布进行了集平均测量,得出了不同流量下的速度分布。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轴流对旋式风机在小流量工况下工作时经常出现二级驱动电机过载而造成的风机损坏以及在大流量下工作时会出现风机二级叶轮的效率低、压升低等问题,通过对通风系统的轴流对旋式风机在不同工况下叶轮叶片的转速进行匹配性研究,获取轴流对旋式风机在不同工况下运行的流量和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当采用轴流对旋式风机风叶两级变转速匹配时能够在确保工作效率的情况下有效的避免二级电机的过载,同时能够提升在大流量工况下轴流对旋式风机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叶轮和扩压器耦合作用下的压气机内部流场,在级环境下对Z305增压器离心压气机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该压气机的工作范围较狭窄和整级效率较低的原因在于叶轮出口段到扩压器进口处都存在较大的涡流区。通过减少扩压器叶片数和缩短叶片尾缘的长度,改善了叶轮和扩压器的耦合关系,使得压气机工作范围和在多工况下的效率和压比等性能参数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双流道泵设计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双流道泵的设计全过程,提出了双流道泵叶轮、泵体的主要几何尺寸取值的经验数据,同时提出了双流道泵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叶片进、出口角选取。经样机测试,50QW25—22—3潜水排污泵效率达67.57%。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低比转数叶轮常采用圆柱形叶片。常用的圆柱形叶片型线有变角螺线、渐开线和圆弧线。美国李海大学的试验表明,变角螺线叶片的效率最高(表1)。圆弧形圆柱叶片既可用单圆弧,亦可用多圆弧。单圆弧叶片造型简单,成本低,有较大的通流能力,在某些杂质泵中还被采用,但其效率较低。双圆弧叶型比单圆弧稍复杂些,但比变角螺线和渐开线叶型制造方便。荷兰挖泥船泥泵叶轮多采用这种叶  相似文献   

19.
叶片数对喷水推进器性能影响的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和界定了喷水推进器数值计算所需流场控制体。联用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对该流场区域进行离散。选择切应力输运(Shear stress transport,SST)二方程紊流模型,采用稳态多参考系方法进行数值计算。根据实船试航时泵转速和航速,计算"船—泵"匹配特性线上六个工况点对应的功率和推力,并与设计单位提供的精确设计值进行比较,在分析网格无关性的基础上检验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可信性。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分析和比较了该喷水推进器:叶轮叶片数从5叶变化到7叶时对Stodola滑移系数和喷水推进器外特性的影响;导叶体叶片数从9叶变化到13叶时对叶轮出口流体整流结果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流体动力性能的改变;叶轮和导叶体15种不同叶片数匹配时在给定工况下各自对应的流体动力性能数据。结果表明,在给定运动参数工况下,随着叶轮叶片数增加,Stodola滑移系数增加,喷水推进泵扬程增加,产生的轴向推力和消耗的轴功率也增大,效率下降;导叶叶片数增加时,喷口出流的旋转作用减弱,11叶后再增加已无明显改进,导叶为10叶和11叶时喷水推进器性能较接近,对应扬程和推力均较12叶和13叶时大;叶轮为5叶时与9叶导叶组合使整体性能最佳,而6...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用泵水力模型设计与选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泵站的高效率、高可靠性的要求,提出了水泵水力模型针对性设计的概念。考虑泵装置中水泵性能的变化,采用等扬程、加大流量的方法初步确定水泵的设计参数。采用CAD技术与CFD计算相结合设计水泵水力模型。通过叶轮轮毂比、叶栅稠密度等主要几何参数的优化,以及导叶设计工况点的调整,实现水泵水力模型向高效区的移动,满足具体泵站运行工况的特殊要求,实现水泵装置综合水力性能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