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查阅近五年来的文献,对被称为第三代主体超分子化合物的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阐述了杯芳烃对生物分子的识别作用、生物分子在杯芳烃化合物功能修饰中的应用及杯芳烃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应用研究,同时还对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叙述生物质谱的原理及其在生命科学各领域中的应用。阐述了生物质谱在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定量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在表观遗传及精准医学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来新 《应用化工》2012,41(4):701-704
简要介绍了现代有机分析化学的发展及应用,重点综述了现代有机分析在酶化学检测方面的应用;现代有机分析在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现代有机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对现代有机与生物分析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张来新  张辉 《应用化工》2014,(12):2276-2278
简要介绍了现代有机分析的产生发展及应用,重点综述了现代有机及生物分析在生命科学及医药学分析中的应用;现代有机及生物分析在有机分析分离科学中的应用,并就现代有机及生物分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液晶在非显示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液晶在非显示领域,如生命科学、太阳能电池材料、有机光电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合成、膜领域和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冯景春  王芹  冯开 《广东化工》2014,(12):192-192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高速、高效、高灵敏度的分离分析方法,在石油化工、生命科学、环境、医学及食品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着重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医药研究、食品分析、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张来新  杨琼  赵卫星 《应用化工》2010,39(6):909-911
介绍了环糊精的结构特征及包合性能,环糊精包合手性分子的新进展。重点综述了近几年各类环糊精的包合作用在医药、生命科学及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新应用,展望了其广阔的前景,期望能在医药学、生命科学及材料科学的应用上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是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的分离分析方法,在石油化工、生命科学、环境、医药及食品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简要介绍液相色谱分析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并从使用频度、应用范围、检测效率、检测准确度及在本领域分析方法中的重要性等角度进行阐述。论文对液相色谱分析法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作为一种高效、精确的分析方法,已经在生物、化学、生命科学等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着重阐述了MALDI-TOF-MS的构造、性能特征,以及在聚合物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荧光化学传感器的产生、发展及应用。详细介绍了:(1)新型荧光探针和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及在分析分离科学中的应用;(2)新型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及在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3)新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在医学上的应用。并对荧光化学传感器科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表面活性剂在生物分离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生物分离领域中的应用,具体介绍了胶束与反胶束萃取、胶束催化、胶束电动色谱、胶束液相色谱、泡沫分离和细胞内产物的释放,并对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前景及生物分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表面活性剂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之一—反胶团萃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反胶团萃取分离蛋白质是一种新型的、有发展前途的生物产品的分离技术。它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中形成反向胶团,从而实现了对蛋白质的萃取,是表面活性剂在生物工程中的一种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3.
The research published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 indicates that surfactant interfacial performance in producing low tension or high solubilization with polar oils is not generally attained with pure conventional species exhibiting well-defined polar and nonpolar parts. The improvement trends reached with surfactant mixtures as well as the introduction of additives like cosurfactants and linkers lead to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o-called extended surfactants, whose structure includes an intermediate polarity spacer between the hydrophilic head and the lipophilic tail. Recent investigations on different kinds of surfactants in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such as detergency, cosmetics, enhanced oil recovery or crude demulsifying, and vegetable oil extraction—indicate that these extended surfactants are likely to be particularly performing with oils containing polar groups, such as triacylglycerols and asphaltenic crudes.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extended surfactants in enhanced oil recovery, crude emulsion breaking, detergency and cleaning, medicine and cosmetics vehicles, and natural oil extraction as well as some other cases are quickly reviewed.  相似文献   

14.
Aqueous biphasic systems based on nonionic surfactants have perspective applications in extraction processes, in particular, cloud point extraction of hazardous compounds or high valued products, especially biomolecules. Additives (e.g., ionic surfactants, salts) and variations in pH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urfactant-based separation processes, representing an additional degree of freedom for their optimization. However, there are few systematic studies of phase and partition behavior for these multicomponent surfactant systems.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clouding, phase compositions and partitioning equilibria for aqueous mixed surfactant systems of a nonionic surfactant (Triton X-114), ionic surfactants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or sodium dodecyl sulfate) and NaC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Vanillin was used as a model substance at three different pH values, specifically in (partly) dissociated or non-dissociated states. The partition coefficients obtained in the batch experiments were compared to the predictions by the thermodynamic model COSMO-RS. Based on this knowledge a continuous multistep extraction process was carried out.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of using a mixed surfactant system for continuous countercurrent cloud point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抑菌机理及应用,其中重点介绍了抑菌型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并对表面活性剂在抑菌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非水溶剂中形成的各种反相结构体系,其中包括反相胶束/微乳液、溶致液晶以及传统和一些有特殊结构的囊泡体系。同时介绍了用近代测试手段对相应有序聚集体的性能和结构的表征。最后对它们的重要应用也做了介绍,如应用于合成纳米材料的模板,药物载体以及在萃取提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emini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新型表面活性剂,由于其性能优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总结了近几年来国内外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成果,对其特殊结构及性能(如界面性能、相行为和流体力学性质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对其在生产、生活和医药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进行了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gemini(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以及溶液的浓度、温度、pH值和反离子等因素对gemini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的影响。通过调整以上因素可以有目的地调控gemini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体的形成。这些有序聚集体不仅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而且与生命活动中的一系列现象密切相关,受到各个领域科学家的广泛重视。尽管gemini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各种聚集体已经得到了广泛证实,但对形成的机理和实际应用的研究仍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及应用现状.其中电化学开关表面活性剂主要介绍了二茂铁类,同时还包括吡嗪类和二硫基类;光开关型表面活性剂主要介绍了偶氮苯基和苯乙烯基表面活性剂;酸碱开关表面活性剂介绍了AMI,AFD4和PLLA/PEG - PSD; CO2开关表面活性剂主要介绍了长链烷基脒的乳化性能及其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NIPAM - co - PEGMa,亚胺类温度开关表面活性剂.展望了开关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今后几年内的发展方向,指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元素表面活性剂、Gemini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随着对表面活性剂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为纺织工业生产提供更适宜、高效的化学助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