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书静  孟祥彬 《中国园林》2007,23(12):75-79
彩画是中国园林建筑的重要装饰艺术之一,其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以园林建筑彩画为研究对象,从彩画的基本特征入手,对彩画的沿革、分类及其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彩画在园林建筑上取得的艺术成就加以研究分析,从构图、图案、色彩、主题、施工方法等不同角度探究了彩画在园林建筑中的创新与发展。目的在于引起读者对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彩画的重视,以此创造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体现民族传统的园林建筑彩画艺术。  相似文献   

2.
瓦当是接近屋檐的最下一个筒瓦的瓦头。因为瓦当具有挡的功能,所以它在古建园林建筑中具有许多作用;又因为瓦当平面上雕刻有文艺内涵丰富、艺术图案精美的纹饰,所以它在古建园林建筑中又具有屋檐的美化装饰作用。由于在封建社会受封建礼制的约束,对建筑的格式、规模以及建筑构件的使用上存在等级制,所以在封建时代,瓦当又成了具有阶级性地位的构件,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3.
建筑材料是构筑建筑空间、形态的重要物质条件。从最早的石灰、木材发展到如今的钢材、金属、玻璃,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有了大量的发展。我国传统园林艺术历史悠久,其中包涵着丰富的艺术手法,是座艺术宝库。与此同时,随着园林建筑不断开始采用大胆的创新,多元的创造手法形成了一种独有的艺术特点时,如何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兼具时代性与艺术性,成为当代园林建筑上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传统建筑材料在园林建筑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对传统建筑材料的内容及特征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建筑材料在园林建筑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从而对未来的园林建筑中对于建筑材料的运用上更好的融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4.
装修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有独特的含义,特指门、窗、户、牖、栏杆、楣子、室内隔断、板壁、博古架、书格等主体结构以外的部分。建筑表层的油饰彩绘虽有很强的装饰作用,但不包含在装修之内。本讲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传统园林建筑木装修的种类、特点、比例、尺度、权衡、构造及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5.
装修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有独特的含义,特指门、窗、户、牖、栏杆、楣子、室内隔断、板壁、博古架、书格等主体结构以外的部分。建筑表层的油饰彩绘虽有很强的装饰作用,但不包含在装修之内。本讲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传统园林建筑木装修的种类、特点、比例、尺度、权衡、构造及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6.
建筑,可以说是一门非常独特的艺术。在满足功能上的需要的同时,它也讲究美,建筑的形式美。要达到形式美,则免不了涉及到比例这一问题上。几乎所有的建筑评论家都一致承认比例在建筑艺术中的重要性。可以说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建筑都离不开优美、和谐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古典园林建筑中廊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真  丁绍刚  周之静 《华中建筑》2009,27(8):253-257
以中西方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廊为研究对象,从中西方廊的释义和历史沿革入手,归纳出中西方廊的共性,都是作为线性和中介空间等;在文化思想、建筑发展、营造目的、建筑时空观、比例尺寸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最后,提出现代建筑对古典廊的继承和发展。比较分析中西方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廊,对于我们进行园林设计及优秀的园林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也对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西结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窗,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但窗的种类很多,我们对古建筑的窗,按其所在位置可分为侧窗与天窗两种,侧窗又有开在室宇或墙垣之别;因部位及开启方式不同,又有不同种类。古籍对天窗与侧窗更有不同的名称。古《说文》上有“在墙日牖,在屋日窗”的说法。清代李斗撰的《工段营造录》上也说:“古者牖穿壁孔”。看来,“牖”指的是墙上的窗洞,比如今日所称的什锦窗、漏窗之类;房屋上的才叫窗。古书《六书正义》称“通(?)为冏”,指  相似文献   

9.
在一般的概念中常常把园林建筑称之为小品建筑,其实园林建筑是一门自成体系的建筑类型。真正应当称之为园林小品的,则是在园林建筑中构成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那些建筑要素。园林建筑的每一个建筑要素的设计都应该提到小品创作的高度,它们的艺术处理、形式美的加工,以及同环境恰如其分的配置,都可构成一幅幅颇具鉴尝价值的画面,形成雋永  相似文献   

10.
李洪震 《建筑结构》2021,51(11):后插25-后插26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精粹,在世界园林建筑艺术史上也占据着较高的地位.园林建筑的布局安排,是现实空间的艺术,更是精神空间的艺术.为了丰富对于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就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例如分景、隔景等.为了达到精神空间的愉悦,还要采用借景、造境等高妙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