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Hp在高原部队人群中感染状态及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对驻青藏高原(海拔2800-5231公尺)某部官兵517人进行普查,年龄18~40岁。采用冒镜普查和~(14)C-尿素呼吸试验方法,接受胃镜普查的受检者均在胃窦部取活检2块,分别行Hp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检查。结果高海拔地区部队人群Hp感染率较低海拔地区为高,入伍仅1月的新兵,Hp感染率为38.18%,而另两组人群长期生活在高原不同海拔高度至少1年以上,Hp感染率达52.42%和62.32%。新兵组与其它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不同海拔高度Hp感染率不同,高海拔地区部队人群Hp感染率较低海拔地区为高,高原自然环境特点和缺氧可能是导致Hp在胃粘膜的定植并引起Hp感染率增加的重要素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高海拔地区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schemic,ACI)与慢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13C呼气实验方法和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不同高海拔地区ACI患者Hp感染率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高海拔ACI组Hp阳性率(82.5%)明显高于中度海拔ACI组(60.4%).在不同海拔地区,ACI组Hp阳性者的CRP水平均比Hp阴性者的高( P<0.01).通过两个海拔梯度A CI组Hp阳性者CRP水平的比较,高海拔组CRP明显高于中度海拔组.结论 高原地区ACI患者Hp感染后可能诱导机体产生CRP.严重环境因素(高海拔、氧化应激、强紫外线)可能是诱导高原ACI炎症反应发生、发展的原因,提示慢性Hp感染与高原地区ACI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溃疡病及再感染的五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2,他引:27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消化性溃疡发病及复发的影响。并了解人群Hp根除5年后Hp感染的变迁。方法 在胃癌高发区自然人群中随机抽样选择1006例成年人,将经胃镜活检病理及尿素酶检查Hp均阳性的5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试验,给予OAC(奥美拉唑,羟氨苄青霉素,克拉霉素)口服治疗1周,停药1个月后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Hp根除率为88.89%,1年及5年后分别对上述人群进行胃镜随访,并行内镜活检病理WS染色及尿素酶检查,结果 (1)在第1年和第5年实际进行胃镜追踪复查的应答率分别为89.13%和83.11%。(2)治疗组和对照组试验前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分别为9.87%和7.61%,三联根除治疗1年后分别为3.70%和12.85%,5年后为5.86%和14.93%。复发率在1年后分别为3.70%和38.10%。5年后为14.81%和42.86%。(3)治疗组1年后Hp阳性率为13.58%,5年后为19.82A%,而对照组分别为91.97%和83.26%。(3)治疗组1年后Hp阳性率为13.58%,5年后为19.82%,而对照组分别为91.97%和83.26%。结论 根除Hp治疗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及复发率明显降低。人群中Hp每年实际再感染率为4%-5%,5年间Hp感染状态保持稳定不变者占85%,不稳定者占15%。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济宁地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 180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利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 180例受检患者中,Hp感染139例,感染率为77.22%。浅表性胃炎组、癌前病变组和胃癌组Hp感染率分别为66.67%(10/15)、76.19%(16/21)和82.64%(119/144)。Hp感染率浅表性胃炎组与胃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P<0.01);Hp感染率20~29岁人群为66.67%,≥60岁年龄人群为82.25%,不同年龄人群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P<0.05)。结论济宁地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感染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院检测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分析性别、年龄、职业等感染相关因素,为Hp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7-01-2018-01期间就诊的1 775例患者的尿素14 C呼吸试验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775例就诊人员中Hp的总感染率为49.22%,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9,P0.05)。不同年龄组间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33,P0.05),20岁者Hp的感染率较低,为25.00%;31~50岁者其感染率达到高峰,且趋于稳定,其中31~40、41~50岁年龄段的感染率分别为73.17%、71.17%。不同职业者间的Hp感染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96.399,P0.05),其中公务员、学生感染率较低,分别为22.86%、25.00%,而农民和工人的感染率较高,为51.70%和44.40%。[结论]本院就诊人员中Hp感染率略低于全国水平,其感染与性别、年龄和职业等因素有关,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预防宣传教育工作,作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减少人群中的Hp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西宁地区2 730例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情况。方法 2021年5月—2021年12月,通过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仁济医院、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总院等14家医疗中心对西宁市新、老城区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共纳入2 730例西宁地区健康体检者,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评价受试者Hp感染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人群Hp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2 730例受试者Hp感染率为54.5%(1 488/2 730)。不同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的Hp感染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民族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2,P=0.003),藏族人群Hp感染率显著高于汉族(P<0.05)。与居住于老城区的健康体检人群相比,居住于新城区者Hp感染率更高(P<0.05)。与无相应习惯的健康体检人群相比,吸烟、喜食手抓羊肉者Hp感染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0~<36岁、回族、藏族、吸烟、居住于新城区是西宁地区健康人群Hp感染的独...  相似文献   

7.
目的快速进入高原后,不同海拔高度及时间点下大鼠小肠电活动变化及其对小肠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微观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1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低海拔地区组(A组,海拔400 m)、中度海拔地区组(B组,海拔2 260 m)和高海拔地区组(C组,海拔4 300 m),B、C组又以进入高原地区后的时间划分为1 d、3 d、5 d、7 d、10 d和14 d组,每组10只大鼠。测定各组大鼠空肠电活动数据,并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小肠ICC的功能及微观结构变化。结果大鼠小肠电波幅及波频在中度海拔地区5 d组及高海拔地区3 d组行到最低点(P0.05),且高海拔地区3 d组受损伤更加明显(P0.05)。小肠ICC的功能及微观结构也可同步观察到类似改变,于中度海拔地区5 d组及高海拔地区3 d组受损伤最明显,电镜下可观察到ICC的缝隙连接减少、细胞器减少并出现凋亡小体等,并以高海拔地区3 d组最显著。用c-kit免疫荧光标记同部位ICC,也可观察到中度海拔地区5 d组及高海拔地区3 d组免疫荧光强度最低(P0.05),且高海拔地区3 d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快速进入高原对于大鼠小肠电活动影响显著,且海拔高度越高大鼠小肠电活动受损越严重,下行速度越快。大鼠小肠ICC微观结构及功能也出现相应同步损伤,表明ICC可能在快速进入高原胃肠动力紊乱形成机制中广泛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乐山地区彝族成年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并调查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降低该地区Hp感染率以及防治相关疾病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乐山地区成年人群共976例现场进行14 C尿素呼气试验。其中彝族496例,男210例,女286例,年龄18~80岁;汉族480例,男208例,女272例,年龄18~80岁。同时指导填写自主设计的Hp感染调查问卷,采用χ2检验分析Hp感染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所调查地区彝族人群中Hp感染率为69.8%,汉族人群中Hp感染率为49.6%。彝族人群与汉族人群相比,Hp感染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彝族人群中,吸烟、长期饮酒、饮生水及有不良生活习惯(不刷牙)的感染率较无上消化道症状、无饮酒史、不饮生水及无不良生活习惯(不刷牙)的人群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乐山地区彝族成年人群Hp感染率为69.8%,较同地区汉族人群比较明显升高,其中彝族人群的Hp感染与吸烟、饮酒、饮生水及不良生活习惯(不刷牙)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驻军官兵长期生活和工作在海拔2800-5300公尺的高原环境下,气候干燥.氧气稀薄,工作及饮食皆不规律,太部分官兵皆患有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遭疾病。我们在上消化道疾病与Hp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胃肠返流性胃炎约占胃镜受检人数的1/3,为了给高原部队提供防治依据.我们对这些病人进行不同的胃肠动力药物治疗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部队新兵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特点。方法 对65例新兵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治疗观察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全部病例用药1周临床症状缓解,疗程6周复查胃镜:显效59例,好转6例,无效0例。Hp根除率达91%。结论 训练季节,应激状态及Hp感染与新兵消化性溃疡患病率高存在密切关系;新兵消化性溃疡发病急,症状重,愈合快,Hp根除率高,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背景: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国是Hp感染高发国,平均现症感染率为55%。目的:了解兰州市健康人群的Hp感染情况,为当地Hp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4年5月—2015年7月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参加体检的健康成人3 239例,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3 239例受检者的Hp总体感染率为51.8%(1 679/3 239),其中男性和女性感染率分别为52.5%(1 197/2 279)和50.2%(482/960),总体和分年龄段男女性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组间Hp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41~60岁年龄段组感染率最高。结论:兰州市健康人群Hp现症感染率为51.8%,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H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与性别则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老年慢性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不同胃病、胃黏膜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31例50岁以上的慢性胃病患者行胃镜、病理活检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观察不同年龄组、不同胃病组Hp感染情况,观察胃黏膜不同病理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中老年慢性胃病患者HP感染率为61.17%。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组Hp感染率分别为64.26%、64.44%、58.42%、48.28%;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GC)Hp感染率分别为41.38%、60.08%、72.19%、74.23%和36.84%,消化性溃疡Hp感染率最高;胃黏膜炎症、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GC的Hp感染率分别为52.43%、76.62%、55.04%、47.62%、36.84%,肠上皮化生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组,随着病变程度加深Hp感染率逐渐下降。结论中老年慢性胃病与HP感染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HP感染率呈下降趋势。HP感染在胃黏膜炎症、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GC病理学改变、进展中起促进作用,应早期根除Hp。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本地区患幽门螺杆菌(Hp)根除后再感染和溃疡复发情况,本研究以^14C-尿素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尿素酶、组织学及细菌培养),对十二指肠溃疡患Hp根除后共184例进行2年定期随访,并配合随机引物扩增的DNA多态指模技术鉴定Hp复发与再感染,结果发现:Hp根除后第1、2年再感染率力0.55%和0.56%,Hp持续阴性仅有1.1%溃疡复发,全部病例未发生溃疡出血,而同期Hp无根除的对照组2年溃疡累积再出血率为26.6%(P<0.005)。结果证明,成人患Hp根除后对Hp再感染不易感,发展中国家Hp根除后再感染率也相当低,以预防溃疡复发为目的的Hp根除疗法同样适用于高Hp感染率地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达州市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流行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达州市中心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检测,并对其中自愿接受问卷调查者收集其社会人口学信息、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资料,分析Hp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5160例受检者Hp感染率为38.0%(9561/25160),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38.1%(6037/15841)和37.8%(3523/9319),男、女性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630)。不同年龄组人群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07,P〈0.01),除老年组外,Hp感染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无业者Hp感染率高于其他职业者(χ2=13.55,P=0.020),共用茶杯或牙杯者、喝生水或生吃蔬菜或水果不削皮者Hp的感染率较无共用茶杯或牙杯者、不生吃果蔬/喝生水者显著升高(χ2=4.23、6.77,P=0.040、0.010)。暂未发现不同饮食习惯、吸烟、饮酒、不同饮用水水源等对Hp感染的影响(均P〉0.05)。结论达州市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略低于全国自然人群,与国内其他地区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相近;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与Hp感染有密切关系,应增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对HP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滨州市体检居民胃部病变与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滨州市体检高危人群2 929例,进行胃镜检查、C14尿素呼气试验及胃组织病理检查,筛查Hp感染情况。结果 在体检人群中,男性1 604人,Hp感染728人;女性1 325人,Hp感染469人,感染率分别为45.39%和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胃部疾病患者中Hp感染人数由高到低依次是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胃部息肉、非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女性胃部疾病患者中Hp感染人数由高到低依次是萎缩性胃炎、胃部息肉、萎缩性胃炎伴糜烂、非萎缩性胃炎。男、女性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者HP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p感染高发年龄段45~60岁,感染率40.92%~45.81%,不同年龄组间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滨州市体检人群Hp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45~60岁为高感染人群,且多种胃部疾病与Hp感染有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2008年来我院消化科就诊并且经过胃镜确诊的患者人群。分为A、B两组,A组31例,均为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B组28例,均为浅表性胃炎或正常人群,均经胃镜检查确诊。A、B两组人群在给予胃镜检查的同时取胃、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置于Hp指示剂中以诊断是否感染Hp。结果A组Hp阳性25例,感染率80.6%,B组Hp阳性9例,感染率为32.1%,A、B两组Hp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感染Hp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从而提出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产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血脂的关系。方法使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对520名体检人员进行Hp检测,并检测血脂、血压、体质量指数等,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广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为38.65%,男性感染率为41.82%,女性感染率为33.66%。男性及女性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69,P>0.05)。Hp阳性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浓度较Hp阴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正常组及血症异常组Hp感染率分别为31.7%和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4,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年龄、舒张压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Hp感染影响了血脂代谢,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之一,防治Hp感染可能有利于减少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高校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山东大学离退休教职工人群幽门螺杆菌(Hp)及其亚型(CagA,VacA)感染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入户问卷调查山东大学3个校区60岁及以上的离退休教职工865名,应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HpCagA,VacA和尿素酶(Ureas)抗体。结果老年人群Hp总感染率为83.4%,其中Ⅰ型Hp菌株感染率为56.0%;以素食为主的老年人Ⅰ型Hp菌株感染率显著高于以高蛋白饮食为主的老年人(P〈0.001)。结论山东大学老年教职工人群Hp感染率较高,以Ⅰ型Hp感染为主,其亚型分布在年龄和饮食习惯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定植于胃黏膜,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的第1类致癌物质。近年来还发现Hp与某些胃肠道外疾病相关。所以准确检测Hp对Hp感染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和根除后疗效评估非常重要。尿素酶依赖的试验方法是Hp重要的检测手段之一,包括经胃镜活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p)的3种临床实用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集我院符合要求的患者280例,胃镜检查诊断进行分类,同时行13 C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毒酶试验和病理组织学检测,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280例患者中Hp感染172例,感染率为61.4%,其中胃窦炎伴糜烂Hp感染率消化性溃疡Hp感染率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率慢性浅表性胃炎Hp感染率。13 C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毒酶试验和病理组织学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7.10%、86.00%、95.90%和96.78%、85.36%、97.14%;阳性率分别为61.07%、59.29%、59.28%。[结论]13 C尿素呼气试验敏感度高,能反映Hp感染状况,整个试验过程需要的时间短,患者无其他任何不适,是这3种临床实用检查方法中最理想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