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形式是砖混砌体房屋。为了防止房屋由于不合理或者是有缺陷的机构体系而导致多层砖混砌体房受到震害影响。房屋在抗震方面的能力,需要在设计房屋抗震时重点考虑合理的构建多层砌体房屋在抗震方面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砖混砌体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广范的一种建筑形式,多采用多孔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连接性的且的.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科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文章就在涉及房屋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周增荣 《中国科技财富》2010,(14):298-298,299
砖混结构多采用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连接性的目的。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所以,研究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是砖混结构房屋安全使用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多层廊体房屋是我国居住、办公,学校和医院等建筑中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总结多层砌体房屋的震害经验,房屋结构体系不合理或存在缺陷是多层砌体房屋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多层砌体房屋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对于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房屋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的关键问题.因此在进行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时,结构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5.
多层砌体房屋是我国居住、办公、学校和医院等建筑中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总结多层砌体房屋的震害经验,房屋结构体系不合理或存在缺陷是多层砌体房屋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多层砌体房屋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对于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房屋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的关键问题。因此在进行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时,结构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6.
由于砌体结构具有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目前砌体结构房屋在我国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而.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便成为结构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对多层砌体结构住宅抗震设计技术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我国砖混房屋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但由于砌体房屋胞浊材料的抗震巨能较差,为了提高其抗震性能,行内经常采用设计建筑布局,改变结构构造。房屋的抗震设计就应用而生,主要是以预防为主,使房屋在小震中不坏,中震中可修,大震中不倒。因此在建设工程时,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具备合理的抗震能力,工程的抗震设防、抗震设计强施工质量等各方面都必须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8.
多层砖混住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通俗地讲,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又称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因为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是粘土砖,所以砖的形状及强度就决定了房屋的强度.可以这样说,砖的形状越规则,砂浆的强度越高,灰缝越薄越均匀,砌体的强度就越高,房屋的耐用年限就越长.本文分析了多层砖混房屋在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鸿元职工住宅小区的设计,提出了在多层砖混住宅设计中应注意加强抗震设计及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为同类建筑的设计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砌体结构是我国住宅建设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如何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是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工程震害的调查分析,得出了一些对工程设计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砖混结构是我国量大面广的传统建筑,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是砖砌体.本文分析了砌体中原材料的质量、灰缝质量、砌体留槎、接槎及构造柱做法等方面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加强砖混结构砌体质量,保证工程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2.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通俗地讲,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又称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因为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是粘土砖,所以砖的形状及强度就决定了房屋的强度。可以这样说。砖的形状越规则,砂浆的强度越高,灰缝越薄越均匀,砌体的强度就越高,房屋的耐用年限就越长。本文分析了多层砖混房屋在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综合方法在砌体结构房屋加固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某砖混结构房屋的加固设计实例,分析了如何在砌体结构加固设计中灵活运用加固手段,为加固设计人员在进行加固方案选择和方案设计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于砌体材料的脆性,这种结构抗塑性变形能力差,抗震能力不足,遇到强震时破坏严重,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在多层砖房的设计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抗震规范的要求,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尽量减轻地震灾害,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的提升,综合国内、国外震害现象的分析我国对建筑抗震要求越来越高,砖混结构及小型砌块结构正逐步被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钢结构所取代.框架结构因为其对空间的约束比较小而在很多多层结构中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6.
砖混结构建筑是量大面广的建筑结构形式,但是砖砌体的抗拉、抗剪能力比较低,容易在局部产生裂缝,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使用功能,甚至危及结构安全.本文分析了建筑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孙群岭  李书芳 《科技转让集锦》2011,(22):178-178,185
中国北方地区大部分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早晚温差大,而且,北方城镇建筑大部分均为单层或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经受温度作用突出,建筑物温差变形也更为明显,认识到温差变形对砌体结构的危害进而从根本上遏制其危害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浅析温差变形对砌体结构产生的危害情况及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当工程结构遭受地震破坏,或由于结构设计与施工失误、建筑物使用功能变更与增层、老旧建筑设防标准过低、抗震规范条款变动等因素都必须对结构进行抗震加固,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于大量既有建筑,特别是GBJ11-89抗震规范实施以前建造的建筑,均需要进行抗震鉴定与加固.因此,为了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在研究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方法的研究.本文对预应力技术在加固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应用做了进一步探讨.在加固设计时,可以通过施加预应力改变结构的内力,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在加固施工时,通过施加预应力,可使得加固纵筋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9.
砌体结构是建筑中一种应用广泛的承重结构。构造柱作为砌体结构主要抗震措施之一,可以避免建筑物在地震中突然坍塌,所以在设计和施工中应当给予重视。关于构造柱的设置要求集中体现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3节中。本文将结合作者对规范的理解来阐述如何设计构造柱。  相似文献   

20.
框架结构是由柱、梁、板及填充墙共同组成的建筑物,因为其自身结构特点,相对于砖混结构具有更好的延性,有着良好的抗震性能,因此在近些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那么在抗震设计中我们如何保证框架结构良好的抗震性能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去理解抗震规范中的设计思想。在最经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优化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