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相应的居民递增式阶梯电价改革模式的提出,对电能表等相关电能计量工具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智能电表由传统电能表逐步发展起来,它在智能电网中是重要的智能终端。智能电表功能的扩充使得智能电表除了具有了双向计量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具有分时分类计量.双向通信、多种控制的功能。智能电表的大量使用将会使得智能电网的节能、高效、安全的性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文章对智能电能表远程与本地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当前智能电网发展迅速,以智能电表为首的智能电网基础设备,对于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重点从智能电网对智能电表的要求、智能电表的发展规划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无法实时获取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的位置、可借数量、剩余车位等信息的问题,设计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该系统由硬件系统(信息采集节点、管理基站)和软件系统(Web数据管理平台、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组成。信息采集节点的RFID刷卡器采集各停车位信息后,利用n RF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将信息发送至管理基站,并通过HTTP网络传输至Web数据管理平台;Web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查询、存储和更新,最后响应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的请求,实现各站点相关信息的在线查询。系统具有环保、便捷、操作简单等特点,并且能推广到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新能源机动车充电站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结合云南电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5.11.1.6.119(F170集中抄表电表抄读信息)的应用,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将成功采集回的电表相位等信息写入台区户表档案中,实现系统对台区电表相位的自动识别。有利于提高台区电表相位信息的准确率,为实现台区线损或台区分相线损的计算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智能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入侵检测系统运用到智能电网中.针对智能电网具有网络节点多、信息传输量大、安全要求高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并将该模型部署到智能电网的分层网络结构中,以减少数据传输,节约带宽,解决速度瓶颈问题;针对入侵检测的误检率高、漏检率高等问题,提出适合智能电网的动态克隆选择算法,将所提算法与多Agent技术相结合,构造了具有免疫功能的Agent.利用标准的入侵检测测试数据集——KDD’99数据集——对所提模型和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系统在保证低误检率的同时,提高了智能电网中常见的Dos和Probing类型攻击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电网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电表作为新一代智能电网的实现基础,是满足当前电力需求的重要保证。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对智能电表的功能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对智能电表在智能化的电网体系中的高级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协作中继通信系统的性能,文章提出了以最小化系统误码率为目标的功率分配算法。首先建立了中继系统模型。然后,在最优功率分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次优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可通过一次计算得到功率分配因子,且只与信道平均增益相关。因此,各节点不需要实时地更新信道状态信息,降低了算法实现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次优功率分配算法和最优功率分配算法及理论值非常相近,能提高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8.
配网状态估计是利用冗余的量测数据估计系统的运行状态,是配电管理系统各种高级应用软件的重要基础。早期配网状态估计存在量测冗余不足,传统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易受不良数据影响而降低状态估计性能和结果精度。鉴于此,文章基于台区电网中智能电表的实时量测信息,采用指数型等价权函数,建立了带等式约束的指数加权最小二乘抗差估计模型,并将该方法在漳州典型台区电网进行了应用测试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文章模型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台区电网状态估计精度和收敛性能,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已进入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智能型生产、生活方式,用户对用电的智能性以及实时性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电力市场的智能化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因此,智能电表迅速成为国内电力行业发展的热点研究问题。智能电表的广泛使用将为智能电网提供重要的数据采集以及计量的平台。文章基于智能电表对居民用电营销系统进行功能设计,通过对智能电表以及用电营销系统进行详细的阐述,对在智能电表基础上的用电营销系统进行模型构建,针对系统的接口、业务管控等功能进行设计,最后对系统建设方案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全面和实时的监控,分布广泛的公用因特网占有在智能电网通信系统中占有更多的比例。智能配电网的开放性为电力系统中公用网络的接入了大量的恶意攻击入口。为了阻止恶意的终端接入到智能配电网通信系统,在智能配电网通信系统层次化结构设计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采用多级信息安全过滤模型和综合加密技术实现对智能配电网的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综合加密通信编程实例表明,该方案增强电力网敏感信息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电表被逐渐应用于电力系统,智能电表具有远程控制功能,能够自动化远程计费,主要由计量系统、通讯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构建而成,其中控制系统也存在差异,使得智能电表包括费控电能表与非费控表。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远程费控智能电表的性能特征,然后分析了智能电表远程费控执行流程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的核心部件,其种类多、数量大、覆盖面广,但故障率一直在上升,维护性工作不断增加。故文章模拟现场运行条件,设计了一种智能电表电应力可靠性试验平台,该平台可以模拟电网过压、工频过压、欠压等多种电应力以及实负载运行,能够通过长期运行提前发现电能表故障,解决了现场检验工作一直存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智能大厦百花广场的能源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由计算机系统、DMX集中抄表仪、脉冲计量表、通讯接口、I^2C总线组成。以冷气、水、电的计费为例,介绍了该大厦特殊的抄表方式-通过采样器将水、电表机械走度信号或风机盘管二通阀的开启时间转换为数字信号,系统软件根据由此产生的数据文件来计算各被测点的实际用量,从而实现了实时测量、远程测量、自动抄表、自动计算等功能.特别是对中央空调系统,实现了按各用户实际作用量进行计量,改变了以往大多数按面积分摊冷气费用的不合理做法,同时达到了节省能源、提高大厦现代化管理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高级测量体系中,智能电表是尤为重要的基础部分。另外高级测量体系又是智能电网中的重要部分,所以强化智能电表安全需求便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首先分析了智能电表的安全需求,进而对智能电表安全策略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萌 《电子游戏软件》2013,(23):176-177
科技是时代进步的钥匙,智能电表的上线,不仅对人们生活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国家乃至世界共同面临的能源问题都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对智能电表的功能、现状的分析,对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究。旨在为相关的人员提供相关的指导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能够实现电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文章在阐述智能电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分析装表接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作用,并立足当前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技术的应用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解决远程实时监测电网线路的ABC三相电温度和周边环境情况,实现电网的智能预警,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及人工监控的弊端,设计了电网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GPRS无线通信技术,在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上,通过基于ARM9的S3C2440h处理器对采集的传感器信息进行处理,实现智能实时监控,不仅使用电单位的用电处于安全状态,而且也为整个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可穿戴、高可靠、低功耗和信息无线传输的要求,提出采用镀银导电纱线编织针织柔性传感器集成在智能服装上,构建基于ZigBee的无线网络以及终端节点和协调器节点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系统;将采集到的人体生理信号通过串口通信传输到协调器节点,然后通过Visual Basic 6.0的MSComm控件实现协调器节点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并调用相关函数实时显示采集到的传感器电压变化曲线,从而反映出人体生理信号的变化。拉伸试验和呼吸信号采集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电力系统正处于发展阶段,智能电网将计算机技术同信息技术等结合而成,基于电子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的智能变电站使得变电站在信息的传递方式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智能变电站通过信息应用使得信息的自动采集加强了,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可靠性的评估可以发现继电保护系统的薄弱环节,然后提出整改方案。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人体尺寸识别系统的技术思路,系统将机器终端获取的人体图像信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人体关键尺寸的生理位置特征,实现人体关键尺寸的识别。该系统中需要获取人体正面的手臂水平图像以及人体侧面图像,2张图像必须在同一相对位置下获取,以保证参考点的一致,在参考被测用户的实际身高下,系统通过计算可实时给出被测用户的颈部、胸部、腰部、臀部等的正侧面宽度,同时给出各对应部分的所在位置。这种模式可以给出用户的基本尺寸信息,从而可以为用户实现模拟试衣等仪器提供软件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