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遮光对沪油018油桃果皮花色苷含量及果实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沪油018为试材,在果实硬核期进行套袋遮光处理,以不套袋果为对照,探讨遮光对果皮花色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等色素含量及果实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遮光处理后20d,果皮中花色苷含量迅速下降并接近于0,此后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直到果实成熟时略有回升其含量仅为对照的2%;同时,套袋处理也降低了果皮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果实成熟时果皮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类黄酮含量分别降低到对照的63.59%、46%和66%。套袋通过改变果实的底色与着色来改变果实的颜色,使果实成熟时的颜色为橘黄色而不同于对照果呈现的浓红色。  相似文献   

2.
以大石早生李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颜色的果袋对李(Prunus salicina Lindl.)果实外观色泽、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果实中糖酸含量、PAL(苯丙氨酸氨解酶)和UFGT(类黄酮葡糖苷转移酶)酶活性与花色素苷合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果袋的透光率与果皮外观色泽有密切关系,透光率越高,a*越大,果皮颜色越红。白色果袋与对照、红袋与黄袋果实外观无显著差异,白袋与红袋,黑袋(完全不透光)与黄袋,红袋与黄袋处理之间的果实外观色泽存在显著差异。果实成熟时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与纸袋的透光率呈正比,波长580nm以上橙、红光的透光率与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相关系数r>0.99。在不同颜色果袋影响果实成熟时果皮的糖酸积累方面:不同颜色果袋对果肉中糖酸含量无显著影响,果皮的糖含量与花色素苷含量亦无显著相关性,但成熟时果皮中酸含量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815*)。不同颜色果袋影响PAL、UFGT酶活性,果实成熟时不同果袋PAL酶活性与花色素苷含量相关性显著(r=0.9613*),UFGT酶活性与花色素苷含量相关性显著(r=0.9365*)。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砧木嫁接的‘赤霞珠’为试材,以自根苗为对照,于葡萄果实转色初期开始采样直至果实成熟,测定不同时期果粒质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pH值,果皮花色苷和单宁含量。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果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和果皮花色苷含量缓慢增加,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果皮单宁含量下降。果实成熟时,SO4、5BB、3309M和101-14砧木降低了果粒质量、pH值和果皮单宁含量,提高果实可滴定酸含量;3309M和101-14可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4和5BB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BB、3309M和101-14提高了果皮花色苷含量,其中‘赤霞珠’/101-14的花色苷含量最高(0.92mg/g),比对照提高33.33%;SO4砧木降低了果皮花色苷含量。  相似文献   

4.
以Irwin杧果为试材,研究外黄内黑复合纸双层果袋对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类黄酮含量与相关代谢酶活性变化影响及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果实发育成熟,花青苷含量在果实发育中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套外黄内黑双层袋显著降低了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PAL活性在果实发育60d就达到最高,随后降低,完熟时降至最低;CHI活性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有所降低,DFR活性前期变化平缓,在完熟时升至最高;UFGT随果实发育成熟降至最低;外黄内黑复合纸袋显著抑制了PAL、CHI、DFR和UFGT活性。果皮花青苷、类黄酮与CHI呈极显著正相关,类黄酮与UFGT呈显著正相关。说明Irwin杧果皮着色可能是各种色素与CHI和UFGT等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王龙  李鸿雁  杨健  王苏珂  李秀根 《果树学报》2012,(3):333-337,523
为探讨提高‘红香酥’着色的套袋技术措施,以‘红香酥’梨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花青苷含量的变化及果园温度、套袋时期对果皮花青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香酥’梨果皮花青苷合成与积累高峰出现在果实发育后期,期间含量有所下降,接近果实成熟时花青苷含量急剧增加,成熟时达到最高峰;叶绿素含量从盛花后100 d开始逐渐降低,至果实成熟时达到最低值;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盛花后90 d以后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昼夜温差不影响花青苷的积累,但较低的昼夜气温有利于花青苷的积累;花后30 d套袋,果实成熟前60 d去袋可显著提高果皮花青苷含量,但对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显著。单独利用套袋技术不能显著改善‘红香酥’梨果实着色。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果实发育即品种从开花到成熟所需时间确定。在授粉时开始挂牌,注明日期,根据生长季节的气候条件和本品种的生育期判断其成熟度。根据果实外观特征鉴别。成熟的果实外观有固定的品种特征。例如,果实的颜色及网纹特征等。根据果实硬度鉴别。成熟的果实硬度发生变化,有的品种变软,果皮有一定弹性,特  相似文献   

7.
在果树的栽培管理中,采收是影响果品质量、产量、耐贮性、抗病性和经济收入的最后一环。生产上,正确判断果品的最佳采收期十分重要,必须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能收到高产、优质和高效益的良好效果。下面以苹果为例,介绍具体的确定方法。1看果皮颜色绝大多数的苹果品种从幼果到成熟的发育过程中,果皮的颜色都要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即果皮底色由深绿逐渐变为浅绿或黄色。有些着色品种往往上色较早,但果皮底色仍是绿色,只有果皮底色由绿变黄时才是果实成熟的表现;非着色品种,如金帅等,一般宜等到底色稍黄时采摘。2看果柄果实真正成熟时,果柄基部与果…  相似文献   

8.
《蔬菜》2021,(10):56-56
正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秦国政课题组报道了番茄完成果实成熟必需的转录因子SlDof1,敲除SIDof1将延迟果实成熟的过程。研究者发现,在番茄已知的34个Dof转录因子中,有29个基因在果实成熟的发育阶段表达,其中5个基因有显著上调。通过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发现只有SlDof1沉默的植物表现出明显的果实颜色呈斑片状表型。SIDof1在番茄成熟期,集中表达在果皮的维管组织,而非果皮中,蛋白则在果皮组织中明显积累。  相似文献   

9.
白露  贾宗锴 《西北园艺》2004,(12):16-17
1适合日光温室栽培的4个李品种经过观察试验,筛选出了4个适宜日光温室栽培的李品种:1)大石早生。果实卵圆形,果个中大,果皮底色黄绿,着红色,果汁多,黏核,鲜食品质中上,在保护地内4月下旬果实成熟。2)长李15号。果实扁圆形,果个中等偏小,果皮底色绿黄,着紫红色,果汁多,半离核,鲜食品质上,在保护地内5月初果实成熟。3)黑宝石。果实扁圆形,果个大,果皮紫黑色,果肉硬、细脆,果汁多,离核,鲜食品质中上,耐贮,在保护地内6月上旬果实成熟。4)黑琥珀。果实扁圆形,果个大,果皮紫黑色,果汁多,离核,鲜食品质中上,耐贮,在保护地内5月中下旬果实成熟。2配…  相似文献   

10.
大樱桃成熟前遇雨裂果一直是影响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裂果是果实接近成熟时,久旱遇雨或突然浇水,由于果皮吸收雨水增加膨压或果肉和果皮生长速度不一致,而造成果皮破裂的一种生理病害.果实开裂后腐烂变质、失去商品价值,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制约大樱桃产业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于2013年5~6月进行了叶面喷施甜菜碱防治大樱桃裂果试验,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同颜色果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颜色果袋对果实着色及相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颜色果袋套袋处理均促进了果皮着色,红色袋和黑色袋a*较大,果皮颜色较红,白色袋、黄色袋与对照果实外观无明显差异;红色袋处理的果实着色最好,白色袋、黄色袋、绿色袋与对照果实差异不明显,黑色袋叶绿素含量最低。果实成熟时果皮中花青苷含量与纸袋颜色密切相关,红色袋花青苷含量较高,为0.176△A/g,蓝色袋次之,黑色袋花青苷含量较低,为0.102△A/g。不同颜色果袋处理成熟时果实的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砀山酥梨褐皮芽变品系锈酥和砀山酥果皮中木质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观察了锈酥和砀山酥果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锈酥和砀山酥果皮中木质素含量均随果实的发育而升高,锈酥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砀山酥。花后100~125天,锈酥果皮由绿色转为褐色,木质素含量迅速增加。锈酥果实成熟时,果皮表皮细胞结构致密,木栓化程度高于砀山酥,是可能导致果皮褐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套袋短枝红富士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的变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对短枝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成熟而增加,淀粉含量下降;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幼果期最高,成熟期最低,花青素含量采收时最高。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叶绿素含量,未套袋果均高于套袋果,花青素含量未套袋果最低。  相似文献   

14.
《果农之友》2011,(9):44-44
1 适时摘袋 摘除果袋的时间要根据品种和气候条件来确定。为了防止果面出现明显的果点、日灼病、果实失水、果面污染和果面碰伤,对于在果实成熟期不需着色的品种,采果前一般不进行摘袋,而在果实成熟后连同果实一并采收,等到分级时再脱除果袋,这样果皮细嫩不粗糙;  相似文献   

15.
杏属核果类果实,常温下极难贮藏,一般只进行短期贮藏,用以调节市场和延长加工期,1.及时采收根据果实的成熟程度,分批采收。一般在果实长到该品种应有大小,果皮绿色减退,果肉较硬但果实顶部有少量着色时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16.
‘红宝石’是从福建省邵武市将石自然保护区野生圆齿野鸦椿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实成熟期早,果皮厚实,成熟果实的果皮开裂前外果皮赤红无瑕,裂成二瓣后呈蝴蝶翅状。挂果期为7月至次年2月。可在圆齿野鸦椿分布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果树学报》2011,(4):630-634
为优化荔枝果皮多酚提取条件并确定其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淮枝品种荔枝果实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果皮多酚化合物优化的提取工艺,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荔枝果皮中主要多酚的化学组成及果实成熟前后其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本试验条件下,固液比3∶10、提取剂甲醇/丙酮(1/1,v/v)、提取剂浓度6...  相似文献   

18.
张尚嘉  张勇 《西北园艺》2003,(10):48-49
1 葡萄的采收,预处理和包装1.1 采收 葡葡是个无后熟期的浆果,因此必须在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收或尽可能地延后采收。即在果实表现出固有的风味,色艳、味浓、果皮厚而韧,果粉均匀,含糖高时采收。  相似文献   

19.
花椒产业发展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皮是我国传统“八大调味品”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一些地区的主要经济树种。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一些制约花椒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仍未能得到解决。1采收1.1高温天气影响采收花椒一般以果皮呈现紫红色或淡红色,有部分果皮开裂,种子黑色发亮,散发浓郁的麻香味时为最佳采收期。采摘过早果皮薄、色暗、果仁含油量低、品味差,并且影响产量;采摘过晚果实干裂落仁、果穗脱落影响收益。有些品种的果实成熟后果皮容易开裂,应在成熟后的1周内采收完毕,也有品种如大红袍,果实成熟后不开裂,采收时间可以适当推迟。花椒的采收时期因地域、品种和立地条件不同而略有差异,如陕西韩城花椒在8—9月夏季高温期间成熟,采摘就成了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对短枝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成熟而增加,淀粉含量下降;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幼果期最高,成熟期最低,花青素含量采收时最高。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叶绿素含量,未套袋果均高于套袋果,花青素含量未套袋果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