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在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产前诊断胎盘植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1年12月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收治的82例孕晚期彩超提示中央型前置胎盘的患者,同期行MRI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与剖宫产术中情况及病理结果做比较。结果: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45.12%。彩超产前诊断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敏感度为35.13%,特异度为95.55%:MR产前诊断的敏感度为56.76%,特异度为93.33%;联合彩超和MRI产前诊断的敏感度为62.16%.特异度为91.11%。彩超、MRI及两者联合应用的Kappa值分别为0.325、0.527和0.546。另外.胎盘位于前壁时彩超与MRI的胎盘植入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非前壁组MRI的检出率高于彩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央型前置胎盘容易并发胎盘植入。与彩超相比,MRI产前诊断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彩超、磁共振成像( MRI)两种方法联合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的5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在产前进行彩超及MRI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对彩超、MRI及两种方法联合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彩超产前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敏感度为62.86%,特异度为82.35%;MRI产前诊断的敏感度为62.86%,特异度为70.59%;彩超、MRI联合应用的敏感度为77.14%,特异度为64.71%。Kappa值分别为0.393、0.298和0.406。结论彩超和MRI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查能进一步提高胎盘植入检出率,降低漏诊率,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60例,均以剖宫产手术和病理确诊,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超声和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结果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超声影像学表现为胎盘漩涡接近子宫肌层部血流异常丰富,中部无明显血流信号,胎盘实质间隙血流广泛形成,胎盘增厚,血池明显增多,胎盘后方间隙消失且其子宫肌层低回声带消失或明显变薄。MRI影像学表现为子宫多呈冬瓜形,T2WI显示子宫肌壁局部发生不同程度变薄或缺失,受胎盘入侵的子宫壁边缘呈结节状或锯齿状,部分患者T2WI呈不均匀低信号,内可见丰富流空血管影。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超声检出率80.00%与MRI检出率的88.33%无显著差异(P0.05)。MRI后下壁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P0.05)。结论MRI对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检出率与超声相近,且对子宫后壁胎盘植入检出效果优于超声,可作为临床诊断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我院经手术证实为前置胎盘50例患者的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采用MRI技术检查的50例患者中,明确诊断为前置胎盘患者为45例,其中4例为边缘性前置胎盘,12例为部分性前置胎盘,29例为完全性前置胎盘,诊断准确性90.00%,前置胎盘患者中,诊断合并胎盘植入患者19例,准确性为79.17%。结论 MRI技术对前置胎胎盘及胎盘植入诊断率高,能明确具体部位及胎盘植入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MRI诊断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效果,为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的资料和检查情况,对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MRI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MRI检查:边缘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与术中所见符合。结论在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诊断中适宜应用MRI技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MRI)与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怀疑诊断为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的妊娠晚期妇女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对象均行剖宫产术,且于术前行超声和DWI-MRI检查,分析不同b值DWI图像及信号强度关系,并以术中病理学活检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分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DWI-MRI、超声对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检出率分别为77.08%和79.17%,Kappa值分别为0.762和0.749。当b值为600 s/mm2时,相应部位的SI Ratio最高(P<0.05)。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完全前置胎盘、部分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各有23例、36例和11例。DWI-MRI诊断前置胎盘分型诊断符合率为95.83%,Kappa值为0.942;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分型诊断符合率为89.58%,Kappa值为0.856。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粘连型、植入型和穿透型胎盘植入分别有21例、33例和19例。DWI-MRI检查方法对胎盘植入分型诊断符合率为94.79%,Kappa值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对前置胎盘及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5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包括1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及1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连,分析并总结其MRI诊断要点。结果完全性前置胎盘共6例,MRI对于完全性前置胎盘的诊断正确率为100.0%,但其中1例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连MRI术前漏诊,诊断符合率83.3%;部分性前置胎盘共3例,正确诊断2例,诊断符合率66.7%;边缘性前置胎盘共6例,诊断符合率为100.0%。而超声检查除1例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连漏诊外,其余病例均符合。结论 MRI对前置胎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多方位多角度观察有助于前置胎盘的明确分型。  相似文献   

8.
刘惠聪 《中外医疗》2014,33(2):184-185
[摘目的探讨产前彩超对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该院就诊的39例怀疑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孕妇做为观察对象,对39例患者进行产前彩超检查,并对胎盘植入进行诊断。然后对39例患者进行跟踪观察,观察患者分娩时是否存在胎盘植入,并对胎盘进行病理检查,而且对彩超诊断产前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进行分析。结果产前彩超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阳性例数为21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经手术病理诊断的阳性例数为22例,病理诊断阳性与彩超相符的例数为21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经彩超诊断的阴性例数为18例,手术病理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阴性例数为17例,病理诊断阴性与彩超的相符例数为16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经彩超诊断的敏感度为95.45%(21/22),特异度为94.12%(16/17),准确度为94.87%(37/39)。结论经彩超产前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可有效降低患者手术的风险,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和产前MRI对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96例前置胎盘伴植入患者(研究组)和同期128例前置胎盘未伴植入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其中130例患者因疑似伴胎盘植入行产前MRI检查。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MRI对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及植入分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2组患者怀孕方式、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宫腔手术史等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产次数≥2次、剖宫产次数≥1次、有宫腔手术史是影响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RI诊断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25%、94.12%、84.62%、97.50%、64.00%,与手术病理诊断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分型符合率为73.08%。结论 MRI对前置胎盘伴植入诊断效果良好,对于具备流产次数≥2次、剖宫产次数≥1次、有宫腔手术史等影响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危险因素的患者应予以重视,及时进行MRI等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腹三维超声在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具有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的病例34例,其中31例于产前进行三维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结果 三维超声的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68.8%及准确性74.2%均略优于MRI的敏感度50.0%、特异度60.0%及准确性54.8%,三维超声与临床诊断的标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617),胎盘后方低回声带消失(77.8%)、胎盘基底部血流增多(66.7%)在胎盘植入病例声像图中较为多见。三维超声和MRI联合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性为87.1%,明显高于三维超声(74.2%)及MRI (54.8%)单独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三维超声对胎盘植入诊断具有优势,联合MRI检查,可明显提高对胎盘植入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前置胎盘植入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6年6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行剖宫产分娩的87例前置胎盘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产前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胎盘植入组、胎盘非植入组,对比2组患者的超声声像特征,并计算产前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Kappa值。 结果 87例前置胎盘患者,前置胎盘植入组的胎盘增厚、胎盘后部间隙全部或部分消失、胎盘附着处子宫肌层厚度、胎盘内部回声不均匀、胎盘附着处子宫浆膜层-膀胱交界面血管丰富、局灶性或广泛性胎盘实质内腔隙血流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胎盘植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和非胎盘植入组的前置胎盘类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产前超声诊断前置胎盘植入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91.23%、漏诊率为20.00%、误诊率为8.77%,Kappa值为0.718。 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前置胎盘植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可为安全分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2例前置胎盘(前置胎盘组)和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2例(胎盘植入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的年龄、孕次、前置胎盘类型及子宫手术史是发生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胎盘植入组早产、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前置胎盘组( P<0.05);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正确率为83.3%(10/12),胎盘增厚、胎盘后方子宫壁肌层低回声带变薄(≤1 mm)或消失、胎盘实质内血流丰富、胎盘内腔隙是诊断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特征性声像图;治疗方法主要是积极的期待疗法及适时终止妊娠。结论孕妇年龄≥30岁、孕次≥3次、中央型前置胎盘及子宫手术史是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胎盘植入是目前最简便可行的方法,采取个体化处理措施可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妊娠清官术后胎盘绒毛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早期妊娠清宫术后胎盘绒毛植入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的二维超声显示子宫肌层紧邻内膜线的不均质的高回声病灶,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内有灶性丰富的血流信号,为低速静脉频谱及低速低阻动脉频谱,无动静脉瘘。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早期妊娠清宫术后胎盘绒毛植入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核磁共振检查在瘢痕子宫再分娩合并胎盘附着异常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妊娠患者538例,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检查,以分娩时发现胎盘附着异常或手术后胎盘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瘢痕子宫合并胎盘附着异常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磁共振检查对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特异度好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于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灵敏度好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同时对于两者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亦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在瘢痕子宫再妊娠合并胎盘附着异常方面有着较好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诊断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对187例前置胎盘患者产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预测是否并发胎盘植入,并随访临床预后。结果在187例前置胎盘患者中,22例并发胎盘植入,发生率约11.8%(22/187例)。产前超声正确诊断19例,准确率86.36%(19/22例),漏、误诊3例。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胎盘后间隙消失甚至无明显肌壁回声(或)胎盘后或胎盘实质内有丰富的血流和血窦,并探及动脉血流;血流紊乱湍急,甚至累及子宫肌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胎盘后间隙,及胎盘实质内血流情况,是产前诊断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准确的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夏朝容 《中外医疗》2012,31(25):181-18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盘植入的产前,产后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5例胎盘植入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从子宫肌壁厚度,胎盘内回声,胎盘后方与子宫肌壁间回声,CDFI观察胎盘实质内及胎盘后方血流做综合分析。结果 15例胎盘植入,1例经产前确诊,8例经产后确诊,5例为术中医生发现。胎盘植入产前诊断漏诊多。产前表现胎盘增厚,胎盘内血池异常丰富。胎盘下子宫肌层菲薄,胎盘下后间隙消失。彩超显示胎盘漩涡近子宫肌层处血流丰富,宫旁血管扩张。结论二维声像图结合彩色血流可以提高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植入性胎盘的产前诊断方法,更好的降低分娩风险。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分娩、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植入性胎盘的患者23例,随机选择同期非植入性胎盘的孕产妇30例,两组孕产妇产前均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清肌酸酶(CK)、血清甲胎球蛋白(AFP),比较两组孕妇的检查结果。结果:植入性胎盘组产前彩色多普勒提示植入性胎盘患者13例(56.5%),血清肌酸酶(CK)升高14例(60.9%),血清甲胎球蛋白(AFP)升高17例(73.9%),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植入性胎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植入性胎盘组患者经恰当有效的保守及非保守治疗,均取得满意的疗效,无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结论:植入性胎盘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清肌酸激酶(CK)及血清甲胎球蛋白(AFP)的检测进行产前诊断,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无法诊断的植入性胎盘,一旦血清肌酸激酶(CK)或血清甲胎球蛋白(AFP)升高,也应警惕植入性胎盘的存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清肌酸激酶(CK)及血清甲胎球蛋白(AFP)的检测可显著提高植入性胎盘的产前诊断率,明显降低分娩风险。  相似文献   

18.
周易  裘毓雯  钟梅 《医学综述》2014,(10):1841-1844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内,其是一种严重危及孕母及胎儿生命安全的产科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胎盘植入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项简便、直观、无创、易于重复的检查手段。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其在胎盘植入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该文从胎盘植入的定义、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分类、产前产后三维彩色多普勒和能量超声表现以及其与磁共振成像表现的比较等方面展开综述,以评价胎盘植入诊断过程中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