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了解决图片类信息加密易破解的问题,更好地对相关产品的版权加以保护,采用一种基于分块离散余弦变换(DCT)的数字盲水印算法。图像经分块后先进行DCT变换,从空域变换到频域,然后进行水印的嵌入和提取,最后与基于小波变换域的数字水印算法的实验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该算法在峰值信噪比为52.588 3 dB时,可以为图像提供良好的水印透明性,且对噪声、剪切等攻击有明显的抵抗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实现了一种DCT域数字图像水印.将实数伪随机序列作为水印添加到图像的DCT系数中,使用了水印分量的强度控制阈值来控制加入水印分量的能量;通过调整水印嵌入的位置、长度来保证水印透明性和鲁棒性的平衡;并通过相关性运算来实现不依靠原图像信息的盲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实现的水印算法具有很好的透明性,而且对于常见的图像压缩和噪声干扰等攻击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图像噪声可见性控制的脊波域自适应水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脊波变换域稳健性数字水印嵌入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自适应乘性数字水印嵌入算法.将图像分块后对每块进行脊波变换,使变换系数能够分段线状表示图像中的边缘奇异性;通过分析脊波系数对不同纹理程度图像的分布特点,估计块内的噪声可见性.水印自适应嵌入到块内具有能量最大方向的脊波系数,并根据嵌入水印图像的视觉感知质量和分块能量最大方向不能改变的约束要求估计水印嵌入的强度缩放参数.水印的盲检测使用相关检测器.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水印算法具有较高的稳健性和不可见性.  相似文献   

4.
鲁丹俊 《机电工程》2009,26(9):23-25
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数字多媒体作品侵权问题,基于最新版权保护的数字水印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特征的盲水印算法。首先利用原始图像的边缘特征确定了分块对应的水印强度因子;然后通过在分块Hadamard变换域中修改中频系数来嵌入水印。实验结果表明,盲水印算法对常用的图像处理(如JPEG压缩、加噪、剪切和滤波等)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在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自适应盲水印算法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图像、音频和视频产品越来越需要一种有效的版权保护方法,所谓数字水印就是一种嵌入到图像、视频或音频数据中的不可见标志,可以用于多媒体数据的版权保护、认证和标注等.本文提出了一个有效的静止图像的自适应盲水印算法,在水印检测过程中不需要原始图像.原始图像经小波变换后,选择内嵌水印所需要的子带,水印根据邻居特征平均值法和奇偶判决法内嵌到频域中所选择的子带上.实验结论和攻击测试表明,本文所提议的算法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对如JPEG有损压缩、中值滤波、附加噪声、伸缩、裁剪等各种图像处理的攻击有较强的顽健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DCT变换的数字图像盲水印算法以及它在岩心图像中的应用,通过利用嵌入水印位的象素点与其8邻点的相关性关系来提取水印,并利用海明纠错码纠正提取的水印,增强其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印系统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对JPEG有损压缩、噪声、裁剪、锐化、亮度和对比度调整等图像处理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数字产品的保护问题日益重要,研究了一种用于数字图像保护的离散余弦变换(DCT)法,实现对水印信息的嵌入和检测。在水印嵌入中,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灰度处理,同时由cheby映射产生混沌水印序列,接着对灰度处理的图像进行DCT变换,然后使用一定算法找到载体的特定位置,运用IDCT变换将混沌水印序列嵌入到已经处理的载体图像当中。通过计算嵌入水印后图像的均方差、峰值信噪比等参数,对嵌入水印后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DCT算法具有较好的去相关性、复杂性。通过对图像均方差、峰值信噪比的计算,可知该嵌入水印后的图像质量有所下降,但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针对彩色文物图像在WEB共享时面临的版权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应用提升格式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算法.采用YCbCr颜色模型以保证视觉系统对亮度和色彩的敏感性;使用Daubechies9/7双正交小波对图像信号进行频域转换后嵌入水印,提高水印的抗攻击能力,同时采用提升格式实现小波变换,提高算法的稳定性;将水印图像的低频和中频信息嵌入到文物图像的中频信息中,并利用频域相邻系数关系动态地改变嵌入位置和数值来实现嵌入过程,提高水印嵌入的健壮性和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嵌入水印后,文物图像视觉质量损失较小,其峰值信噪比(PSNR)为51.602 4,高于同类算法;在抗几何攻击和有损压缩攻击等方面,效果比LSB算法和DCT算法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此技术可应用于数字博物馆等具有高精度安全要求的领域中.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重分形和Contourlet变换的盲水印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提出了一种多重分形和Contourlet变换相结合的图像水印新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Contourlet多层分解,得到一系列多尺度、局部化、多方向的子带图。然后通过能量大小选取嵌入子带和协助子带。嵌入水印时,通过低频子带的多重分形特性参数,自适应的确定水印嵌入强度,并通过一定的算法将水印信息嵌入到Contourlet域。最后通过Contourlet反变换得到嵌入水印后的图像。水印提取时,不需要原始图像,实现了水印盲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满足不可见性的条件下,能够较好的抵抗JPEG压缩、加噪等一些常见攻击。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LSB的数字水印算法。该方法首先将水印图像经过Arnold变换,再将载体图像作4×4的分块。选取每个分块的其中一个像素最底位与水印图像序列进行异或操作,得到的值作为另一个像素最低有效位的值,从而得到嵌入水印信息的水印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嵌入的水印鲁棒性、隐藏性好,方法简单有效,对整体和局部攻击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结合图像空间域和小波域特性的自适应盲水印算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王沛  姚恒  李莉 《光学精密工程》2006,14(6):1057-1062
本文针对传统的基于人类视觉系统(HSV)特性的空间域与变换域结合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自适应盲水印新算法。通过利用图像的局部纹理特性产生伪随机码与水印序列组成扩频水印来增强水印的抗干扰能力。利用密钥产生一串伪随机数控制水印嵌入位置来增强水印的保密性。水印嵌入过程中使用了改进的量化水印算法。通过计算相邻特征平均值来自适应调整待量化小波系数的量化间隔,大大提升了水印系统的逼真度。根据奇偶判决法来实现盲检测。经实验表明水印是不可察觉的,算法对于遭受JPEG、均值滤波、维纳滤波等手段攻击后提取出的水印仍与原始水印具有0.85以上的相似度,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讨论在小波域嵌入数字水印的研究。在低频区域嵌入水印,其稳定性好,但容易被人眼察觉;高频域嵌入水印不易被察觉,但稳定性差、易遭到恶意攻击。本文选择在低频和高频区分别嵌入水印,并选择不同的嵌入强度。水印图像选择具有特殊意义的二值图像‘吉林大学’水印,用Matlab7.6.0(R2008)仿真。实验表明,本算法对压缩、滤波、噪声攻击有很强的鲁棒。  相似文献   

13.
以机器视觉系统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预处理后的边缘图像,采用基于点Hough变换的圆形图像亚像素检测算法,实现了轴承内径的亚像素在线检测。试验证明,该检测系统具有非接触、无损伤、高速度、低成本的优点,并且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可广泛应用于其他行业产品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安全的、不可见的、通用的易碎文档数字水印方法.嵌入到文档图像中的水印完全依赖于文档内容及字符间距等格式,可有效检验文档的完整性和可信性.根据文档中字符的Unicode编码值及各个字符在文档中对应的位置,构造一个矩阵D,计算D经过一系列变换后的特征值,可以生成水印序列.若文档被篡改,则根据该文档提取出的水印也将发生改变.同时,通过将文档图像分块,可预测可能发生篡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针对CAD图纸远程传输信息安全的问题,根据数字水印的原理对图像数据文件结构及DXF文件结构进行了分析,给出了DXF文件基于信息替代的数字水印算法,实现了CAD图纸远程传输过程中的信息隐藏。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new algorithm for shape from focus (SFF) based on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DCT is applied on a small 3D neighborhood for each pixel in the image volume. Instead of summing all focus values in a window, AC parts of DCT are collected and then PCA is applied to transform this data into eigenspace. The first feature, containing maximum variation is employed to compute the depth. DCT and PCA are computationally intensive; however, the reduced data elements and algorithm iterations have made the new approach competitive and efficien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 by conducting experiments using image sequences of a synthetic and two microscopic objects. The evaluation is gauged on the basis of unimodality, monotonicity, and resolution of the focus curve. Two other global statistical metrics,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and correlation have also been applied for synthetic image sequence. Besides, noise sensitivity an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re also compared with other algorithms.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the robustness of the new method.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代码转换机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由于运动矢量不准确所造成的质量下降原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运动矢量模型,并基于DCT系数理论模型,改进了自适应编码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