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血瘀的病因病机、兼夹血瘀的不同证型的治法与方药等方面总结国医大师张学文对血瘀证的论治经验。张学文认为血瘀证的主要病因病机是外邪致瘀、七情内伤致瘀、气血阴阳虚致瘀、痰饮内阻致瘀、各种出血致瘀,临床常见兼夹血瘀的证型有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痰瘀互结证、热毒瘀结证、风痰瘀阻证,治疗上当予理气祛瘀、补气化瘀、温经化瘀、化痰活血、清热解毒化瘀、祛风化痰与活血通络,全面认识血瘀证对于临床上诸多疾病的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温思炯  吴红丽 《光明中医》2013,(12):2688-2689
糖尿病血瘀症主要病机为:阴虚致瘀、气虚致瘀、阳虚致瘀、痰湿致瘀、久病入络五点,临床表现各异,辨舌尤为重要,活血化瘀治疗可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治疗时运用滋阴活血法、益气养阴活血法、温阳活血法、化痰活血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发生、发展、变化均与血瘀密切相关。《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文献对糖尿病血瘀证均有详细记载,早期气虚血瘀,中期痰凝血瘀,晚期瘀血停滞,血瘀贯穿糖尿病始终,影响对疾病发展及预后。祝谌予首次提出活血化瘀法治疗,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并可防治并发症,应用同时,分期辨证,注意活血药物分层使用,即便没有明显瘀血表现,也可在病变初期适量的加入活血药。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6,(12):1596-1597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瘀血证的相关性,为DPN瘀血证理论及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200例DPN患者分为气虚血瘀、阴虚血瘀、寒凝血瘀、痰瘀阻络、肝肾亏虚五型,分别记录患者年龄、病程,各型瘀血证中医症候积分、血脂指标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PN各证型均有不同程度的瘀血表现,轻重度依次是阴虚血瘀、气虚血瘀、肝肾亏虚、寒凝血瘀、痰瘀阻络,各证型与血脂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瘀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总结雷忠义教授从痰瘀相关理论论治冠心病的临证经验。认为痰浊、瘀血常相兼为病,提出痰浊说与瘀血说融为一体的痰瘀互结说,并根据冠心病患者临床具体表现进行辨证施治。临证需痰瘀并治者,法以化痰宣痹、活血化瘀为主,予舒心片治疗;需痰瘀虚并治者,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主,予养心活血汤;需痰瘀毒并治者,法以涤痰化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予丹曲饮治疗;需痰瘀毒风并治者,法以补益气阴、祛风宣痹或化痰行瘀、熄风定悸为主,方以养心活血汤加祛风之品。  相似文献   

6.
总结雷忠义教授从痰瘀相关理论论治冠心病的临证经验。认为痰浊、瘀血常相兼为病,提出痰浊说与瘀血说融为一体的痰瘀互结说,并根据冠心病患者临床具体表现进行辨证施治。临证需痰瘀并治者,法以化痰宣痹、活血化瘀为主,予舒心片治疗;需痰瘀虚并治者,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主,予养心活血汤;需痰瘀毒并治者,法以涤痰化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予丹曲饮治疗;需痰瘀毒风并治者,法以补益气阴、祛风宣痹或化痰行瘀、熄风定悸为主,方以养心活血汤加祛风之品。  相似文献   

7.
肺部疾病多见气病与津液病,但肺瘀血证也是客观存在的。本文针对临床重视前者而忽略后者的问题,提出肺脏易瘀的观点,并根据肺瘀血证的临床表现,结合现代临床研究成果,将之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痰瘀阻肺、热壅血瘀、阴虚肺热、阳虚血瘀、久病络瘀等7型辨证论治,强调了活血化瘀法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肝病瘀血舌象不同证型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病瘀血舌象患者的血液生化物质的变化与不同血瘀证型是否内在联系。方法:用常规方法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肝病瘀血舌患者不同证型组湿热瘀滞组、肝瘀痰阻组、气滞血瘀组、气虚血瘀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肝病瘀血舌患者不同证型组与气虚血瘀组比较,湿热瘀滞组、肝瘀痰阻组、气滞血瘀组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高于气虚血瘀组(P<0.05或P<0.01)。结论:肝病瘀血舌不同血瘀证型有其不同的中医生理病理基础,肝病瘀血舌血液流变性与中医不同血瘀证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辨证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孙春霞  颜乾麟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1076-1077
本文提出,瘀血是导致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基本病理因素,活血化瘀是贯穿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根据气、血、津液相关的理论,实证多从肝郁血瘀、痰瘀交阻论治,虚证则有气虚血瘀、阳虚血瘀之分.临床上灵活应用理气活血法、化痰祛瘀法、益气活血法、温阳活血等法,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活血化瘀法是采用活血通络,散瘀止痛的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丹参、乳香、没药、益母草、当归之类的药物,破除有形之邪,以奏活血消瘀,抗炎止痛,畅通血脉的作用。用于医治气滞血瘀、症瘕痈肿、胸痹、创伤瘀痛或产后瘀血而致腹痛、痛经、经闭等证。笔者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各科有瘀血表现的病证,取得了一定效果。以下就具体运用谈谈个人临床点滴体会和肤浅认识,以就正于同道。1 活血化瘀法的辨证原则1.1 辨气虚、气滞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瘀血证可因气虚或气滞引起或加剧,应用活血化瘀方药时必须辨气虚或气滞之存在与否,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由于素体阴虚,复因病久失治,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所致,其病机主要为阴虚血瘀,病理可概括为虚和瘀,虚为气阴亏虚,瘀为瘀血阻络,因虚致瘀,虚瘀错杂,以虚为本,以瘀为标,贯穿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始终。滋阴润燥、活血通络为其治疗大法,活血通络是治疗的基本法则,临床多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为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痰瘀阻络证及肝肾亏虚证等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12.
魏天谊  姜惟 《吉林中医药》2014,(2):130-131,156
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辨证论治,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瘀阻脑络证,药用红花、川芎、桃仁等;化痰通腑法治疗痰热腑实证,常用大黄、胆南星等;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证,选黄芪、党参等;针对痰瘀互结,毒损脑络证予清热解毒法,配伍夏枯草、野菊花等;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证,常用制何首乌、淫羊藿等。  相似文献   

13.
心气虚乃慢性心衰发病之根本。心气虚而致瘀,瘀血不行而化水、化痰,痰、瘀、水等病理产物反过来进一步耗损心气。痰由瘀来,瘀因痰生,在心衰后期痰瘀互结与心之气虚阳虚相互交错。针对虚、瘀、痰等复杂的病机特点应以补心气为根本,在慢性心衰3期分治过程中灵活运用活血化瘀、祛痰化浊药物。心气虚贯穿整个慢性心力衰竭全程,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在慢性心衰的不同时期运用益气温阳、活血祛痰法治疗。  相似文献   

14.
探讨肝硬化腹水(HCA)瘀血形成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肝硬化瘀血形成的原因有:气滞血瘀、水瘀互患、毒瘀致瘀、因虚致瘀、痰瘀相关、久病则瘀。活血化瘀法除活血破瘀外,对HCA又有行气、补益、解毒、利水作用。该法治疗HCA时要注意配伍解毒、利水、补益之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研究发现,糖尿病与血瘀证有着密切的关系,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阴虚、气虚、阳虚、寒冷凝等均可致瘀,现代医学积血液生化指标研究也证实,糖尿病患者其全血黏液、红细胞聚集率等呈显著上升趋势。而中医益气养阴活血法、温阳活血化瘀法及外治法等对糖尿病均有较好临床疗效,说明血瘀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病因及病理产物,临床治疗糖尿病应遵循活血化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活血化瘀为治疗瘀血的通法,但由于病因及瘀阻部位不同,其施法遣药亦异。因此要辩证精当,立法适宜,方可取得满意效果。笔者汇诸家之长,道药略识,求于同道斧正。1分型与治法①行气化瘀法:大凡气滞而引起的血瘀都可选此法。是以活血化瘀药与疏肝药合用使其既化瘀,又理气,调畅气机,血行通畅。代表方有隔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等;②补气活血法:适于气虚,血行无力所致的血瘀证。以补气药与活血药配合使用,通过补气以达到血行之目的。如补阳还五场之类;③散寒化瘀法:适于寒邪侵袭经脉,血行不畅而致的瘀血证。常以温经散寒与活血化…  相似文献   

17.
不寐为临床常见病,传统治疗方法多为清肝泻火、清热化痰、交通心肾、补益心脾等,对部分不寐患者疗效欠佳,王清任继承内经瘀血思想,明确指出瘀血导致不寐,创立血府逐瘀汤治疗顽固性失眠,屡建奇功。笔者基于《黄帝内经》营卫睡眠理论及“瘀血”“不寐”相关原文,归纳总结瘀血致不寐的学术思想,论述从瘀血治疗不寐的理论基础和辨证论治,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升临床疗效,改善不寐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内经认为营卫调和是正常睡眠的基本条件,营卫失和是不寐的基本病机,瘀阻脉道为导致营卫失和的重要病机,具体病机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瘀热扰神、寒凝血瘀、痰瘀互结,以活血化瘀为总则,分别以益气活血、行气活血、清热化瘀、温阳活血、祛痰化瘀为治法,辅以宁神安魂之法,调理脏腑气血、形体神魂,进而调和营卫气机,营卫正常出入,寤寐自生。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炎内因多为禀赋不足,饮食起居失调,七情过用,病后体衰等损伤正气,损及脾、肺、肾三脏,致阴阳失调,机能失调;外因多为风、寒、湿、热及疮毒等,每易乘虚侵袭人体,阻碍脏腑气机发为水肿,血尿伴随疾病始终;水与血皆属阴,水病可导致血瘀,瘀血亦可导致水肿,"瘀血不去,其水乃成","孙络水溢则有留血","瘀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未尝不病血","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兼水也","血与水不相离,血瘀必然导致水结",血瘀可由气虚、气滞、阳虚寒凝、痰凝导致,辨证分型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阳虚寒凝血瘀、痰凝血瘀等,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兼益气、理气、温阳、化痰,"凡治尿血,不可轻用止涩药,恐积瘀于阴茎痛楚难当也","宜行血不宜止血"。  相似文献   

19.
孙朦朦  倪青 《吉林中医药》2012,32(10):993-995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病机呈消渴病“阴虚内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规律动态演变,病机关键是气阴两虚,且贯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始终,瘀血阻络是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原因,临证可见燥热、湿热、寒湿、痰浊等不同阶段的病理演变,与肝、脾、肾脏有密切的关系.治疗上,以气虚血瘀论、痰瘀阻络论、寒湿阻滞论、肝肾亏虚论.气虚血瘀治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痹;寒湿阻滞治以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痰瘀阻络治以化痰活血、宣痹通络;肝肾亏虚治以补肝益肾、填髓充肉.另外,针灸、中药外治疗法如熏洗等皆可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活血化瘀是中医临床常用治法之一,所用方药包括活血行血、活血祛瘀和破血攻坚三类。活血行血方药具有疏畅血脉、推动血行以及活血补血的作用,用于瘀血轻症。活血法瘀方药具有开瘀通阻、活血通络、法瘀生新的作用,用于气滞血瘀、经络瘀血之证。破血攻坚方药则具有破血祛瘀、攻坚散结的作用,常用于瘀血有形之症积肿块、瘀血经闭、外伤肿痛等症,由于瘀血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别及合并证的存在,故活血化瘀法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适当配合其他治法,常用如下:1温经化瘀法血宜温,温则通,寒则凝。治疗瘀血寒症时,当以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