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羧酸硅基酯的合成及其可降解性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聚羧酸硅基酯的合成方法和降解性质。用于合成聚羧酸硅基酯的方法主要有AA/BB型硅基转移酯基交换法、AB型硅基转移酯基交换法、AB型硅氢化反应以及交叉去氢偶联反应。对上述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比较。详细介绍了该类聚合物的降解机理以及影响降解速率的因素,并对其在生物医学以及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二元羧酸与二元氯硅烷缩聚制备聚硅基酯的方法,将富马酸二叔丁基酯与1,3-二氯-四甲基二硅氧烷反应合成了黏性液态的不饱和聚(富马酸-四甲基二硅氧烷硅基酯);以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将该聚硅基酯与苯乙烯进行交联反应,黏性液态的聚硅基酯交联后转变成固态。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法对聚硅基酯及其与苯乙烯的交联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交联后的产物比未交联聚硅基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升高,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以己二酸和二甲基-二乙酰氧基硅烷为单体,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聚(己二酸二甲基硅基酯),并通过1H-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己二酸二甲基硅基酯)的重均分子量为4 021,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1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2.186℃,热稳定性较好,其在四氢呋喃水溶液中不稳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降解速率变缓。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硅烷化试剂N、N’-双三甲基硅脲的合成反应机理,研究了它与5种醇和7种羧酸的反应。结果表明,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在室温或40℃下,N,N’-双三甲基硅脲可与醇或羧酸平稳反应,三甲基硅烷基醚的收率在90%以上,三甲基硅烷基酯的收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5.
超高强混凝土(ultra-high strength concrete,UHSC)的水灰比小于0.25,含有大量的硅灰等微细组分,这有利于颗粒的最优紧密堆积。硅灰的表面化学效应以及较大的表面积使其成为UHSC中最难被分散的组分。由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及甲代烯丙基磺酸合成的聚羧酸系超塑化剂能使水泥颗粒被有效润湿,然而烯丙醚-马来酸酐合成的聚羧酸系超塑化剂可以很好地分散硅灰。这2种不同的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的复合可以使其拥有不同的分子结构,从而赋予超高强混凝土很好的流动性。当只加入1种聚羧酸系超塑化剂时其掺量为1%(质量分数,下同),而当加入这种复合聚羧酸系超塑化剂时掺量为0.5%就足够了。这2种类型的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的协同效应是由于它们的选择性吸附:甲基丙烯酸盐基的聚羧酸系超塑化剂主要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而烯丙醚基聚羧酸系超塑化剂主要吸附在硅灰颗粒表面。实验表明:小分子量的有机酸阴离子(如:柠檬酸盐、葡萄糖酸盐及酒石酸盐中的阴离子)与聚羧酸系超塑化剂之间具有潜在的协同作用。只需加入0.1%的这些阴离子即可显著提高烯丙醚基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的作用效果。这些阴离子可以起到一种辅助作用,它们同时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以及硅灰颗粒表面。水泥颗粒的表面首先由这些阴离子所占据,而硅灰颗粒表面吸附了烯丙醚基聚羧酸系超塑化剂和这些阴离子。这些阴离子起到了一种很强的静电分散效应,使烯丙醚基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的空间位阻效应得到加强。虽然聚羧酸系超塑化剂阴离子具有缓凝作用,但是使用这种复合聚羧酸系仍能制备出高早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6.
《化工设计通讯》2020,(1):141-142
通过两步连续酯化的方法制备了含膦基聚羧酸减水剂,通过红外光谱对合成的含膦基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进行水泥净浆流动度、胶砂扩展度以及混凝土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7.
寇莹 《广州化工》2012,(4):39-41
为了探讨线性PBS基脂肪族共聚酯的结构和降解之间的关系,首先合成了线性PBS基脂肪族共聚酯,即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S-co-B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癸二酸丁二醇酯P(BS-co-BSe),并将线性PBS基脂肪族共聚酯及PBS在土壤悬浮液中进行降解,通过GPC、熔点测定仪对线性PBS基脂肪族共聚酯的分子量和熔点进行了测定;通过测定降解过程中失重率和降解前后聚酯薄膜表面形貌来对共聚酯降解程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二元酸碳链的增长,分子对称性降低,降解性能增大。通过观察分子量,熔点及降解失重率的测定结果,得出分子量越大,降解越不容易进行;熔点越小,降解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8.
《弹性体》2017,(5)
合成了一种新的单体蔗糖酯,并通过化学接枝将其引入聚羧酸减水剂主链上合成蔗糖酯改性的聚羧酸减水剂,通过蔗糖酯的引入,改善了传统聚羧酸减水剂适应性差、试块后期强度不足的问题。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得出其最佳合成条件为:甲代烯丙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蔗糖酯的量比为1∶4∶1.0,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5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4%。后期混凝土性能测试表明,蔗糖酯改性减水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相比于未改性聚羧酸减水剂的水泥样品有很大提高;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测试表明,蔗糖酯改性减水剂可以有效提高水泥试块的后期抗压、抗折强度;扫描电镜(SEM)分析测试表明,蔗糖酯改性聚羧酸减水剂有利于针状钙矾石的生成,从而提高水泥基体后期强度。  相似文献   

9.
有机硅化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及结构的研究,二是有机硅化合物作为合成试剂与保护基在合成中的应用.文章以有机硅化合物中研究得较为活跃的反应和试剂为基础,重点从这两个方面介绍有机硅化合物在合成中的应用.包括有机硅化合物的合成,叠氮基、硅氰基和杂环的引入,羧酸酯的合成与碳氧键的断裂,羟基、羰基、羧基、巯基、炔基和氨基的保护以及硅叶立德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己二醇酯/己二酸己二醇酯共聚物、聚乳酸以及聚己内酯等脂肪族聚酯的合成工艺及性能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探讨合成工艺和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得出力学性能和分子量,性能和结晶度以及降解性之间的关系,为脂肪族聚酯的合成改性及降解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异丙醇胺(DIPA)及酸酐为原料合成了含有一个羧基、两个羟基的AB2型单体,采用AB2型单体自缩聚的方法合成了超支化聚酰胺酯,然后用甲基丙烯酸对超支化聚酰胺酯的端基功能改性。然后将超支化单体与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共聚合成阻垢分散剂。  相似文献   

12.
长链烷基酯/环氧基(聚)醚改性硅油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甲基环戊二烯基铂为催化剂,将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烯丙基环氧(聚)醚和低含氢硅油(PHMS)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长链烷基酯/环氧基(聚)醚共改性硅油(PEESO)。根据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Si—H转化率的影响关系,设计了均匀正交实验。在正交实验结果基础上借助反应条件的单因素分析,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0.004%,物料比n(PHMS)∶n(CC)=1∶1.05,反应温度为72℃,反应时间为3 h。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长链烷基酯和环氧基(聚)醚成功接枝到聚硅氧烷主链中。  相似文献   

13.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双酚A型聚芳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明中  宋才生 《化学世界》1993,34(6):260-264
在相转移催化剂(BTEAC)存在下,将对苯二甲酰氯(TPC)、间苯二甲酰氯(IPC)和双酚A(BPA)进行界面缩聚反应,合成了高分子量的双酚A型聚芳酯。考察了BTEAC用量、NaOH用量、反应初始温度、有机相浓度、单体摩尔比及溶剂种类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X-射线衍射等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聚合物的热失重分析,研究了端基结构对双酚A型聚芳酯热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季戊四醇为核的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顺丁烯二酸酐(MA)和二乙醇胺(DEA)为原料合成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AB2型单体。通过季戊四醇和AB2型单体进行酯化反应合成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HBP。考查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140℃,反应时间5h,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为反应物量的1.5%。  相似文献   

15.
聚羧酸减水剂作为一种外加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使用性能,对聚合物中分子结构及功能单体进行设计.通过TPEG型聚氧乙烯醚与五氧化二磷反应,研制了一种磷酸化型聚醚,该磷酸化型聚醚作为第三单体在减水剂合成中添加,开发出一种磷酸酯型聚羧酸型减水剂.优选聚醚分子量为500,单酯含量在80%左右,酯化率在85%以上,温度为90℃,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高效合成硅基酮亚胺的方法,通过硅锂试剂对亚胺酸酯加成,然后用1 mol/L HCl淬灭反应,以中等产率得到了一系列硅基酮亚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国内文摘     
79061 含羧酸酯基分散染料的研究大连工学院上海染料 1978年第5期1-34页大连工学院对含有羧酸酯基的分散染料进行了研究,经过初步的选择,提出了五种染料结构,包括四种偶氮型染料,在重氮组份或偶合组份上带有羧酸酯基,一种蒽醌型染料带两个羧酸酯基以及初步的测试性能,并对混合用活性染料也进行了筛选,以供进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以混凝土28d的拉压比大小为评价混凝土抗裂性能的优劣,分析了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羧基、氨基、磺酸基、羟基、酯基等各官能团比例,聚醚支链的长短,减水剂分子量大小等因素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聚羧酸减水剂提高混凝土抗劈裂性能机理。  相似文献   

19.
殷平福  姜莉  朱杰 《江苏化工》2007,35(6):12-15
介绍了梳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合成研究及对水泥应用上的高分散性能。梳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分为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和马来酸酐类共聚物,介绍了合成梳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主要组分大分子单体的制备、聚合和合成结构的控制方法。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聚羧酸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测试和表征方法、对水泥颗粒的分散机理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以混凝土28d的拉压比大小为评价混凝土抗裂性能的优劣,分析了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羧基、氨基、磺酸基、羟基、酯基等各官能团比例,聚醚支链的长短,减水剂分子量大小等因素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聚羧酸减水剂提高混凝土抗劈裂性能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