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张湘宜  周志鹰 《贵州医药》2008,32(2):118-118
例1:男性,27岁。因左上胸隐痛1周于2005年1月2日入院。10年前曾患左上肺浸润型结核,经治已愈。病前无受凉感冒史,病后无发热、咳嗽。入院查体:发育正常,体格健壮。T37.4℃。皮肤无丘疹,皮下无结带。心肺未发现异常体征。X线胸片示双肺野无器质性病变,左肋膈角变纯,心影大小正常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 男,26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疼痛,偶有低热,活动后时有气短,伴乏力、消瘦一个月入院。无咳嗽、咳痰及声音嘶哑,双肺呼吸音清;腹部平软,无压痛,未及包块;全身未触及浅表肿大淋巴结;否认结核及肝炎病史。  相似文献   

3.
乙胺丁醇致支气管哮喘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42岁,因咳嗽、盗汗2月于1997年12月29日入院.PE:生命体征正常,双中下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心脏无阳性发现.X光胸片检查:双下肺亚急性粟粒性结核、痰PCR测定结核杆菌阳性,血结核抗体测定阳性.血沉40mm*h-1,入院诊断为Ⅱ型肺结核.每天给予利福平0.45 g.雷米封0.3 g.乙胺丁醇0.75 g、链霉素0.75 g.用药6天后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不能平卧.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14个月,因发热、咳嗽3d入院.入院查体:T37.2℃, P116次/min,R28次/min,神志清,精神差,呼吸平稳,口唇无发绀,双肺叩诊轻度浊音,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无杂音.腹不胀,肝脾未触及.胸透:两肺大小不一粟粒状结节样改变;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均正常.遂以粟粒性肺结核收入传染科,给予常规三联抗结核、青霉素抗炎治疗4d后热退,但仍咳嗽,辅助检查:OT试验阴性;结核抗体阴性;复查X线胸片:双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模糊;胸部CT示:双肺肺野可见大量含气小腔,部分融合,肺纹理增粗,未见明显结节影,双侧胸腔未见液体密度影.考虑:(1)双肺弥漫性肺病,肺囊肿.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0岁。主诉左下胸痛半年伴左下胸壁肿块5个月。病后曾在某院诊为胸膜炎、肋骨结核。经消炎及抗结核治疗均无显效,于1979年3月29日住院。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及结核史。家族无类似发病史。入院查体:体温、脉搏、血压均正常。消瘦,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不对称,左侧胸壁塌陷并可见一约12×16cm 软性肿块。皮色暗,皮肤触之发硬。左肺呼吸音低,语颤增强,双肺可闻干鸣,心脏听诊无异  相似文献   

6.
肺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少见,可与纵隔海绵状血管瘤并发,我们发现2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1,女,41岁。以右上肺块影进行性增大19年为主诉入院。19年前患感冒发热、咳嗽、胸闷,胸透发现右上肺球形块影,经治疗热退,但右上肺阴影一直存留肺内。曾拟“结核球”,给予链霉素注射治疗,因过敏反应停用,平时无明显不适。12年前出现午后低热、盗汗等症状,复查胸片右上肺块影增大,经抗结核治疗上述症状消失,但肿块无缩小。10年前反复出现背部持续性疼痛,无发热、咳嗽、咯血等,人稍消瘦,食欲尚可。体检:双肺呼吸音正常,右肩胛骨周围及右胸壁有轻压痛。…  相似文献   

7.
我院传染科半年间收治39例各型结核病人中有2例为多脏器结核并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顽固性鼻衄者。 例1,男性,20岁,藏族,住院号2128。因乏力、纳差、发烧1周余伴有盗汗、消瘦、腹胀、尿频,于1990年9月12日入院。查体:T38℃。呈重病容。心(-),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鸣。腹柔韧,有压痛。肝肋下1.5cm,质偏中,脾肋下刚及,肝区有叩痛,移动性浊音(±)。双肾区叩痛( )。胸片示双肺  相似文献   

8.
米林  姚江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8):1194-1195
在结核病人中,肺外结核约占5%~30%,体表淋巴结结核是最为常见的肺外结核之一,而颈淋巴结结核在体表淋巴结结核中最多见,约占700~80%[1].由于颈淋巴结的原发与继发病变不易鉴别,且颈淋巴结结核多无典型结核病变症状,故极易误诊误治.现将我院2001~2009年颈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1岁.临床诊断为狼疮性肾炎,于2009年6月2日住院.入院情况:体温36.2 ℃,脉搏82次·min-1,呼吸21次·min-1,血压142/86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颜面无水肿,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哕音,心脏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既往有肾结石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及药物致变态反应史.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4岁,主诉“咳嗽、气憋1周”,于2014年1月3日以“左侧结核性胸膜炎”收治入院。既往无乙型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史,无青霉素、磺胺类抗菌药过敏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入院体格检查示:血压100/70 mm Hg,体温37℃,神清,气平,查体合作,左肺胸廓饱满,左下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弱,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哮鸣音,心率80次/分,律齐,余无异常。胸部X线摄片提示左侧胸腔积液。入院诊断为左侧结核性胸膜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下叶结核误诊原因以及减少误诊的对策。方法对用不同的方法确诊的38例肺下叶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肺炎24例(63.2%),肺脓肿7例(18.4%),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4例(10.5%),肺肿瘤3例(7.9%)。痰检阳性确诊17例,纤支镜检查阳性19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1例,试验性抗结核治疗病灶吸收1例。结论误诊原因:对肺下叶结核认识不足、临床表现不典型、X线表现无特异性、痰检阳性率低、忽视纤支镜检查。对可疑肺下叶结核应综合分析,常规做痰菌等有关结核病的特异性检查。  相似文献   

12.
异烟肼致白细胞减少及乳腺增生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例介绍患者男 ,5 2岁 ,因咳嗽、咯血 10d ,于 1998年 9月 19日入院。 1981年曾患结核性胸膜炎 ,支气管扩张 12a病史 ,无药物过敏史。伴有发热及盗汗。体检 :T 3 7.5℃ ,BP 12 0 /10 5mmHg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双肺呼吸音减低及湿音 ,语颤减低 ,心尖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 ,肝脾未扪及。WBC 5 .0× 10 9·L-1,血沉 (ESR) 12mm·h-1,痰结核菌及脱落细胞均阴性 ,结核抗体阴性。胸部摄片 :双肺上野可见云雾片状阴影 ,诊断双上肺Ⅲ型结核。入院后口服异烟肼 0 .4g ,利福平 0 .6g ,乙胺丁醇 0 .2 5g ,qd ,肌…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75岁。继往双上肺陈旧性结核及冠心病史。主诉胸前区疼痛半年,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进行性加重4个月,不咳嗽,无痰中带血。体格检查:于患者右前胸壁可见一约3.O×3.5cm2大小的肿块,质硬,活动度差,表面无红肿,伤口处可见少量淡黄色渗出液。听诊:双肺呼吸音及心脏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均无明显增高,血压不高。X线平片检查:胸部左侧位及局部点片,显示胸骨柄体交界处后方有一约6.0×8.0cm大小的肿块影凸向肺野,密度不均匀,边界尚清,略呈椭圆形,肿块以宽基底与胸骨相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55岁,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2012年7月13日因银屑病在皮肤科住院治疗,入院体检:T36.8℃,P72次/min,R17次/min,BP125/85mmHg,神志清,双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  相似文献   

15.
李燕  朴龙根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5):103-10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漏诊的原因,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及其诊治措施。方法:分析收治的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男,61岁,以反复咳嗽、咳痰、喘息、气促10余年,加重10d入院,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治疗无改善,胸部CT示"桶状"胸,肺纹理增强。痰涂片查见抗酸杆菌。支气管镜示支气管内膜结核。结论:COPD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临床无明显特异性,易出现误诊及漏诊,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病例]男,65岁.主因慢性咳嗽、咳痰3年,会阴部包块1年,破溃流脓1个月收入院,入院后体温正常.诊断:①双肺继发性肺结核进展期;②会阴部结核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17.
吡嗪酰胺致下肢肌肉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1岁。因咳嗽5个月,于2004年8月3日入院。既往无关节炎史和痛风史。查体:消瘦,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干湿啰音仄舅谓笮越岷?痰涂片未发现抗酸杆菌。血沉54mm/h。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诊断:双肺浸润型结核。入院后第3天开始服用异烟肼0.3g,1次/d、利福平0.45g,1次/d、吡嗪酰胺0.5g,3次/d、乙胺丁醇0.75g,1次/d抗结核治疗。用药5d后(8月11日)出现大腿肌肉疼痛,以左大腿为著。活动、休息或按压时均感疼痛,不影响行走。疼痛时轻时重,无规律性。大腿皮肤无红、肿、热,无关节痛和手足感觉异常。查类风湿因子及C反应…  相似文献   

18.
吡嗪酰胺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8岁,因盗汗、午后低热、乏力、咳痰、胸闷、消瘦2月入院.3年前曾诊为双上肺浸润性结核,经采用2SHRE/4HR(2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4异烟肼+利福平)方案治疗,复查病情稳定后停药,近期无明确结核接触史.既往无关节炎病史.查体:T 37.4℃,R 23次@min-1.体质消瘦(身高182cm,体重52kg).右下肺叩呈浊音,双上肺呼吸音减弱,右下肺呼吸音消失.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0岁。因反复胸痛、胸闷2月余,再发2d,于2010年6月10日入院。诊断:双上肺继发型结核。患者3月24日因双肺上叶肺结核,予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联抗结核治疗,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治疗过程中,患者5月8日自行停药改服中药,服抗结核药期间无过敏症状。近2 d再次感胸痛伴乏力入院。入院体检:  相似文献   

20.
患,女,31岁,左眼视力下降半年,失明1月余入院,早期左眼隐痛,后胀痛。无头痛、呕吐,无咳嗽、发热,曾在院外多次就诊,考虑为“左眼感染”.经抗生素治疗,症状无改善。T37℃,P82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专科检查视力.右眼:5.1,左眼:无光感,眼睑无充血,球结膜略充血,眼球略凸出,角膜透明,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眼底后极部见黄白色球形新生物隆起生长.表面不光滑.作眼部CT检查,考虑为“左眼肉瘤”、“转移癌”.术前胸片检查.发现双肺野上中结核病灶,PPD阳性.考虑为“结核”所致可能性大,由于左眼失明1月余.为防病变进一步侵犯周围组织扩散,抗结核治疗2周后.左眼痛消失,行左眼球除术.左眼球作病理组织检查为“脉络膜结核”.予2HRZE/7HRE抗结核治疗.利福平眼药水滴左眼,经治疗9月.胸片示双肺病灶全吸收,左眼局部未诉不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