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β-榄香烯是从莪术中提取的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并且与放疗和热化疗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就β-榄香烯及联合放疗、热化疗抗肿瘤作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研究β-榄香烯体内外抗肺癌药理学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抗肿瘤实验采用MTT法,检测浓度12.5~200μmol·L-1的β-榄香烯对人肺癌细胞株SPC-A-1,A549及人正常胚胎肺成纤维细胞MRC-5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抗肿瘤机制研究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时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FITC-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标记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体内以裸鼠移植瘤为模型,肿瘤生长抑制率为指标,检测β-榄香烯对荷瘤裸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β-榄香烯作用48 h时SPC-A-1,A549的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26.0,134.1μmol·L-1,但对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MRC-5有促进增殖作用,表明β-榄香烯对肺癌细胞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β-榄香烯对人肺癌细胞株SPC-A-1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干预24,48,72 h的IC50值分别为549.7,126.0,21.2μmol·L-1;Hoechst 33258染色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β-榄香烯孵育后出现凋亡细胞核固缩,浓染,着色深而呈亮蓝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β-榄香烯可诱导SPC-A-1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给药剂量为45,135 mg·kg-1的β-榄香烯在体内对裸鼠移植性人肺癌SPC-A-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4.01%,49.57%。结论:β-榄香烯具有选择性抗肺癌作用,提示其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其毒副作用小,而且该作用可能机制是通过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麻杰  陈娟  赵冰洁  姜子瑜  封亮  贾晓斌 《中草药》2018,49(5):1184-1191
β-榄香烯(β-elemene)是从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rcenyujin中提取出来的倍半萜烯类有效活性单体,为国家二类非细胞毒性抗肿瘤的药物。目前β-榄香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肺癌、肝癌、乳腺癌等,由于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广谱、安全、有效、廉价等突出优点,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随着对β-榄香烯抗癌研究的不断深入,为了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抗癌活性,进行了β-榄香烯结构改造和给药剂型研究,筛选了众多活性显著的衍生物,设计了脂质体、微乳等新型给药系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β-榄香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就目前β-榄香烯的重要衍生物、抗肿瘤活性及其抗癌机制、新型给药系统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阐述,以期为深入研究β-榄香烯,提高其临床抗癌活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研究者们在研究抗肿瘤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的过程中,发现β-榄香烯乳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如人非小细胞肺癌、脑瘤、直肠癌等;因此,作为放射增敏剂,β-榄香烯乳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已经报道的作用机制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肿瘤细胞周期,影响肿瘤细胞中DNA双链损伤修复和抑制肿瘤细胞血管形成等。本文就放射增敏机制方面,对β-榄香烯乳在放射增敏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恶性胸腹腔积液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也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榄香烯注射液是以从姜科植物温郁金(莪术)中提取的β-榄香烯为主要成分的抗肿瘤药物,对多种实体瘤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现将我国学者应用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经验述评如下。  相似文献   

6.
从温郁金植物中提取抗肿瘤原料药榄香烯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榄香烯,英文名Elemene,可从多种植物中提取分离而得。目前,榄香烯研究最多的是从我国温州特产植物温郁金(C·wehyuim.chen.tl.c.ling)根茎莪术的挥发油中提取分离。最早发现温莪术挥发油具有抗肿瘤、抗病毒作用的是浙南地区的赤脚医生,20世纪70年代就应用莪术油黏药棉外塞阴道治疗宫颈癌、子宫糜烂疗效显著。后由大连医科所、上海肿瘤防治办等单位联合研究发现莪术油中抗肿瘤的主要成分是榄香烯。其中以β-榄香烯为主要成分,同时含有α-榄香烯和γ-榄香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β-榄香烯与阿司匹林对正常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及对心肌缺血小鼠β-榄香烯Na+-K+-ATPase活性的影响的比较。方法:①随机将正常小鼠随机分为8组。阴性对照组、阿司匹林低剂量组、阿司匹林中剂量组、阿司匹林高剂量组、β-榄香烯低剂量组、β-榄香烯中剂量组、β-榄香烯高剂量组、β-榄香烯中剂量+阿司匹林低剂量组。给药10天后,眼眶静脉丛采血观察各组对正常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记录凝血时间。并各组小鼠开腹腔观察胃肠道出血点。②注射垂体后叶素制作小鼠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将小鼠随机分为8组,同上。生物化学方法测定缺血心肌模型小鼠Na+-K+-ATPase活性。结果:①β-榄香烯可延长正常小鼠凝血时间,可使小鼠胃肠道出血,且与剂量成正相关,随着剂量增大,阿司匹林的抗凝血作用逐渐减弱,而β-榄香烯的抗凝血作用逐渐增强,均呈量效关系;阿司匹林与β-榄香烯合用时,二者呈相互抵消作用。既大剂量阿司匹林可拮抗中剂量β-榄香烯的上述作用。②阿司匹林增加心肌缺血小鼠β-榄香烯Na+-K+-ATPase活性作用的量效关系不明显;而β-榄香烯增加心肌缺血小鼠β-榄香烯Na+-K+-ATPase活性的作用逐渐增强,均呈量效关...  相似文献   

8.
β-榄香烯作为一种抗肿瘤药物,是通过静脉注射后随血液循环达到靶器官发挥作用的,因此研究β-榄香烯与负责其血液运输的蛋白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该实验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β-榄香烯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HSA色氨酸残基的荧光淬灭直接反应其与β-榄香烯的结合情况,研究发现β-榄香烯对HSA的荧光淬灭是静态淬灭;根据计算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及β-榄香烯与HSA结合物的焓,发现静电引力是β-榄香烯和HSA连接的主要 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2,(9)
目的:研究β-榄香烯长循环脂质体药物动力学。方法: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鼠注射β-榄香烯长循环脂质血浆中β-榄香烯的含量。结果:β-榄香烯长循环脂质体的α、T1/2β、K12和AUC高于普通脂质体,而T1/2α、Vc、CL、K10则低于普通脂质体。结论:表明β-榄香烯循环脂质体可以延长β-榄香烯在体内的作用时间,更好地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558-1561
化疗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然而化疗过程中产生的耐药性是一个获得临床成功治疗的主要障碍。β-榄香烯是中药莪术中提取的天然有效抗肿瘤单体,且因其有效、安全、广谱、价廉等优点而具有良好的临床前景。最近有学者提出β-榄香烯可有效逆转化疗药物耐药,与其他化疗联合增敏等功效,现就β-榄香烯抗耐药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榄香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β-榄香烯抗凝血作用及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β-榄香烯的抗凝血作用及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β-榄香烯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阿斯匹林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口一榄香烯中剂量+阿司匹林小荆量组,β-榄香烯中剂量+阿司匹林大剂量组。给药10天后,眼眶静脉丛采血观察记录凝血时间;并各组小鼠开腹观察胃肠道出血点。结果:β-榄香烯可延长凝血时间,可致小鼠胃肠道出血。且与剂量呈正相关。大剂量阿司匹林可拮抗β-榄香烯的上述作用。结论:β-榄香烯可有效延长凝血时间,并可引起出血,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其出血反应。  相似文献   

12.
惠子  李震  高园  蒋松伟  戚香  叶向阳  谢恬 《中草药》2020,51(17):4547-4558
β-榄香烯是广谱抗肿瘤植物药榄香烯原料药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榄香烯4种异构体中主要的异构体。侧重对β-榄香烯的衍生化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体的合成进行归纳和总结,列举出它们的合成方法、反应具体条件、产物收率以及表征数据等。旨在通过总结,方便了解和掌握迄今为止这些中间体最优化的合成技术,启发对现有合成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激发对相关类型化合物衍生化的新思路和想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4种方法的提取得率和各提取物中β-榄香烯含量,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SFE-CO2)萃取没药的可行性。方法:GC法测定β-榄香烯含量。结果:各提取方法的得率及其中β-榄香烯含量差异很大:SFE-CO2萃取得率为12.09%,挥发油中β-榄香烯含量为7.84%;蒸气蒸馏得率为1.58%,β-榄香烯含量为8.15%;超声提取得率为5.75%,水β-榄香烯含量为1.48%;索氏提取得率为3.56%,β-榄香烯含量为1.48%o。结论:SFE-CO2萃取得率和β-榄香烯含量较高,该法优于其它3种提取方法,适用于没药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β-榄香烯对实验动物的抑瘤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β-榄香烯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理.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观察β-榄香烯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检测其对肿瘤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影响.结果:β-榄香烯组和替加氟组小鼠皮下肿瘤平均重量均比生理盐水组小,差异有显著性(P<0.01);β-榄香烯组和替加氟组的抑瘤率均大于30%;β-榄香烯组与替加氟组的抑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β-榄香烯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其抑瘤机理与其下调PC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广西莪术挥发油抗肿瘤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广西莪术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指纹图谱所代表的“有效组分群”对药效贡献的大小,为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GC-MS分析技术建立广西莪术挥发油指纹图谱,并对广西莪术挥发油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在获得的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特征峰面积与对鼻咽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的数据基础上,采用灰关联度分析技术,计算各特征峰与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的关联度和关联序.结果:依据关联度的大小,确定各成分对抗肿瘤作用贡献的大小顺序为莪术醇>莪术二酮>β-榄香烯>吉马酮>莪术酮> α-丁子香烯>δ-瑟林烯>β-石竹烯>β-榄香烯酮>a-蒎烯>α-石竹烯>桉油素>樟脑>2-壬醇>异龙脑莪术烯>δ-榄香烯>莰烯>D-柠檬烯>龙脑.结论:广西莪术抗肿瘤作用是其内“有效组分群”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确定了广西莪术挥发油“有效组分群”指纹特征对药效贡献的大小,为中药的“谱效关联”的指纹图谱的建立、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药物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治疗过程中肿瘤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耐药性使药物对肿瘤细胞作用明显下降,肿瘤细胞迅速复发和扩散,严重降低患者生命质量,缩短患者生存期。β-榄香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植物化学药,是国家Ⅱ类新药,因其广谱、安全、低毒的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榄香烯能有效逆转肿瘤耐药细胞耐药性,且与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有协同增效、降低不良反应的作用。现探讨榄香烯对不同肿瘤耐药细胞株逆转耐药的作用机制,拟为今后榄香烯开展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β-榄香烯对小鼠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CCK-8 法检测β-榄香烯对肝癌BNL 1ME A.7R.1(BNL)细胞增殖的影响;用Annexin V FITC/PI 双染分别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检测β-榄香烯处理后肝癌BNL 细胞凋亡情况。结果:β-榄香烯对肝癌BNL 细胞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药物作用早期可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随药物浓度而递增,随着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坏死明显增多。结论:β-榄香烯可有效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温莪术挥发油中γ-榄香烯的分离鉴定及抗癌活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温获术Curcuma wenyujin挥发油具有抗癌作用。郭永沺等,曾从中分离出活性成分β-榄香烯(β-elemene,Ⅰ),并以色质谱联用检定出其中的γ-榄香烯(γ-elemene,Ⅱ)。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β-榄香烯浓度设置为10、20、40、80、160μg/m 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Panc-1细胞24、48、72 h。台盼蓝拒染法检测Panc-1细胞抑制率;TUNEL法检测Panc-1细胞凋亡;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Panc-1细胞核变化;ELISA检测Panc-1细胞Caspase-3、8、9活性;Western blot检测Panc-1细胞Fas、Fas L、细胞色素C(Cyt c)、凋亡诱导因子(AIF)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β-榄香烯作用Panc-1细胞24、48、72 h,Panc-1细胞抑制率明显增加(P0.05,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P0.001),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β-榄香烯作用Panc-1细胞72 h,Panc-1细胞核可见明显碎裂,染色质浓缩,呈强蓝色荧光,形成凋亡小体;β-榄香烯作用Panc-1细胞48 h,Caspase-3、8、9活性明显增加(P0.05,P0.01),Fas、Fas L、Cyt c及AIF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P0.01,P0.001)。结论β-榄香烯能够抑制Panc-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可能激活细胞内死亡受体途径及线粒体凋亡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0.
β-榄香烯抗凝血溶血栓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β-榄香烯体外抗凝血与溶血栓活性以及体内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为探讨β-榄香烯活血化瘀药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新西兰兔体外抗凝血法、血浆复钙时间实验及体外血栓法、全血块法研究β-榄香烯的体外抗凝血、溶血栓作用;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和冰水刺激复制大鼠急性寒凝血瘀证模型,通过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研究β-榄香烯口服制剂对血瘀大鼠体内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β-榄香烯各剂量组均能延长新西兰兔血浆复钙时间(P〈0.05),加快体外血栓及全血凝块的溶解(P〈0.05);β-榄香烯口服制剂高剂量组延长寒凝血瘀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P〈0.05),β-榄香烯口服制剂各剂量组延长寒凝血瘀大鼠的凝血酶时间(TT)(P〈0.01),且对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β-榄香烯具有抗凝血和溶血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