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用PCR法检测16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HBV-DNA。结果显示:HBsAg、HBeAg、抗-HBc阳性,HBsAg、抗-HBe、抗-HBc阳性和HEbAg阳性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6.2%、28.6%、93.5%、HBsAg单项阳性者中,检出HBV-DNA阳性78例(孕妇占19.2%),阳性率81.3%。另外,在20例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对照组中发现HBV-DNA阳性1例,阳性率5.  相似文献   

2.
HBV感染者血中大颗粒淋巴细胞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5组测定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中大颗粒淋巴细胞(LGL)的含量,每组各30例。其中(1)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均为阳性;(2)组:为HBsAg和HBeAg阳性者;(3)组:为HBsAg阳性、抗-HBe和抗-HBc阳性者;(4)组:为抗-HBs阳性者;(5)组:为抗-HBs和抗-HBe阳性者。并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_  相似文献   

3.
曹建华 《自贡医药》1995,17(1):38-39
对1434名职工血清HBsAg检测结果。160名HBsAg为阳性,阳性率11.16%。与我国人群中HBsAg携带率基本一致。对HBsAg阳性者进一步检测两对半和肝功能,其中14例(8.75%)肝功能异常,分别为HBsAg、HBeAg、HBcAb阳性组7例(20.00%);HBsAg、HBeAb阳性组4例(10.53%);HBsAg、HBeAb、HBcAb阳性组3例(3.57%)。HBsAg、HBe  相似文献   

4.
用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和中药治疗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血清HBVM(HBsAg、HBeAg、抗-HBc、HBV-DNA)为治疗观察指标,经5~6个月治疗后,进行了分析研究,具体方法和结果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9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选自郑州部分医院、方城县卫校肝病门诊。其中HBV携带组54例,男36例,最小6.5岁,最大56岁,平均26.8岁;女17例,最小11岁,最大46岁,平均29.5岁。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慢性活动肝炎(慢活肝)组36例(前者32例,后者4例);其中男23…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6年2月用活血疏肝健脾法为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与对照组比较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72例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的诊断标准[1]。治疗组38例,男性35例,女性3例;年龄18~56岁,平均35岁;病程1~12年,平均3年。对照组34例,男性30例,女性4例;年龄16~52岁,平均31岁;病程l~11年,平均3.5年。两组病例HBsAg和抗-HBc均为阳性。HBeAg阳性者治疗组21例,对照组22例;抗-HBe阳性者分别为10例和8例;抗-HBs阳性者分别为4例和2例;重叠有抗-HCV阳性者分别有3例和2例。两组病例治疗前肝功能主要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SB)均有升高,其中SB大于170μmol/L者分别有15例和12例;A/G倒置者分别为20例和16例;伴有少量或中度腹水者分别有18例和12例;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18s者分别有21例和17例。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个月为1个疗程。中药内服:柴胡15g,白术12g,黄...  相似文献   

6.
采用RIA法研究134例HBV感染者及36例健康者的血清HBcAg与HBsAg、Re。结果:110例HBsAg阳性者中,分别检出95例HBcAg阳性(占86.4%),69例的HBsAg·Re阳性(62.7%);33例HBeAg阳性者中,29例检出HBeAg阳性(87.9%),26例同时检出HBsAg·Re阳性(78.8%);45例抗-HBe阳性者中,42例检测到HBcAg阳性(93.3%),22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α-1b型重组干扰素(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远期疗效,采用干扰素3MU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1例,设对照组91例,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治疗组HBsAg、HBeAg、HBVDNA及HBeAg和HBVDNA双阳阴转率、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分别为8.8%、71.4%、63%、59.5%、90.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停药随访1a分别为10.98%、70.2%、60.4%、57.1%、79.1%;随访2a分别为10.98%、48.8%、43.9%、39%、62.6%;总有效率69.2%,优于对照组35.2%,P<0.01;随访1a时为62.6%,2a时为35.2%。  相似文献   

8.
对136例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称甲肝)患者进行了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标记物(HBVM)检测,检出HBVM阳性者24例(17.65%)其中抗-HBc阳性21例(15.4%),抗-HBs阳性8例(5.88%),HBsAg阳性8例(5.88%),抗-HBc阳性6例(4.41%),HBcAg和HBeAg阳性的各一例(0.74%)动态观察恢复期HBVM阴转8例(33.33%),2例HBsAg阴转病  相似文献   

9.
21262例乙肝病奉血清学标志检出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262的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以ELISA方法进行了检测,标志物阳性者11563例,占54.38%,阴性者9699例,占45.62%,实测模式23种,阳性率居前5位者为模式7,3,l,2和切,分别为43.21%,24.1%,8.34%,5.63%和5.62%,单项HBsAb阳性者占43.31%(5008/11563),表明该地区受检人员对乙肝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模式3(HBsAg,HBeAb和HBcAb)为24.17%(2791/11563),说明乙肝病毒现行感染(现症病人)为数不少,应加强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对136例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称甲肝)患者进行了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称乙肝)标记物(HBVM)检测。检出HBVM阳性者24例(17.65%),其中抗-HBc阳性21例(15.4%),抗-HBs阳性8例(5.88%),HBsAg阳性8例(5.88%),抗-HBe阳性6例(4.41%),HBcAg和HBeAg阳性的各一例(0.74%)。动态观察恢复期HBVM阴转8例(33.33%);2例HBsAg阴转病例中,一例产生抗-HBs。病毒复制指标:HBeAg和HBcAg各一例阳性均全部阴转,说明在甲肝病毒(HAV)感染时,乙肝病毒(HBV)复制受抑制。此外,不论HBVM阴性或阳性,对肝功能恢复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220例疑似肝炎患者进行了HBV-DNA和HBVM检测,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HBsAg、HBeAg及HBcAb均阳性72例中,HBV-DNA阳性者有69例(95.8%);25例HBeAg阴性、HBeAb阳性9例单纯HB阳性,6例HBsAb一及108例HBVM均阴性中HBV-DNA阳性阳性率分别为52.0%、66.7%、33.3%和25.0%,结果还表明,两各方法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对我院1078名职工进行HBVM的检测,男性357人,占33.11%,女性721人,占66.89%。发现HBV感染者283例,感染率为26.25%。其中HBeAg阳性者16例(1.48%,HBsAg阳性者51例(4.73%),HBcAb阳性者66例(6.12%)。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1998年2月~2000年2月应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胸腺肽及乙肝疫苗顺序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8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以84例慢性乙肝为对照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按照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选择 HBsAg、HBeAg、HBcAb及 HB-VDNA皆为阳性,ALT皆为异常的168例慢性乙肝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36岁。两组在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14.
分5组测定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中大颗粒淋巴细胞(LGL)的含量,每组各30例。其中①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均为阳性;②组:为HBsAg和HBeAg阳性者;③组:为HBsAg阳性、抗HBe和抗-HBc阳性者;④组:为抗-HBs阳性者;⑤组:为抗HBs和抗-HBe阳性者。并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组的LG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②组和③组的LGL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人体感染HBV后血中的LGL含量显著增高,可能有利于HBV的清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Simplex^TM乙肝检测法的灵敏度以及各类乙肝患者唾液中HBsAg检出率。方法 Simplex^TM唾液快速乙型肝炎检测法。结果 检测组乙肝患者28例唾渡中HBeAg阳性者20例,占71.4%。28例中HBeAg阳性者12例,其唾液中HBsAg均呈阳性,HBeAg阴性者16例,其唾液中HBsAg,阳性8例(P〈0.01)。对照组2例均为阴性。结论 Simplex^TM乙肝检测法具有灵  相似文献   

16.
对65例成人无症状HBsAg携带者进行连续3年随访观察。结果:HBsAg阴转率77%(5/65),HBeAg阳性率37%(24/65),HBeAg阴转率333%(8/24),抗HBe阳性率215%(14/65),临床转归ALT异常154%(10/65),TTT或CCFT(++)以上123%(8//65),肝大(05~15cm)4例,其中有急性肝炎经过3例,慢性迁延性肝炎8例,慢性活动性肝炎8例,发现肝硬化2例,肝癌1例。  相似文献   

17.
梁新威  覃云鹏 《右江医学》1998,26(3):185-186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田阳县参加健康体检的9920名饮食服务行业人员,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麝香草酚(TTT)的检测,结果表明HBsAg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12.98%和2.84%;ALT和TTT异常率为2.64%,HBsAg检出率1992年最高,1995年最低(χ2=5.81,P>0.05);HBeAg阳性检出率1995年最高,1993年最低(χ2=11.23,P<0.0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TT、ALT异常率1992年最低,1994年最高(χ2=4.62,P>0.05);城乡HBsAg、HBeAg感染率无差异;18~27岁感染率最高,46~65岁最低;男性感染率比女性高(χ2=5.42,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凋亡基因bcl-2、bax、Fas及FasL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40例原发肝细胞癌组织中乙肝病毒表现抗原(HBsAg)阳性组和HBsAg阴性组bcl-2、bax、Fas及FasL的表达。结果 癌组织中HBsAg阳性率为30%(12/40),癌旁组织中HBsAg阳性率为62.5%(25/40),12例HBsAg阳性的癌组织中bcl-2的bax  相似文献   

19.
ELISA一步法检测HBsAg漏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一步法检测HBsAg的漏检分析。方法:运用ELISA二步法、稀释后一步法、一步法对乙肝“两对半”如下模式①HBeAg、HBcAb②HBeAb、HBcAb③HBeAb④HBcAb阳性的HBsAg进行检测。结果:在170例标本中,二步法HBsAg检出率为21.1%,稀释后一步法为10%。结论:一步法受HOOKS效应影响明显,敏感性低,HBsAg阳性漏检明显,HBsAg检测宜用二步法。  相似文献   

20.
患女,36岁。以乏力伴皮肤巩膜黄染4周,加重1周于1997年5月20日入院。4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疲乏无力,经充分休息后未能缓解,同时发现自己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黄,似浓茶,在当地医院就诊,化验肝功:TBIL 120μmol/L,DBIL91μmol/L,GPT 174.8U/L,GOT 156.1U/L;乙肝系列:HBsAg(+)、HBeAg(+)、HBcAb(+);血常规检查:白细胞 4. 2× 109/L,红细胞 3. 6×1012/L,血红蛋白11.8g/L,血小板10.5×109/L。诊断为: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