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9月19日,宁波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宁波市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平台技术设计》专家评审会。会议由宁波市普查办王丽萍主任主持,来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上海测绘院、南京大学、浙江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办公室、杭州市城市规划地理信息中心、市发展规划研究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应邀参加了评审会,宁波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普查办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议。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权威、客  相似文献   

2.
《城市勘测》2014,(1):41-41
2014年1月15日,上海市召开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推进会。上海市副市长、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领导小组组长蒋卓庆出席并讲话。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上海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领导小组副组长庄少勤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6月16日,上海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项目验收会在上海市测绘院召开。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王训国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同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对项目进行了验收。上海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参会。上海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测绘院院长魏子新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勘测》2014,(1):37-37
为切实推进北京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2014年2月19日,北京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召开了《北京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专家评审会。  相似文献   

5.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综合、复杂、长期的工作,宁波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历时三年,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点,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及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从宁波市地理国情普查指标体系构建、综合数据库创建、统计分析方法与模型设计和系统平台搭建等关键问题出发,对宁波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后续普查成果会商、常态化监测工作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结合正在开展的上海市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实际,重点分析了上海市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的几个技术特点。根据上海城市建筑物密度大、人口多、土地资源紧缺等区域特色,阐述了上海城市专题分析的内容。然后以嘉定区为例,介绍了上海市地理国情普查的试点情况,展示了嘉定区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中各类人文要素和建筑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及特征。结果验证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陈磊  王宁  庞帅  许超 《城市勘测》2015,25(4):34-35
北京市依据国务院2013年下发的国发[2013]9号文件精神,在市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了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先后开展了内业解译、外业核查、时点核准、数据入库、统计分析等相关内容。本文针对北京市的特点、优势和现有的实际情况,重点探讨了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外业核查的流程设计以及实现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依据国务院2013年下发的国发[2013]9号文件精神,在市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了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先后开展了内业解译、外业核查、时点核准、数据入库、统计分析等相关内容。本文针对北京市的特点、优势和现有的实际情况,重点探讨了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外业核查的流程设计以及实现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在2013年至2015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GPS为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提供了外业工作的先进技术,使得地理国情信息更加权威、客观与准确。本文重点探讨了GPS技术在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应用领域与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伍发康 《城市勘测》2016,(6):153-155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是一个全新项目,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内容新。如何做好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管理工作,使管理服务于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按时按质完成,是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就地理国情普查项目时间和质量管理工作做一些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2013年7月8日,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专班刚刚成立,即投入了紧锣密鼓的工作中。7月14日上午,武汉市测绘研究院邀请了武汉大学李建成院士、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陈新湖副主任、湖北省测绘局郭建华总工以及来自香港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市测绘院、北京市测绘院、天津市测绘院、武汉市国土规划信息中心等13位专家就《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  相似文献   

12.
<正>按照浙江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宁波市测绘设计研究院需在2015年7月中旬完成已建成的国情普查数据库的标准时点核准工作。鉴于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作业人员对作业要求、生产软件不熟悉等特点,宁波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专门对相关作业员、检查员等进行了《浙江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技术方案》和《ArcG IS在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中的应用》的培训,两项培训工作的开展标志着宁波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在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工作上已  相似文献   

13.
《城市勘测》2013,(4):82
2013年7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开展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通知》(沪府发[2013]47号)(以下简称《通知》),安排部署开展全市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通知》按照国务院关于地理国情普查的总体安排,进一步强调了开展普查和监测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同时明确了普查和监测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地理国情是空间化的国情信息,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为促进普查成果对行业各部门管理工作的应用,需在普查数据库的基础上需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管理平台建设。本文以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库管理及管理平台建设为例,介绍了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库的数据内容及数据组织,从管理平台构架和功能两个方面讲述了成果管理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总结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试点成果管理平台的建设成果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以来,国家在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重要批示中,要求加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体现了国家对地理国情普查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遥感技术应用于地理国情普查大大提高地理国情普查的速度,提高了普查的效率。本文重点探讨了遥感技术在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勘测》2014,(1):121-121
(本刊讯)2014年1月2日,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动员部署会在市政府201会议室召开。会议由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张光清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泽江主持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2017年4月27日,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验收会在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召开。验收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李德仁院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李维森副局长、国土测绘司白贵霞司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程鹏飞院长、刘纪平副院长,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陈文海局长,以及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测绘单位的分管领导等11人组成。会议由武汉市国土规划局测勘处负责人赵中元主持,市国土规划局田燕总工程师出席会议并致辞,各新城区(开发区)普查办及勘测院(队)负责人、国情专班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汕头市房管局贯彻全国城镇房屋普查论证会和广东省普查总结表彰会议精神,组织人员编纂《汕头市区第一次城镇房屋普查资料汇编》,七月中旬完成初稿,现正加紧进行复核校对工作。今年五月,汕头市区房屋普查资料高质量地完成上报省普查办之后,市房管局领导  相似文献   

19.
张方宇 《城市勘测》2014,(4):166-166
(本刊讯)2014年8月12日,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普办”)统计分析组组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继贤、副院长刘纪平等一行6人到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开展地理国情普查统计分析和影像解译等工作调研。会议由武汉市测绘研究院院长肖建华主持,湖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总工程师郭建华、武汉市国土规划局总工程师田燕、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党委书记肖辉、武汉市国土规划局测勘处副处长赵中元等参加了调研活动。  相似文献   

20.
《城市勘测》2016,(3):62-62
正2016年6月16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一行到宁波市调研指导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听取了宁波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汇报,重点了解了宁波市地理国情(省情、市情)数据建库、统计分析、服务平台建设等相关工作。李维森对宁波市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宁波市地理国情普查很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普查工作扎实,基础数据丰富,评价体系特色鲜明,成果应用创新务实,打通了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平台,成效明显,给正在开展相关工作的城市树立了榜样。李维森对后续的工作提出三点要求和建议。一是与当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分充分讨论,进一步做好对接,建立更科学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