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乳腺导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诊治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纤维乳管镜对151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结果】151例中,乳管内占位性病变48例,乳管炎17例,乳腺导管扩张症50例,乳管内积乳36例,全部病例检查后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纤维乳腺导管镜检查能明确乳头溢液病因,直接、安全、有效,且在其协助下定位溢液乳管,可避免手术盲目性。  相似文献   

2.
王帅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3):I0001-I0002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是乳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乳管内视镜检查是一种诊断乳头溢液病因的新手段,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能直接观察乳管内病变等优点,尤其对乳管内微小病变诊断率高,可重复性高[1].乳管内视镜使我们能在电视屏幕上直接观察乳头溢液患者乳腺导管上皮及管腔内的情况,追踪捕捉和记录病变,提高了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2].我科运用纤维乳管镜对非哺乳期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管镜检查,检查顺利,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维乳腺导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诊治中应用价值。方法:对93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结果:93例中,乳管内占位性病变39例,浆液性乳管炎30例,乳腺导管扩张症21例,乳管内未见异常3例,全部病例检查后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纤维乳腺导管镜检查能明确乳头溢液病因,直接、安全、有效,且在其协助下经溢液乳孔放置乳腺定位针,可避免手术盲目性。  相似文献   

4.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是乳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乳管镜临床应用,为无肿块乳头溢液的乳管内微小病变提供了内镜诊断方法,以及为乳管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我院从1995年6月开始纤维乳管镜检查,现将操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纤维乳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管内视镜对乳头溢液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纤维乳管内视镜对238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溢液导管及其分支的管腔和管壁结构,发现并确定病灶位置.必要时予以手术治疗。结果发现乳腺导管癌18例、乳头状瘤43例、乳腺导管炎、导管扩张168例。另有7例正常及2例失败。结论 乳管内视镜可以明确引起乳头溢液的病因,确定病变部位,可提高早期诊断乳腺癌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女性患者出现乳头溢液症状的较多,包括浆液性、清水样、乳汁样以及血性溢液,是乳管内疾病的早期表现,有资料显示~([1-2]),50岁以上的女性出现乳头溢血症状,大约50%是乳腺恶性肿瘤。因此,及时准确的检查对乳管内疾病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纤维乳管镜检查是诊断乳头溢液的一种新型微创技术,其操作简便、微创、能直接观察乳管内微小病变部位,明确乳头溢液的病因~([3])。对于乳管内隆起性  相似文献   

7.
董鹏  刘蔓  杨雨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400-2401
目的 探讨乳管镜在乳管扩张无乳头溢液乳腺疾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发现乳管扩张但无乳头溢液乳腺疾病患者进行乳管镜检查,并对有异常发现者进行手术切除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120例患者行乳管镜检查,6例未见明显异常,36例为乳管扩张症,49例为乳管炎症,10例为乳管内乳头状瘤,14例为乳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为导管癌.乳管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4%.结论 乳管扩张无乳头溢液乳腺疾病患者,乳管镜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吴伟平  许红霞 《临床医学》2007,27(10):88-89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非生理性乳头溢液的发生率约2.3%~17.5%,其中约18%由乳腺癌引起[1]。纤维乳管内视镜(FDS)通过对病变乳管的直接观察,为乳管内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依据。本文收集了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192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伴乳头溢液的乳腺导管疾病样本,并回顾性研究了其乳管镜下特征,我们对误诊的14例病例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乳管镜对乳腺导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规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4例患者年龄25~70岁,平均40.6岁。病程2 d~11年,平均9.5个月。单侧溢液10例,双侧4例。血性溢液5例,浆液血性…  相似文献   

9.
纤维乳管镜在诊断乳头溢液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种良恶性乳腺疾病均可出现此症状.对于乳头溢液,传统的诊断方法为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B超、乳腺导管造影等,但这些方法都不能直观地反映病变情况,因此诊断率低,也容易误诊、漏诊及造成手术范围的扩大.1988年Teboul[1]首次报道应用外径为1.7 mm的硬性乳管镜(mammoscopy)观察乳管内病变,直观地观察到乳管内的情况.1989年Makita等[2]对Teboul的硬管内镜进行改良,使其外径缩小为1.25 mm,并成功地进行了非直视下的活组织检查.1991年,Okazaki等[3]又开发了纤维乳管镜系统(FDS).如今FDS经过近20年的临床应用,已被证明为一种有效、安全、准确、可重复的乳头溢液检查手段.为探讨纤维乳管镜的临床应用价值,2008年7月~2010年3月应用纤维乳管镜检查了227例乳头溢液患者,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纤维乳管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本课题拟探讨纤维乳管镜对乳头溢液的诊断瑟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3月-1999年8月,我们对42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了纤维乳管镜检查,并与溢液涂片细胞学,超声检查和病理学检查作对照分析。结果 42例乳头溢液患者中计;乳腺导管扩张症23例,乳腺炎1例,乳管内乳头状瘤9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7例,乳腺癌2例。  相似文献   

11.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以往的检查方法,包括溢液细胞涂片检查、乳管造影及B超检查等,其诊断率均不高,不直观且病变定位困难。纤维乳管镜对乳头溢液性疾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还可以配合内视镜进行活检微创手术。内视镜由超细光导纤维和硅橡胶组成,质地柔软,直径为0.5~0.7mm,具有无创伤性、患者痛苦小、较易插入乳腺管内等特点。我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采用纤维乳管镜对320例非哺乳期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镜检查,检查顺利,效果满意,现将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以往的检查方法,包括溢液细胞涂片检查、乳管造影及B超检查等,其诊断率均不高,不直观且病变定位困难。纤维乳管镜对乳头溢液性疾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还可以配合内视镜进行活检微创手术。内视镜由超细光导纤维和硅橡胶组成,质地柔软,直径为0.5~0.7mm,具有无创伤性、患者痛苦小、较易插入乳腺管内等特点。我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采用纤维乳管镜对320例非哺乳期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镜检查,检查顺利,效果满意,现将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管内镜检查在非哺乳期乳头溢液病因诊断中的应用,总结乳头溢液病人行乳管内镜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16例乳头溢液的病人行乳管内镜检查,并在直视下对乳腺导管内病变进行诊断.[结果]经采取积极的护理配合,均顺利完成检查,无并发症.本组216例中,正常乳管19例,乳管扩张30例,乳管炎症116例,乳管新生物20例,导管内瘤18例,乳头状瘤8例,导管癌5例.[结论]乳管内镜对非哺乳期乳头溢液的病人进行检查具有不易损伤乳腺导管且较其他检查方法更直观、有效、准确率高等.  相似文献   

14.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发生率约3%-8%,除生理性乳头溢液、内分泌系统疾病及药物等原因外,多数为乳腺本身病变所致。乳腺癌约有4%-10.7%的患者出现乳头溢液,其中12%的患者不能扪及肿块,10%的患者乳腺X线摄片阴性。以往应用钼钯、B超、选择性乳管造影、溢液涂片来诊断乳头溢液的病因,效果均不满意,乳管镜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率,本院于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对10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了纤维乳管镜(FOS)检查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曾芳  吕青  韩蔷 《华西医学》2005,20(3):566-566
目的:乳管内窥镜(Fiberoptic Dyctoscopy System,FDS)检查为乳头溢液的患者提供了新的诊断病因的方法。方法:乳管内窥镜能对非哺乳期乳头溢液的患者进行检查,并在直视下对乳腺导管内病变进行诊断、分型。结果:151例中,乳管扩张伴炎症79例,乳管内隆起样病变72例,其中乳管内乳头状瘤64例,乳管内癌8例。护理:检查前的身体、心理准备,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等。结论:乳管内窥镜对非哺乳期乳头溢液的患者进行检查,该检查不易损伤乳腺导管且比其它检查方法更直观、有效、准确率高、无1例并发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乳头溢液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0例乳头溢液病人,对溢液性质、B超、乳导管造影、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0例乳头溢液病人中乳管内乳头状癌2例,乳管内乳头状瘤伴导管扩张6例,导管扩张27例,乳腺小叶增生15例。结论对血性溢液病人临床要有足够的警惕性;B超对伴有乳腺肿瘤的病人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乳管造影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影像学检查只可做出病灶的定位诊断,术中冰冻切片才是定性诊断的唯一方法。病变区乳腺的区段切除应成为大多数乳头溢液病人的手术方法,应尽量避免盲目地单纯乳腺切除。  相似文献   

17.
郭丽英  马方婧  赵伦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428-4428,4431
目的分析不同溢液性状与单侧乳管内占位的关系,纤维乳管内视镜(乳管镜)诊断与病理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6-2009-06单侧乳头溢液1 643例。结果血性和黄色溢液中乳管内占位多于水样和乳汁样(P〈0.01);乳管镜诊断乳头状瘤的病理符合率为94.8%,乳头状瘤病为90.5%,乳腺癌为87.5%,病理总符合率为94.4%。结论单侧血性及黄色溢液中乳管内占位多见,乳管镜对乳管内占位诊断符合率高,是乳头溢液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乳头溢液在乳腺疾病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肿块和乳腺疼痛,发生率3%~8%[1]。乳头溢液主要是指病理性溢液,病理性的乳头溢液9.3%~21.3%为乳腺癌[1]。对于乳头溢液的诊断大多采用乳管造影、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但诊断率低,且存在病变定位困难的弊端。自1988年乳管  相似文献   

19.
乳管镜治疗乳管扩张症及乳管炎症性溢液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乳管镜下灌注治疗在乳管扩张症及乳管炎症性溢液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内视镜检查,选择内视镜诊断为乳腺导管炎和乳腺导管扩张患者共45例,给予乳管内视镜下灌注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8例经灌注治疗治愈,治愈率为84.44%,其中25例灌注1次即治愈,10例灌注2次治愈,3例灌注3次治愈。结论:乳管内视镜下灌注治疗对乳导管扩张和乳导管炎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乳管内窥镜在乳头溢液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安  叶薇 《中国内镜杂志》2002,8(11):14-15,18
目的:探讨乳管内窥镜在乳头溢液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FV-2000EC型内窥镜对乳头溢液之乳管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0例乳头溢液中,共检查133孔,发现乳头状瘤46例,乳头状瘤病2例,乳管内癌6例。结论:乳管内窥镜因可直接进入溢液乳管的Ⅰ-Ⅳ级乳管,能对乳管内病变作出明确的诊断和定位,是目前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