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245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因良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占53.47%,非器质性疾病占27.35%,恶性肿瘤占19.18%。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和宫体癌为主。患者出血时年龄大(>58岁)、绝经年限长(>10年)及子宫增大、宫腔深(>8 cm)、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结论: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应注重常规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早期治疗可以阻止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阴道出血2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 26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 因良性病变引起出血占 47 .51%, 功能性病变占 42. 53%, 恶性肿留占 9. 96%, 恶性肿瘤以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为主。患者出血时年龄越大, 绝经年限越长, 出血距初诊时间越长, 恶性肿瘤发生率越高。结论: 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应注重常规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 早期治疗可以阻止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机制。方法:对50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良性疾病引起出血者264例(52.17%),非器质性病变180例(35.58%),恶性肿瘤62例(12.25%),恶性肿瘤以子宫内膜癌为主。结论: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首先要重视常规妇科检查,必要时辅以阴道镜、宫腔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阻断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及绝经后阴道出血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对186例生理性绝经1年以上的阴道出血患者行宫颈刮片脱落细胞检查、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活检)、子宫内膜诊断性刮宫(诊刮)病理检查(病检),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及绝经后阴道出血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结果:良性疾病占42.47%,非器质性疾病占38.17%,恶性肿瘤占19.35%。发病年龄越大、绝经时间越长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良性疾病,其次是非器质性疾病。对发病年龄越大、绝经时间越长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更应警惕其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以及诊断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良性因素引起的阴道出血占89.47%,恶性肿瘤占10.53%。子宫内膜病理结果:功能性子宫内膜占77.78%,子宫内膜癌占14.81%,子宫内膜息肉占7.41%。结论:①绝经后阴道出血以良性因素为主,临床应注重病因筛查,不必常规诊刮。②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对于年龄较大、绝经时间较长者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阴道超声、腹部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的156例阴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并做病因诊断分析。结果:出血原因为良性疾病133例,子宫内膜增生症13例和恶性肿瘤10例。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异常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6%和93.9%。子宫内膜的厚度、绝经时间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主要为良性疾病,若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内膜病变者应进一步行宫腔镜联合腹部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7.
绝经后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引起绝经后出血的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 190例绝经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因良性疾病引起的大出血 76例 (40 .0 % ) ,恶性肿瘤 16例 (8.4% ) ,非器质性病变 98例 (51.6% )。结论 :绝经后出血患者以良性疾病及非器质性病变为主 ,诊断应注重常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诊刮仍不失为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重要手段。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刘海彬 《职业与健康》2003,19(8):145-146
目的明确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40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400例中恶性肿瘤78例,占19.5%,其中宫颈癌34例,占恶性肿瘤的43.59%;子宫内膜癌28例,占35.90%;卵巢癌16例,占20.51%;检出良性病变322例,占80.5%;患者年龄越大(>58岁),绝经时间越长(>10 a),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结论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应注重常规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做到早诊早治,可预防和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赵萍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4):616-617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postmenopausebleeding,PMB)的病因,为PMB的临床诊治和防止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2000年4月~2005年4月我院妇产科诊治的385例PMB患者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结果:资料显示导致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可分为3大类:良性疾病占52·67%,非器质性疾病占24·61%,恶性肿瘤占22·72%。结论:在绝经后早期定期行妇科检查,积极治疗能引起PMB的常见疾病,如各种炎症、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及非器质性疾病等,可阻止其发展成恶性肿瘤,从而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绝经后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引起绝经后出血的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190例绝经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因良性疾病引起的大出血76例(40.0%),恶性肿瘤16例(8.4%),非器质性病变98例(51.6%).结论绝经后出血患者以良性疾病及非器质性病变为主,诊断应注重常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诊刮仍不失为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重要手段.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绝经年限与诊断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90例生理性绝经后1年以上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9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良性病变引起绝经后出血57例,占63.3%,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绝经后出血24例,占26.7%,恶性疾病9例,占10.0%,良性疾病中以老年性阴道炎最常见,恶性疾病中以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为主。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生殖系统感染最多,阴道出血距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越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绝经后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的病因,分析患者年龄、绝经年限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对180例PMB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疾病和非器质性病变占病因的81.11%,其中子宫内膜增殖症占23.33%,子宫内膜息肉占22.22%;恶性肿瘤占绝经后出血患者的18.89%,子宫内膜癌多见,宫颈癌次之。结论PMB的病因主要为良性疾病和非器质性病变,但随着PMB患者年龄和绝经年限的增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有升高。病理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庆华 《现代养生》2014,(4):140-140
探讨绝经妇女阴道流血的病因和诊断。对10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老年性阴道炎22例(占22%),宫颈炎21例(占2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5例(占15%),宫内节育器所致阴道流血7例(占7%),子宫内膜炎6例(占6%),子宫内膜息肉8例(占8%),子宫肌瘤11例(占11%),生殖器恶性肿瘤7例(占7%),其他3例(占3%),其中恶性肿瘤以子宫内膜癌为主。其他中1例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为绝经后激素替代疗法使用不当所致。非器质性和良性疾病成为绝经后阴道流血主要原因,采用细胞学、B超(包括腹部和阴道彩超)、宫腔镜检查、配合活检是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绝经后阴道出血17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理类型,明确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住院的绝经后阴道出血170例病人采用B超、分段诊刮、宫腔镜检查进行诊断并治疗。结果:良性疾病75例占44.1%,功能性疾病67例占39.4%,恶性肿瘤23例占13.5%,癌前病变5例占2.9%。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萎缩性子宫内膜占25.3%,其次是子宫内膜炎占20.0%,内膜息肉占12.9%,子宫内膜癌占11. 8%,子宫内膜增生占10.6%,宫颈息肉占5.3%,粘膜下肌瘤占4.2%,分泌期子宫内膜较少见占1.2%。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主要是良性疾病及功能性疾病,但恶性肿瘤尤其是子宫内膜病仍是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认为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应积极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及早排除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探讨其诊断方法。方法:对11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理诊断良性疾病50例(45.45%),功能性子宫出血48例(43.64%),恶性肿瘤12例(10.91%)。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以良性疾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为主,但随着绝经年限的延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 (PMB)的临床病理特点、病因及发病机理。方法 :全面分析PMB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 ,所有患者均经诊断性刮宫或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 :良性病变 5 17例 ,占 79 5 % ;恶性病变 94例 ,占 14 5 % (其中子宫内膜癌 5 9例 ,占恶性病变的 62 8% ) ;不典型增生 3 9例 ,占 6 0 %。宫颈病变引起出血 3 2 4例 ,占 49 8% ;宫体病变 3 0 6例 ,占 47 1% ;卵巢病变 2 0例 ,占 3 1%。结论 :PMB的病因主要是良性病变 ,但恶性肿瘤尤其是子宫内膜癌仍然是绝经后阴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PMB的病理类型与发病年龄及出血距绝经的年限有关 ,与出血量无明显关系。出血量的多少 ,在良、恶性病变中无显著差异。因此对年龄大、绝经年限长的阴道出血患者不论出血量多少都应高度重视 ,尽早进行病理检查 ,明确诊断 ,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7.
王智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637-1638
目的:分析和探讨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以便更好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11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性阴道炎37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7例,慢性宫颈炎20例,子宫内膜炎9例,恶性肿瘤13例,子宫肌瘤5例,宫内节育器3例,其他病例2例。结论:炎症性病变是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绝经时间越长出现的阴道出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高。对绝经后阴道出血要应用常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殷新明  温坚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6):3683-3684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5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恶性肿瘤18例,占11.54%;良性病变80例,占51.28%;非器质性病变58例,占37.18%。出血者绝经年限越长出现恶性肿瘤机会越大。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大部分为良性病变,绝经年限越长的阴道出血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72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1例患者中,良性病变引起出血484例,占67.13%,功能性病变引起出血178例,占24.69%,恶性肿瘤引起出血59例,占8.18%。结论:生殖器良性病变是绝经后阴道出血最主要原因;年龄越大,出血时间越长、出血距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相关病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8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生殖系统炎性病变引起的绝经后出血占67.98%,生殖系统肿瘤占14.76%,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占13.31%。子宫内膜病理显示萎缩性内膜占48.44%,依次为增生期、分泌期内膜。恶性肿瘤中以子宫内膜癌和卵巢恶性肿瘤为主,并且阴道出血发生年龄越大,距绝经年限越长者,恶性肿瘤发生率越高。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因素是生殖系统炎性病变,其次生殖系统肿瘤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