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产前并发症、临床病理联系和围生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2月广州市妇婴医院诊断的24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复阅病历和病理切片,获得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表现、产前超声图像、临床病理特点和围生期结局。结果:24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中,7例产前彩色多普勒明确诊断,直径均大于4 cm。其中23例单胎妊娠,1例双胎妊娠。23例单胎中,14例有以下并发症:重度子痫前期3例、羊水过少3例、羊水过多4例、胎儿窘迫3例、胎儿生长受限3例、早产儿10例、新生儿窒息3例、新生儿黄疸2例、新生儿死亡2例。1例双胎妊娠伴有胎儿生长受限和双胎输血综合征。无胎儿水肿、心衰和胎儿畸形。结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与妊娠并发症发生有关,最常见的是早产、羊水异常和胎儿生长受限。建议密切随访,包括对产前诊断时无相关并发症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对妊娠合并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超声表现及妊娠结果。结果:B超查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14例,最大一个(10×9×8)cm,最小一个(1×1×0.8)cm,9例为单个,5例多发性,14例共同声像图特征为胎盘实质内境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实性包块,其回声低于胎盘,CDFI显示:瘤体内可测到大小不等的血管。患者产前大多无临床症状,1例早产,3例合并羊水过多。结论:超声是产前查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唯一手段,对妊娠合并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胎盘原发性肿瘤较少见,最常见的是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绒毛膜血管瘤往往在孕中晚期进行超声检查时发现,或在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绒毛膜血管瘤的产前检出逐渐增加[1]。对于直径≥5 cm者称为巨大胎盘绒毛膜血管瘤[2],所致围产儿死亡率增加,阻断血管瘤血供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本文报道1例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绒毛膜血管瘤、术后出现严重感染和流产的病例,旨在为巨大绒毛膜血管瘤的治疗以及术后监测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分娩方式、并发症及预后等.方法 对2003年8月~2007年8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并追踪的2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位于胎盘边缘,妊娠至足月剖宫产分娩,无并发症发生;1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位于脐带根部,胎儿出现心功能不全征象,终止妊娠后,新生儿心功能不全征象迅速改善.追踪观察2例妊娠结局均好.讨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与妊娠结局、肿瘤生长部位及肿瘤是否压迫脐静脉息息相关,彩色B型超声动态监测胎儿宫内生长情况非常重要,终止妊娠方式以剖宫产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盘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例胎盘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例胎盘血管瘤患者中,6例临床诊断为胎盘血管瘤,1例误诊为胎盘早剥血肿;7例患者中,2例发生早产,1例合并羊水过多,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胎盘病理大体观检查,肿瘤大小2cm×2cm×1cm至5cm×5cm×4cm;7例患者肿瘤均为单个;6例肿瘤颜色为暗红色,1例部分暗红色、部分灰白色。7例患者中,3例阴道分娩,4例剖宫产。结论:胎盘血管瘤可引起早产、羊水过多、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胎盘血管瘤在产前不易确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产前诊断胎盘血管瘤的唯一辅助手段。孕期和产程中发现胎心异常时应想到脐带和胎盘的病变,给予及时处理,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6.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起源于毛细血管或较大血管的非滋养层和错构瘤样肿瘤,体积小的一般预后良好,其发病率约占所有分娩孕妇的1%。由于胎盘血管瘤循环过载会导致胎儿受损,因此对于直径大于4 cm的胎盘血管瘤应该密切重视。极少数的情况下,直径超过4.0~5.0 cm的巨大胎盘血管瘤可直接影响胎儿循环,引起新生儿脑梗死。报道1例大小约6.0 cm×5.0 cm的胎盘血管瘤合并新生儿脑梗死病例,巨大胎盘血管瘤和不明原因的新生儿脑梗死均为罕见,提示在新生儿脑梗死病因不明的情况下,胎盘检查应被视为重要的诊断检查。  相似文献   

7.
产前诊断胎儿肺隔离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越  王正平  鲁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2):4640-4642
目的:探讨胎儿肺隔离症产前诊断的方法与意义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前诊断ELS资料,总结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诊断要点。结果:产前超声诊断ELS21例,病灶均为单侧。肿块直径1.0~3.5cm,首次检出时平均直径2.1cm;表现为强回声或偏强回声团块,内部回声均匀,肿块与周边组织分界清。11例肿块内探及来自主动脉的血供,6例来自于胸主动脉,5例来自于腹主动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胎儿肺隔离症产前诊断的有效方法,对于肺隔离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资料与随访结果,分析总结胎儿先天型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53例,经引产尸体解剖证实26例,产后超声检查证实17例,误诊1例为房间隔缺损(ASD)。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可靠手段,为产前筛选先天性心脏畸形和指导干预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胎盘早剥超声诊断漏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胎盘早剥的声像图表现及与产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结果:2例误诊(绒毛膜血管瘤1例,胎盘血窦1例),7例漏诊。结论:超声检查是胎盘早剥的有效检查手段,但对于不典型及轻症胎盘早剥易漏误诊,彩色多普勒检查可明显降低漏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收集病理确诊的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例资料,分析胎盘血管瘤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送检、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95例的病理特征、临床症状及对母婴的影响。结果 95例中微小血管瘤6例(6.3%),大血管瘤19例(20.0%)、多发血管瘤11例(11.6%)、普通血管瘤59例(62.1%)。微小血管瘤患者无临床症状,普通血管瘤临床症状发生率61.0%(36/59),大血管瘤及多发血管瘤临床症状发生率100.0%(30/30)。非微小瘤(89例)患者的症状≥2种占74.2%。孕产妇伴羊水异常、胎膜早破、贫血、低蛋白血症、重度子痫、胎盘早剥和胎盘前置等。胎儿及新生儿结局:胎儿生长发育受限(35.8%)、胎儿宫内窘迫(31.6%)及胎盘脐血流S/D值增大、脐带绕颈、畸形儿、低蛋白血症、心肌损伤、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贫血和高胆红素血症等。结论胎盘血管瘤与妊娠过程及孕产妇、胎儿、新生儿异常的发生密切关联。应注重孕期超声检查,对确诊患者应严密监护,有严重并发症者应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1.
王利华 《工企医刊》2014,27(1):567-56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盘异常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经产后证实的40例胎盘异常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病例中,胎盘增厚2例,前置胎盘11例,副胎盘8例(合并血管前置1例),轮廓胎盘3例,膜状胎盘1例(合并前置胎盘),胎盘早剥6例,胎盘植入5例,帆状胎盘2例(合并血管前置1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2例,漏诊5例(副胎盘2例,胎盘早剥1例,胎盘植入1例,帆状胎盘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是诊断胎盘异常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对临床处理及改善胎儿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应用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173例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前置胎盘产妇,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产前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所选173例孕妇中共计32例孕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共计检出26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产妇,其中,2例孕妇漏诊、1例孕妇误诊,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检查准确率为81.25%、特异性为80%、敏感度为92.59%,病理检查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检查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应用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特异性以及敏感度均较高,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早发现患者病情并制定个体化和针对性治疗计划与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方法:2005年1月~2009年3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756例中晚期孕妇的胎儿行颜面部检查。结果: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单纯唇裂10例,检出率为100%;在23例唇裂合并腭裂中检出19例(单纯15例,双侧2例,正中裂2例),有4例唇裂合并腭裂仅检出唇裂,而漏诊腭裂,检出率为82.6%(19/23);均为引产及分娩证实。结论:产前超声对筛选及诊断胎儿唇腭裂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2017,(7):1067-1069
目的分析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胎心无负荷试验(NST)在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门诊建卡进行常规孕检的150例孕37~42周高危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心,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作脐动脉血流速度检测,分析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NST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高危妊娠150例,临床确诊胎儿宫内窘迫72例,占48.00%;NST诊断胎儿宫内窘迫阳性率为55.56%,S/D值为70.83%,两者联合诊断阳性率为80.56%;ST联合S/D诊断灵敏度(80.56%)、特异度(96.15%)最高,漏诊(19.44%)及误诊率(3.85%)最低,与产后诊断一致度最高(kappa=0.671,P<0.05)。结论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胎心无负荷试验可提高胎儿宫内窘迫检出率,为改善围生期胎儿结局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盘血管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孕期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2019年收治的6例胎盘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胎盘血管瘤直径超过5 cm,2例出现羊水污染Ⅱ度,3例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其中1例产后出血),1例直径10 cm巨大胎盘血管瘤母胎出现严重并发症,胎死宫内,母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引产过程并发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危及产妇生命,1例出现胎膜早破;2例直径5 cm中1例孕期无明显并发症,1例出现羊水污染Ⅰ度。结论对于胎盘血管瘤,临床不应忽视,可能危及母胎生命。特别是妊娠中期发现胎盘血管瘤,应加强产检次数,密切随访瘤体生长速度、羊水量、胎儿生长情况及母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产前诊断单脐动脉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旭青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7):2448-2449
目的:探讨产前彩超诊断胎儿单脐动脉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0月~2008年1月产前彩色超声诊断53例单脐动脉及其合并结构畸形,并与产后及病理对照。结果:34例为单纯单脐动脉,19例合并结构畸形,全部病例均经引产病理或生后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能准确诊断单脐动脉及其结构畸形,有必要对单脐动脉胎儿作详细系统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7.
王英丹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755-2755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和筛选早中孕期胎儿畸形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4年5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82例9周-15周孕妇进行产前检测得到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影像.结果 在982例孕妇中,经过引产或者出生后被证实是畸形婴儿的有9例,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诊断胎儿畸形的有10例,其中漏诊1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应当成为孕期检查的首选方法,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和计划生育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胎儿单脐动脉及合并其他畸形,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产前诊断及优生优育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8例胎儿单脐动脉的形态结构及血流信号特征,并与妊娠结局及尸检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结果:产前诊断8例胎儿单脐动脉畸形中,5例合并多器官畸形;2例单纯单脐动脉畸形;1例彩色多普勒诊断为单纯单脐动脉畸形,伴羊水过少,但引产后尸检病理学检查发现伴双侧肾脏缺失。结论:单脐动脉时脐带内只有1条脐动脉和1条脐静脉,呈螺旋状排列或并行走行;彩色多普勒诊断单脐动脉能够为判断其他畸形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单脐动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胎儿胆囊异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行胎儿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孕妇4300例,对其中46例胎儿胆囊异常进行随访,分析比较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产后复查超声结果,对新生儿追踪6个月以上并判断其预后。结果:正常胎儿胆囊的声像图与成人胆囊声像图相似,表现为经腹部切面时位于肝内段,脐静脉右侧的囊性结构,位置略低于胃泡水平,在横切面及纵切面时分别呈梨形及类圆形,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囊性结构内无血流信号显示。经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6例胎儿胆囊异常,其中32例胆囊未显示,10例胆囊增大,3例胆囊内可见强回声,1例为双胆囊。产后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产前32例未显示胆囊者28例产后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无异常,3例患有胆囊微小畸形,1例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0例胆囊增大者产后复查超声显示7例无异常,2例患有微小畸形,1例患有严重畸形。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3例胆囊内强回声者产后复查证实为胆囊内结石,孕妇分娩出院后随诊6个月复查后消失。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1例双胆囊者产后复查超声证实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该院于2007年9月~2008年9月产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中的临床意义。结果:共筛查1 116例孕妇,检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10例,占0.90%;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时平均孕周为(25.7±5.2)周(20~31周),其中4例检查在≤24周(40.00%)进行,6例(60.00%)检查在≤28周进行。本组10例检出的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心内膜垫缺损2例,右室双出口1例,永存动脉干1例,单纯肺动脉狭窄1例,右室发育不良2例,心脏外翻畸形1例,单纯室间隔缺损2例。对10例检出异常者,8例终止妊娠,其中6例引产后尸检证实先天性心脏病存在;继续妊娠2例,患儿出生后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结论:产前进行胎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尽早明确诊断胎儿心脏异常,使大部分复杂心脏畸形在胎儿期就能得到及早诊断,这对减少新生儿生理缺陷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