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妊娠糖尿病是特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在孕妇中,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为3~4%。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在妊娠前无糖尿病病史,亦无葡萄糖耐量减低,多在妊娠的中期或晚期出现持续性的高血糖,大部分的妊娠糖尿病在分娩后血糖恢复正常,但有约30%的患者在5~10年后转变为Ⅱ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008年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331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HD)的发生情况。结果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784例,妊娠期高血压(PHD)发生率5.4%。妊娠期糖代谢正常孕妇2526例,PHD发生率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组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糖耐量降低(GIGT)、妊娠期50g葡萄糖筛查(GCT)(+)的PHD发生率分别为10.9%、3.6%、3.7%,GDM组与GIGT、GCT(+)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更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随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又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GDM,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20%,GDM发病率世界各国报道1%-14%,我国发生率1%~5%^[1],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宫颈疾病筛查结果的分析,探讨妊娠期常规进行宫颈疾病筛查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方法通过对妊娠期和妇科门诊妇女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采用TBS诊断分类标准进行细胞学诊断。结果妊娠期感染性病变的发生率为17.74%,鳞状上皮细胞异常3.55%,腺上皮细胞异常0.55%;而非妊娠期感染性病变的发生率为8.60%。鳞状上皮细胞异常4.14%,腺上皮细胞异常0.80%。妊娠期妇女行TCT检查后有22例发生出血,局部压迫后止血。结论妊娠期常规进行TCT筛查是必要的,安全的,妊娠期妇女与非妊娠期妇女宫颈病变发生率相似。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糖尿病指的是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糖代谢异常,其发生率国外一般报道占所有孕妇的3%~5%,国内的发生率约为3.82%。妊娠期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个特殊阶段,属高危妊娠,对母婴均有很大危害。因此,要高度重视妊娠期糖尿病的系统管理,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是很重要的。1发病机制妊娠期母体分泌各种激素相应增加,尤其是胎盘激素,并在外周组织具有拮抗胰岛素作用,使胰岛素呈现相对不足,进而表现出糖代谢异常,引发妊娠期糖尿病[1]。2护理2·1心理护理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一般存在2种不良心理状态。一种是满不在乎,认为没什么了不起,表现为不重视饮食…  相似文献   

6.
邓耀  韦永琼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1):113-114
目的:探讨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lucose challenge test,GCT)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rl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病率与糖耐量不良(IGT)检出率的关系,孕妇年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的影响,评估CCT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成都市妇幼保健院进行50g葡萄糖负荷试验的21620例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蝽果:21620例孕妇行GCT筛查:①GDM,IGT的发病率分别为5.32%、4.28%;②不同年龄组50g葡萄糖负荷试验异常率、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③以血糖浓度11mmol/L为切点,GDM的阳性预测率86.3%,当以12mmol/1为切点时,PPV提高到95.7%。结论:糖筛查试验对早期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确保母婴安康意义重大;GCT结果异常高时,可单独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而不需进行OGTr试验来确诊.GCT应作为妊娠期产前检查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早期筛查及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预防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站产科门诊搜集处于孕早期,在经过50g葡萄糖实验(GCT)证实糖耐量正常的200例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干预组进行有关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在24周的时候再次对两组进行50g葡萄糖实验(GCT),异常者再进行糖耐量实验(OGTT)。追踪随访,记录两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子痫前期、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并进行卡方的统计学检验。结果两组的人数、年龄、胎次、体重、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经统计分析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干预组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子痫前期、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常规进行早期的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的行为干预,可以明显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也得到了降低,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可以作为妇幼保健院的重点工作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内科合并症之一,其在各国的发生率为1%~14%不等,我国的发生率为1.31%~3.75%[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变化,我国GDM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有不良影响,对母婴危害较大,其危害程度与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及妊娠期血糖控制程度密切相关,已越来越受到重视.重视孕期糖尿病筛查,早期发现、及时提供护理和治疗,使产妇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能减少母婴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现就我院83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各种新陈代谢均增加。蛋白质代谢呈正氮平衡。血脂升高。储糖功能降低,易有低血糖及生理性尿糖出现。若孕妇有隐性糖尿病,孕期容易表现出来而糖尿病对母婴影响较大,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为正常妊娠组的3~5倍;易发生泌尿生殖系的感染;羊水过多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孕妇多10倍;新生儿并发症也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的适宜性。方法通过对我院妇产科分娩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妇产科7版教科书和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诊断标准的妊娠期高血糖发生率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对妊娠期糖尿病高血糖进行管理后与未进行管理不良妊娠结局的比较,以同期500例糖代谢正常孕妇为对照。结果①分别按照妇产科7版教科书和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诊断,需要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10.2%和18.7%。②妊娠期高血糖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等不良结果的发生率,妊娠期高血糖未进行血糖管理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加。③按照IADPSG标准诊断的妊娠期高血糖大多数可以通过单纯饮食控制达到血糖控制满意。结论与妇产科7版教科书标准比较,IADPSG标准的妊娠期高血糖发生率将明显增加,如未进行管理新生儿巨大儿明显增多,提示在我国采用IADPSG标准更适宜。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1a脂代谢指标转归情况。方法选择分娩并定期随访的妇女176例,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89例为GDM组,糖代谢正常妇女87例为对照组,在产后1a检测2组血脂情况。结果产后1a时,GDM组产后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为38%(34/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23/87);GDM组产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最常见的脂代谢异常是高三酰甘油血症。结论GDM孕妇产后1a存在更为严重的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孕周及血糖高低分别采用饮食加运动疗法,饮食加运动及药物疗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易导致母婴发生多种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剖宫产等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加强孕期管理,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及时的胰岛素治疗,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预防和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我国近年来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临床经过复杂,对母儿有较大危害,应引起产科医生的高度重视。本文对288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糖尿病(GDM)系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其发生率为1%~5%.与2型糖尿病一样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所致[1].妊娠期复杂的代谢改变使糖尿病的控制更加复杂化,患者的病理妊娠、分娩期并发症和胎婴儿并发症也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妊娠糖尿病是指仅限于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当分娩之后约有70%的患者糖耐量转为正常,症状消失,也有少部分可能转变为临床糖尿病。糖尿病的出现可给母婴带来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其发生率世界各国报道1%~14%[1]。妊娠期糖代谢的特点,妊娠和糖尿病的相互影响,使糖尿病的控制复杂化,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和难产显著增高。因此GDM患者在妊娠、分娩及产后各阶段做好血糖控制和护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产科风险的重要环节。1临床资料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建卡产检确诊,并住院分娩  相似文献   

17.
王春艳  朱慧芳  李婷 《河南中医》2014,34(1):119-1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例。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FPG、PPG、GHbAlC、BMI均优于对照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使患者血糖控制满意,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因此可考虑在西医常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基础上加用中药辩证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0年9月分娩的32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与324例健康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中病理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异常、胎儿窘迫、早产儿、巨大儿、剖宫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时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危害大,及早诊断和治疗可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毕春梅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151-152
目的:总结7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产期的护理措施,确保母婴安全,防止并发症发生。方法:对我科的7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围产期护理,饮食治疗,胎儿孕期的监测、分娩期及产后并发症的防治。结果:通过加强护理能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围产期有效的护理可以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顺利分娩,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在本院接受产前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分娩,但未接受产前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感染及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控制满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早期产前治疗,可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