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池穴是治疗脑中风的要穴。为探讨其治疗机理,我们观察按摩风池穴对颈总动脉血流量的影响,结果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观察对象:经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9例,平均病程9个日,平均年龄58岁。 2、按摩方法:为使刺激量标准化,我们自制按摩器,每分钟捏拿双侧风池80次,每侧机械手压力1.5kg,按摩20分钟。  相似文献   

2.
十一、何谓“气发”《大成》中风池穴有“气发耳塞”的主治症,何谓“气发”?检《聚英》《铜人》所载相同,但《甲乙》却是“气厥,耳目不明……风池主之。“原是“厥”字,《铜人》时因形而讹为“發”,现又简化为“发”,进一步掩盖了“厥”之真相,现当纠正为“气厥”才是,意指气逆向上,上盛下虚之证。十二、“眯目”之迷《大成》偏历穴主治“眯目(?)(?)”,眯目为“目微微合拢”之意,而《甲乙》载作“(?)目,目(?)(?)”;《千金》卷六上,《外台》也有  相似文献   

3.
晕动病是指乘客晕车、晕船、晕飞机。本病轻则头昏、漾恶;重则眩晕,目不能视,呕吐不止。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近年来我用按摩疗法治疗晕动病有一定效果,现简述如下: 一、按揉双内关穴:患者坐位,肌肉放松,医者用拇指端按揉内关穴,左右交替,按摩时先轻后重,至有酸胀麻木感后继续按揉5分钟,恶心呕吐可止。二、点按双侧风池穴:以拇食二指端扣住双侧风池穴,先按后点,按摩2分钟后自觉头胸清醒,眩晕即除。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我们以推拿风池穴为主治疗头痛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所治56例小结如下。一般资料 56例中,男16例,女40例,其中成人51例;病程一年之内者10例,一至五年者30例,五年以上16例,其中1例二十余年;功能性头痛43例,高血压头痛10例,经期综合征3例。推拿方法所有患者均以推拿风池穴为主,个别加刺风池或太阳(双侧)、印堂等穴。每次推拿风池穴(以拇指、中指对拿)十至十五分钟,手法由轻渐重或轻  相似文献   

5.
风池穴温针灸治疗面瘫2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 ,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临床上我用温针灸风池穴为主治疗2 0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病源均为我院门诊病人 ,2 0例中 ,男 8例 ,女1 2例 ,年龄在 1 6~ 67岁之间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两年。2 治疗方法取穴 :主穴 :风池、曲池或合谷、足三里均为双侧配穴 :地仓透颊车、阳白、翳风、人中、背俞针法 :取 2 8号 1 .5寸毫针刺双侧风池穴 ,待得气后施温针炙 ,双侧足三里、曲池 (或合谷两穴交替 ) ,根据病人体质施补、泻、平补平泻手法。配穴依症状近取头面诸穴 ,病久者加背俞穴。 1次3 0~ 40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风池穴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双侧风池穴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双侧风池穴结合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和我的老师试用按摩治疗高血压病,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首先让患者全身放松,心平气和静坐三分钟,医者然后依次操作。 1、以双手拇指指腹自印堂穴沿眉弓分推至太阳穴并轻揉太阳穴数圈后推向耳后,反复3次。 2、从印堂穴向上推入发际,经头顶至项后风池穴,用指尖揉风池穴数下,转向颈两侧分抹至肩,3次。 3、自上而下抹耳背降压沟50次。 4、依次用食指或中指揉曲池、尺泽、合谷、大陵、委中、涌泉(均双侧)各100圈。  相似文献   

8.
穴位注射治疗颈性头痛9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3年来门诊采用风池穴注射治疗颈性头痛95例,疗效显著,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95例中,男46例,女49例;年龄20~71岁,平均49岁;病程5天~10年.一侧风池穴压痛有62例,占65.3%;两侧风池穴压痛30人,占31.6%;无明显风池穴压痛3人,占3.2%.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部、枕下部牵拉痛、刺痛或钝痛、颈部不适等症状.有心悸、汗出、恶心、眼涩等植物神经症状者72例,占75.9%;有高位颈椎压痛或有X线改变者79例,占83.2%.曾经药物治疗无效者63例,所有患者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拍颈椎X线片等,符合颈性头痛的诊断[1]. 62例经TCD检查,结果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增快45例(72.6%),其中双侧血管痉挛23例,单侧22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者11例;TCD正常6例. 2 治疗方法 患者坐位,取患侧风池穴,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5mg、盐酸、川芎嗪40mg刺入并调整针头方向,待局部有酸沉且有向上放射后,缓慢推入,注射后患者休息5~10分钟,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每日1次.双侧风池穴压痛患者则两侧风池穴交替治疗,每日1侧.每个病人均治疗5天.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83年5月~1989年百月,以重指攒竹穴治疗气厥实证34例,效老傅鼓,均在一分钟内复苏。其法简便易行,不失为基层中医院、乡镇卫生院以及院外急救的得力措施,故特作介绍。治疗方法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呈45度分开,双侧拇指端置于患者攒竹穴上,其余四指(双侧)放于患者头顶上,用力格压港竹穴,至厥愈苏醒为止。典型病树范X,女,24岁,河南省宜阳县丰季乡农民,1983年5月17日急诊,诊见患者不省人事,口噤肢强,四本微厥,脉沉弦有力。检查,心、肺、血压正常,作压眶反射等神经系统检查,压左侧时(相当于攒竹穴处),患者皱眉呻…  相似文献   

10.
皂荚粉吹鼻取嚏治疗急证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怀国  牛丽萍 《陕西中医》2003,24(9):845-846
中医治疗急症 ,古今医籍 ,记载甚多 ,有些方法独特 ,疗效卓著。笔者在临床采用皂荚粉吹鼻取嚏治疗急症患者 ,每能应手取效。本法只要掌握应用得当 ,不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而且简便易行 ,便于掌握 ,现举例如下。1 气厥 患者李某 ,女 ,3 4岁 ,教师。1 998年8月 2 4日下午 3时  相似文献   

11.
厥证是以卒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为主证的危症。余以点穴法施治此症8例,其中,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45岁;昏厥时间最长1∶20,最短10分钟;苏醒时间5~30分钟。证型:气厥2例,血厥1例,痛厥1例,暑厥4例。经点穴施术后,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双侧风池穴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双侧风池穴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比灵胶囊及注射用长春西汀治疗,14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其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6%,对照组有效率81.2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双侧风池穴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针刺廉泉和风池穴治疗假性球麻痹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树虹 《中医研究》2011,24(12):65-65
目的:观察针刺廉泉和风池穴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假性球麻痹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针刺双侧风池穴和廉泉穴,每次留针30 min。1次/d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 d,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28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5.8%。结论:针刺廉泉和风池穴治疗假性球麻痹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和灸双侧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10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以温和灸双侧风池穴治疗,对照组患者以尼莫地平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速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期峰流速(LVA、RVA)、平均峰流速(LVA、RVA)、舒张期末峰流速(LVA、RVA)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眩晕评定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愈显率为80.0%,对照组愈显率为6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和灸双侧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改善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30~75岁;病程2天~2个月;经其它疗法治疗者19例,未经治疗者26例。2 治疗方法  取穴:巨厥、中脘、内关、太冲、膻中、缺盆、膈俞。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用毫针直刺巨厥、中脘0.5~1寸,得气后,快速捻转各1分钟,使患者上腹部有胀感,温热感;膻中平刺0.5寸,得气后,捻转1分钟;内关,太冲直刺0.5寸,采用平补平泻法。每天1次,每次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待针刺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点按双侧缺盆,约1分钟,再点揉双侧膈俞约2分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风池穴药物注射治疗脑卒中后昏迷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8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4ml,双侧风池穴穴位注射,每侧2ml,每日两次。分三期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昏迷程度。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后昏迷患者风池穴穴位注射药物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风池穴穴位注射可促进昏迷患者意识恢复和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双侧太阳、风池穴对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例偏头痛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双侧太阳、风池穴,电针刺激,每天1次,4周为一疗程;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一次40 mg,每日3次,餐后服用,连续服用4周。治疗结束1个月后评定两组近期疗效;应用经颅多普勒技术,分别记录针刺前后的脑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针刺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针刺组患者脑血流速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双侧太阳、风池穴治疗偏头痛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双向调节患者脑血流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对于气厥实证,传统的治疗是以开窍、顺气、解郁为基本治法,以通关散、五磨饮子为代表方。但在临床中,厥证是内科急危重证,气厥实证又是引起厥证重危的关键所在。若处理不及时,由厥致脱,阴阳离绝,而致一厥不复。故加强对气厥的认识和正确的治疗,以降低死亡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儿屏气发作属中医学的"气厥"或"薄厥",临床上较为少见,多在3~4岁自行缓解,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仅以对症治疗为主。牛阳教授认为小儿气厥的病位在肝、脾两脏,多因情志刺激导致阴阳失调、气机逆乱而发病,故治疗原则以调畅气机为主,以经方四逆散为主方进行治疗,并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20.
段胜  郝巍  许志娟 《陕西中医》2006,27(5):594-595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辅以双侧风池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侧颈部入路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斜角肌前间沟接近法,注入0.5%盐酸利多卡因5m1,再于患者双侧风池穴各注入灯盏细辛注射液1ml和0.5%利多卡因0.5ml混合液。B组常规口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93.3%,B组总有效率53.3%(P<0.05)。提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星状神经节阻滞,辅以双侧风池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头痛,可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调节头部植物神经功能,使血管阻力降低,血管扩张,头痛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