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GN中的主要协议及接入层综合接入业务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NGN(下一代通信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以软交换为核心技术,通过开放的接口规范,具有实现与传统网络互连互通、通用移动性,融合固定与移动网络业务等特征.介绍了NGN的特点及其主要协议:呼叫控制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媒体控制协议、业务应用协议、维护管理协议等.分析与比较了NGN接入层的不同接入方法,给出了无线局域网用户接入NGN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NGN是一个以分组网络为承载,提供固定移动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等多种业务的业务融合网络。其基本特征是控制、承载和业务的分离。综合接入网关AG能够为企业用户提供多种宽带业务接入服务,具有多种业务接口,并接入相应网络。  相似文献   

3.
NGN业务平台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下一代网络(NGN)业务平台面向以分组为基础的网络开展业务,同时又是开放的,所以有很多安全问题需要解决。文章从开放业务接口及业务开展两方面对NGN业务平台的安全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对开放接口的安全性问题。可以通过增加业务接入网关和业务管理平台两个设备解决,其中业务接入网关给开放业务接口增加的安全特性包括身份认证、授权、审计、加密、完整性保护等;对业务开展的安全性问题,可以通过发给用户数字证书、部署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进行负荷量控制、对用户属地进行管理、实时显示用户接入IP地址等手段解决。  相似文献   

4.
夏盈颖 《移动通信》2003,27(10):73-76
1前言NGN被称为下一代网络,具有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主要由业务管理应用平面、业务控制平面、核心交换平面、边缘接入平面四个不同的功能平面组成,在统一的分组网络上提供话音、数据和多媒体等业务。这种技术革新使得NGN的用户接入方式显得非常的灵活,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本文结合华为U-SYS描述NGN可以提供的各种用户接入技术及其在不同场合的应用。重点在接入侧的多样性与接入方式应用的灵活性。2语音业务接入2.1POTS用户接入POTS用户接入如图1所示:图1POTS用户接入图如图1,纯POTS用户接入NGN网络可采用AG或IAD两种方式接…  相似文献   

5.
下一代网络(NGN)具有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主要由业务管理应用平面、业务控制平面、核心交换平面和边缘接入平面组成,在统一的分组网络上提供话音、数据和多媒体等业务。华为U-SYS作为下一代网络的解决方案,接入方式灵活、接入技术多样化。文章结合U-SYS对下一代网络所提供的各种用户接入技术及其在不同场合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一、话音业务接入1.POTS用户接入纯POTS用户接入下一代网络可采用接入网关(AG)或综合接入设备(IAD)方式,AG或IAD通过MGCP/H.248协议与软交换进行交互,实现软交换对用户的呼叫控制。同时,AG或IAD具有…  相似文献   

6.
新品快递     
港湾网络推出面向NGN的综合接入万门局解决方案港湾网络推出的面向NGN的综合接入万门局解决方案是开放的网络体系,采用标准的协议体系,结合No.7、V和交换多种功能可以直接与软交换系统共同组网,也可平滑接入PSTN,为大客户提供“一站式”多业务接入。由于面向NGN的电信网络是基于分组网的集中控制网络,业务开发更容易、更迅速,业务生成更便捷、更多样化,因此在业务提供成本大幅下降的同时带来的市场收益却是不可估量的。从投资角度看,由于基于NGN的综合产品是技术创新和发展的结果,而不是传统设备和技术的简单堆砌,因此作为提供综合…  相似文献   

7.
杨景 《电信科学》2004,20(9):32-36
国际电联(ITU-T)已经提出了下一代IP电信网(NGN)的主要需求和技术特征,由运营商网络通过开放接人网络向用户提供业务接口是满足这些需求和技术特征的重要条件。本文基于ITU-T定义的NGN技术特征,提出了开放接人环境下运营商网络一用户接口(UNI)的结构和主要功能。这个接口在传输、承载、会话、业务和应用各个层次上提供的开放接人、网络会聚、业务会聚能力,对于保证网络和业务的开放性、网络和业务资源的可管理和可运营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华为 《通讯世界》2003,9(1):67-68
网络发展的原动力传统的以电路交换为核心技术的PSTN、PLMN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话音服务。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新的业务平台,所有业务都通过单一的数据网传输正在逐步成为可能。利用数据网统一传送话音业务、数据业务、视频业务将给运营商带来革命性的转变。这种融合的趋势推动着不同类型的业务、不同的技术和不同的应用走向统一。广义的NGN就是这种驱动下的新的网络形态——下一代的融合网络。NGN的网络特点主要有:*开放式的体系结构和标准的接口;*业务与呼叫分离,呼叫与媒介分离;*网络可以分为业务层,控制层,网…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信网络的进一步开放与融合,用户更加希望享有相互关联的业务和应用,越来越多的第三方业务及应用提供方希望通过NGN(下一代网络)开放及标准化的接口参与到业务及应用的提供中。在NGN网络环境下如何更加有效和灵活地支持NGN业务提供也成为ITU-TNGN标准化研究的又一热点。本刊记者特别邀请了业界知名专家围绕NGN的发展方向、网络建设、业务发展以及NGN运营支撑系统、网络测试。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秘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电视技术》2004,(3):34-34
为了加快NGN的研究和标准化进程,ITU-TSG13召开了NGN课题报告人联合会议和研究组全会,推出了12个NGN标准草案,意在对NGN的研究方向、框架体系、业务需求、网络功能、互通、服务质量、移动性管理、可管理的IP网络和NGN演进方式等方面提出总体要求,为世界各国的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提供网络发展及产品研发的思路与依据。此次会议经过激烈辩论,给出了NGN定义:NGN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QoS保证的传送技术;其业务相关功能与其传送技术相独立。此外,NGN可以使用户自由接入到不同的业务提供商,并…  相似文献   

11.
业务应用决定IMS成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新的业务应用也随之不断涌现。在移动通信领域,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的出现,不仅带来了新的移动应用业务,而且将在移动业务的网络结构和应用模式上出现前所未有的改变;在固定网络技术领域中,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实现了承载与控制分离的理念,在接入层面和控制层面/承载层面之间提出了实现接入控制功能的实体,以其软交换核心网络实现对用户和业务的控制。由于IMS和NGN同样采用基于SIP协议建立业务流程的交互,甚至NGN网络几乎可以和IMS共享核心网元,为移动网络和固定…  相似文献   

12.
NGN是一个分组网络.它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它提供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
1 概述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数据业务的激增,以传统电路交换网为基础的现有通信网已经很难满足新业务的需求.下一代网络(NGN)作为一个语音与数据融合、业务和控制分离的网络,不但能兼容传统的PSTN、平滑过渡到分组交换网络,而且通过提供开放的业务接口能够方便地部署新的业务.  相似文献   

14.
一、软交换--符合电话网演进的趋势 软交换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呼叫控制技术,它以软交换设备为呼叫控制的核心,具有分层的体系架构、基于分组传输、能够提供多种接入方式等特点.在这种体系架构中,业务与控制、接入与承载彼此分离,各个网元设备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通信,并支持标准的业务开发接口实现独立于网络的业务开发模式,并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实践证明,软交换体系在技术上已经成熟,经济分析可行,软交换技术正在逐步取代电路交换技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信网络的进一步开放与融合,用户更加希望享有相互关联的业务和应用,越来越多的第三方业务及应用提供方希望通过NGN(下一代网络)开放及标准化的接口参与到业务及应用的提供  相似文献   

16.
UT斯达康首席科学家杨景教授在日前举行的2005全球NGN高峰论坛上做了题为“NGN开放体系下的网络业务融合问题”的演讲,倡导通过网络业务的融合,充分发挥接入技术和业务技术的优越性,在融合的基础上开发新业务将成为电信业重要的增长点,驱动传统网络向未来网络演进。杨景教授认为随着数据业务、语音业务、多媒体业务的迅速发展和通信网络技术的完善,特别是以IP技术为基础的各种应用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目前分离的语音、数据、视频网络必将逐渐融合为集多种业务于一体的开放的NGN。面对多种业务需求和多个网络共存的现实,跨网络业务…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分层体系结构的软交换作为NGN的核心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传输网络(IP、ATM)的灵活性,采用开放、标准体系结构,充分克服了传统电信网络的弱点,NGN体系是业务、控制、接入和承载彼此分离的网络,是一个开放、可扩展性很强的网络。软交换网络开放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软交换网络的各个网络元素之间采用开放的协议进行通信上。  相似文献   

18.
NGN网络的发展要求网络各个层次界面更加清晰,每个层面的功能要求也更加丰富。面对NGN发展的必然趋势,现有的网络如何向NGN过渡和演进以满足未来业务和技术的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接入层的NGN演进策略接入层作为网络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一个网络层面,对其平滑演进NGN的特性要求更高更严格。现行的NGN接入网的建设主要是以分组话音为主要业务,通过AG/IAD设备完成分组话音的接入。当NGN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必将导致在原有的PSTN接入网和宽带数据接入网的基础上,又叠加出一个NGN的分组话音接入网。而这种叠加不仅增加了网…  相似文献   

19.
孔松  张力军 《移动通信》2005,29(7):103-106
1引言传统各自为阵的网络结构和封闭垂直的业务模式,造成了诸多长期困扰电信业的问题,如网络结构复杂、业务生成困难、运营成本高昂等。随着电信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用户对多样化和个性化业务的需求呼声也日趋高涨,业内已经共同认识到:现有固定网和移动网向NGN演进的战略转型势在必行。运营商越来越迫切地希望建设一个能集成多种接入技术、基于IP分组技术统一提供综合业务的NGN网络,将目前分离的语音、数据、多媒体网络融合到开放的下一代网络架构中,以便更加快捷地满足市场需求,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业务,并大大降低网络投资和运营维护成…  相似文献   

20.
NGN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组化的IP平台上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业务是电信网络的发展趋势,随着这种趋势的日益明显,市场对全球性的NGN标准提出了非常迫切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ITU及时整合各方面资源,并在2004年6月的13组会议上组建了新的NGN专题组(FGNGN),以应对这种需求。在此之前,SG13专题组已经完成的课题包括:NGN概述;NGN总体原则和通用参考模型;NGN总体要求;NGN功能要求及其体系架构;NGN融合技术方案;NGN移动性管理要求及其体系架构;NGN用户可管理的IP网络;NGN网络融合;PSTN向NGN的演进;NGNQoS总体要求和网络性能要求;NGN端到端要求及其体系架构;集中控制资源的端到端QoS架构;基于以太网接入的QoS架构;基于IP接入网的QoS架构;异构网络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