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固定技术是脊柱后路内固定方法最显著的进展。近年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脊柱畸形、脊柱骨折脱位、脊椎滑脱和退变性椎间盘病变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极大地推进了脊柱外科的进展。胸椎作为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和解剖结构都有较大的特殊性,椎弓根矢状径、横向宽度及矢状面角度变化较大,而且其周围有较多重要的血管和神经。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失败后极易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胸椎解剖特点及胸椎椎弓根螺钉置人方法和相关的辅助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是脊柱外科中发展最迅速的内固定技术之一。后路装置固定和植骨融合常用于创伤、退变、肿瘤、畸形等导致的脊柱不稳的治疗。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可提供坚强的附着点 ,性能优于前路装置和后路钩棒装置。但经椎弓根螺钉可能给邻近的神经、血管造成损伤 ,尤其在胸椎。尽管关于胸椎椎弓根解剖、生物力学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 ,但对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胸椎骨折的治疗及在脊柱畸形的矫正中广泛应用的益处仍有争议[1、2 ] 。对胸椎椎弓根独特解剖结构及其与邻近脊髓和神经根关系的深入理解可把经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相关并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全节段椎弓根螺钉与椎弓根钉、钩系统固定治疗单胸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的效果。方法:2002年5月-2003年10月治疗24例单胸弯AIS患者,12例采用全节段胸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进行脊柱畸形的矫正(A组);12例采用腰或胸腰段椎弓根螺钉+胸椎钩系统固定矫正畸形(B组)。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和并发症;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价矫形效果;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行肺功能测试和SRS-24评分。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56min(A组)和262min(B组),平均术中失血量分别为735ml(A组)和812ml(B组),均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没有出现神经性损害。手术后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A组胸弯矫正率79.6%;B组胸弯矫正率66.5%,存在显著性差异。A组平均融合10.6个椎体,较B组平均节省了0.8个椎体。术后4年随访时,A组FvC较术前增加0.23L,B组增加0.12L,但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A组SRS-24评分平均为101,B组平均为108,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相对于传统钉钩系统,全节段胸椎弓根螺钉技术可以在更短的固定融合范围内取得并维持更为理想的三维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4.
Qiu GX  Zhang JG  Wang YP  Weng XS  Gao ZX  Shen JX  Zhao H  Lin J  Zhao Y  Li SG  Tian Y  Hu JH  Yang XY  Zhao LJ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8):1246-1249
目的比较全椎弓根螺钉与钩钉联合系统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后路矫形效果。方法对4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其中全节段椎弓根螺钉组20例,钩钉联合器械组20例。对两组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和失血量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平均冠状面矫形率:全节段椎弓根螺钉组82.4%,钩钉联合器械组71.8%(P〈0.01);术后1—3年平均冠状面矫形率:全节段椎弓根螺钉组77.O%,钩钉联合器械组62.5%(P〈0.01);平均顶椎旋转矫正率:全节段椎弓根螺钉组63%,钩钉联合器械组32%(P〈0.01)。而矢状面矫形效果、下固定椎倾斜度改善率、躯干偏移、手术时间、失血量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所有病例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全椎弓根螺钉较钩钉联合系统具有更好的矫形效果,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以减少相关手术并发症。方法:32例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术前均对畸形脊柱进行标准俯卧位CT加密扫描,测量进钉点至椎体前缘的深度、进针角度、椎弓根直径和椎体的旋转角度,根据测得数据确定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深度和方向,置入螺钉后再行脊柱全长X线片及CT扫描评价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结果:32例共置入226枚胸椎椎弓根螺钉,术后CT加密和X线片观察到205枚螺钉(90.7%)完全在椎弓根皮质骨内。10例21枚螺钉(9.3%)发生错置,7枚螺钉(3.1%)偏外,5枚螺钉(2.2%)偏前外侧(其中2枚螺钉靠近节段血管),4枚螺钉(1.8%)偏下,4枚螺钉(1.8%)直径过大导致椎弓根内壁膨胀内移,1枚螺钉(0.4%)误入椎管导致完全性脊髓损伤。T1~T4错置12枚(18.2%),T5~T12错置9枚(6.1%);凸侧椎根螺钉置入的准确率为93.8%,凹侧为83.1%。结论:脊柱畸形患者术前应常规采用标准俯卧位CT加密扫描,根据扫描图像测得的相关数据可为术中准确置入椎弓根螺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在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有一定的误置率,螺钉发生错置多见于上胸椎和凹侧.术中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椎弓根螺钉系统具有良好的三柱固定效果,固定稳定[1],所以椎弓根螺钉被广泛用于治疗创伤性、退行性脊柱病变和脊柱的畸形矫正[2]。起初,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腰椎,在胸椎应用不多,因为胸椎椎弓根直径较小,周围毗邻结构较多,所以胸椎椎弓根置钉的技术难度和风险较大[3]。经过脊柱外科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伴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胸椎椎弓根螺钉技术逐渐得到较为广泛的开展。目前国内外学者所采用的置钉方法较多,各有利弊,本文对胸椎椎弓根  相似文献   

7.
椎弓根螺钉技术在脊柱侧凸矫治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应用于腰椎。胸椎侧凸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又毗邻重要组织,使得椎弓根螺钉的置入难度较大、危险性较高。尤其对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胸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应用尚存在争议。我科2002年7月~2004年1月对14例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胸椎全部应用胸椎椎弓根螺钉治疗,并与全部应用椎板构、椎弓根钩及部分应用椎弓根螺钉的对照组进行比较,以评价其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8.
儿童中、上胸椎可容纳椎弓根钉直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在儿童脊柱畸形矫形术中,中、上胸椎可容纳椎弓根螺钉直径。方法对32例特发性及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儿(年龄为6-12岁,平均9.2岁),均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行后路矫形固定。术中置钉时,在确保钉道完全位于椎弓根内的基础上,逐渐增加螺钉直径,体会不同直径螺钉置入时手感的差异,据此确定螺钉直径。结果本组病例中,中、上胸椎(T1-8)共置入螺钉206枚:186枚椎弓根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内(90.3%);内壁穿破6枚(2.9%);外壁穿破14枚(6.8%)。置入螺钉直径为4.5-5.5mm。术后无神经及血管损伤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松动、变形、断裂及拔钉。结论在确保螺钉轴线完全位于椎弓根内的基础上,儿童中、上胸椎可容纳较大直径螺钉;而螺钉最适直径的选择需结合术前CT测量结果和术中置钉手感共同确定。  相似文献   

9.
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形态学分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的畸形发生率和畸形特征,并提出形态学分型系统。方法应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CT,对60例不同类型脊柱侧凸1440个胸椎椎弓根进行CT轴位扫描。在Lenke椎弓根分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量化和适当补充,将椎弓根形态分型为:A型(正常型);B型(狭窄型);C型(峡部硬化型);D型(完全硬化型),D-Ⅰ型(凹陷硬化型),D-Ⅱ型(平直硬化型);E型,椎弓根缺如。按照上述分型标准,对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分析并分型。结果各种类型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形态分型A、B、C、D-Ⅰ、D-Ⅱ及E型分别占62.12%、24.72%、5.94%、2.75%、3.18%及1.29%,胸椎椎弓根的畸形发生率为37.88%。各种类型脊柱侧凸间胸椎椎弓根的畸形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的畸形发生率高达60.83%。结论各种类型的脊柱侧凸普遍存在胸椎椎弓根畸形,以狭窄型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0.
脊柱侧凸外科治疗中的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脊柱侧凸的外科治疗中,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经过10余年的不断完善,目前正在逐渐受到重视。椎弓根螺钉可同时固定畸形椎体的三柱,增加了把持力,便于去旋转、撑开、加压等矫形操作。通过对正常和畸形胸椎椎弓根形态及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的研究和改进,目前已经提出了几种相对成熟的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在脊柱侧凸的矫形实践中验证是可行的,综述如下。1胸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发展Roy-Camille(1986年)首先将椎弓根螺钉技术用于治疗胸椎骨折,并总结了技术要点。此方法得到了普遍接受,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该方法相对简单,其进钉点为通过下…  相似文献   

11.
胸椎侧凸椎弓根螺钉矫形中的螺钉误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勇 《中国骨伤》2011,24(7):535-537
椎弓根螺钉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脊柱外科手术[1-7],尤其是脊柱畸形的矫正中。与传统的全钩或者钩钉混合系统相比,全椎弓根螺钉系统拥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椎弓根螺钉系统通过对脊柱三柱的固定,可以同时获得冠状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胸椎椎弓根螺钉椎弓根入路,椎弓根外入路置钉以及置钉失败后椎弓根入路,椎弓根外入路补救置钉的抗拔出力。方法 4具书本脊柱标本(T6-11)分解为单椎体(附双侧肋骨)24个。根据配对随机分组的原则进行标本分组,测试各组的抗拔出力,将椎弓根入路置钉组成的抗拔出力结果作为对照组数据。结果 椎弓根入路补救组抗拔出力和椎弓根入路组,椎弓根外入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穿破内侧壁导致的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失败,可选择椎弓根外入路的方式进行补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青少年Chiari畸形伴胸椎侧凸不同内固定模式的选择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接受后路胸椎融合术的75例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全椎弓根螺钉组(44例)和钉钩联合组(31例)。分别测量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指标:冠状面侧凸Cobb角、侧凸柔韧性、顶椎偏移、顶椎旋转及躯干偏移;矢状面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躯干偏移及近端与远端交界区Cobb角。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上述影像学指标的改变。根据术前不同程度胸椎后凸进一步分组,比较两种内固定模式的手术疗效。结果 全椎弓根螺钉组术后胸弯平均矫正率为60.2%,明显著高于钉钩联合组(51.3%,t=2.372,P=0.023)。末次随访时全椎弓根螺钉组及钉钩联合组胸弯矫正丢失率分别为0.3%及1.7%(t=-0.468,P >0.05)。术后腰弯平均矫正率在全椎弓根螺钉组为61.7%,明显优于钉钩联合组51.1%(t=2.431,P=0.020)。术前全椎弓根螺钉组与钉钩联合组的胸弯顶椎偏移分别平均为25.0 mm和24.1 mm,术后减小至6.9 mm和7.4 mm,两组术后的胸弯顶椎偏移均获得明显改善。术前胸椎后凸>40°的病例中,全椎弓根螺钉组末次随访时矢状面近端交界区Cobb角为10.0°,高于钉钩联合组(4.5°,t=-2.031,P=0.052)。而且全椎弓根螺钉组近端交界性后凸发生率(20% )高于钉钩联合组(9%)。结论 对继发于青少年Chiari畸形的胸椎侧凸行后路内固定矫形,全椎弓根螺钉具有更好的畸形矫正率,但是,与钉钩联合固定相比,术前胸椎过度后凸的患者在胸椎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远期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4.
脊柱中上胸椎的创伤、肿瘤、退行性疾病、畸形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疾病,手术是该类重症患者唯一的治疗途径。自2002年4月~2003年2月采用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上胸椎疾病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胸椎椎弓根螺钉在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8~2010年采用后路胸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特发性和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26例。根据术后临床表现、矫正率和术后X线片判定胸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情况,对胸椎椎弓根螺钉在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平均矫正率为63.81%,术后患者脊柱长度平均增加6.2 cm;术后X线片判定置入的308枚胸椎椎弓根螺钉中,置钉不良率为16.9%;所有患者术后均无胸部脏器及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结论]在脊柱侧凸临床治疗中,采用胸椎椎弓根螺钉进行侧凸矫形是有效、安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正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正效果的影响。方法:66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分别采用钩-棒、钩-钉-棒或钉-棒固定的方法进行矫正,对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畸形程度、矫正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各组在畸形程度、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无显著性差异,椎弓根钉-棒固定组在冠状面和矢状面的矫正率和维持矫正效果均较钩-棒或钩-钉-棒固定组明显提高。结论: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前提下,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以提高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徒手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安全性。方法从2002年7月~2004年6月对3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徒手应用胸椎椎弓根螺钉进行后路矫形内固定,所有患者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及X线透视确认,术后进行X线成像、CAT扫描评估螺钉位置,并对其中35例进行随访,从而评价本技术的安全性。结果共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326个,每一水平置入的螺钉数如下:T1,n=2;T2,n=10;T3,n=19;T4,n=27;L,n=28;T6,n=24;T7,n=23;TB,n=25;T9,n=29;T10,n=34;T11,n=48;T12,n=57。通过胸椎CT扫描评价326枚置入畸形胸椎的螺钉位置。共有19枚螺钉(5.8%)有中等程度的皮质穿破,即螺钉的中线在椎弓根壁皮质之外,其中6枚螺钉(1.8%)穿破椎弓根内侧壁。对35例患者进行术后跟踪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未发现任何与置入的胸椎椎弓根螺钉(全部326枚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或内脏并发症。结论遵循严格步骤,逐步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徒手技术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中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胸腰椎椎弓根螺钉误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误置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1996-2002年对293例脊柱疾病患者施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发生的螺钉误置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93例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256枚,螺钉植入节段错误7例,占2.38%;上胸椎(T2-7)置钉113枚,有11枚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占9.74%;下胸椎(T8-12)置钉261枚,有9枚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占3.45%;腰骶椎置钉882枚,有16枚穿破椎弓根皮质,占1.81%,共计36枚螺钉,占2.87%;螺钉角异常65枚,占5.81%。结论 椎弓根螺钉误置与操作技术,解剖学变异及脊柱病损因素密切相关;良好的手术技巧,术前影像资料的认真观测及术中必要的影像监控是准确置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个体化导航模板在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评价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7月~2009年9月,对11例需要行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的患者(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2例,胸椎结核后凸畸形1例,多发性胸椎骨折1例)术前根据CT三维重建图像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制作46个胸椎个体化导航模板,术中应用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在T2~T12置入椎弓根螺钉92枚,术后CT扫描评价螺钉位置,记录有无与螺钉置入相关的并发症。结果:通过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置入的92枚胸椎椎弓根螺钉中,83枚完全在椎弓根内,9枚穿破椎弓根壁(其中椎弓根内侧壁穿破2枚、椎弓根外侧壁穿破7枚),其中5枚螺钉因椎弓根宽度小于4mm(3.0~3.8mm)而采用椎弓根旁固定方法(椎弓根螺钉轻度穿破椎弓根外侧壁经胸肋关节内侧进入椎体),椎弓根壁非故意穿破率为4.3%,置钉准确率为95.7%,所有穿破椎弓根壁的螺钉的穿出距离均小于2mm,螺钉位置可接受率为100%。无与螺钉置入有关的神经、血管、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置钉准确率高,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椎板钩和椎弓根钉系统治疗特发性胸椎侧凸后侧矫正和融合术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脊柱椎弓根钉系统在外科治疗脊柱侧凸中是否安全,是否可以矫正出更好的曲线,是否要求更短的融合。方法:对5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人用椎弓根钉和椎板钩治疗后,分析他们的矫正曲线,融合长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25例病人采用椎板钩的系统手术,称椎板钩组;25例病人采用两种术式,上胸段椎板钩下胸段和腰段椎弓根钉联合术式或者完全用椎弓根钉系统手术,称椎弓根钉组。结果:在随后的(1~8年)曲线校正中椎弓根钉组达到50.1%(P=0.001),明显好于椎板钩组的41.1%。依据Perdriolle标准,两组对脊椎尖端的旋转都矫正甚微,椎板钩矫正了42.0%,椎弓根钉矫正了55.6%。对矢状面畸形的矫正两个组没有区别。融合长度椎弓根钉组较椎板钩组平均少0.6个锥体。结论:椎弓根钉组在矫正侧弯的角度等方面明显好于椎板钩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