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该文对采用不同方式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浸润型肺结核的患者进行观察。依据统一标准选择的367例,按用药方式分为四组:单用异菸肼组156例;链霉素+异菸肼组99例;链霉素+对氨柳酸组13例(因病例太少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上海第一结核病院1980年243例住院肺结核患者对七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性与临床治疗的关系。耐药性测定标准根据1963年及1979年全国结核病工作会议意见及临床沿用“初治病例”及“复治病例”的治疗标准制订。 耐药频率初治组,链霉素为18%,异菸肼为5%,对氨柳酸为2%,利福平为1%(系原始耐药);复治组,链霉素为47.6%,异菸肼为60.8%,对氨柳酸为26.6%,利福平为29.4%,乙胺丁醇为7.7%,卡那霉素为7.7%,丙硫异菸胺为4.9%。经治疗后痰菌阴转的179例中如治疗方案中所用为全部敏感药物痰菌阴转率可达57.5%,其中如仅含一种敏感药者仅5%,含二种敏感药者为22.3%。初治病例的失败主要由于治疗方案不当。复治病例失败与耐药性有密切关系,以链霉素及利福平尤为显著。 本文温习了我国目前结核菌耐药性分布情况,同时对临床如何参考耐药性使用正确方案以达到有效治疗,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3.
22例长期肺结核患者服用大剂量异菸肼及盐酸吡多醇(维生素B_6)6至12个月。全部病例痰菌检查均阴性,曾用链霉素、对氨柳酸与异菸肼,有的曾用紫霉素、(?)丝氨酸与Cyancethydrazide治疗,其中14例经治疗5至10年。全部病例对链霉素已产生抗药性,只有三例病菌在大剂量治疗前对异菸肼敏感。所有病例的日剂量是每公斤体重20毫克异菸肼加1毫克吡多醇,分四次服,同时续用链霉素与对氨柳酸。开始服药时都发生毒性作用,手指与足趾有短短的刺痛与麻木,眩晕与头部发輕感,妇女常诉失眠,而男子诉用镇静感,这些副作用在几天內渐清退。一个67岁的病人异菸肼每公斤体重40毫克,三个月后发生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停药即注射维生素B_6后即消  相似文献   

4.
异菸肼具有很强的抗结核菌作用。在鸡蛋培养基内,其抑菌作用比链霉素强100倍,而且不论对链霉素或 PAS 有否抗药性都有作用。氏报告在1:16,000,000稀释度时能抑制结核菌生长。并且异菸肼的抑菌作用只选择地针对结核菌而对其他细菌没有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异菸肼的临床疗效,试从其体内代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81年7月开始以利福平、异菸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四种药物短程9个月治疗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80例,疗效对比观察初步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选例标准:初治(用抗痨药物不足一个月)门诊肺结核病例,年龄15~60岁,不选孕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评价含有左氧氟沙星(LVFX)和阿米卡星(AK)的联合化疗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89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89例)。化疗方案:治疗组以左氧氟沙(LVFX)和阿米卡星(AK)为主,对照组予链霉素和乙胺丁醇;两组均联合应用利福喷丁、对氨基水杨酸异胭肼、吡嗪酰胺,观察疗程为12mo。结果:共有178例患者按设计完成治疗,治疗组96例,痰阴转率为92.71%,对照组82例,痰阴转率为62.20%,治疗组痰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灶总有效率为93.75%,空洞的总有效率为96.6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32.29%,对照组为35.37%,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助于痰菌转阴和病灶吸收,药物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颈淋巴结核是一种常见疾病。以往,采用链霉素、异菸肼等治疗,疗程较长,效果较差,有的需用手术治疗。四年来,我们曾在农村采用解毒消炎丸并用异菸肼治疗本病,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结核病治疗进入化学疗法(简称“化疗”)时代以来,三十多年间,从异菸肼、链霉素、对氨柳酸,到利福平、乙胺丁醇、毗嗪酰胺等十多种抗结核药物的应用;以及最近 DL-473,474,LM-477等长效药物的报导,不断发展,疗效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发生大疱的情况是极少的。但自从抗痨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尤其链霉素、对氨柳酸钠、异菸肼等药物应用以来,肺结核病发生大疱的情况逐步增多。国外首见于1933年 Pagel 氏报告,国内文献首见于1955年钱慕韩氏的四例报告。我院住院肺结核成人患者应用抗痨药物治疗中曾发现两例,  相似文献   

10.
链霉素、对氨柳酸钠及异菸肼的应用日广,结核菌耐药性的产生亦日益增加,耐药性一旦产生,则疗效不佳,同时,结核菌产生耐药性特别是耐异菸肼后,其本身也产生变异,如触酶活性的消失,对荷兰猪致病力的消失或降低等。通过30株高度耐药结核杆菌之细胞化学试验,作者探索结核杆菌高度耐药后对触酶、中性红、菸酸及氯化三苯四氮唑还原试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試制的十种抗結核药物进行了試管試驗,并将其中作用較强的双分子异菸肼(Ro 2—4969)对氨水楊酸肼(PASH)和硝基呋喃醛异菸腙进行了小白鼠体內抗結核作用之观察。双分子异菸肼的疗效与异菸肼相仿,对氨水楊酸肼和硝基呋喃醛异菸腙也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自从链霉素(SM)、对氨柳酸(PAS)和异菸肼(INH)相继问世以来,结核病的患病率、死亡率虽均明显下降,但仍是威胁人民健康的较大问题。据报导目前全世界具有传染性的结核病人约为1500—2000万人。在亚非和大洋洲的某些地区,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开院(1956年5月)以来,即采用抗结核药物经由气管内滴注法治疗肺结核空洞,至今已有三年。在这时期中,方法上曾先后采用过气管内直接针刺、塑料管穿刺、鼻导管滴注药方法。药物上使用异菸肼、链霉素、双氮氯胺、大蒜溶液、黄连溶液等,方法上有单独使用,有配合全身的一般治疗。至1959年5月共治疗了142例,其中若干病例观察已达2年以上,茲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院一例肺结核空洞患者,在使用链霉素和卡那霉素后,引起高血压反应。女,44岁。因发热五天而住院,经 X 线胸片和痰找抗酸杆菌检查,确诊为右下肺结核空洞,用链霉素和异菸肼治疗。患者自述既往注射链霉素有发生高血压反应,本次注射链霉素前血压为110/80毫米汞柱。在肌注0.1毫升后当即觉头晕、心慌、发抖。血压升至160/94毫米汞柱,经及时采取抗过敏治疗后症状缓解,血压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15.
自从链霉素诞生30年来,抗结核药物的发展很快,有效药物不断问世,1946年对氨基柳酸合成,1952年异菸肼投入临床,为结核病的治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后还研制成并为临床所接受,具有一定疗效的抗结核药物,至今已有十余种,使肺结核外科治疗的指征逐渐缩小,萎陷疗法几已为临床摒弃。由于有足够数量的抗结核药物可供选择,坚持用药的患者,无论初染、复染,常可望临床治愈。为了便于临床选择,对目前已为临床接受的抗结核药,作一简单的复习。一、链霉素:问世最早,迄今仍列为第一组抗  相似文献   

16.
甲哌力复霉素(利福平)在国内外早已广范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耐药性的产生、疗效下降,许多基础和临床工作者配用乙胺丁醇或配用异菸肼以及配用异菸肼加乙胺丁醇,均表明除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外,还提高了抗结核作用,在临床上近些年来的应用表明,甲哌力复霉素配合异菸肼加乙胺丁醇治疗结核病得到非常好的结  相似文献   

17.
苯噻唑力复霉素(R75-1)是一种新的半合成利福霉素,药理研究证明它具有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强大制菌作用而对动物无明显的毒性,初步用于临床治疗成人肺结核64例。治疗方案,“R75-1”450~600毫克,合并异菸肼300毫克,均于每天早晨一次顿服,疗程6个月。对照组:国产利福平(甲哌力复霉素)及异菸肼联合治疗,剂量及疗程相同。治疗结果:痰菌阴转率初治为92.86%,复治为51.72%,病变吸收显效率初治为95%,复治为26.56%;空洞闭合率或显效率初治为88.24%,复治为39.66%。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很近似(P>0.05)。“R75-1”的毒副作用小,仅1例出现一过性轻微肝损害。  相似文献   

18.
结核性脑膜炎(下称结脑)通过化疗后,治愈率虽已明显地提高,然而近年来由于结脑发病率的下降,有些儿科医生在诊断上常发生延误。为了减少死亡率,预防后遗症,需要立即予以适当的药物治疗。在试图选用一种化疗方案时,仍然主要依靠药物的药理特性,包括杀菌效力与抑菌效力对比、脑脊液内药物浓度、药物毒性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此外,要选择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以防止抗药菌株出现。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包含了异菸肼、链霉素、PAS三种第一线抗结核药物。鉴于在医院内对异菸肼和链霉素耐药菌株发生率增加,Steiner等把利福平扩充到化疗范围之内,其他作者同样建议利福平可与异菸肼一道,作为结脑治疗的第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9.
595例儿童结核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传生  汪腾和 《江苏医药》2002,28(2):119-121
目的 探讨儿童结核的发病特点和诊治情况。方法 对1970年-1979年和1991年-2000年住院的595例结核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前后十年比较。结果 595例中≤1岁16.5%,-3岁23.0%,-7岁30.4%,-14岁30.1%。种卡史30.3%,结核病既往史10.8%。结核菌素试验阴性15.1%,强阳性16.8%,误漏诊率40.7%,原发型肺结核26.9%,急性粟粒型肺结核11.9%,浸润性肺结核2.0%,结核性胸膜炎19.2%,结核性脑膜炎18.2%,腹腔结核7.2%,骨关节结核8.7%,泌尿系结核1.2%。近十年农村病人增加(89.6%),1岁内病人增加(19.2%),家人患结核病我(78.0%),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增多,分别占19.2%和19.7%,主要化疗方案是异蔺肼+链霉素(卡那霉素)+利福平(58.8%),异菸肼+链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14.8%)和异菸肼+利福平(10.5%)。结论 加强对儿童结核病的防治,提高对结核病的警惕性,掌握儿童结核病的规律,减少误漏诊。  相似文献   

20.
抗结核药物的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体现了80年代抗结核治疗的重要进展。它是将数种不同的抗结核药按一定的剂量比例混合制成的复方制剂。剂型有胶囊、片剂。按其组成药物可分三联药(由异菸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组成)和二联药(由异菸肼、利福平组成)。目前几种常用的复合制剂的类型及组成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