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电信息采集的通信网络链接主站、采集终端、电能表,是信息交互的承载体。通信网络的主要通信信道方式有光纤通信、230MHz无线通信、无线公网通信、载波通信等。其中按照通信距离主要分为运程通信与本地通信,远程通信是指采集终端和系统主站之间的数据通信。本地通信是指采集终端和用户电能计量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通信、计算机、计量及电力等技术的支撑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得以建立起来,这是一种集多种技术及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系统。通过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人力资源的节约,确保成本费用的降低,对电费的有效回收率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对用户的监控,确保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用户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文章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企业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网自动化建设速度的加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已在电力系统中得以全面的应用,由于该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所以在应用过程中备受用户青睐。但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用电信息系统的运行,所以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文章从供电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组网方案和采集率现状入手,分析了影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成功的原因,并进一步对解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问题的对策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Ⅱ型集中器是国家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可以实现单相、三相电能表数据的采集、台区供电电能质量监测分析和电能计量设备工况等功能,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双向传输和智能管理,主要应用于各类工商业、居民用电信息采集和用电状况的分析。Ⅱ型集中器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了全新的自动化概念,将远程抄表、远程控制、电压监测、无线通信等功能综合考虑,实现二层式居民集中抄表,相比传统的载波集中器的三层集中抄表方案提高了通信可靠性,有效降低了通讯网络复杂度和设备运行维护难度;并且在加强了设备安全监视、预防事故发生,并为降低线损、线损管理、提高供电质量和经济运行水平等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可穿戴、高可靠、低功耗和信息无线传输的要求,提出采用镀银导电纱线编织针织柔性传感器集成在智能服装上,构建基于ZigBee的无线网络以及终端节点和协调器节点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系统;将采集到的人体生理信号通过串口通信传输到协调器节点,然后通过Visual Basic 6.0的MSComm控件实现协调器节点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并调用相关函数实时显示采集到的传感器电压变化曲线,从而反映出人体生理信号的变化。拉伸试验和呼吸信号采集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得到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多种功能于一体,不仅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实时采集,而且可以对用户用电信息进行全程监控,对用电情况进行分析和管理,所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使用电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文章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的维护与管理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对供电系统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智能电网的建设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采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战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具有控制电网正常运行、资源共享及用电信息采集的功能。本文首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特性和功能进行分析,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智能化电网中的运用进行探讨,提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信号盲区导致系统采集成功率低的问题,结合当前解决信号盲区问题的研究现状,研发出了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信号盲区问题、显著提高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的新设备——无线网络智能通,并讨论了无线网络智能通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和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具备电网信息发布、分布式能源的监控、智能用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等功能。实现在线监测和用户负荷、电量、电压等重要信息的实时采集。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和SG186营销系统中的线损管理模块充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强大功能,实时对台区线损进行统计分析,准确计算出公用台区的线损损耗,并由此制订出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有效降低线损,从而实现线损的可控在控,把管理线损减少到最小,使线损率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电力企业开展电力营销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用电信息服务的基础载体。随着我国电力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企业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电力信息采集系统的作用日益突出。文章围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有关问题进行探讨,详细分析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现过程以及在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并就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电力营销管理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对于电力企业更好地认识、使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业现场应用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现场总线的无线传感系统。系统以STM32系列的微处理器为核心,设计了满足多总线协议的从站接口和无线传感两个部分。利用STM32和通信协议芯片的通信接口可实现基于MODBUS协议和PROFIBUS协议的RS485通信,利用无线模块将传感器采集的信息传输给主站可实现主从站无线通信,克服了传统主从站通信受限于基于单一通信协议、有线通信扩展性和移动性差等缺点。  相似文献   

12.
出于电力营销和用户管理的需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正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方向迅速发展,GPRS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实时性强的特点,对提高电力系统监控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基于GPRS的多功能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可行的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实现计量装置在线监测和用户负荷、电量、电压等重要信息的实时采集,为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及时、完整、准确地提供电力用户实时用电信息数据。本文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节能降损的实际情况,探讨了目前供电企业基于用电信息采集广泛推广应用下的系统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供电采集系统节能管理及降损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用电系统能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用户的用电相关信息进行规模化的统一管理与采集。整个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供电公司、变电站、规模较大的厂矿等企业,对大型用户的用电管理系统、公变的配变检测系统、变电站的电能量采集系统、民居小区集中抄表系统的合并为一个体系,是目前比较现代化的、信息化的综合性质的电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目前该系统基于传统的信息系统的三层结构构架,采用比较先进的开发语言,使用的数据库也较大,并具有良好的平台跨越性与开放性、安全性以及拓展性。随着我国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应用情况也越来越受到相关领域的关注,加强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也将极大促进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速度。因此,文章将结合实际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使用情况,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研究,以此完善我国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电网中用电信息采集还没有实现全面的覆盖,覆盖率还较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通过对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从而实现实时监控、自动采集、计量异常等功能,要想实现此功能,则需要建设系统主站、传输信道、采集设备和电子式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得以全面的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电网中用电信息采集还没有实现全面的覆盖,覆盖率还较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通过对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从而实现实时监控、自动采集、计量异常等功能,要想实现此功能,则需要建设系统主站、传输信道、采集设备和电子式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得以全面的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7.
现有辐射监测系统存在抗干扰能力差、组网难度大以及通信能耗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impliciTI协议的无线辐射监控系统。该方案选用G-M计数管ZP1304监测γ射线,通过SimpliciTI网络中的频率捷变机制提高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和频谱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impliciTI技术设计的无线核辐射监控系统,可以稳定地采集辐射剂量并将监测到的剂量数值准确传送到上位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得到快速发展,并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自动抄表成功率功能上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对影响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抄表成功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提高采集抄表成功率需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进步与发展,对于用电量提出越来越高的需求,不断的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其中,作为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既可以加强对用电的管理,又可以提升监控的智能化。文章主要通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简要的阐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际应用,并且展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作为客户端智能化计量方式的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促进了市场的开拓,完善了供电服务和营销管理,它作为硬件保障和数据支持而存在。本文阐述了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状况,分析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