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以太网接入迅速发展的原因及以太网接入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现有的以太网接入技术的解决方案和相关建议,指出了电信级的以太接入网的特点及发展前景等。  相似文献   

2.
肖游 《世界电信》2003,16(12):66-66
由英飞凌科技赞助的“亚太地区以太网接入峰会”2003年11月24~25日在上海召开。本次峰会是为关注以太网接入、EoVDSL以及诸如视频点播和VoIP等补充解决方案所带来商机的管理层人士量身定做的战略性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对ADSL接入技术和以太网接入技术在IP接入网中的应用作了比较,对应以太网接入技术的要求,介绍ADSL接入系统在IP接入网中的相应功能及实现.  相似文献   

4.
Ethernet over SDH接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太网高速发展及SDH网络日益完善的今天,利用Ethemet over SDH技术将以太网的二层交换灵活性和资源优化能力与现有的SDH光网络的大容量、高带宽和低协议开销相结合,从而得到一种高速、经济的数据接入解决方案;实现了在SDH传输网上传送以太网数据包。  相似文献   

5.
该文提出了解决用户宽带接入“最后一公里”的六种方案:即基于电话双绞线解决方案;基于光纤同轴电缆网(HFC)的解决方案;基于光纤的解决方案;基于以太网的解决方案;基于电宽带无线接入的解决方案;基于光无线接入的解决方案。简要阐述了这些解决方案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该文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选择接入方案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阿伦 《世界电信》2003,16(12):61-61
由英飞凌科技赞助的“亚太地区以太网接入峰会”于2003年11月24-25日在上海召开。本次峰会讨论议题包括:以太网接入策略、部署和技术,市场商业开发、商业驱动以及提供以及网服务。VDSL技术以其高带宽和经济、高效等特点成为会议讨论的一大亮点。英飞凌科技就以太网与VDSL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展示了其IC技术领域的最新创新。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宽带无线接入方式,对此接入方式的系统构成、采用的协议栈以及具体实现的方案进行了阐述,特别是对以太帧在传输中的帧定界方案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ADSL接入技术和以太网接入技术在IP接入网中的应用作了比较,对应以太网接入技术的要求,介绍ADSL接入系统在IP接入网中的相应功能及实现。  相似文献   

9.
廖运发 《通信世界》2003,(26):27-28
采用以太网技术构筑中国宽带小区在经历了一段无序发展之后.正逐步走向理性的发展道路。本主要介绍了住宅小区的以太网接入的发展现状和以太网接入的赢利公式.并通过赢利公式和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推测出以太网接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今日电子》2004,(11):133-133
美国博通公司(Broadcom)于近日发布了业界首颗24端口快速以太网单芯片交换机解决方案BOM5324,该器件集成了24端口百兆以太网的物理层设备和24端口的媒体接入控制器,以及2端口的千兆以太网的媒体接入控制器。BOM5324中的24个收发器可执行3、4、5类非屏蔽双绞线上的10Base-T以太网和5类非屏蔽双绞线上所有物理层接口功能,2个OMII/RGMII/TBI接口提供柔性10/100/1000Base-T连接,其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以太网接入中实现带宽管理的要求和现有以简单丢包方式进行带宽控制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带宽控制方案。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修正的带宽估测模型。参考此模型设计了一种具有适应性的带宽控制算法 ,并对此算法在以太网接入中的实现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2.
对广电宽带网中采用以太网和基于HFC的Cable Modem接入方式的投资做了对比,同时也对两种接入方式的技术做了分析,给出宽带网两种接入方式的工程投资与回报规律,阐述了两种接入方案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以太网接入中实现带宽管理的要求和现有以简单丢包方式进行带宽控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带宽控制方案。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修正的带宽估测模型。参考此模型设计了一种具有适应性的带宽控制算法,并对此算法在以太网接入中的实现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4.
近日,在2008年第六届中国通信业百个成功解决方案评选活动中,包括北电CDMA/EV-DO网络向LTE演进方案、北电GSM/E-EDGE接入网络LTE演进方案、以太网专线业务为王——北电CE技术现网部署以及北电40G领跑新一轮全球带宽风暴在内的北电的4个解决方案入选其中,并得到了专家评委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5.
获奖理由:瑞斯康达专注于光纤宽带接入领域,致力于光纤技术、以太网技术以及宽带接入技术的融合。目前,瑞斯康达已成为中国宽带光纤网络接入设备及综合接入解决方案的主要提供商。正是成为“接入专家”的目标,推动着瑞斯康达在综合接入领域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通信世界》2008,(48):I0038-I0038
获奖理由:瑞斯康达专注于光纤宽带接入领域,致力于光纤技术、以太网技术以及宽带接入技术的融合。目前,瑞斯康达已成为中国宽带光纤网络接入设备及综合接入解决方案的主要提供商。正是成为“接入专家”的目标,推动着瑞斯康达在综合接入领域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基于以太网的宽带接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宽带网络应用的发展,宽带接入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进而出现了多种宽带接入技术。就中国国情和以太网技术的特点,提出采用以太网接入技术解决通信网络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在探讨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后,介绍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介绍了新一代以太接入网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出现和不断增长的全球经济为现代通讯带来巨大的变革。曾经被广泛应用于语音业务的SONET/SDH网络也纷纷向数据业务转移,进而涌现了大量而多样化的应用,但这些应用都有一个共同的依托:以太网。在数据通讯中,当光纤进一步延伸到接入网络时,基于钢缆的T1/E1技术所发挥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小。目前,我们可采用基于标准的解决方案,利用现有的SO-NET/SDH设备基础提供以太网接入服务。以太网接入服务可提高网络效率、增强可扩展性、降低运营成本,是提高收益的关键。 T1/T1是目前被广泛部署的接入技术。T1/E1最初被用来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以太网接入、ADSL和宽带无线接入等在我国有发展前途的几种宽带接入技术的技术特点、发展现状,并对这些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通信》2008,10(21):70
在“2008年第六届中国通信业百个成功解决方案评选活动”中,包括“北电CDMA/EVDO网络向LTE演进方案”、“北电GSM/E-EDGE接入网络LTE演进方案”、“以太网专线业务为王北电CE技术现网部署”以及“北电40G领跑新一轮全球带宽风暴”在内的北电的4个解决方案入选其中,并得到了专家评委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