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科学、系统地评价建筑业整体生产效率及发展水平,基于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投入、产出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和 Malmquist 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了 2000~2019 年我国31 个省市的建筑业生产效率及发展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业整体效率仍不高;不同地区生产效率差异明显,阻碍了整体效率的提升;各地区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都有所提高,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区域合作,迈向智能建造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的DEA模型,以我国31个省份为决策单元,对中国建筑业2000~2009年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进行综合效率评价研究,发现我国建筑业整体效率和技术水平偏低,总产值高速增长但令人不无堪忧,同时分析了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DEA中的CCR和BCC模型及超效率模型,以广东省2002~2011年度的建筑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利用DEA-SOLVER-LV软件对广东省建筑业科技成果推广绩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得出现阶段推广情况,并提出以政策带动建筑业科技成果推广、建立该领域网络技术平台、构建由政府主导的推广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田成诗  张倩茹 《建筑经济》2015,36(2):101-105
建筑企业经营效率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标杆分析法和DEA模型,探讨我国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建筑业上市公司地区内和地区间的经营效率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DEA模型的效率值确定各地区的标杆企业,分别从财务指标与DEA-Malmquist指数的角度分析本地区的其他企业与标杆企业的差距,从而为其他企业提高经营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区域建筑业为研究对象,在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下,采用DEA模型及因素分析法,构建建筑业能效评价模型和建筑业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根据我国30个省份2003~2012年的建筑业能源面板数据,分析各省份的建筑业能源效率、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能源效率非有效省份的冗余量和冗余率,针对性地提出我国30个省份建筑业能效的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业能源综合效率有效的省份仅12个;仅技术效率有效的省份有6个;其他12个省份中,规模报酬递增的9个、规模报酬递减的3个;建筑业投入要素的冗余顺序依次是机械设备、建筑业从业人员及建筑业能源。  相似文献   

6.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09年至2013年我国建筑业生产效率进行研究,总结导致我国建筑行业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行业设备利用率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建筑企业管理水平较低。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对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筑产业现代化、提高建筑业生产效率和建筑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建筑业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05~2010年我国建筑业效率进行评价,指出我国建筑业效率有所下降,其原因主要是建筑企业自身能力跟不上新技术要求、综合能力不足、规模把控能力有限以及行业整体不规范等,建议从规范行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提升我国建筑业效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DEA 方法对2010 年西部12 省区市的建筑业生产效率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四川、陕西等7 省区市建筑业DEA 有效,而贵州、甘肃、青海、宁夏均处于规模递增阶段,云南和青海两省则存在较大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进一步分析青海省的生产效率增长情况,发现其增长速度起伏较大,且增长仅来自于技术进步,未能实现规模经济。云南和青海两省应从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及资产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等方面实现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高,最终提升建筑业的整体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采集华南六省建筑业2007-2011五年投入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DEA进行计量及比较。结果表明,江西省建筑业综合技术效率整体水平较高,海南最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江西发展均衡,广东、广西技术效率上升突出,湖南、福建有波动,海南省规模效率处于劣势。分析发现,以上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关联性不大,影响因素主要是政策引导、劳动人员技术水平及科技水平。建议各省对建筑业适当政策引导,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升建筑业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10.
合理评价建筑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运用参数型随机前沿分析SFA 方法,以2001~2010 年中国建筑业的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建筑业技术效率省际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建筑业技术效率的发展呈现出下降、上升、再下降的波浪式发展趋势,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固定资产投资率、建筑业产业发达程度及动力装备率对建筑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后两者效应不显著,而国有企业占比对建筑业技术效率具有负的效应,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状况及其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993-2003年中国建筑业TFP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建筑业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技术效率的下降对其产生了负面影响;东、中、西部地区建筑业TFP增长及其动力存在区域差异;同时也表明区域建筑业发展有收敛趋势,通过技术扩散与学习可实现行业总体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应用非参数曼奎斯特指数方法计算了我国2005~2010 年建筑业的总产值和增加值的生产率变动指数,结合实际宏观调控和市场发展情况对比分析了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建筑业生产率及其分解要素变动的原因,发现在此期间我国建筑业的生产率水平增长趋势主要依靠技术变动推动,且建筑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生产率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剧烈波动。并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我国七大经济区域建筑业的生产率变动情况,发现长三角地区效率最高、西南地区效率最低而东北地区的生产效率在金融危机后迅速提升;最后,根据计算与分析结果提出了缩小各区域建筑业生产效率差距和加快建筑业技术扩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最低工资标准对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利用我国30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2~2016 年的省际建筑业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最低工资标准每增长10%,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将提高0.865 个百分比。进一步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可以通过促使建筑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同时,最低工资标准将会影响劳动力在建筑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流动和配置,促进行业转型,提高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于改善劳动力配置、促进产业升级会产生积极作用,对于提高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建筑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1991-2003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非参数计量经济学的数据包络评价模型,以从业人员总数、固定资产净值、能源消耗总量和总产值为评价指标,对中国建筑业1991年~2003年的投入产出整体效率及各投入要素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建筑业的整体投入产出效率在1991~1993年间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在随后的10年间均保持较高的效率值,但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我国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企业总体上效率偏低且各区域建筑企业的效率不平衡,我国三大区域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率西部高于东部,东部高于中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也基本上是这种趋势。我国建筑企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投入拥挤和产出不足现象,特别是劳动力投入拥挤程度较大,产出也有较大的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mploys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modeling techniqu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of renewable energy (RE) adoption across technologically diverse electricity-generating utilities. By employing metrics capturing policy effects, the study evaluates the RE adoption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using a dynamic DEA model and the Malmquist DEA technique. First,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RE adoption i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cross regional electricity markets. Second,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RE adoption increased over the last three years. The total mean productivity change over the entire study period showed a mean improvement of 4.8%.  相似文献   

17.
为弥补已有动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测度方法合理性不足的问题,构建了一种改进的 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GML)生产率指数,并将其用于合理评估 2011~2017 年期间中国建筑业动态 GTFP。研究发现:与标准 GML 生产率指数相比,改进的 GML 生产率指数能够更合理地测度动态 GTFP;2011~2014 年期间,GML 大于 1,表明建筑业 GTFP 持续增长;在 2015~2017 年期间,GML 从 0.986 下降至 0.971,表明建筑业 GTFP 下降;中国建筑业 GTFP 发展存在明显的 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为中国建筑业低碳转型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提高其他行业或国家动态 GTFP 评估的准确性 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依据2008~2017年辽宁省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了房地产投资和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房地产投资与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房地产投资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房地产投资与技术效率呈显著的U型关系,所对应的技术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应着重调整房地产投资增速,同时长远规划工业的发展方向,以实现房地产投资指数接近拐点值,达到经济发展质量、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多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