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检测过敏性疾病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 IgE,为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欧蒙印迹法检测248例年龄8个月至14岁的患儿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 IgE,并统计分析。结果248例过敏性疾病患儿中,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其中以屋尘螨/粉尘螨阳性率最高,为54.2%,其次为蟑螂,阳性率为35.3%,荨麻疹、过敏性紫癜以食入性过敏原为主,其中蟹、海鱼阳性率较高,分别为43.2%和31.4%。结论吸入性过敏原中的屋尘螨/粉尘螨与食入性过敏原中的蟹、海鱼是本地区的主要过敏原,患儿应避免接触或摄入过敏原,以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周浦地区过敏患者的食入性与吸入性过敏原情况,为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上海市周浦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4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患者进行食入性过敏原和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抗体检测。结果450例患者以吸入性过敏原过敏为主,分别为屋尘螨和粉尘螨组合、狗上皮、猫毛、真菌混合、榆树花粉和梧桐花粉,其sIg 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33%、17.78%、17.56%、14.44%、12.44%和12.22%。食入性过敏原中以鸡蛋、蟹、花生、牛奶的sIg E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6.89%、12.67%、10.89%和10.44%。结论上海市周浦地区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较食入性过敏原高,建立常见过敏原的检测对临床患者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过敏原在婴幼儿湿疹病因诊断、预防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定性分析128例婴幼儿湿疹患者血清中吸入性及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128例婴幼儿湿疹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阳性率为82.03%(105/128),吸入组过敏原阳性率46.88%(60/128),以螨虫、昆虫组合(39.06%、20.31%)为主;食入组为72.66%(93/128),以奶类和鸡蛋(51.56%、50.78%)为主。结论特异性IgE检测对婴幼儿湿疹的病因诊断及其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过敏原分布情况及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提供的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检测286例过敏性疾病患儿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结果 有75.8%患者检测到阳性结果,阳性率最高的过敏原为屋尘占51.6%;在四种过敏性疾病中,过敏性紫癜患者食人物过敏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吸入物过敏原阳性率(P<0.05),哮喘患者和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患者吸入物过敏原阳性率显著高于食入物过敏原阳性率(P<0.05),皮肤变态反应疾病患者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3~6岁组和6~14岁组的吸入物过敏原阳性率显著高于<1岁组和1~3岁组(P<0.05),而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则显著低于后者;28.3%(81/286)的患儿检出2种以上的过敏原.结论 南昌地区儿童过敏原IgE抗体检测结果以吸入物过敏原为多.在四种过敏性疾病当中,过敏性紫癜患者以食入物过敏原为主,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和哮喘患者以吸入物过敏原为主,皮肤变态反应疾病患者食入物和吸入物过敏原无明显区别;3岁以上儿童以吸入物过敏原为主,3岁以下儿童以食入物过敏原为主.患者可以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治疗和预防,较多患者对多种过敏原同时阳性,单一过敏原脱敏治疗效果可能不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荨麻疹的致病因素,了解荨麻疹与过敏原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免疫法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288例荨麻疹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进行测定。结果288例荨麻疹患者中有212例.73.6%)至少有一项过敏原阳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4%(P<0.01)。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同时阳性占28.1%,2种或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占47.9%,吸入性过敏原中屋尘和尘(粉)螨阳性率最高,食入性过敏原则以螃蟹、虾、龙虾最敏感。少儿组对屋尘和尘(粉)螨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1)。结论荨麻疹与接触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118例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筛选相关过敏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运用A llergyScreen过敏原检测系统对118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定量检测。结果吸入组中阳性率排前2位的是户尘螨、粉尘螨,两者合计高达83.90%;食入性过敏原组中虾、蟹阳性率最高,均为7.63%。患者同时有2种或2种以上混合过敏原阳性检出率高达46.6%。不同年龄组的过敏原阳性检出率结果显示,单纯吸入性过敏原阳性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老年组最高,为84.31%;混合过敏原阳性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少年组最高,为35.29%;单纯食入性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以青年组为最高,达17.24%。5种不同的过敏性疾病中,荨麻疹患者单纯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最高,达到79.07%;其次为湿疹,达73.08%;过敏性鼻炎为70.83%,哮喘为68.75%,接触性皮炎为66.67%。结论应用A llergyScreen过敏原检测系统,使用吸入性与食入性联合检测试剂盒,对过敏性疾病患者一次可以进行20多种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可为临床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了解临床常见的变应性疾病特异性变应原,为临床快速、准确寻找变应原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本院AR患者经AllergyScreen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血清特异性IgE结果,并比较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在儿童和成人中的阳性率。结果138例AR患者中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以户尘螨、粉尘螨最高(77/138),其后依次为蟑螂(36/138),猫、狗毛皮屑(20/138),矮豚草、蒿(9/138),柏榆、梧桐、柳、三角叶杨(6/138),真菌组合(S/138);在食入性过敏原中以牛肉、羊肉最高(16/138),其次为牛奶(13/138),腰果、花生、黄豆(61138),小麦(5/i38),芒果(4/138)。吸入性变应原在成人组和儿童组中均有较高的检出率,两组间阳性率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入性变应原在儿童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成人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2,P〈0.01)。结论临床AR患者寻找特异性变应原应优先选择本地区常见的变应原谱,儿童患者应同时检测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以便快速、准确寻找相应变应原,为AR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分析统计其种类及阳性率,为临床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印迹法,对325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血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325例患者有254例过敏原阳性,总阳性率78.2%。吸入组过敏原阳性率为69.2%,食入组过敏原阳性率为49.2%,吸入组过敏原阳性率高于食入组。结论:合肥地区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过敏原以户尘螨、混合霉菌和狗毛皮屑为主。找出过敏原对治疗和预防过敏性皮肤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京地区湿疹和荨麻疹儿童过敏原体外检测简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湿疹和荨麻疹儿童过敏原种类与分布特点,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 采用德国Mediwiss免疫印适定量法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对471名患有湿疹和荨麻疹学龄前儿童进行血清中14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检测.结果 阳性率最高的过敏原是尘螨,为78.3%,其次为猫狗皮屑和牛羊肉.吸入性过敏原3-6 y组阳性率较高,食入性过敏原6 mo~3 Y组阳性率较高.结论 对南京地区湿疹和荨麻疹患儿,尘螨、猫狗皮屑和牛羊肉是最常见的过敏原.与3 y以上患儿比较,3 y以下患儿食物组过敏原阳性率较高,3 y以上者则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等的致病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儿血清吸入性及食入性共20项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结果]216例过敏性疾病患儿sIgE检测阳性率为56. 48%,排名前3位的是艾蒿(57. 37%)、鸡蛋白(27. 87%)、牛奶(19. 67%);年龄≤3岁组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16. 9%,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4. 0%;3岁组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7. 2%,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15. 1%;67例对≥2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3岁组高度过敏率为28. 8%,3岁组高度过敏率为43. 8%。[结论]各地区的过敏原有其明显的特点,不同年龄儿童的过敏原分布不同,应针对性地做好过敏性疾病的一级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时无锡地区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急性期过敏物质的检测,了解其过敏状态及其过敏原构成情况,从而采取相应对策.方法 选择246例急性发作期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检测对象,均采用体外过敏原检测的方法,以德国AllergyScreen系统作为检测平台,检测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结果 24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血清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E阳性反应者120例,占48.7%;其中对两种及两种以上过敏原反应阳性者86例,占34.9%;对一种过敏原反应阳性者34例,占13.8%.血清总IgE阳性(>100 kU/L)者194例,占78.9%;吸入组过敏原反应阳性者134例,占54.5%;其中尘螨、粉螨(19.1%),屋尘(17.1%),点青霉、交链孢霉(10.2%)较高.食物组过敏原反应阳性者77例,占31.3%;其中鱼肉(6.5%),蛋黄、蛋白(5.7%),羊肉(5.3%)较高.吸入组和食物组过敏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9,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者急性期过敏原多呈混合性,吸入类与食物类过敏原均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生有关,故需对相应的过敏原进行必要的避免,以减轻过敏原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特异性IgG4用于食物过敏原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异性IgG4检测在食物过敏原筛查中的应用。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51例慢性湿疹患者血清中10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4、特异性IgE。结果51名患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4阳性35例(68.6%),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45例(88.2%),两者差异显著(P<0.05)。10组过敏原中,虾、鱼类过敏原特异性IgE检出率显著高于特异性IgG4(P<0.05)。蛋、牛奶、大豆、猪牛羊肉特异性IgG4检出率明显高于特异性IgE(P<0.05)。西红柿、杏仁、花生、菠萝特异性IgE和特异性IgG4检出率无差异。结论特异性IgG4不能取代特异性IgE检测食物过敏原,但可作为一补充检查,为临床提供更多、更真实的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郴州地区支气管哮喘的相关过敏因素,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216例支气管哮喘进行过敏原的相关检测,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进行临床调查.结果 有176例患者变应原检测阳性,其中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粉尘螨阳性率最高,为42.05%,食人性过敏原中以鱼蟹虾的阳性率最高,为28.98%,发现62.04%支气管哮喘患者有变应性鼻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药物过敏等过敏性疾病,51.38%支气管哮喘患者有哮喘疾病家族遗传史.结论 郴州地区的支气管哮喘过敏原检测以粉尘、尘螨最多见,哮喘和其他过敏性疾病及家族史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绵阳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常见的体外过敏原种类及其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为绵阳地区过敏性疾患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欧蒙印迹法检测试剂盒对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抗体(sIgE)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76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sIgE阳性率为59.5%,吸入性变应原检测阳性率前3位分别为:屋尘(32.1%)、猫毛(21.8%)和尘螨(19.4%);食物性变应原检测阳性率前3位分别为:淡水鱼(12.0%)、鸡蛋白(10.5%)和虾(10.4%)。〈14岁、14~44岁、〉44岁就诊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6.94%、55.49%、38.87%。结论绵阳地区最常见的体外过敏原种类分别为屋尘、猫毛、尘螨、淡水鱼、鸡蛋白和虾;不同年龄段其阳性检出率有所差异,以低年龄段患者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加,过敏原阳性检出率呈逐渐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体血清中不同过敏原特异性IgE和特异性IgG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荨麻疹的患者95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和特异性IgG。结果结果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总的阳性率达98.95%。其中特异性IgE阳性率为92.63%,以螨类和屋尘为主;特异性IgG阳性率为78.95%,以牛奶、鸡蛋、虾、蟹为主。结论通过检测分析患者血清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与特异性IgG.能从不同的方面了解患者的变应原种类及患者的过敏状态.指导医生诊断与治疗慢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不同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过敏原特异性IgE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河源市和深圳市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样标本,采用德国欧蒙免疫印迹法试剂进行检测。结果河源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总阳性率为61.7%,其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43.4%,前3位分别为屋尘(41.7%)、真菌组合(33.3%)、狗上皮(20.0%);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36.7%,前3位分别为牛奶(33.3%)、花生(23.3%)、牛肉(11.7%)。深圳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总阳性率为86.7%,其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73.3%,前3位分别为真菌组合(63.3%)、屋尘(61.7%)、柳/杨/榆树组合(33.3%);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58.3%,前3位分别为虾(31.7%)、蟹(28.3%)、鳕鱼/龙虾/扇贝组合(21.7%)。结论不同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维族汉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关系。方法322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其中维族150例,汉族172例)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ALT、AST、CA125、CA199、AFP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HBsAg(+)254例,其中维族阳性率77.3%(116例)与汉族阳性率80.2%(13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族汉族肝癌患者ALT和AST的值分别为(845.57±54.25),(1382.36±125.34)和(798.85±69.17),(1405.82±15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汉族肝癌患者血清CA125、CA199、AF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鲁木齐地区肝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高,可能是维族汉族肝癌的主要病原学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特异性过敏原检测在5岁以下反复喘息儿童早期哮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对165例有反复喘息症状5岁以下儿童血清测定总免疫蛋白E(IgE)和12种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特异性IgE,将受检儿童分婴儿组(<3岁)和3~5岁组。对过敏原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65例儿童总IgE阳性率为89.1%,特异性过敏原阳性率为58.8%,吸入组最高为尘螨/粉螨,食入组最高为蛋白/蛋黄,其次为鱼、虾/蟹、肉类。食入过敏原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吸入过敏原随年龄增长有增加趋势。结论血清特异性过敏原阳性是有喘息症状儿童发展为哮喘的高危因素之一,检测5岁以下有反复喘息症状患儿血清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有利于早期识别可能发展为哮喘的儿童,为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5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部分过敏性疾病儿童的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方法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及湿疹/荨麻疹3组儿童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试剂为北京协和医院诊断试剂厂生产吸入组与食物组共40种过敏原试剂。结果(1)支气管哮喘儿童随年龄增大,皮肤阳性率呈增高趋势,而湿疹/荨麻疹组不明显。(2)常见过敏原吸入组为屋尘(15.1%)、尘螨(28.3%)、蟑螂(17.0%)、家蝇(20.8%)等;食物组为螃蟹(9.4%)、海虾(7.5%)、鲤鱼(7.5%)等。近年蟑螂及家蝇过敏原阳性率增高。(3)哮喘儿童皮肤试验阳性率54.5%,阴性率45.5%,其致病原(变应原)有可能与病毒引起的气道变应性炎症有关。结论(1)哮喘儿童过敏原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2)过敏性疾病儿童常见过敏原主要为屋尘、尘螨、蟑螂及家蝇等;(3)哮喘儿童除常见过敏原引起外,推测还与病毒感染有关;(4)过敏性疾病可针对过敏原进行有关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