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代国明  王川 《山西建筑》2011,37(28):17-19
通过对国内建筑界继承传统文化的建筑创作实践的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从传统建筑空间意境在当代中式建筑创作中的营造出发,研究当代中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的联系,并对传统建筑空间的设计理念、处理手法以及空间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中式建筑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2.
从建筑文化的角度入手,对建筑创作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从建筑创作中历史的延续性、时代的延展性、文化的关联性、民族的习惯性、地域的环境性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其目的旨在提高建筑创作中的文化品位,丰富建筑创作手法,繁荣建筑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3.
从"作为结构的建筑表层"这一视角入手,根据构成建筑表层的结构的受力机制,通过对承受竖向荷载、承受水平荷载、同时承受竖向及水平荷载的结构形式,归纳出竖向形态、水平形态、竖向水平形态以及空间形态4类设计手法。再结合当代日本建筑实践中对于这4类手法在设计上的运用,具体阐释结构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对于共享空间的塑造是当今文化建筑创作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是承担一定城市职能并具备城市空间属性的特殊的建筑公共空间,是当代文化建筑社会化和城市化的具体表现,其设计手法往往会对建筑形式起到决定作用,一些新的空间塑造手法和观念的运用对当代文化建筑发展的方向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地方建筑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借鉴传统建筑特征语汇,尊重和表现地方材料、传统手法,体现人是空间主体,走地方特色的建筑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6.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既可以激活文化价值,更能坚定文化自信。传统建筑作为文化载体之一,与文化的传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代建筑创作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提炼和拓展当地传统建筑空间和本土文化的精髓,运用文脉延续、文化意象、空间传承、形象诉诸等文化传承手法开展创作实践,赋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创作传承中新的外延与内涵。  相似文献   

7.
王亮  李龙 《建筑知识》2014,(4):30-31
一直以来,坡道都被当作解决建筑竖向交通的一种辅助手段。由于主要起到交通疏导作用,坡道在建筑空间形态构成和场所精神性表达上的作用经常被忽视。本文介绍了坡道在建筑空间中的发展。通过对几个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总结出在当代建筑创作中,坡道空间所展现出的设计手法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宜昌市龙泉古文化街建筑的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从荆楚传统建筑的特点与传统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对新中式建筑创作的角度出发,研究荆楚地区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地域性文化的特征,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层面对建筑的空间特征、风格特色、传统符号和元素的运用、处理手法及自然环境利用和人文的融入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宜昌地区荆楚传统建筑文化背景下新中式建筑中的创作手法和设计思路,提出相应的设计表达策略。  相似文献   

9.
当代博览建筑中的叙事思维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博览建筑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特性,提出将叙事思维运用于建筑创作中以改变博览空间的体验经历,从而深化建筑空间内涵,使建筑主题的表达更富感染力和张力。  相似文献   

10.
姚慧  连峰 《山西建筑》2008,34(7):26-27
通过对书法空间与建筑空间共通性的研究,得出了书法与建筑在艺术创作手法上是相通的结论,指出建筑创作应从传统书法中吸取文化精髓,继承建筑设计中的传统设计方法,将两者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1.
周仪 《时代建筑》2014,(3):40-44
文章指出面对传统结构与现代材料结合,首先需要厘清传统木构建筑本身运用木材表现了什么,如何表现以及在哪些方面具备表现潜力等问题。与西方传统建筑强调立面垂直性和体量塑造的特征不同,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抬梁式和穿斗式这两种主流的木结构均由水平、垂直两种向度的木构件交接而成,它们在水平和垂直空间的塑造上各具潜力。得益于木材出色的出挑性能,中国传统建筑成功塑造了屋顶的水平表现性;得益于木材的轻质、易悬挂与开阖的材料特性,中国传统建筑以柱间垂直向度上的层层装折,装点出了檐下空间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2.
尝试从“性格特征”的角度,探讨一种新的建筑创作思考方式。从建筑性格的定义、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性格特征表达形式等方面,结合相关的建筑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并通过实践案例进行验证。发现“建筑性格特征”对于建筑创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建立系统的选择机制和加强建筑与人感官的联系。基于“建筑性格特征”的思考方式,可以让建筑师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增强对建筑方案内外整体的把控力,不仅只展现建筑的外在形态,更应注重建筑的内在本质,为日后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如何处理新、老建筑的关系,是建筑创作中一个富有挑战意义的命题。论文结合大连市省级数据处理中心及监测实验用房的建筑设计,从思索建筑创作的空间与格局、推敲建筑造型的风格与形体、揣摩建筑中材料与细部3个方面,探讨新老建筑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4.
虚空间与实空间,虚实相生、相反相成,互为因果。本文通过对虚空间设计的研究,试图通过虚空间的设计手法推动空间效用,产生奇妙的空间效应,丰富建筑内涵。  相似文献   

15.
庄少庞 《华中建筑》2012,(10):10-13
结合庭园的空间环境营造是莫伯治建筑创作的重要特征。关于莫伯治早期建筑实践的评析多侧重于地方特色,而对其现代性特质讨论较少,从平面格局、比例尺度和空间组合三个方面对庭园空间的分析有助于深入认识其早期建筑实践及其对后续创作的影响,对理解其创作思想与方法的现代性特质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刘捷  杨林 《建筑与文化》2013,(11):77-79
专业技术性强是医院建筑的一大特点,因此掌握医疗工艺的流程和法则,解决相关的医疗技术性问题是我们首先面对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在人们对医院已经形成的惯性思维的基础上,建筑师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建筑创作,在建筑设计上形成突破和亮点,进行相关的总体规划、建筑设计、人性化设计和造型设计,是我们着重思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理性建筑曾是人类的理想。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各种思潮层出不穷,人们开始对理性建筑精神持怀疑的态度,最终走向了非理性的状态。该文通过对非理性主义建筑哲学和多元空间多功能性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了非理性的思考可以为建筑空间的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的结论,反映了在建筑空间创作中应用非理性主义建筑哲学思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滕露莹 《山西建筑》2007,33(4):25-26
结合里伯斯金个人的建筑思想和创作风格,分别从设计的构思、建筑的空间、室内装置以及立面等角度,对其代表作———柏林犹太博物馆进行剖析,从而解读出建筑师在这一建筑作品创作中所赋予的非理性表征之下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高层建筑发展趋势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从分析新世纪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着手,揭示了这一时期创作观念所呈现出的新趋势,以及建筑本体在技术表现、建筑形象以及近地空间设计等方面的发展走向,从城市空间结构、交通网络、环境系统、文化内涵等方面论述了高层建筑对城市的深层影响,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关注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客观地分析和评价高层建筑的创作和实践,使其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刘芳 《中外建筑》2010,(4):66-67
建筑设计是指对人们所需要的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空间的创作过程,是针对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而进行的一种人为活动。在建筑设计中,创新思维是大部分设计者都应该有的思维方式,其过程是为实现设计者的设想而做的各种方法的探索。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它建立在对设计条件深刻分析和正确理解的前题下,抓住问题的关键和实质,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在反复思考中获得的灵感,运用建筑语言所特有的表达方式和构图技巧,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和卓越艺术性的、完美统一的建筑形象。本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对当前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设计思想,并从元概念出发提倡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思维。从而让以后的建筑设计更具艺术性,且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抽象化、层次化、条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