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了人工刺槐林群落与灌草丛群落的种类组成、生活型谱、垂直结构、生态优势度和均匀度指数.人工刺槐林群落垂直结构复杂 ,物种数目增加 ,生活型谱更接近典型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类型 ,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较灌草丛群落的灌木层低 ,生态优势度较高 ;林下草本层与灌木层相比其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均较高.这表明人工刺槐林群落对灌草丛群落有明显的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样方、样线相结合的方法,对步云山进行了森林植物群落调查.共记录植物79科226属379种,其中,被子植物66科210属352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蕨类植物12科15属26种.对群落分类、物种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步云山共划分为13个森林群落类型;(2)步云山各植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整体呈现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而均匀度指数则整体呈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3)步云山各植物群落的乔木层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海拔的升高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升高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皇甫川流域不同土地利用对群落结构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群落的结构特征对皇甫川流域五分地沟试验示范区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植被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0种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指数顺序为:白榆林天然草地中间锦鸡儿灌丛小叶杨林撂荒地油松林沙棘灌丛沙柳灌丛人工草地侧柏林.(2)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分别是侧柏林和中间锦鸡儿灌丛高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天然草地和中间锦鸡儿的群落结构比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群落结构复杂.综合植物多样性指数和植物群落的结构特点,天然草地、中间锦鸡儿灌丛和白榆林有利于物种多样性保护,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应加大对天然草地的保护并扩大中间锦鸡儿和白榆林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4.
历山白云洞景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WINSPAN将历山白云洞景区植物群落分为8个群丛,应用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不同群落类型和层片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整体相似,与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略有差别,与Simpson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相反,三种多样性指数取得了较一致的分析结果.(2)不同层次的物种对群丛的物种多样性贡献是不等价的,群丛的丰富度指数主要取决于灌木层和草本层,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主要取决于灌木层和乔木层.  相似文献   

5.
南方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植物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省长汀县恢复2、7、13、30 a的4个不同恢复阶段的人工林地及未恢复地、风水林地对照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度指数对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植被恢复过程的进行,植物群落物种呈总体增加之势,风水林样地达到最大,为31科55属60种,但植被的恢复与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植被恢复与演替过程中,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heldon均匀度指数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在空间上,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而Sheldon均匀度指数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的变化规律是: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6.
采用样方、样线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连市主城区南部山体维管束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连市主城区南部山体区域内常见植物47科102属141种.对植物群落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丰富度和均匀度以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并且对各山体不同坡向的植物物种组成进行Jaccard指数计算.结果表明:①群落各层次与多样性指数的关系表现:丰富度指数排序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排序主要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均匀度指数表现为人工林中乔木层较低,自然群落中乔木层较高,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各群落之间则差异不大.②各山体不同坡向的相似性指数存在差异且均0.5,综合坡度等因素,证明大连主城区南部山体植物的组成与坡向间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河南科学》2017,(10):1592-1596
以伏牛山北坡河南嵩县白云山森林生态站栎类次生林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比较了该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该植物群落共有植物31种,隶属于17科22属.其中,乔木层物种较为丰富,优势树种为锐齿槲栎(Quercus alina var.acuteserrata),灌木层主要优势种为悬钩子(Rubus corchorifolius)和连翘(Forsythia suspensa);草本层主要优势种为羊胡子草(Carex rigescens).群落乔木层树种组成分布以小径阶林木居多,说明该群落正处于由幼龄林向中龄林的演替阶段.植物群落乔木层多样性指数(J、D、H)明显高于草本层和灌木层,说明该群落乔木树种多样相比林下植物较为丰富,群落均匀度指数(E)以灌木层最高,可知灌木层分布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8.
对百户湾天然植被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天然植被有5种典型群落,其结构复杂,地上成层现象明显,构成乔木层优势种分属9科16属,以落叶阔叶成分为主体;(2)各群落生活型谱以乔灌木等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3)该天然植被物种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58科454属823种,珍稀植物15种;(4)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高度和人为干扰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梅子湖风景区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梅子湖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总体上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在群落不同层次的变化规律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特征是: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人为因子的干扰对梅子湖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9种典型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β多样性指数对该地区主要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子午岭地区多样性指数总体上呈现出天然混交林天然纯林人工林的特点,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高于人工林;在群落垂直层次多样性上,该地区各森林群落类型的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总体上呈现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趋势;在演替系列中,演替中期或中后期的森林群落类型具有相对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在β多样性上,森林群落之间的相异性普遍较低,但人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与其他群落的物种组成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1.
修文石灰岩山地篦子三尖杉灌丛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名慧  张佰军  刘正华 《贵州科学》2011,29(2):56-59,64
根据样方调查,对分布在黔中地区修文县六桶乡的篦子三尖杉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800m2的样地中,有维管植物92种,隶属52科79属.群落中乔木的个体数量很少,主要由灌木和草本组成,灌木层主要优势种为篦子三尖杉、火棘等.群落外貌常绿,结构简单.整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Gleason指...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典型样地法,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分析大石门沟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乔木和草本种类丰富,但灌木种类较少.调查区域内乔木共28种,灌木26种,草本91种,分属58科107属,各种类主要以阔叶落叶种为主;2)群落水平结构分布规律不明显,但在垂直结构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可分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和草本层结构相对复杂稳定,灌木层结构单一;3)各群落乔木层优势种明显,群落Ⅰ、群落Ⅱ、群落Ⅲ都由3~4个优势种组成,群落Ⅳ乔木层只有1种优势种,如果不进行人工干预,短时间不会改变这种状况;4)群落间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但各群落的灌木层多样性指数远小于乔木层和草本层,即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匀度呈正相关.整体来看,大石门沟森林公园物种多样性指数整体趋势为群落Ⅱ群落Ⅲ群落Ⅰ群落Ⅳ.  相似文献   

13.
选取武汉市残存林里常见的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样地记录的15个样方中各物种的重要值,通过聚类分析中的组间连接法,对研究区域的残存樟树林进行了群落类型的划分;并运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不同群落类型及不同结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残存樟树群落可划分为6个群丛,分别为:群丛1:樟-女贞-络石+阔鳞鳞毛蕨群丛;群丛2:樟-女贞+棕榈-中日金星蕨+黑足鳞毛蕨群丛;群丛3:樟-海桐+棕榈-井栏边草+天葵群丛;群丛4:樟+马尾松-海桐+白花龙-络石+阔鳞鳞毛蕨群丛;群丛5:樟-棕榈+冬青-阔鳞鳞毛蕨群丛;群丛6:樟-栓皮栎-蕨群丛.其中Patrick丰富度指数R最高的是群丛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impson多样性指数D均最高的是群丛4.研究区域内残存樟树群落,垂直结构上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三层.就各层的多样性指数而言,多数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而群丛4例外,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该研究可为武汉市残存樟树林植被的恢复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太湖西区公路两侧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按植物群落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藤本层,运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无锡马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公路两侧主要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各植物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的4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具有相关一致性,草本层则差异较大;(2)公路边坡经人工植被修复后,植物物种多样性比未经修复的显著增加,起到防护边坡和改善景观的作用;(3)修复的湖滩地植物群落盖度大,但种类单一,故物种多样性较低;(4)原生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大;合理的人工修复可促进受损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增加;(5)通过物种多样性计算方法的比较,可以更客观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物种多样性状况。  相似文献   

15.
应用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群落均匀度等对分布在浙江天台山的七子花群落与马尾松群落、甜槠群落、苦枥木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木本植物而言,七子花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马尾松群落、甜槠群落大,比苦枥木群落小;七子花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均比马尾松群落、甜槠群落、苦枥木群落大;各群落的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均大于草本植物。一般地,七子花群落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比相应的马尾松群落、甜楮群落大。在七子花群落、马尾松群落、甜槠群落的垂直结构中,物种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16.
桂西南岩溶植被演替过程中的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2001年10月至2002年8月,以“空间代替时间”方法对(?)岗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岩溶植被进行调查,采用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Margalef’s指数(E)分别从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以及整个群落分析桂西南岩溶植被各演替阶段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行、草本层由种类较少的阳性草种发展到种类丰富的耐荫草种,物种多样性随着演替的进行而增加,在灌草丛阶段存在一个较小的峰值。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在藤刺灌丛阶段达到最大,随后到先锋阶段明显下降,至亚顶极、顶极阶段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又略有回升,但不及藤刺灌丛阶段,亚顶极阶段与顶极阶段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差异不大。乔木层由于亚顶极阶段既存活有阳性树种,又存活有阴性树种,物种多样性基本上是先锋群落阶段〈亚顶极群落阶段、亚顶极群落阶段〉顶极群落阶段。桂西南岩溶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并非随着演替发展而增大,而是在亚顶极阶段达到最大值;不同群落演替阶段各层次物种多样性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灌小层〉乔木层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广西防城港滨海过渡带红鳞蒲桃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4个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群落调查为基础,从种群特征、不同群落类型、重要值指数、层次的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方面分析广西滨海过渡带红鳞蒲桃群落多样性。广西滨海过渡带红鳞蒲桃种群的平均高度为(11.64±2.51)m,平均胸径为(23.00±10.73)cm。群落植物生长型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关系表现为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低于灌木层,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均匀度指数相近,群落间变异幅度较小,灌木层则变异幅度稍大。物种多样性指数则表现出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河南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天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对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枣香林区1 hm固定样地内的植物区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样地内共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54种3514株,隶属于28科41属;区系成分较为复杂,以广布分布成分为主,同时含有一定比例的温带和热带区系分布,体现了该区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特征.群落各层次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层间植物层;Hurlbert指数(DH)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层间植物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D2)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层间植物层;Pielou均匀度指数(J)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层间植物层;Simpson优势度指数(D1)表现为层间植物层>灌木层>乔木层.为认识和研究小秦岭物种多样性特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