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寻找一种快速缓解腰背部抽搐样疼痛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8月~2010年2月我科收治的出现过腰背部抽搐样疼痛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为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的患者32例,综合治疗方案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口服阿法骨化醇片、仙灵骨葆胶囊,肌注鲑鱼降钙素,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等。观察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1d、3d、5d、7d后腰背部疼痛的缓解情况与卧床翻身功能,并观察患者抽搐样腰背部疼痛完全缓解所需要的时间。结果:相对于治疗前,患者在治疗1d、3d、5d、7d腰背部疼痛评分与卧床翻身功能评分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患者抽搐样腰背部疼痛缓解所需要时间为1~4d(2.94±0.80d)。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为主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提高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腰背部抽搐样疼痛的疗效,是缓解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抽搐样腰背部疼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患者日渐增多,脊柱压缩性骨折则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数骨折疼痛会在几周内缓解,部分患者会有腰背部持续性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此类患者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用椎体成形术来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对一些心肺功能较差,全身衰竭,不能俯卧位手术的高危病人,治疗上尚元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自2003年3月-2005年6月作者采用侧卧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危病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例,早期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邓晓强  郭俊彪  王慧敏 《新中医》2017,49(10):88-89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在预防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80例,依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于术毕观察患者期间寻找腰背部痛点进行小针刀治疗。术前术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的疼痛及功能。结果:术后随访6月,2组术后1周、1月VAS评分、ODI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术后1周、1月VAS评分、ODI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疗法能减轻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早期腰背部残留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腰背肌功能训练对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80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在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腰背肌群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病人腰痛残留、再次骨折的发生率.结果:80例患者得到1年以上随访,术后出现腰痛残留率和发生再次骨折率,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腰背肌训练能够提高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远期效果,减少腰痛残留,防止骨折再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腰背肌功能训练对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80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在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腰背肌群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病人腰痛残留、再次骨折的发生率.结果:80例患者得到1年以上随访,术后出现腰痛残留率和发生再次骨折率,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腰背肌训练能够提高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远期效果,减少腰痛残留,防止骨折再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脊神经后支封闭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Ⅰ、Ⅱ期Kümmell病腰背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20例Ⅰ、Ⅱ期Kümmell病患者。男7例,女13例;年龄65~83岁,中位数73岁;均为单椎体病变,T_(12)椎体骨折7例、L_1椎体骨折8例、L_2椎体骨折3例、L_3椎体骨折2例。所有患者均不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近2周内未服用过止痛药物。均采用脊神经后支封闭联合PKP治疗,术前、术后常规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但均不使用止痛药物。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4例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出现腰背部疼痛及大腿外侧疼痛,但未向大腿前侧及小腿放射,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2例残余轻度疼痛。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时,患者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6.58±1.79)分、(1.55±1.26)分、(1.48±0.87)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为(64.38±9.89)%、(21.08±7.02)%、(13.69±3.02)%。结论:脊神经后支封闭联合PKP可有效减轻Ⅰ、Ⅱ期Kümmell病患者的腰背部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大样本量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VP组(300例)和PKP组(260例),进行术前术后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指标对比。结果:PVP组与PKP组在骨折椎体后凸Cobb角纠正方面,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骨折椎体术前后凸Cobb角、骨折椎体术后后凸Cobb角、术前VAS疼痛评分、术后VAS疼痛评分及VAS疼痛评分降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与PKP均可明显降低患者腰背部疼痛、纠正椎体后凸畸形,但与PVP相比,PKP纠正骨折椎体后凸Cobb角度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选择将8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照组单纯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脊柱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2日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3个月VAS、脊柱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在改善腰背部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脊柱后凸Cobb角方面优于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9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患者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进行腰背部肌群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背部疼痛情况和活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S和EVOS评分、治疗前后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EVOS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后凸Cobb角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VAS、EVOS评分、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高永辉  江源  王坤  张楷利 《中医正骨》2008,20(2):43-43,45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常发生于老年女性患者,尤其是绝经期妇女和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骨质疏松易引起椎体压缩、脊柱成角畸形,引起顽固性腰背部疼痛,目前仍缺乏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我院自2004~2006年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1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许小三  汤优民 《新中医》2015,47(6):109-110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分期治疗,随访6月,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椎体压缩比例及cobb角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第7、28天,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观察组骨折椎体压缩比例及cobb角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腰背酸胀2例;对照组出现腰背酸痛5例。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有助于术后疼痛缓解,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2.
邓秀珍 《中医正骨》2012,24(9):78-79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2011年1-7月,对23例接受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男5例,女18例;年龄61 ~ 82岁,中位数70岁.病程1 ~90 d,中位数50 d.骨折部位:T8 ~ T1210例,L1~ L513例.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个月,中位数3个月.所有患者腰背部疼痛等症状均明显减轻,均无骨水泥渗漏、肺栓塞及感染等并发症. 术前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6.8±0.6)分,术后2周降至(1.0±0.8)分.术前活动能力评分(2.8±0.6)分,术后2周降至(1.1±0.3)分.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减轻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腰背部疼痛等症状,并能促进其胸、腰椎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无神经障碍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无神经障碍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21例。了解内固定后疼痛缓解情况,比较术后1周及术后6月脊柱后突Cobb角改善情况。结果:微创经皮内固定植入及骨水泥注射过程均顺利完成,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4.5个月,伤椎均达满意复位,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腰背部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脊柱后突Cobb角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内固定后6月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2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椎体前缘及椎间隙处少量骨水泥渗漏各1例,但均无临床症状。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无新发骨折。结论: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无神经障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0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性将其分为对照组(经皮椎体成形术)和观察组(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法复位),每组4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第3个月观察组的腰背部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脊柱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基础上应用手法复位可显著减轻OVCF患者的腰背部疼痛感,缩小脊柱后凸Cobb,并促进椎体高度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管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采用小管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患者26例,男9例、女17例。年龄62~89岁,中位数74岁。胸椎骨折16例,腰椎骨折10例。术后随访观察患者腰背部疼痛、椎体高度恢复、脊柱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前为(7.81±0.75)分,术后3 d为(2.54±0.90)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前为(50.69±4.73)分,术后3 d为(25.77±5.72)分。椎体前缘高度术前为(8.15±0.83)mm,术后3 d为(11.87±1.19)mm;椎体中部高度术前为(7.65±1.04)mm,术后3 d为(12.35±1.18)mm。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及感染。术后3 d进行X线检查,7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3例为"拖尾征"、3例为椎间盘渗漏、1例为椎体前缘渗漏。1例术后下地活动时腰背部疼痛明显,经镇痛及抗骨质疏松治疗1个月后症状缓解;2例术后半个月腰背部疼痛复发,其中1例经镇痛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半个月后症状缓解、1例住院治疗1个月后症状缓解。3例术后6个月出现相邻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中2例再次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1例采用镇痛及抗骨质疏松等治疗。结论:小管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可以有效缓解腰背部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改善脊柱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因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致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传统治疗方法为长期卧床休息加药物镇痛。但长期卧床休息又导致骨质疏松程度加重及并发症出现。经皮椎体成形术(Per 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介入技术,它是经皮向病变椎体内注入一些填充物如骨水泥等,以此来增强和稳定压缩骨折的椎体,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VCF)患者缓解腰背部疼痛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VCF)患者101例,随机分为保守组和PVP组,保守组49例给予过伸牵引手法按摩等治疗,PVP组52例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结合全身治疗,比较在治疗后的相同时间两组患者腰背部疼痛缓解程度,以腰背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为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VAS量表分数均显著好于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后的同一时间进行组间比较,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VAS分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能够快速缓解腰背部疼痛,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翔  马勇  吕锦瑜  李志伟  许建安 《中医正骨》2010,22(7):10-11,1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0例45个椎体,观察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椎体高度及Cobb角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术前(7.55±1.32)分降至术后(2.15±1.27)分;骨折椎体前缘、中部高度由术前(17.11±2.07)mm和(14.6±1.32)mm增加至术后(21.34±1.53)mm和(18.7±2.04)mm;Cobb角由术前23.2°±4.6°降至术后14.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骨水泥从椎体上终板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3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8.3月,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恢复脊柱的形态,是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或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疗效。结果 42例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后疼痛视觉类比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骨折椎体疼痛无复发。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有效缓解骨折椎体疼痛,维持椎体稳定性,恢复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后疼痛缓解欠佳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佩带腰背支具或护腰、补充注射骨水泥、服用仙灵骨葆胶囊等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椎体成形效果不佳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椎体成形效果不佳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后,通过一系列补救措施的实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减少术后再骨折等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