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2006年3月~2007年11月,我们共进行拇趾离断再植术36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男27例,女9例,17~38岁,平均21.5岁.伤因:铁板砸伤20例,切割伤7例,绳索勒断9例.离断部位:跖趾关节23例,近节趾骨9例,趾间关节2例,甲根部以下2例.伤情:拇趾断面整齐,远端断趾体无挫伤,神经、血管及肌腱无撕脱;伴第2~4趾完全离断1例,伴第2趾开放骨折5例,伴足背皮肤缺损2例.伤后就诊时间0.5~8.Oh,平均4.5 h.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足趾尤其是拇趾离断再植的病例逐年增加,自1996年1月~2001年12月行足趾离断再植23例,效果良好。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男15例,女8例,年龄13~43岁,平均24.7岁。拇趾14例,第二足趾5例,第三足趾2例,拇趾及第二趾同时离断2例。离断平面,跖趾关节5例,近节趾骨13例,趾间关节4例。挤压性伤5例,切割性伤16例,撕脱性伤2例。1.2方法(1)手术方法: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逆行再植方法,先缝合趾底皮肤,屈趾肌腱用改良kessler方法留线,吻合…  相似文献   

3.
多发骨与关节的损伤常常伤势重 ,并发症多 ,重者危及生命 ,做好病人的救治与护理 ,对提高治愈率 ,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将 1999~ 2 0 0 2年 79例多发骨与关节损伤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 4 8例 ,女 31例 ,年龄 7~ 74岁。年龄 1~ 9岁 ,男性 :交通伤 3例 ,休克 1例 ,1处损伤 3例 ,2处损伤 1例 ,非离断伤 1例 ;女性 :交通伤 1例。年龄 10~2 0岁 ,男性 :交通伤 6例 ,机器伤 1例 ,休克 3例 ,脑外伤 2例 ,肺损伤 1例 ,血管损伤 1例 ,内脏损伤 1例 ,1处损伤 8例 ,2处损伤 3例 ,非离断伤 4…  相似文献   

4.
1 病历介绍 患,男,36岁。驾驶农用车时,因翻车事故,导致左足外伤,致疼痛活动障碍2h来诊。于2h前,驾驶农用车时翻于路边沟中。导致左足撞击而受伤,伤后即疼痛、活动障碍,无流血,未经处理急来诊。查体:左足第2、3、4、5跖趾关节活动障碍,明显向上翘起,呈弹性固定,肿胀不明显,无挫裂伤口。摄x光片示:左足第2、3、4、5跖趾关节背侧脱位。予以局麻下整复,复位失败。进一步透视下复位亦失败,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4~56岁。均系完全离断伤。致伤类型:电锯伤3例,切割伤7例,传送带挤压伤3例,冲压伤2例。离断平面:指间关节及其以远5例,近节指骨9例,掌指关节处1例。  相似文献   

6.
痛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01~2004-02我们共收治痛风18例,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4例,女4例,年龄43~75岁,平均51.7岁.受累关节单侧拇趾9例、双侧拇趾5例,单侧柘趾关节3例,单侧拇指关节1例.血尿酸3.72~4.56mmol/L,病程10 d~8 a,均无痛风石结节及关节畸形出现.本组均经综合治疗症状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趾移植对手和足部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并简化麻醉和手术操作以缩短手术时间。方法:局部浸润麻醉下切取趾关节,不解剖足背动脉、大隐静脉和第一跖背动脉,携带趾背伸肌腱及皮岛,进行指-趾动静脉血管吻合,指趾骨钢丝捆扎固定,早期进行功能康复。结果:4例手术成功,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平均37.5度。结论:局麻下吻合指趾血管的近趾关节切取和移植术的简单、损伤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第一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与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比较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Ovid、MEDLINE、CBM、EMbase、WanFangData、TheCochraneLibrary(2012年第1期)以及康健循证医学知识仓库,查找第一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与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比较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截至2012年2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个RCT,共计206例患者(269只足),其中第一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组98例(130只足),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组108例(139只足)。Meta分析结果显示: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在穿鞋、外观的评分方面优于第一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穿鞋:MD=-0.88,95%CI(-1.55,-0.22),P=0.01;外观:MD=-5.04,95%CI(-8.94,-1.14),P〈0.00001];但两者在患者满意度、转移性病损、疼痛、日常及体育活动和拇趾区承重压力的评分方面,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疗效优于第一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受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和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的影响,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足趾移植再造手指149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自1995—06/2006—06实施足拇甲瓣、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手指149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3例,女46例,年龄5~47(平均24.7)岁,足拇趾皮甲瓣移植84例,第二趾移植57例;足拇趾皮甲瓣与第二趾组合移植5例;2、3足拇联合移植3例。术后发生动脉危象4例,静脉危象5例,经及时处理,再植指成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指(趾)不全离断临床治疗方法探讨。方法:判断伤指(趾)残端血运情况,选择适应症病人,残端原位缝合。结果:手术简单安全、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2007年7月,我院收治1例痛风误诊为软组织感染患者,经积极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先天愚型,肥胖。初诊2007年7月20日,因右足拇趾及足背红肿疼痛1d就诊。家人代述,夜间突然发病,抱足哭泣。体检:右足拇趾、第一跖趾关节及周围红肿热痛,边界不清,活动受限,触摸时疼痛加重。  相似文献   

12.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2004—04~2006—02收治的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64例68指,男55例57指,女9例11指,年龄15~39(平均28)岁。致伤原因:机器伤33例,切割伤18例,砸伤13例。离断性质:完全离断48个指,不完全离断20个指。再植时限2~6h。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我们曾对20例完全或接近完全离断的指(趾)进行了再植手术,成功12例,其中完全断离的拇指2例均再植成功,1例系右拇指完全离断的小儿,另一例系左拇指完全离断的成人。现将成人病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48岁,工人,于1966年2月16日上午8时被电锯锯断左拇指,伤后32分钟送到医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体温36℃,脉搏96,血压120/80。左拇指断面不整,伤面从指关节平面离断,但远近两端关节面完整光滑无损,关节囊壁截成两半,背侧仅有无血运的真皮层相连。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8岁,已婚,工人,囚右足车撞伤肿痛活动受1h于2005年10月31日入院。该患者于1h前行走时被后面行驶的摩托车撞倒,挫伤右足趾致右拇趾畸形,疼痂逐渐肿胀,话动受限。经拍片以“右足第一跖趾关节脱位,右第二跖骨骨折”收入院。入院后经查,见右足跖趾关:竹背仲约60度位畸形,弹性固定,活动受限。X线片见右足第一跖趾关节远端向背侧成角移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种类型断指再植的临床经验及术后血管危象的处理体会。方法:2000年6月至2007年4月,行断指再植100例,其中指尖离断伤23例。远节指间关节至近节指间关节间离断伤66例,近节指间关节以近离断伤11例。其中锐性离断伤72例,冲压伤、挤压伤和绞轧撕脱伤所致断指28例。结果:再植100例手指,完全成活89例,部分存活4例,失败7例。术后随访2-26个月,用中野和玉井功能评价标准来评定疗效,其中优良率占86.52%。结论: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和术后及时正确处理血管危象是提高断指再植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周晓英  张虹婷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9):1777-1778
气管狭窄及离断伤的修复是一个棘手的难题,目前常用的修复方法有断端吻合、肌骨膜瓣修复等,在治疗上虽然方法很多,但常由于手术后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反复形成、新建气管壁塌陷等原因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1]。1993年11月~2004年5月我科对9例气管离断或狭窄患者采用胸锁乳突肌锁骨瓣进行一期气管重建术,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93年11月~2004年5月我科采用胸锁乳突肌锁骨瓣治疗的气管离断或狭窄共9例,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41岁。其中气管完全离断4例(车祸伤3例,机器绞榨伤1例),气管完全离断均…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 1995年以来在断腕、断掌再植中有 19例超过 6~ 8h后才建立血液循环 ,再植后伤手功能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9例 ,男 16例 ,女 3例 ;年龄 16~ 4 6岁 ,平均 2 8岁。病因 :为机器压伤 8例 ,电锯伤 7例 ,刀砍伤4例。损伤部位 :腕部离断 8例 ,掌部离断 11例。手术建立血液循环的时间 :伤后 6~ 10h 7例 ,11~ 16h 9例 ,16h后 3例。1 2 手术方法1 2 1 彻底清创后 ,妥善处理骨与关节 ,腕部离断应争取行关节成形术 ,以交叉克氏针固定 ,两端关节面损伤严重将关节功能位融合 ,以钢板固定 ;掌部离断多以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研究足拇趾腹移植修复手拇指腹缺损这一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4年6月起,我们对28例拇指腹缺损或坏死患者采用含腓侧趾底固有动脉和神经的足拇趾腹皮瓣移植进行修复。结果:有25例完全成活,3例边缘部分坏死。其中10例获得随访,时间半年到4年,平均1.3年。移植指腹无明显瘢痕,外观饱满,耐磨、有指纹,两点分辨觉在5~8mm,持物时无异常感觉,拇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足拇趾腓侧趾底固有动脉和神经的解剖位置恒定,修复后的拇指外形与正常拇指相似,恢复了精细感觉功能,是修复拇指腹缺损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相成  潘昭勋  王岩  董纪元  张群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694-4695,i001
目的:探讨用足拇趾腓侧瓣镶嵌的改良第2足趾再造手拇指的术后功能及外观形态。方法:利用趾蹼处的血管吻合形成的交通支,分清趾蹼处血管吻合,切取以趾底动脉为蒂的足拇趾腓侧皮瓣,将其嵌入第2足趾的中节与近节的跖侧狭细处,消除其狭细的外观。结果:13例14指全部成功,镶嵌的皮瓣全部成活,再造指的外形逼真。其关节屈曲60&;#176;~80&;#176;,对掌功能基本恢复。术后1~3个月恢复了痛温触觉及2点分辨觉。术后6个月测量再造拇指与正常拇指的中间周径差异为0.3cm,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02,P&;gt;0.05,a=0.05)。结论:切取拇趾腓侧瓣镶嵌的改良第2足趾再造拇(手)指的手术方法较传统第2足趾再造拇(手)指的手术方法难度增加不大.再造指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阴茎不完全离断伤再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二例进行阴茎不完全离断伤再植术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预防出血;预防感染;观察血液循环;观察排尿情况。结果:二例阴茎不完全离断伤再植术获得成功。结论:细致认真的护理工作是再植手术成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