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绞痛先兆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的新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前合并心绞痛患者146例,与同期不合并心绞痛先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临床资料。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不合并心绞痛组比合并组死亡率高,预后差;合并心绞痛组的积极处理因素与其预后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不合并心绞痛先兆患者组较合并心绞痛组病情重,预后可能差,而合并心绞痛组积极处理后无积极意义,提示心绞痛先兆可能起到缺血预适应作用,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悦性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370-1371
目的: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及预防。方法:对28例青年人(≤40岁)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男性26例,占92.9%;7-9月份发病16例,占57%;体力劳动者22例,占78.6%;有明显冠心病危险因素者28例,占89.3%;发病前有诱发因素者23例,占82.1%。结论:青年人心肌梗死具有男性多见、夏季多见、体力劳动者多见、危险因素多明显、诱发因素多突出、先兆少、症状多典型等特点。其发生多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加强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青年人心肌梗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先兆症状的调查分析,掌握心梗先兆的发病规律,以达到早期预防的目的.方法 对门诊和住院的心肌梗死患者先兆症状进行回顾性调查,采取问卷、面谈和查阅病历的方式.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都有一定的先兆症状和患者强弱而复杂的心理反应特点.结论 在医务队伍中广泛普及心肌梗死诊断治疗知识,并在社区群众中做好心肌梗死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做到人人懂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基础知识和预防方法;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发病时的心理反应程度,给予有效的干预,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利于治疗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说,每一次心绞痛都是一次流产的心肌梗死,就是说,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心肌梗死的大门,就看你另一只脚是退回来(心绞痛缓解),还是也跟着迈进去(真的发生了心肌梗死)。而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就是万分火急的事情了,一半左右的患者常常连进医院的机会都没有了,在院外发生猝死(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称为猝死)。因此,如何识别高危人群、高危症状至关重要。当然临床中并非所有的"心肌梗死"发作都有先兆,但通常会有50%~80%的人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前会有一些预警的先兆症状,一般发生先兆的时间为1~2天或更久。若加以留意,事先发现先兆症状  相似文献   

5.
人到中老年期,疾病,尤其是癌肿的发病率大大增加,直接影响了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但是,无论哪种癌肿,一旦出现,就必定有一些先兆。因此,了解和掌握这些先兆,对癌肿的及早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1乳腺癌大约75%发生于50岁以后的妇女。男性的发病率约为全部乳...  相似文献   

6.
《健康博览》2008,(9):21-21
我父亲患有高血压病,血压控制得一直不错。前不久,我父亲在外乘凉回来,感觉心里憋闷,气急、咳嗽,之后嘴里还有血性泡沫吐出来。这下可把我们全家吓坏了,赶紧把父亲送到医院,医院诊断为心肌梗死。可之前父亲没有一点先兆出现,怎么就心肌梗死了呢?  相似文献   

7.
小中风,学名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过小中风的人患中风的可能性,比未患小中风者高16倍;我国每百名中风病人,25人曾患过小中风。最新研究成果还发现,小中风不仅是中风的先兆,而且与心肌梗死、糖尿病关系密切。据美国资料报道,1982年小中风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者是一般人的13倍。有人曾对225例小中风病人随访6年,结果23%的小中风患者死于心肌梗死。在另一项调查中发现,小中风患者竟有19.3%并发了糖尿病,是一般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种凶险的疾病,它发病突然,往往防不胜防。这是一种经常没有症状的疾病,无疼痛感却危害严重。这种疾病的名字就叫急性心肌梗死。您对它了解多少?知道它的先兆和预防措施吗?本期健康讲坛,我们为您请来山西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牛天福,聊聊急性心肌梗死的防与治。  相似文献   

9.
米玉红 《健康向导》2021,27(2):30-31
为什么要关注急性肺栓塞 大家对恶性肿瘤和心肌梗死都很熟悉,谈虎色变的原因是因为太凶险,属于要命的疾病.这次给各位介绍的是另一个可以没有任何先兆、同样要命的疾病——急性肺栓塞.急性肺栓塞的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在死亡的患者中85%在起病2小时内发生猝死,所以可以想象,这部分猝死的患者几乎没有到医院就诊的机会,这也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每年有26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12秒有1人被心血管疾病夺去生命。这些心肌梗死的患中90%为男性,绝大多数都吸烟。高血压和胆固醇升高是血栓闭塞性脑卒中和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共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急性心肌梗死也被称为“胃肠型心肌梗死”,属于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以上腹痛和(或)恶心、呕吐、呕逆、腹胀为主,偶见腹泻及顽固性呃逆。胃肠型心肌梗死约占急性心肌梗死的2.7%~17.6%,甚至30%,占无痛型心肌梗死的90%。现就唐山市协和医院收治的胃肠型心肌梗死患者4例加以分析,以便更好地为基层临床工作者提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2.
急 性心肌梗死患者半数以上突起疼痛 疾病发生前无任何先兆,并且常发生于后半夜或凌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中半数发生在医院外,未能到达医院救治。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在供应心肌血液的动脉血管即冠状动脉内突然发生血液凝固——血栓,血管闭塞、血流中断而致。如不能及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非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心电图ST段抬高的原因及其与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相鉴别的心电图特征。方法183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演变,注意ST段抬高的程度、动态、持续时间与症状的关系。根据患者情况做心肌酶、肌钙蛋白、心脏超声等其他相关性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并明确其非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的其他原因。结果183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ST段抬高的病历资料中,正常ST段抬高、早期复极综合征和迷走神经高张力共97例,占53.0%,而左室肥厚、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左室室壁瘤、肺栓塞等共86例,占47.0%,心电图有其各自的特征。结论心电图ST段抬高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但急性心肌梗死并不是引起ST段抬高的惟一原因,其他常见原因依次是正常ST段抬高、早期复极、左室肥厚、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室壁瘤和变异型心绞痛等,这些非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ST段抬高在心电图演变、范围、ST段特征、T波等方面均不同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14.
先兆子痫病人引产更易成功吗?〔英〕/XenakisEJ…∥ObstetGynecol.-1997,89(4).-600~603先兆子痫的发病率约6%~8%,它对母婴带来了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可靠的病因仍不清楚,然而唯一清楚的治疗方法则是胎儿及其胎...  相似文献   

15.
许海燕 《工企医刊》2009,22(1):32-33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病死率高,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于中老年人。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约占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3%~6%。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20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6.
黄健 《职业与健康》2007,23(23):2224-2224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学表现不典型,临床上大约有20%~30%心肌梗死的患者表现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推算大约近1/3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存在误诊的隐患。因此,提高对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警惕性,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及宫颈长度测量在早产预测中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etal fibroneetin,fFN)和宫颈长度测量单独及二者联合对先兆早产孕妇最终发生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至5月,在北京市海淀妇幼保健院门诊定期产检的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176例,测定其阴道分泌物中fFN及超声测量子宫颈长度,追踪其妊娠结局,统计学分析,采用单独及联合使用两种方法预测早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①进行fFN检测的176例先兆早产孕妇中,24例fFN呈阳性,152例呈阴性。24例fFN检测呈阳性的孕妇在从阴道分泌物中取出标本后的7d,14d和37周内分娩,分娩率分别为20.8%(5/24),29.2%(7/24),33.3%(8/24);152例呈阴性的孕妇在7d,14d和37周内无1例分娩。②同时超声测量宫颈长度的124例先兆早产孕妇中,9例孕妇的宫颈长度≤2.6em,其中6例在7d,14d,37周内分娩,分娩率分别为55.6%(5/9),11.1%(1/9),0;115例宫颈长度〉2.6cm的孕妇,无1例发生早产。③本研究结果显示,fFN预测孕37周前发生早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0.5%,33.3%,100%;而宫颈长度预测孕37周前发生早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100%,97.5%,66.7%,100%;二者联合预测,则上述指标均为100%。结论①fFN呈阳性对预测早产有一定价值,而呈阴性的预测价值更高,并有积极意义。②宫颈长度超声测量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早产预测手段,它和fFN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先兆早产孕妇的阳性预测率。  相似文献   

18.
透壁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0%~35%发生左室室壁瘤(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 LVA),大约占心肌梗死后存活患者的10%-20%^[1,2]。自从Cooley等1958年首次报道体外循环下心脏室壁瘤切除术后,手术治疗成为心肌梗死并发左心室室壁瘤治疗的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心肌梗死,又称为心肌梗塞,是因心脏的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致使部分心肌严重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坏死的一种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病死率很高。不少病人发病前都有先兆表现,而及时识别发病征兆,及早进行抢救、治疗,确可挽救不少的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正>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常为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的先兆,其发病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脂样斑块活动、血小板聚集、冠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