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基于新的改进粒子群算法(NIPSO)的BP神经网络来解决拟合非线性函数所出现的误差较大的问题。此算法在粒子群优化算法基础上,分别让权重和学习因子非线性和线性变化,建立基于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新模型,再与BP神经网络结合之后来拟合非线性函数。结果表明,新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更加合理且高效地提高了BP神经网络的拟合能力,减小了拟合误差,提高了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复杂非线性系统建模的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的T-S模糊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新型系统建模算法。该算法将T-S模糊模型良好的可解释性及RBF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相结合,构成T-S模糊RBF神经网络用于系统建模,并采用动态调整惯性权重的改进的PSO算法结合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实现网络参数的优化调整。首先,利用所提算法进行了非线性多维函数的逼近仿真,仿真结果均方差(MSE)为0.00017,绝对值误差不大于0.04,逼近精度较高;又将该算法用于建立动态流量软测量模型,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动态流量测量结果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15L/min,相对误差为1.97%,基本满足测量要求,并优于已有算法。上述仿真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于复杂非线性系统具有较高的建模精度和良好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具有主从结构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实现了惯性权重、加速因子、最大速度等系统参数与目标函数的同步优化。将主程序的一个粒子作为子程序的一组系统参数,在该组控制参数下使用基本的粒子群算法对子程序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并把子程序优化所得的全局最优值返回主程序作为主程序的一个适应值,同时使用基本的粒子群算法对主程序的适应度函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优化性能较基本的粒子群算法有了显著提高。该方法对于粒子群算法的参数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电网配电系统动态无功功率优化中,粒子群算法的精度和收敛性较低。提出一种基于粒子和惯性权重优化的改进粒子群算法。此算法首先调节粒子的状态,然后采用S曲线拟合来优化惯性权重在粒子群算法里的搜寻能力。最后,用此最优的学习策略来提高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性。通过仿真验证,提出的基于粒子状态和惯性权重优化的粒子群改进算法比传统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具备更好的收敛性。此算法在电网配电系统中运行中产生的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地平衡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函数递减惯性权重的粒子群优化(GDIWPSO)算法。此算法利用高斯函数的分布性、局部性等特点,实现了对惯性权重的非线性调整。仿真过程中,首先对测试函数优化以确定惯性权重的递减方式;然后比较了该算法与权重线性递减、凸函数递减、凹函数递减的粒子群算法优化不同测试函数的性能;最后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搜索能力、收敛速度及执行效率等方面均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计时传统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在汽车制动系统(ABS)可靠性预测中存在预测精度不高、误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隶属函数的改进模糊神经网络算法。采用偏移优化方法对模糊控制算法的隶属函数进行改进;引入粒子群算法进行自适应惯性权重的寻优能力、收缩因子的收敛速度优化;最后与模糊神经网络算法融合,调整原算法的中心值、宽度值和连接权值,避免原算法在汽车制动系统可靠性预测中陷入局部最小值。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的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具有比传统神经网络算法和模糊控制算法更小的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7.
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解的不足,本文基于基本粒子群算法,着重对惯性权重因子进行改进,在非线性递减惯性权重策略基础上增加随机因素的考虑,给出了改进的算法—非线性递减随机惯性权重粒子群算法。并利用国际常用基准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改进算法的计算性能优于基本粒子群算法。在此前提下,本文针对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参数计算复杂问题,又提出一种基于上述改进算法的参数估计方法,以最大似然准则作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参数估计计算模型。算例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是高效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Alopex的粒子群算法及其在软测量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的缺点,提出一种利用Alopex算法(algorithms of pattern extraction)和PSO算法结合的新算法,该算法将Alopex的步长取法加以改变,并加入了随机噪声,具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很高的搜索效率。最终将算法应用于BP网络的权重和偏置量的优化计算,完成软测量的建模。结果表明改进型粒子群算法搜索效率明显提高,应用于软测量建模能提高模型的精确度,减少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9.
工业过程常含有显著的非线性、时变等复杂特性,传统的极限学习机有时无法充分利用数据信息,所建软测量模型预测性能较差。为了提高极限学习机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的极限学习机软测量建模方法。首先,利用高斯函数正态分布的特点实现惯性权重的自适应更新,并线性变化学习因子以提高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搜索性能;然后将该算法用于优化极限学习机的惩罚系数和核宽,得到一组最优超参数;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脱丁烷塔过程软测量建模中。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极限学习机模型预测精度有明显的提高,验证了所提方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制冷站控制系统易产生振荡, 且无法实现系统性能整体优化的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制冷站非线性 预测控制策略, 优化目标函数设计为满足建筑冷量需求的同时, 尽可能提高系统整体能效. 为解决上述两个优化目 标之间的矛盾关系, 本文采用模糊逻辑设计了优化目标权重自适应模块, 实时求取权重因子最优解; 针对非线性系 统在线优化求解困难问题, 本文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滚动优化算法, 采用神经网络作为反馈优化控制器, 并将系统优化目标函数作为在线寻优性能指标, 结合Euler-Lagrange方法和随机梯度下降法对控制器权值和阈值进 行在线寻优, 算法计算量小, 占用存储空间适中, 便于采用低成本的现场控制器实现制冷站预测控制. 仿真实验结果 表明, 本文所提出的预测控制策略与PID控制相比, 在未加入优化目标函数权重自适应模块情况下, 系统平均能效 比提高约32.5%; 进行优化目标函数权重自适应寻优后, 系统平均能效提高约39.43%.  相似文献   

11.
位晶晶  刘勤明  叶春明  陈翔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38(4):1119-1122,1127
针对设备的健康预测缺乏大量样本且存在样本不均衡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均衡支持向量机(IPSO-BSVM)的健康预测模型。首先,提出动态非线性惯性权重对PSO进行优化;其次,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多分类均衡支持向量机BSVM,以减小由于样本量不均衡引起的误差;然后利用改进后的PSO对BSVM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利用建立的IPSO-BSVM模型对设备进行状态识别及剩余寿命预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小样本数据不均衡下的设备健康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已有神经网络功放建模的建模精度不高,易陷入局部极值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改进并行粒子群算法(Improved Paralle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PSO)。该算法在并行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变异操作,防止陷入局部最优;在微粒的速度项中加入整体微粒群的全局最优位置,动态调节学习因子与线性递减惯性权重,加快微粒收敛。将该改进算法用于优化RBF神经网络参数,并用优化的网络对非线性功放进行建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减小建模误差,且均方根误差提高19.08%,进一步提高了神经网络功放建模精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箱式粒子滤波的群目标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群目标跟踪方法中,粒子滤波(Particle filter, PF)算法常被用来解决点量测的非线性滤波问题.而当量测数据受到测量偏差或未知分布边界误差的影响时,传感器获得的点量测需要转换成区间量测,此时原有PF算法不能直接适用.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广义似然(Generalized likelihood, GL)函数加权的PF算法.该算法在原有PF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广义似然函数的积分解来计算区间量测下的粒子权重.为了降低算法的运算量问题,又提出基于箱式粒子滤波(Box particle filter, Box-PF)的群跟踪算法.首先,在目标状态空间内抽样矩形区域的箱式粒子.然后采用区间分析和约束传播方法,利用区间量测压缩后的粒子与预测粒子的容积比来计算粒子权重.最后,在群目标状态估计结果和群演化网络模型的基础上估计群结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GL-PF算法相比, Box-PF算法具有更高的运算效率,并能降低估计结果中的峰值误差.  相似文献   

14.
一种非线性权重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出现早熟和不收敛问题,分析了基本PSO算法参数对其优化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非线性权重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NWAPSO)。在优化过程中,惯性权重随迭代次数非线性变化,改进的算法能使粒子自适应地改变搜索速度进行搜索,并与基本粒子群算法以及其他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搜索精度和收敛速度等方面有明显优势。特别对于高维、多峰等复杂非线性优化问题,算法的优越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针对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s,RBF)神经网络结构参数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蛙跳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参数的新方法。将RBF神经网络参数组成一个多维向量,作为蛙跳算法中的参数进行优化。以适应度函数为标准,在可行解空间中搜索最优解,并对蛙跳算法进行了改进。非线性函数逼近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相对标准遗传优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有较小的均方误差,具有更好的逼近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种群多样性不足、易陷入局部寻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目标骨干粒子群优化算法(improved bare-bones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BBMOPSO)的电力系统环境经济调度的求解方法.IBBMOPSO采用一种搜索权重非线性递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打磨机器人在打磨过程中对恒力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恒力执行器PID型模糊控制器。设计新型PID型模糊控制器,减少设计规则库数量;提出变权重综合型适应度函数,结合误差积分绝对值和控制信号积分绝对值优化PID型模糊控制器的综合性能,同时减小超调量与稳态误差;采用自适应惯性权重策略加快粒子群迭代速度,使用粒子群算法对PID型模糊控制的比例因子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经过粒子群优化的PID型模糊控制实现了打磨力的平稳输出,响应速度提升10%,调节时间缩短14%,系统无超调、无振荡,提高了打磨力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8.
郜振华  梅莉  祝远鉴 《计算机应用》2012,32(8):2216-2218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典型线性递减策略的惯性权重不能和运算过程中非线性变化的特点相匹配的问题,提出一种用典型线性递减策略和动态变化策略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惯性权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L-DPSO)。该算法充分利用了线性递减策略的线性和动态变化策略的非线性特点,对两种策略赋予了相应的权重。然后将L-DPSO算法和单独使用典型线性递减策略来确定惯性权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LPSO)及单独使用动态变化策略来确定惯性权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DPSO)进行比较,用Griewank和Rastrigin函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适当调整典型线性递减策略和动态变化策略的权重,L-DPSO算法的收敛速度明显优于LPSO和DPSO算法,收敛精度也有所提高。最后,对L-DPSO算法和几种常用的惯性权重计算方法确定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作比较,用Griewank和Rastrigin函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L-DPSO算法也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关于应用软件保证在应用中安全可靠,应研究软件可靠性预测问题.针对软件可靠性预测系统是一个多因素的、非线性的复杂系统,传统设计高精度的准确数学模型预测方法是相当困难,RBF神经网络是一种非线性预测能力相当强的预测方法.为了提高软件可靠性预测的准确率,提出一种粒子群优化RBF神经网络的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模型首先将软件可靠性因子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软件可靠性准确率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出,然后将RBF神经网络的参数初始为粒子群中的粒子,软件可靠性准确率作为粒子优化的目标函数,通过粒子群之间的协作来获得RBF神经网络最优参数,用最优参数对RBF神经网络对软件可靠性进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软件可靠性预测方法相比,粒子群优化RBF神经网络对软件可靠性预测的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同时解决了传统RBF神经网络参数寻优难题,更加适合于软件可靠性预测.  相似文献   

20.
左旭坤  苏守宝 《计算机应用》2012,32(10):2724-2727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把惯性权值作为全局参数,很难适应复杂的非线性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距和S型函数的粒子群权值调整策略(SFIW)。利用S型函数能够在非线性和线性之间平滑过渡的特性,构造了基于Logistic方程的惯性权值函数。在优化过程中根据每个粒子的粒距大小,调整每个粒子的惯性权值函数的非线性系数,使得粒距较大的粒子获得较大的惯性权值、粒距较小的粒子获得较小的惯性权值,从而平衡算法的局部开发和全局探测能力。最后,通过对基准函数的仿真并与其他PSO算法比较,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