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头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儿童自闭症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接收的42例自闭症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对A组患者采用常规头针治疗,对B组患者采用头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采用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CARS评分由(95.002±24.018)分下降至(83.945±18.463)分,B组患者CARS评分由(94.863±23.581)分下降至(61.813±13.179)分,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头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儿童自闭症,对患者交流、运动等多方面具有明显益处,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2.
头针疗法治疗自闭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验证醴神开窍头针疗法对自闭症儿童的疗效.方法:将70例自闭症患儿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醒神开窍头针疗法,配合音乐治疗及结构化教育方法,头针穴取智九针(额五针、四神聪)、情感区、心肝区,每日1次,每周休息1天,6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单纯采用音乐治疗及结构化教育方法.采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克氏量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量表)、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量表)、Gesell发育量表(社会适应发育商、语言发育商)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克氏量表、CARS量表、ABC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治疗后克氏量表、ABC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社会适应发育商、语言发育商评分明显提高(均P<0.01),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大龄组(4~6岁)与中小龄组(2~3岁)在克氏量表、ABC量表、社会适应发育商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醒神开窍头针疗法能显著提高自闭症治疗效果,能较好地改善患儿的自闭症状及提高智商、语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且年龄大小对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刺研究》2009,34(3)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与干预训练对不同病情程度儿童自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2例自闭症患儿,按家长意愿分为靳三针组和行为干预组,其中靳三针组118例予"靳三针疗法",以头部穴组为主,行为干预组84例由儿童特殊训练学校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训练,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2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按病情程度分层,对组间总有效率及两组治疗后CARS总分进行比较,只有重度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靳三针组重度患者治疗后CAR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患者病情程度均有所减轻(P<0.01);组间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靳三针疗法"对不同病情程度的自闭症患儿均有疗效,对重度自闭症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行为干预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行为分析法联合针刺大脑语言区治疗孤独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孤独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联合针刺大脑语言区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大脑语言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中文版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C-PEP)评分及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CARS、AB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ARS、ABC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ARS、AB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PEP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PEP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C-PEP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行为分析法联合针刺大脑语言区治疗孤独症患儿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孤独症症状,提高患儿适应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穴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自闭症患儿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掷币法对我院收治的81例自闭症患儿分组,对照组40例单纯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头穴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行为功能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经治后观察组儿童孤独症评分量表(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头穴针刺治疗自闭症患儿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语言、行为、智力功能,其效果优于单一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探讨经络按摩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佛山市启聪学校2016年1月-2017年9月在校自闭症患儿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教育康复训练,重度情绪障碍患儿加服利培酮口服液),观察组采用经络按摩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使用CARS、ABC量表记录患儿的情绪及行为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对比治疗前CARS、ABC评分明显降低,问题行为及情绪障碍症状明显改善,且停止经络按摩及运动疗法3个月之后,对自闭症患儿问题行为及情绪障碍的改善疗效仍然存在。治疗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教结合"是当今我国特殊教育领域与医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康复思想,经络按摩与运动疗法的结合正是"医教结合"康复模式的创新,此方法治疗儿童自闭症的效果确切,无创伤性及不良反应,对于改善患儿的行为及情绪障碍,提高患儿的社会适应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儿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具有研究的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刺对儿童自闭症不同临床症状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针刺治疗对儿童自闭症不同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202例自闭症患儿,按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18例予“靳三针疗法”针刺治疗,每天1次,每周6次,治疗4月。对照组84例由儿童特殊训练学校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训练,每天1次,每周6次,治疗4月。结果:治疗后2组CARS总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间CARS量表各项指标病情程度改善比较,除模仿、躯体应用能力2项外(P〉0.05),其余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针刺治疗对自闭症患儿绝大部分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均优于特殊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运用头穴针刺配合带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疗效。方法:将54例自闭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用同样方法进行语言行为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康复训练。治疗组进行头穴针刺治疗,带针进行训练,而对照组不予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和4个疗程结束后,运用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和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进行评估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病例治疗后CARS评分、ABC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CARS评分、AB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不如治疗组降低显著。结论:头穴针刺配合带针康复训练对儿童自闭症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毫针速刺法结合火针治疗自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自闭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毫针速刺法结合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AR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CARS评分各项除对照组情感反应和焦虑反应评分外,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ARS评分中情感反应评分和焦虑反应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ARS评分中模仿评分和躯体运用能力评分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针速刺法结合火针治疗自闭症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情感反应和焦虑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头舌针结合综合康复治疗早期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接受头舌针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行为矫正、人际关系发展、感觉统合训练等),对照组26例接受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3个月、6个月CARS、儿童孤独症行为(ABC)量表评分及S-S语言发育阶段变化,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ABC量表、CA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患儿ABC量表及CA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患儿S-S语言水平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儿ABC量表、CARS行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S-S语言水平较治疗前提高(P0.05),但是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儿ABC、CARS及S-S语言水平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舌针结合综合康复治疗早期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在改善孤独行为上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患儿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调肠治神”法针刺对孤独症谱系(ASD)儿童行为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招募60例ASD儿童随机分为针刺康复组(30例)与康复组(30例)。康复组实施教育康复训练,针刺康复组在教育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调肠治神”法针刺治疗,取穴选用头针(四神针、智三针和言语三区)与体针(天枢、足三里与上巨虚)相结合,并于针刺前行开穴法,隔日1次,每周3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以行为量表评分(CARS评分、ABC评分)及胃肠功能评分(GSI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评分及各评分变化率的差异,并分析治疗前ASD患儿行为量表评分与胃肠功能评分的相关性,以及治疗后ASD患儿行为量表评分变化率与胃肠功能评分变化率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两组ASD患儿的CARS评分、ABC评分和GS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SD患儿胃肠功能GSI评分与行为量表评分(CARS量表及ABC量表)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行为量表评分与GSI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康复组比较,针刺康复组患儿各量表评分前后变化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针刺康复组GSI总分变化率与CARS总分、ABC总分变化率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康复组GSI总分变化率与CARS总分、ABC总分变化率无显著相关性(P> 0.05),但具有相关趋势。结论:“调肠治神”法针刺可改善ASD患儿的行为症状及胃肠功能,且ASD患儿行为症状与胃肠症状的针刺疗效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儿童痉挛型脑瘫采取中药内服、针刺推拿联合药浴、穴位埋线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的价值。方法将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A组与B组,每组20例。A组实施神经节苷脂静脉注射、康复训练治疗; B组在A组基础上结合中药内服、针刺推拿联合药浴、穴位埋线治疗,对比其结果。结果 B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治疗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分(FMFM)、平衡能力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MAS)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取中药内服、针刺推拿、药浴、穴位埋线等综合疗法能够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身体平衡、生活能力等,建议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儿童自闭症(CA)的疗效。方法:将70例自闭症患儿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组(A组)和康复组(B组),各35例,分别予相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CARS评分和ABC评分,并判断疗效。结果:疗效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前后CARS和ABC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两种方法对CA的治疗都有效,加用针刺后可提高有效率。结论:治疗CA中A、B两组方案均有疗效,但在疗效指数和行为指标对比上A组综合疗效优于B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自闭症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认知控制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5月本院儿童康复科接收的自闭症患儿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式下患儿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CARS评分、以及家长对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CAR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CA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自闭症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焦虑抑郁和CARS评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家长对相关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广大医护工作者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刚  袁立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497-249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自闭症的临床疗效,为自闭症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将67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和对照组34例,通过治疗前后儿童自闭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针刺组CARS得分及ABC总分治疗后同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以显著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运动能力、感觉能力、语言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针刺治疗自闭症有效。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儿童自闭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自闭症的临床疗效,为自闭症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将67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通过治疗前后儿童自闭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针灸组CARS得分及ABC总分治疗后同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以显著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运动能力、感觉能力、语言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针刺治疗自闭症有效。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探究头穴留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自闭症患儿临床症状及心理教育量表(PEP)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康复医院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150 例自闭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 75 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采取头穴留针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采 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估〕及 PEP 评分、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治疗 4 个月后两组患儿 CARS、ABC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 4 个月后观察组患儿 CARS、ABC 评分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4 个月后两组患儿 PEP、SF–36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 治疗 4 个月后观察组患儿 PEP、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头穴留针联合康 复训练可减轻自闭症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心理发展状况,利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疗法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A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互动式头针疗法治疗(先采用头针针刺,留针期间进行音乐教育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音乐教育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评分及Gesell发育商(DQ)各项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CARS评分、ABC评分及各项DQ评分(社会适应DQ评分、个人社交DQ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CARS评分、ABC评分及各项D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疗法配合音乐教育疗法能减轻AS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社交及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自闭症儿童临床主要症状进行归纳,分析自闭症儿童发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方法:对56例自闭症患儿进行症状学整理,归纳出8大症状,并与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对照,分析其中医病因病机。结果:自闭症儿童最容易出现的6大症状分别为社会沟通障碍、语言表达障碍、饮食方面的问题、胆怯、具有相对突出的能力及脉象细弱(P0.01)。结论:就中医而言,自闭症的症状特点不局限于精神方面、行为方面及语言方面这3大方面。典型自闭症,不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因素,其主要发病脏腑责于脾胃,病机乃脾精大亏,胃气虚弱,气血不足(特别是宗气不足)。  相似文献   

20.
冯士梅  吕武士  纪伦伦 《新中医》2021,53(13):166-169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康复训练组39例和联合治疗组43例。康复训练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包括行为分析法(ABA)、结构化教学法(TEACCH)、感觉统合疗法(SIT)和语言交流沟通训练(ST),联合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组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及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CA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CARS评分低于康复训练组(P0.05)。治疗后,2组言语/语言/交流、社交、感觉/认知/意识、健康/躯体/行为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言语/语言/交流、社交、感觉/认知/意识、健康/躯体/行为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可减轻患儿的孤独症程度,提高其语言和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