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社区急救对患者院前急救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救电话及到社区急救的患者90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社区急救,再行院前急救,对照组不进行社区急救,直接进行院前急救,比较2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33例(73.33%),急救失败12例(26.67%);对照组急救成功27例(60.00%),急救失败18例(40.00%),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率57.78%,死亡率42.22%,对照组存活率44.44%,死亡率55.56%,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急救可明显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可成为院前急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心脏骤停效果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8例心脏骤停患者按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效果分为复苏成功的观察组和复苏失败的对照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电话指导、心肺复苏开始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出车后有效电话指导29例(85.3%),多于对照组的14例(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开始平均时间观察组为3.1±2.8min,早于对照组的8.4±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成功率观察组为13.30%,高于对照组的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效果的因素较为复杂,包括患者的基础疾病、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和方法等,应通过缩短呼救反应期,尽早实施心肺复苏,规范急救流程和相关措施,加强公众急救培训,有效提升心脏骤停院前急救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接诊方式不同分为急诊入院的观察组与家属送入院的对照组,比较其急救反应时间、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到达急诊科时间(17.49±6.21)min、急诊科初步处理时间(14.29±3.08)min、送至专科治疗时间(13.45±4.02)min、并发症发生率(6.17%)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有效率(97.5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院前急救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院前急救对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急诊脑出血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院内急救,观察组患者在给予院内急救之前先行院前急救,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的占6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1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1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有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与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急诊科接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抽取170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8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与护理,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结果(治愈、好转、植物状态以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护理能够有效降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植物状态和死亡率,改善结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辉 《当代医学》2014,(36):46-47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脑出血患者的正确急救办法,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急诊内科抢救的7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n=38),分别采用一般急救办法和院内与院外相结合的综合急救办法,对比分析抢救成功率。结果研究组脑出血患者经急救措施治疗后抢救成功率为86.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成功率(71.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给予院内与院外相结合的综合急救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诊科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经验,探讨提高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成功的措施.方法:13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按照急救措施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为非院前急救患者,观察组74例为院前急救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成功率为91.8%,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救治成功率71.5% (P<0.05).观察组病死患者的生存时间为(13.25±1.35)h,明显长于对照组(6.57±1.38) h(P<0.01).结论:院前急救能够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延缓患者病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优越性。方法将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28),分别给予小骨窗开颅术和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当天血肿清除≥90%患者24例,占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例数最多拔管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例数最多分级类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例数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例数与对照组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经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积极有效的术后护理,对减少其并发症,提高其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早期血压控制对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再出血风险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超早期血压控制的6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察组),未给予超早期血压控制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压达标率明显增高(76.67%VS93.44%),再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31.67%VS4.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平均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高于观察组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再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高于无再出血患者( P<0.05)。结论:超早期血压控制通过显著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和防止血肿体积扩大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严重肝外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结果 (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外伤患者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抢救成功率高等优点,因此损伤控制性手术这一外科理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现场急救护理观察组61例;未进行现场急救护理直接送到医院救治对照组59例,对院前急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发现120例患者中进行现场急救的61例患者中死亡3例,未进行现场急救的59例患者中死亡12例,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情稳定率86.9%,对照组病情稳定率6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脑疝1例,应激性溃疡2例,感染5例)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脑疝4例,应激性溃疡8例,感染10例)。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通过院前及时、迅速、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提高病情稳定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脑出血患者,其中,54例患者经院前急救后送入医院,将其作为实验组,54例患者未进行院前急救,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9.6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出现消化道出血、坠积性肺炎及中枢性高热等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院前急救,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有效提高其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急诊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院前急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100%、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院前急诊护理可以迅速挽救脑出血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改善了患者预后,对生存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郑光宇 《大家健康》2013,(15):103-104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选择于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例,将经院前急救后送院的90例设为观察组,60例由家属直接送至医院的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预后情况。结果:2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重残率、植物生存率及入院后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与轻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对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与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姚群梅 《中外医疗》2013,(12):179-18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脑内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察组采用CT引导下脑内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结果治疗后,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总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脑内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可靠,能有效的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DVT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7 d的凝血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VT的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有利于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术后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保守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收治93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采行微创穿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死亡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死亡病例,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I指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操作简便,可大幅降低死亡率,安全性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获得提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徐艳华  姚琴 《当代医学》2016,(9):116-117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组采用一体化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急救护理,对比分析2组的抢救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41、6.324,P<0.05)。干预组抢救成功率为97.3%,显著高于对照组(8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P<0.05)。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抢救中,采用一体化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急救护理组(对照组)48例与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组(观察组)52例.比较两组预后.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1%,对照组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始溶栓时间(38.2±5.7)h,明显早于对照组的(67.2±13.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0,P〈0.01).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