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齐大山铁矿矿区的客观实际 ,对复垦造林 (田 )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设计。设计中 ,对复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对复垦区域、复垦土源及复垦工艺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对以较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复垦效果进行了说明 ,对绿化后给社会和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预测。同时 ,阐述了已实施复垦绿化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露天采矿技术》2016,(6):94-96
对伊敏露天矿的复垦绿化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进行分析探讨,总结伊敏露天矿排土场复垦绿化技术方案:选择排土场种植物种——建立覆土技术标准——实施水保工程措施——管护复垦绿化成果,得出伊敏复垦绿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排土场复垦绿化是露天煤矿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矿区生态平衡的有力手段。本文从伊敏1#露天矿开采特点、土壤特征等实际出发,系统地阐述了本矿排土场复垦绿化的初步尝试和效果,论述了适合本地区复垦绿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井工开采对土地的损毁及传统土地复垦方法存在的弊端,阐述了边采边复理论和基本设计,并基于实例对传统复垦进行了对比分析。边采边复是以井工开采沉陷与土地复垦措施耦合为主要目标的新型复垦方法,更适用于高潜水位地区采煤沉陷土地的恢复。其关键技术在于复垦时机的把握,复垦标高的设计和复垦范围的确定,最终目标使土地恢复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朝国露天矿动态复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改善和恢复朝国露天矿开采破坏的矿区生态环境,结合矿区的自然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生态环境破坏预测,提出一种动态复垦模式。该动态复垦模式将矿区复垦工作动态地贯穿于采矿整个生命周期中,在采矿的设计、施工生产和闭坑不同阶段分别对采场、排土场、运输公路和工业场地进行复垦规划、动态复垦推进和剩余复垦,并在初期复垦结束后进行复垦效果评价与补充复垦。特别是在采场采剥期间,采用喷播绿化技术和覆土播种方法对采场台阶进行动态复垦,形成了边采矿边复垦的作业模式。针对目前矿区复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该动态复垦模式和采后复垦模式下的矿区复垦比较,结果表明该动态复垦模式可提前完成矿区复垦,且采场复垦效果好。建议矿区从现阶段开始依据该动态复垦模式进行复垦。  相似文献   

6.
露天矿开采过程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矿区环境严重恶化。复垦设计在解决露天矿矿区环境再造中起到关键作用。以平果铝土矿采空区复垦为例,结合DIMINE矿业软件对复垦区进行三维建模,实现了复垦设计的可视化,宏观地反映了复垦区地表工程的整体空间布置情况和尺寸大小,弥补了利用CAD设计复垦施工图时表达失真的缺点,使得复垦设计更加准确形象,从而可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对该矿山的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煤矸石山生态复垦绿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蕾 《同煤科技》2011,(2):13-16
总结大同煤矿集团公司近年来矸石山生态复垦绿化技术,阐明了矸石山生态复垦绿化的关键环节及树种选择.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干热河谷地区开展排土场复垦植被绿化技术研究,制定复垦规划,抓好整地质量,筛选耐热抗旱植物品种,加强抚育管理,加速了复垦绿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单元划分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可以科学地确定复垦区域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向,为便于复垦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督管理,对复垦方向相同、主要复垦工程和技术措施一致的损毁单元进行归类,确定损毁土地的复垦单元,根据各复垦单元分别进行土地复垦设计和投资估算。本文以我国华北某技改煤矿土地复垦为例,分析、探讨了基于适宜性评价的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单元划分体系,为科学配置土地资源、指导复垦工程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集“矿区主干道路、重点景区绿化、排土场复垦与生态重建、优质苗木生产、优质牧草生产、优质中药材生产、绿色农产品生产、工业旅游与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矿区废弃土地资源再利用方案。指出矿区土地复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支撑和复垦土地生态系统的管理问题。2002年以来,本方案设计的内容在逐步实施,土地复垦的科研成果逐步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通过注浆和微生物脱硫的方法,解决煤矸石山自燃和煤矸石中硫的赋存的问题,同时通过对废弃的煤矸石山进行整形和复垦,以达到绿化矸石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生态学为露天矿土地复垦的理论依据,以海州露天煤矿为实例,阐述了利用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进行露天矿土地复垦及植被建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钟山排土场所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以钟山排土场立地特性调查的结果为基础,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钟山排土场土地复垦生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根据设计对钟山排土场进行了复垦,复垦初步情况表明,钟山排土场粉尘污染和水土流失基本得到了治理,钟山排土场的土地复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唐胜卫  李书钦  钟铁  谭辉  王飞 《现代矿业》2011,27(9):111-113
针对钟山排土场所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以钟山排土场立地特性调查的结果为基础,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钟山排土场土地复垦生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根据设计对钟山排土场进行了复垦,复垦初步情况表明,钟山排土场粉尘污染和水土流失基本得到了治理,钟山排土场的土地复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集“矿区主干道路、重点景区绿化、排土场复垦与生态重建、优质苗木生产、优质牧草生产、优质中药材生产、绿色农产品生产、工业旅游与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矿区废弃土地资源再利用方案。指出矿区土地复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支撑和复垦土地生态系统的管理问题。2002年以来,本方案设计的内容在逐步实施,土地复垦的科研成果逐步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以生态学为露天矿土地复垦的理论依据,以海州露天煤矿为实例,阐述了利用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进行露天矿土地复垦及植被建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特征,将采前生态系统类型与采矿扰动因子列为矿区生态破坏类型划分的两个重要因素,并对煤矿区生态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回顾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历程,简要介绍了各阶段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在矿区土地复垦评价与规划、复垦土壤重构、矿区土地复垦界面要素演替规律、矿区生态重建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土地复垦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地下开采矿山充填复垦与非充填复垦、露天开采矿山剥采复一体化、矸石山绿化、复垦土壤剖面重构、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综合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干热河谷地区排土场复垦植被绿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业中 《金属矿山》1994,(5):30-31,43
通过在干热河谷地区开展排土场垦植被绿化技术研究,制定复垦规划,抓好整地质量,筛选耐热抗旱植物品种,加强抚育管理,加速了复垦绿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露天开采占地面积大 ,开采时间长 ,影响范围广 ,特别是对土地的破坏严重。文中通过对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特点和 GIS强大功能的分析 ,阐述了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信息系统建立的设计思想 ,系统结构 ,功能和实现途径 ,并在安太堡露天煤矿人工重建的生态系统上进行运行、验证。结果表明 :该系统运行良好。基于GIS的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信息系统的建立@申广荣  相似文献   

20.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文章分析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特征,将采前生态系统类型与采矿扰动因子列为矿区生态破坏类型划分的两个重要因素,并对煤矿区生态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回顾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历程,简要介绍了各阶段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在矿区土地复垦评价与规划、复垦土壤重构、矿区土地复垦界面要素演替规律、矿区生态重建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土地复垦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地下开采矿山充填复垦与非充填复垦、露天开采矿山剥采复一体化、矸石山绿化、复垦土壤剖面重构、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综合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