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重症药疹治疗总结。方法 结合临床回顾分析。结果  17例重症药疹治愈 16例 ,死亡1例。结论 重症药疹应早期足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2.
分析我院及第二炮兵总医院皮肤科,2001年6月-2007年6月间门诊及住院重症药疹病例79例,其中大疱表皮坏死松懈型药疹37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26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16例。其中死亡12例。解热镇痛药物占首位,其他依次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别嘌呤醇,卡马西平,碘胺药,中药,不明种类药物,痢特灵和鲁米那。死亡率以剥脱性皮炎型最高,大疱表皮坏死松懈型次之,重症多形红斑型最低。死亡患者至少有3个以上脏器累及。因此认为患者年龄、药疹类型、从发病到正规足量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时间以及内脏累及的多少决定患者的预后;解热镇痛药、别嘌呤醇以及卡马西平等药物的应用应谨慎。  相似文献   

3.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药疹(附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在治疗重症药疹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IVIG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情况.结果 2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疗效较差情况下加用IVIG后获得成功救治.结论 救治重症药疹应尽早应用IVIG,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林丽  林红  符兰芳  符景秋 《海南医学》2011,22(9):138-139
目的探讨我院近年来收治重症药疹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至2010年收治的11例重症药疹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 11例患者中10例经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门诊随访,直至全部痊愈;1例TEN型患者因多脏器衰竭转院后死亡。结论重症药疹患者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皮质类固醇治疗重症药疹中和良好的整体护理是治疗重症药疹,明显降低病变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3例临床分析田美华(附属医院皮肤科)关键词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皮质类固醇激素中图法分类号R758.25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重症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该病的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皮损累及皮肤和粘膜,表现为全身皮肤的红斑、水疱、大...  相似文献   

6.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SEM)是药疹中较严重的类型.目前国内外有关SEM的报道很多,大多数集中在致敏药物分析方面,但致敏药物对SEM治疗疗程的报道很少,尤其是皮质类固醇激素对疗程的影响.为探讨SEM主要致敏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选取1995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32例SEM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重症药疹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近9年住院重症药疹患者的诊治情况。方法:对33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位居前位为抗癫痫药,次为甲状腺治疗药。病种类型中重型多形红斑最多见,占66.67%,剥脱性皮炎次之,占27.27%,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占6.06%。结论:早期诊断和足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治疗的关键,引起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中以抗癫痫药居首位,其病种当中重型多形红斑是最常见,其次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和剥脱性皮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56例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类型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重症药疹住院患者的致敏药物、潜伏期、糖皮质激素用量,并发症等。结果单种致病药物中以抗癫痫类药物(卡马西平)及抗痛风药物(别嘌呤醇)居首位,而致病药物种类仍以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为首位。结论预后与药疹类型、治疗措施有很大关系,治疗上除及时停用一切致敏药物外,要特别重视及早采用足量的皮质类固醇激素。  相似文献   

9.
重症药疹是一种严重的全身药物反应,在这种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尤其应注重皮肤粘膜损害的治疗与护理,本文就我科近期收治的5例病人护理要点做如下总结。临床资料重症药疹病冽5冽,其中大抱性表皮松解型2例,剥脱性皮炎型2例,重症多形红斑1例。男性4例,女性1例,均有明显的皮肤粘膜损害。治疗原则1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以及与其结构相似的药物.2促进体内致病药物的排泄。3应用抗过敏或解毒药。4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5注意水、电解质紊乱与脏器损害。6预防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副作用。7支持疗法与精心护理。护理1皮肤护理:1.1患者应住单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药物疹的抢救及护理.方法:对4名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入院后及时给予足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加强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结果:经一系列积极抢救治疗,3例病人治愈,1例死亡.结论: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发病急,进展快,皮损及全身症状严重,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精心护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5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重症药疹中,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0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8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7例;死亡4例。在致敏药物中,抗生素占首位,其他依次为别嘌呤醇、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及其他类药物。结论重症药疹的预后与患者的年龄、发病到正规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时间以及内脏受累的程度有关。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重症药疹的首选,同时联合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和副作用,快速控制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皮质类固醇激素使用于典型病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李春荣皮质类固醇激素在临床上应用较广,对某些严重疾病确有缓解症状的功效,现介绍二例典型病例如下:例一:患者,女,16岁,诊断急性荨麻疹,患者因对654-Ⅱ过敏,全身皮肤出现苍白及淡红色的风...  相似文献   

13.
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皮肤病112例临床分析董萍云韩秀君郭文友附属二院皮肤科(050000)关键词皮质类固醇激素;皮肤疾病;治疗随着自身免疫疾病的逐渐增多,皮质类固醇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愈了很多重症皮肤病患者。激素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别嘌呤醇引起的药疹,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潜伏期长,皮疹反应严重,全身症状及临床受累多见、病程长等特点。合理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治疗这类药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切除术的术前准备注意事项。方法:分析55例患者术前准备经过,包括抗胆碱酯酶药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补钾及麻醉前用药等。比较了术前使用激素(激素组,n=20)和不用者(非激素组,n=35)术后呼吸恢复经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和因危象或呼吸恢复差而需呼吸支持)。结果:本组患者术前40%存在低钾;术前应用哌替啶不会造成呼吸抑制;术前使用激素与否对术后呼吸恢复无影响(P>005)。结论:MG患者易出现低钾,应予重视;哌替啶1mg·kg-1肌注作为经过充分准备的MG患者术前用药是安全的;本组病例中术前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并未能改善术后呼吸恢复经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对58例SLE患者,于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其差异。结果: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前SLE患者体内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在治疗后SLE患 本内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Th1类细胞因子较Th2类细胞因子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SLE患者经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体内Th细胞因子平衡向Th2偏移,这可能为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SLE患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明在重症非典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中,停用皮质类固醇对于视网膜脱离复位、解除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 PE)渗漏及提高视力(VA)的作用。设计:前瞻性,非比较性观察性病例序列研究。受试者:皮质类固醇治疗的17例重症非典型CSC患者的24只眼。在17例患者中,16例误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其眼部病变。这些患者被误诊为脉络膜炎、小柳综合征或其他类似疾病且无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干预:临床观察或激光光凝术。主要观察指标:视网膜复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R PE渗漏解除、Snellen视力表VA提高。结果:停用皮质类…  相似文献   

18.
卡马西平导致56例药物性皮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导致药物性皮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56例卡马西平所致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药物性皮炎中剥脱性皮炎25例(45%),斯-章氏综合征(Steven-Johnson综合征)11例(20%),大疱性表皮松解型5例(9%),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8例(14%),荨麻疹型7例(12%);前三型重症药疹均伴有系统性损害.结论:卡马西平药疹大多为重症药疹,具有多器官受累、临床症状严重、病程长的特点;及时、合理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辅以支持疗法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各型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常见致敏药物及治疗,为重症药疹的合理防治、减少其并发症、 提高治愈率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9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6例重症药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性分析。结果:126例重症药疹中,男女比例为1:1.38;住院时间为(12.7±9.8) d。最常见类型为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最凶险的类型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死亡2例。抗生素为本组患者最常见的致敏药物类别;最常见的单一致敏药 物为卡马西平,其次为别嘌呤醇。结论:本地区重症药疹多见于中青年人群,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为最常见类型,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病死率最高,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住院时间最长。及时停用致敏药物,早期足量应用糖皮 质激素,适时联合使用非激素治疗手段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lin,IVIG)、血浆置换、血液透 析,有助于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黄伟涛  许曼红 《吉林医学》2008,29(11):906-908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药物与药疹发生的关系以及药疹的防治。方法:对我院皮肤科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间因药疹到门诊就诊或住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9例患者中有196例可明确为1种致敏药物,占67.8%(196/289)。由青霉素类引起的药疹共有71例,占36.2%(71/196),其中阿莫西林45例,安西林21例,苄星青霉素G5例。磺胺类引起的药疹共有36例,占18.4%(36/196)。解热镇痛药引起的药疹共有56例,占28.6%(56/196),其中扑热息痛24例,吲哚美辛26例。青霉素类及解热镇痛药引起的药疹中重症药疹分别占8.5%(6/71)及8.9%(5/56)。巴比妥类引起的药疹共13例,占6.6%(13/196),其中重症药疹占38.5%(5/13)。治疗所需的糖皮质激素控制剂量多为80—120mg/d,病程较长。结论:青霉素类、解热镇痛类及磺胺类药物是引起药疹最常见的药物。引起重症药疹的药物主要为青霉素类、解热镇痛药以及巴比妥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