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伴有远位牵涉痛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采用PVP治疗伴有远位牵涉痛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86例,采用视觉模拟法(VAS)对手术前后疼痛进行评分.采用WHO标准对疼痛缓解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显示术后疼痛明显减轻(P<0.01).疼痛完全缓解42例,部分缓解38例,轻微有效6例.结论 PVP治疗伴有远位牵涉痛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2):1149-115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配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4例。PVP组给予PVP治疗,手法复位配合PVP组给予手法复位配合PVP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残疾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ODI评分显著降低(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VAS、ODI评分分别为(2.40±0.90)、(23.60±3.70)显著低于PVP组的(3.10±0.60)、(29.80±2.90)(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升高(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椎体前缘高度为(28.10±1.30)mm显著高于PVP组的(23.40±2.00)mm(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Cobb角均显著降低(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伤椎Cobb角(19.20±2.80)°显著低于PVP组(23.90±2.30)°(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1.11%,低于PVP组的18.51%。[结论]手法复位配合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有效恢复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椎体畸形,改善残疾功能障碍指数,并降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周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3椎)行PVP治疗,记录术前及术后1周内疼痛VAS评分、手术前后Cobb角。结果83椎中10椎骨水泥渗漏至椎体周围及椎间隙,1椎周围静脉内出现骨水泥。VAS评分术后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疼痛与稳定性上效果明确,治疗效果可在术后1 d后显现,1周内疗效稳定;PVP对椎体压缩无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77个椎体)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PVP术治疗。观察并比较手术前及术后3d、3月、6月、12月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ADL评分)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本组56例患者共77节椎体均成功实施PVP手术,13例患者16节椎体(20.78%)发生骨水泥外漏,无截瘫、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比较,术后3d、3月、6月、12月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升高,且随时间延长,疼痛缓解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均逐步提高(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3d、3月、6月、12月患者压缩椎体前缘及中间高度均明显恢复(P〈0.01)。结论PVP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明显缓解疼痛及恢复日常活动能力的效果,并可以部分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可以作为其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如何预防并发症。方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58例,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在病椎单侧注入骨水泥。术前及术后3d进行VAS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58例疼痛治疗后明显好转,VAS评分、活动能力较治疗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V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止痛效果明显,能很快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早期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体位复位PVP治疗88例GenantⅠ、Ⅱ、Ⅲ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别记录GenantⅠ、Ⅱ、Ⅲ型骨折患者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角、疼痛VAS评分,比较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GenantⅠ、Ⅱ、Ⅲ型骨折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角、VAS评分术后2 d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均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17例(19.3%)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13例渗漏到椎体旁,4例渗漏到椎间盘,无椎管内渗漏发生,均未产生临床症状。骨水泥渗漏发生率GenantⅠ型较GenantⅡ、Ⅲ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复位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明显改善GenantⅡ、Ⅲ型椎体压缩骨折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及后凸角,但随着椎体压缩程度的增加,骨水泥渗漏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老年OVCF患者(112椎体)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组和PKP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手术前后VAS评分和ODI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治疗费用、住院天数相比,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组均少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ODI及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疗效相当,但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较PKP手术时间更短、费用更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止痛泵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04—2015-07在本院行PVP治疗的11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手法复位后行PVP;观察组在行PVP的同时利用止痛泵进行止痛处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疼痛制止程度。结果 2组手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 d、2周、1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和局部Cobb角差异不大;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痛泵下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更好,可降低患者的疼痛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好,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过伸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5例41椎,其中男10例,女25例;年龄60~92岁,平均(75.7±7.3)岁。过伸体位复位后行PVP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椎体高度及Cobb角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5例41椎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20~85 min,平均(35.0±14.1)min。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1.8~9 mL,平均为(4.6±1.6)mL。患者PVP术后VAS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及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伸体位复位结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安全可行,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骨折改善率相关因素。方法对74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VP治疗。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并收集相关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测量患者矢状面Cobb角、骨水泥弥散程度、骨质疏松程度、矢状面椎体压缩率以及术后椎体压缩改善率。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椎体压缩率、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椎体压缩骨折改善率为34.83%±3.09%。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术前椎体压缩率、骨水泥弥漫系数与椎体压缩改善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程度与椎体压缩改善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病程、患者骨质疏松程度以及术前椎体压缩率为影响椎体压缩骨折改善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PVP能够显著改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椎体压缩症状及恢复脊柱力学结构的稳定;患者的病程、骨质疏松程度以及术前椎体压缩率与椎体压缩骨折PVP术后改善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止痛泵下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 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自2008年8月至2011年9月,74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在C型臂下行手法复位后马上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整个操作过程患者带自控镇痛泵。所有患者均在术后行X线检查以评价骨水泥填充情况及有无渗漏。疗效判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 对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分级比较,观察手术并发症,以及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改善情况。 结果 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17例出现骨水泥的渗漏,有6例出现穿刺部位疼痛,X线检查骨水泥充填良好,骨折复位满意,术后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改善。74例患 者平均随访19个月,疼痛未见加重,仅2个椎体高度出现少量丢失,2例患者邻近椎体发生骨折,再 次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结论 止痛泵下手法复位联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疗效好,整个治疗过程痛苦小,可在短时间内解除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20例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射,6例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注射。术后比较VAS及ODI变化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单个椎体注射骨水泥量为3.0~4.5 mL(平均3.2 mL),全部病例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3.5个月。椎体高度和后凸畸形无明显恢复。术后VAS评分和ODI明显改善。结论 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缓解疼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间采用了PVP和PKP治疗的5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于术前、术后3 d和术后3个月随访时进行疼痛强度评价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前、术后3 d和术后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压缩变化测量。结果 53例患者手术操作全部成功,1例出现骨水泥渗透到椎体旁。疼痛完全缓解32例(60.4%),显著缓解21例(39.6%)。术后及随访6个月,VAS评分、椎体压缩率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长期随访观察疼痛无复发,X线片未见椎体高度丢失。结论 PVP及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微创、安全、疗效优良、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的理想方法。合适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和良好的术中操作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伴或不伴远隔部位疼痛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8-09采用PVP治疗的7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8例术前伴远隔部位疼痛(观察组),51例术前无伴远隔部位疼痛(对照组)。比较2组骨折类型、骨折程度,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观察组手术前后远隔部位疼痛VAS评分。结果7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76(6~42)个月,5例失访。观察组出现5例骨水泥渗漏,对照组出现11例骨水泥渗漏。末次随访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远隔部位疼痛VAS评分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垂直压缩骨折率较对照组高,重度骨折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可有效缓解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远隔部位疼痛,胸腰段椎体重度、垂直压缩形骨折应排除远隔部位疼痛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单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06诊治的14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73例采用手法复位联合PVP治疗(观察组),70例单纯采用PVP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即刻脊柱后凸角、伤椎楔形角、伤椎前缘高度、中段高度、后缘高度、后凸角复位百分比、楔形角复位百分比、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百分比、椎体中段高度恢复百分比、椎体后缘高度恢复百分比、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2组术后1 d疼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14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术后即刻观察组脊柱后凸角、伤椎楔形角较对照组小,伤椎前缘与中段高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伤椎后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凸角复位百分比、楔形角恢复百分比、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百分比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椎体中段、椎体后缘高度恢复百分比、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1 d疼痛VAS评分与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注射量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较单纯采用PVP治疗具有良好的骨折椎体复位效果,但术中需注入更多的骨水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传统PVP治疗骨质疏松性上胸椎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07诊治的20例骨质疏松性上胸椎椎体压缩骨折,10例采用改良PVP治疗(观察组),10例采用传统PVP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比较2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与ODI指数。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各出现1例骨水泥渗漏。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2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上胸椎椎体压缩骨折采用改良PVP与传统PVP治疗均能有效缓解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但是改良PVP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次数更少,并能有效减少创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C型臂的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探讨该技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1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2个椎体,在C型臂X线透视下,取俯卧位,经皮穿刺,在病椎注入骨水泥。术前及术后3d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术前、术后40层螺旋CT扫描,观察椎体形态改变。结果治疗后15例患者疼痛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VAS评分差异(P<0.001)有统计学意义;活动能力也有不同程度改善,活动能力评分治疗前后差异(P<0.001)有统计学意义;部分椎体的前缘和椎体中部高度有一定恢复。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止痛效果明显,能很快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早期下床活动。该手术属微创手术,在骨科临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过伸牵引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7—2017-03采用过伸牵引手法复位联合PVP手术治疗的38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结果 4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1例椎体前缘渗漏,3例椎间隙渗漏。术后3 d复查X线片显示伤椎椎体高度至少恢复了80%。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为(2.8±0.9)分,较术前(8.7±1.4)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3(6~24)个月。随访期间1例出现邻近椎体骨折,再次行PVP术后症状缓解。结论过伸牵引手法复位联合PV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明显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疼痛缓解迅速,可恢复一定的椎体高度,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per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CF)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23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共28个椎体。CT检查明确病椎椎体后壁的完整,应用C型臂X光机手术前和手术中定位,采用经单侧椎弓根手术入路,平均骨水泥注射量2~4ml左右。术前后应用国际通用术前疼痛目测分级(VAS)评分。结果23例患者28个椎体操作全部成功,成功率100%。术后3d疼痛开始缓解15例;术后1个月疼痛完全缓解18例(1823),显著缓解5例(523)。VAS评分平均2.01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术后1年随访,患者完全满意16例,满意5例,较满意2例。术后1年疼痛VAS评分平均2.13分;与术后1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VP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微创手术,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引起的疼痛,维持椎体稳定性,是一种有价值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PVP治疗29例35个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手术成功率100%,X线检查骨水泥充填良好,骨折复位满意,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29例经平均8.8个月随访,疼痛未见明显加重,椎体高度无继续丢失。结论PVP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明显,可在短时间内解除患者痛苦,恢复正常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