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 研究蜘蛛香抗焦虑复方的药效及其与γ-氨基丁酸受体(GABA-R)作用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明暗箱、自主活动、尼可刹米致小鼠惊厥试验,观察了蜘蛛香抗焦虑复方低、中、高剂量(1.2、2.4、4.8 g/kg)ig给药10 d对小鼠行为的影响;另设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和地西泮(2 mg/kg)阳性对照组。结果 高架十字迷宫和明暗箱试验结果显示,蜘蛛香抗焦虑复方中、高剂量具显著的抗焦虑作用(P<0.05),并呈量效关系,这种抗焦虑作用可被氟马西尼所拮抗,小鼠自主活动试验结果显示,蜘蛛香抗焦虑复方各剂量对小鼠自主活动的次数无显著影响(P>0.05),提示无镇静作用,蜘蛛香抗焦虑复方各剂量对尼可刹米致小鼠惊厥的潜伏期及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蜘蛛香抗焦虑复方有显著抗焦虑作用,并可能是通过GABA-R发挥抗焦虑作用的,且该复方无镇静及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选酸枣仁中3种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主要有效组分(总皂苷、总黄酮、总生物碱)最佳配伍。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对照组及给药A~F组,观察各组小鼠自主活动情况;采用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45 mg/kg)协同睡眠试验,以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为评价指标,筛选酸枣仁镇静催眠有效组分的最佳配伍。对所得有效组分最佳配伍的药效进行比较和验证实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给药A、C、E组小鼠自主活动减少(P<0.05、0.01),C、D组小鼠站立次数略有减少(P<0.05)。在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试验中,给药组C~F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B~F组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1)。经多元统计分析,酸枣仁镇静催眠有效组分的最佳配伍组合为总皂苷200 mg/kg、总黄酮0 mg/kg、总生物碱20 mg/kg。结论 应用均匀设计与药效学相结合确定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方法是可行的。验证实验表明,酸枣仁有效组分的最佳配伍组合可以达到与原药材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肾方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红素氯合酶-1(HO-1)干预作用。[方法]制备小鼠含药血清;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空白血清组(30 mmol/L葡萄糖+10%空白血清)、糖肾方低剂量血清组(30 mmol/L葡萄糖+10%低剂量含药血清)、糖肾方高剂量血清组(30 mmol/L葡萄糖+10%高剂量含药血清)。使用4-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糖肾方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GF-β1、HO-1和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诱导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的长梭形,细胞核呈梭形改变。MTT检测:与空白组比较,高糖组光度值明显增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低剂量含药血清组在培养24 h后吸光度值均有下降,吸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光度值下降强于低剂量组(P<0.05)。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测定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细胞对比,高糖组中TGF-β1、α-SMA含量增加;经过含药血清干预后,高糖诱导的HK-2细胞TGF-β1、α-SMA含量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肾方高、低剂量组血清比较,在降低TGF-β1方面,高剂量组效果较好(P<0.05),在降低α-SMA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O-1在高糖诱导后含量稍升高,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糖肾方含药血清干预后,含量升高,与高糖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肾方高低剂量组血清比较,升高HO-1含量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肾方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和干预TGF-β1、α-SMA、HO-1相关分子的表达,可以抑制细胞外基质成分沉积,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细胞损伤,逆转上皮-间质转分化,从而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延缓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从猫豆中提取的单体成分猫豆胍 (MDG) 的镇静催眠、抗惊厥和抗震颤麻痹作用,为猫豆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小鼠自主活动法、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法、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法、抗硝酸士的宁致惊厥试验法和氧化震颤素致小鼠震颤试验法,观察 MDG 的镇静催眠、抗惊厥和抗震颤麻痹作用。结果在 375 mg/kg 剂量下 MDG 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和活动路程 (P<0.05);500、625 mg/kg MDG 能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入睡小鼠只数 (P<0.05、0.01);625 mg/kg MDG 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 (P<0.05) 和显著延长小鼠发生惊厥的潜伏期和死亡时间 (P<0.01);MDG 在 375 和 625 mg/kg 剂量时,对小鼠震颤潜伏期和持续时间均无显著影响 (P>0.05)。结论 猫豆中提取的 MDG 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但没有抗震颤麻痹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蛇床子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性、宿醉反应和耐受性。方法 观察蛇床子生药、醇提物对小鼠自主活动和对戊巴比妥钠催眠剂量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的影响;观察蛇床子醇提物对小鼠醒后自主活动的影响,及其重复给药对自主活动和催眠实验的影响。结果 蛇床子生药、65%、95%醇提物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且睡眠时间均显著长于空白对照组;地西泮、65%醇提取物小鼠睡前站立次数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65%、95%醇提物组小鼠醒后活动次数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蛇床子生药、65%、95%醇提物组小鼠于给药第1、3、5、15天站立次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对自主活动抑制作用是逐渐加强的,二地西泮对自主活动均数的影响在给药后的前5 d逐渐减少,第15天次数增加。蛇床子各给药组睡眠时间均数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地西泮则反之。结论 蛇床子镇静催眠作用显著,且宿醉反应和耐受性等较地西泮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程序化镇痛镇静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康复影响。 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70例按入科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都给予机械通气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程序化镇痛镇静策略。 结果 在治疗组中,使用咪达唑仑注射液和吗啡的平均剂量与总剂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和总住院日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干预期间的腹胀、口干、恶心、呕吐、感染等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程序化镇痛镇静策略配合在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应用能有效提高镇痛镇静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31入住笔者医院新生儿科的患儿,随机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对照组,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与rHu-EPO 500U/kg、1000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共3周。比较患儿治疗前、1周及3周后血清NSE及S100B浓度,定期完善头颅B超检查,比较生后1周及矫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比较治疗前后PLT、Hb、Urea、Cr、AST、ALT等,记录ROP、高血压及血管瘤例数,评估其不良反应。结果 低剂量组治疗1周时NSE、S100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周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高剂量组治疗1周、3周时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各组矫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低、高剂量组高于对照组(P<0.05);低、高剂量组头颅B超出血吸收例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低、高剂量组输血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各组3周后Hb均低于治疗前(P<0.05),低、高剂量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PLT和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长期使用或者短期大剂量使用均能发挥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作用,尚未发现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曹静  汪萌芽 《安徽医学》2020,41(5):497-500
目的 探讨栀子苷对睡眠剥夺(S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选用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50只,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睡眠组(正常饲养,不进行睡眠剥夺与治疗)10只、SD组(建立SD模型)10只、栀子苷低剂量组(建立SD模型并栀子苷10 mg/kg干预)10只、栀子苷中剂量组(建立SD模型并栀子苷20 mg/kg干预)10只、栀子苷高剂量组(建立SD模型并栀子苷40 mg/kg干预)10只。采用轻触+换笼的方法,建立SD模型。栀子苷干预一周后,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探索能力(穿越平台次数、第一次到达原平台时间)。结果 干预一周后,SD组大鼠第1天到第7天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正常组,穿越平台次数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栀子苷低、中、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明显低于SD组,穿越平台次数多于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栀子苷低剂量组逃避潜伏期长于栀子苷中、高剂量组,栀子苷中剂量组逃避潜伏期长于栀子苷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栀子苷低剂量组比较,栀子苷中、高剂量组穿越平台次数增多,第一次到达原平台时间延长;栀子苷中剂量组穿越平台次数少于栀子苷高剂量组,第一次到达原平台时间长于栀子苷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大鼠存在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栀子苷对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改善作用,且高剂量(40 mg/kg)栀子苷的改善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剑花提取物的止咳、祛痰、平喘功效。方法 通过动物模型引咳、祛痰和引喘实验研究剑花止咳、祛痰、平喘效果。实验分为对照组,剑花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的2种剑花提取物均能显著减少浓氨水所致小鼠咳嗽次数(P<0.05、0.01);剑花水提物和剑花醇提物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小鼠呼吸道的酚红排泄量(P<0.05、0.01);剑花水提物和剑花醇提物高剂量组能显著延长枸橼酸所致豚鼠的哮喘潜伏期(P<0.05)。结论 剑花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FA)在子宫肌瘤的靶向分布及对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 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子宫肌瘤切除术女性患者40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3个不同剂量FA给药组,每组10例。4组病例分别于手术切皮前15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0.5、1.0、1.5 mg/kg FA。手术切取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并记录取材时间。采用HPLC法检测两种组织中FA活性代谢物氟比洛芬(FP)浓度,采用ELISA法检测两种组织中PGE2浓度。 结果 空白对照组两种组织均未能检测到FP。0.5、1.0、1.5 mg/kg FA给药组肿瘤组织中FP浓度随FA给药剂量的增加呈现增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正常组织中FP浓度在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个FA给药组肿瘤组织中FP浓度均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着FA给药剂量的增加,肿瘤组织中PGE2浓度呈现下降趋势,1.0、1.5 mg/kg FA给药组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0.5 mg/kg FA给药组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病例肿瘤组织中PGE2浓度均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4组病例正常组织中PGE2浓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氟比洛芬酯在子宫肌瘤中具有一定的靶向分布并可降低子宫肌瘤中PGE2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肉苁蓉炮制前后对正常大鼠润肠通便作用。方法 将SD大鼠灌胃给予相对应的供试品溶液,观察大鼠胃肠激素和肠神经递质等指标,比较各组结肠病理切片变化情况以及结肠组织中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分布和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清中AchE显著升高(P<0.01),ET-1、NO有下降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结肠组织中5-HT显著升高(P<0.01,P<0.05),AQP3显著下降(P<0.01,P<0.05)。从结肠的病理切片图可以看出,生肉苁蓉水提高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接近于正常组,其余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正常大鼠结肠组织中VIP、SP免疫组化定性表达的数据中可以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SP显著升高(P<0.01),VIP有上升的趋势。与制品粉末低剂量组比较,生品水提组、生品粉末组SP、VIP显著增加(P<0.05,P<0.01),且生品组均好于制品组(P<0.01或P<0.05),水提组好于粉末组,不同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好于低剂量组。结论 肉苁蓉炮制前后对正常大鼠具有不同程度的润肠通便作用,其中生品的通便作用好于制品,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肉苁蓉生制品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趋化因子受体10(chemokine receptor 10,CCR10)的表达对NSCLC细胞在增殖、迁移和侵袭方面的影响。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CCR10siRNA导入NSCLC细胞中,干扰CCR10的正常表达,进而研究CCR10对NSCLC细胞在增殖、迁移和侵袭等功能方面的影响。结果 转染了CCR10siRNA的人NSCLC腺癌细胞A549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了CCR10siRNA的人NSCLC腺癌细胞A549的细胞迁移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细胞迁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了CCR10siRNA的人NSCLC腺癌细胞A549的细胞侵袭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的细胞侵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R10促进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CCR10可能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肾1号方含药血清干预高糖环境下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mRNA和蛋白水平,初步探索糖肾1号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HK-2细胞,分为空白组、高糖组、空白血清组、糖肾1号方含药血清低剂量组、糖肾1号方含药血清高剂量组。高糖环境下培养24 h后,进行血清干预24 h,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K-2细胞中TGF-β1、α-SMA、F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高糖组的TGF-β1、α-SMA、F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高糖组相比,糖肾1号方低剂量组、糖肾1号方高剂量组TGF-β1、α-SMA、FN mRNA表达水平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高糖组相比,糖肾1号方低剂量组FN蛋白表达水平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肾1号方高剂量组α-SMA、FN蛋白表达水平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糖肾1号方低剂量组相比,糖肾1号方高剂量组TGF-β1、FN mRNA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肾1号方含药血清可抑制TGF-β1、α-SMA、FN mRNA和α-SMA、FN蛋白表达水平,糖肾1号方高剂量组效果优于糖肾1号方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丹皮酚(P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结扎左冠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2h建立MI/R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A组(10、20、40mg/kg),每组10只,各组于术前1周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再灌注后取血清,采用比色法测定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取心脏,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取心肌匀浆,比色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结果 PA高剂量可明显缩小MI/R损伤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PA各剂量可显著降低血清CK活性(P<0.05或P<0.01),PA高、中剂量可明显降低LDH活性(P<0.05或P<0.01);PA各剂量组心肌MPO活力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A各剂量组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均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PA预处理可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实现对MI/R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桑辛素对D-半乳糖致小鼠老年性痴呆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d),连续8周,建立小鼠痴呆模型。桑辛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药10、20、40 mg/(kg·d),吡拉西坦组灌胃给药0.75 g/(kg·d),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等量蒸馏水。给药8周后,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海马齿状回结构的病理变化。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检测脑组织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性、乙酰胆碱(ACH)含量以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站台穿越次数明显减少(P<0.01),脑海马齿状回神经元损伤严重,血清TNF-α和IL-1β的含量升高(P<0.01),脑组织ChAT活性和ACH含量明显降低(P<0.01),p5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桑辛素给药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或P<0.01),站台穿越次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脑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改善,血清TNF-α和IL-1β的含量降低(P<0.05或P<0.01),脑组织ChAT活性和ACH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p5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呈剂量依赖性。吡拉西坦组上述指标也明显改善。[结论] 桑辛素对D-半乳糖致小鼠老年性痴呆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抑制凋亡和增加神经突触间的ACH含量和ChAT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经尿道前列电切腰硬联合麻醉截石位患者静脉镇静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患者年龄50~67岁,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各20例。截石位10min后给予D组患者右美托咪定0.5μg/kg的负荷剂量,10min内缓慢静脉泵入,根据镇静深度给予右美托咪定的维持剂量为0.2~0.7μg/(kg·h);截石位10min后给予P组患者丙泊酚1.0mg/kg负荷剂量,根据镇静深度给予丙泊酚15~20ml/h维持剂量;术中维持Ramsay镇静评分2~3分。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术中舒适满意度等。结果 P组病例呼吸抑制显著多于D组(P<0.01)。镇静后D组氧分压明显高于P组(P<0.05)。P组患者镇静后平均动脉压下降。两组患者舒适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经尿道前列电切患者术中镇静,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较平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舌下微循环的影响。 方法 选取需要机械通气的脓毒性休克患者30例,所有患者依据病情给予经口气管插管并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在接受机械通气前及应用丙泊酚镇静后监测患者舌下微循环参数。同时记录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所有脓毒性休克患者镇静目标达到Ramsay评分3~4分时平均丙泊酚应用剂量为1.2mg/(kg·h)。镇静后微循环指标出现不同程度改变, 总血管密度TVD(P>0.05)无明显改变;灌注血管密度 PVD(P<0.05)、灌注血管比例PPV(P<0.05)及微血管流动指数MFI(P<0.05)较镇静前下降明显。镇静后去甲肾上腺素泵入剂量较镇静前轻度增加,血流动力学参数CI及MAP较镇静前亦有轻度下降,但二者相比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组织灌注指标血乳酸(LAC)及氧代谢指标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vO2)在镇静后升高(P<0.05)。 结论 脓毒性休克患者应用丙泊酚镇静可以使微循环及氧利用障碍加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缩宫素(OT)对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使用OT引产经阴道分娩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组,按OT使用剂量将研究组分为低剂量(2.5 U)OT组(36例)、中等剂量(5.0 U)OT组(43例)与高剂量(10.0 U)OT组(21例),选取同期未使用OT引产阴道分娩的10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应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评定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能力,应用经皮黄疸仪检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剂量OT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的NBNA评分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NBNA评分为(28.44±4.37)分,对照组为(30.21±5.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OT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的NBNA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OT组新生儿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中等剂量OT组、高剂量OT组新生儿的NBNA评分低于低剂量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研究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OT组与对照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OT组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结论 分娩过程中使用高剂量OT会导致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损害以及增加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依托咪酯麻醉后近远期认知功能及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7 d龄新生大鼠随机分对照组、依托咪酯组、激动剂组,分别单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依托咪酯5 ml/kg、依托咪酯5 ml/kg+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 5 ml/kg,每组16只。麻醉清醒后2 h和4周,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完成测试后立即取双侧海马组织,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α7nAChR、乙酰胆碱酯酶(AChE) mRNA和蛋白。结果 麻醉清醒后2 h,依托咪酯组洞板实验探洞次数少于对照组和激动剂组(P <0.05);3组Y电迷宫实验中正确反应次数和全天总反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清醒后4周,3组洞板实验探洞次数、Y电迷宫实验中正确反应次数和全天总反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清醒后2 h,依托咪酯组海马组织α7nAChR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和激动剂组(P <0.05),AChE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和激动剂组(P <0.05)。麻醉清醒后4周,3组α7nAChR、AChE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新生大鼠依托咪酯麻醉对近期学习记忆能力和远期认知能力无明显影响,但可一过性影响新生大鼠近期探索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nAChR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熄风胶囊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电压门控性钠通道(VGSC)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熄风胶囊低剂量治疗组(熄低组)、熄风胶囊中剂量治疗组(熄中组)和熄风胶囊高剂量治疗组(熄高组)。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检测海马神经细胞VGSC功能的变化。[结果]1)成功复制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模型。与模型组比较,熄高组、熄中组和熄低组发作次数均低于模型组(P<0.01),而熄风胶囊治疗组中,随剂量增加发作次数逐渐减少,其中熄高组和熄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全细胞膜片钳记录钠电流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组的钠电流密度明显增加、激活曲线阈值下降、失活曲线阈值上升、失活后恢复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各熄风胶囊治疗组的钠电流密度下降、激活曲线阈值上升、失活曲线阈值下降、失活后恢复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间比较,从电流-电压曲线可见,熄高组和熄中组相比有随剂量增加而电流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熄高组、熄中组分别与熄低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激活曲线和失活可见各中药治疗组之间,随剂量升高电流有下降趋势,提示治疗后激活和失活阈值有上升趋势,但各治疗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活后恢复曲线可见总体上随剂量升高恢复时间有延长趋势,但各治疗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熄风胶囊通过减少VGSC电流,增强VGSC失活,抑制失活后的恢复,延长恢复时间来达到降低VGSC异常活化的作用,从而降低癫痫反复自发性发作,这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