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为了探索天津地区人畜中弓形体实际感染状况,于1983年12月—84年9月用间接血凝法作了弓形体血清流行病调查。人血清主要采自本市市区八所医院就诊患者及郊区县的农民和中小学生。共采集人和动物血清1985份,其中人血清1553份,查出阳性130份,阳性率为8.4%;猪血清141份,阳性39份,阳性率为8.4%;牛血清51份,阳性6份,阳性率为11.8%;兔血清120份,阳性7份,阳性率5.8%;鸭血清120份,阳性9份,阳性率为7.5%。人群弓形体感染情况: 1.弓形体感染之年龄分布:9岁以下组阳性率为12.5%(5/40),10—19岁组阳性率为9.6%(64/664),20—29岁阳性率为8.7%(28/321),30—39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湛江地区弓形体病初步调查情况,从阳江县岗列公社2头"蓝耳"病猪分离到2株弓形体。用血凝试验检查7个市县的猪血清96份,阳性19份,阳性率为19.8%;检查鸡血清8份,阳性1份;检查鹅血清4份,阳性2份。
用血凝试验检查人血清57份,阳性4份,阳性率为7.0%,其中3个县兽医站工作人员血清8份,阳性4份,反映感染弓形体与职业有关。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弓形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3~1986年近三年时间内,我们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方法,对我省的七个地、州、市进行了弓形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测人群血清14 577份,阳性数1 159份,阳性率7.95%。动物血清1 427份,阳性数163份,阳性率11.42%。并从人群感染的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初步摸清了我省弓形体感染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索天津地区人群弓形体病的变迁状况,为今后开展弓形体病的预防打下基础,于1997年采用微量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对收集之12个郊、县613份血清作了弓形体感染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总感染率:1997年对收集的天津市12个郊、县613份正常人血清及部分养殖专业人员血清作了弓形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613份人血清检出阳性51份,总阳性率为8.3%(613/51)。二、12个郊、县弓形体感染地区及抗体滴度分布:不同地区弓形体抗体检出亦有不同,静海弓形体感染率最高(15.7%),其次是武清和东丽均为14%,宝坻最低(2%),地区弓形体感染差异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在省弓形体病研究协作组统一安排下,对我院1988年12月至1991年4月发生的15例围产儿死亡,及1989年元月至1991年4月在我院检查的以往有异常妊娠结局史的36例孕妇分别进行了四项系列检测及前瞻性研究。发现36例有异常妊娠结局史的妇女再孕时弓形体感染阳性组5例,结果仍为异常妊娠结局的2例,而阴性组均为正常新生儿。15例围产儿死亡经四项系列检测均有2项以上弓形体感染的依据,说明妊娠异常结局与弓形体感染确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1989年12月—1990年12月我们应用间接血凝(Indirect Haemagg lutination Test IHA)试验方法,对我县区内进行了弓形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共采样检验人体血清1849份,检出阳性34份,阳性率为1.84%;猪血清64份,检出阳性27份,阳性率42.2%。初步摸清我县弓形体病感染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为填补我国关于多种实验动物和商品动物自然感染病原体方面的空白,作者对福建部分地区的实验动物和商品动物进行了病原学和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实验动物中,豚鼠感染弓形体病;大白鼠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小白鼠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商品动物中,家兔感染恙虫病。弓形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家猪感染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弓形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假结核。由此提示,应严格实验动物的质量管理,逐步实现标准化;对商品动物则慎用,以免影响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从1955年开始对福建人畜弓形体感染情况,做了多次调查。1985年又扩大调查范围,现巳查明36个市县有弓形体感染。
这次调查还从病人分离一株弓形体,这是我国首次从病人血液分离成功,并进行虫株特性的研究。在弓形体分离方法上,提出了地鼠肾细胞培养弓形体的新方法,比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小白鼠接种法分离弓形体,提高了5倍。同时证明微量酶标SpA-ELISA检查弓形体抗体比间接血凝试验和免疫荧光技术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弓形体病的监测和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是由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类感染弓形体后,多数呈隐性感染或亚临床经过,极少数呈显性感染。孕妇出现弓形体血症时有可能发生母婴垂直传播,出现流产、死产、先天性畸形或出生缺陷。人类感染弓形体,一般是终生带虫,当机体免疫功能障碍时,则弓形体即乘机作乱,发生全身性散播性弓形体病。此外,弓形体也可使动物感  相似文献   

10.
1988年我们对本省部分地区人群、动物弓形体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人血清采自大连、丹东等6市县,共1184份。犬血清采自锦州、铁岭等9市38县区,共计1179份。达乌尔黄鼠血清采自彰武、康平、昌图3县,共计240份。  相似文献   

11.
妊娠妇女感染弓形体,虫体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导致流产、畸形或新生儿先天性感染。为了解本市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情况,以及探讨弓形虫的感染途径、感染与不良生育的关系。我们做了如下调查研究,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对象:正常组是对1996年8月至1997年7月到本院婚前检查、产前检查的妇女进行随机抽样调查;1995年8月至1997  相似文献   

12.
百色地区几所医院弓形体病人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现已查明,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人群感染率相当普遍,许多国家和地区感染率在25~50%左右,高者可达80%以上。Kean综合世界文献,估计全球人类弓形体平均感染率为33%,全世界约有5~10亿人有弓形体感染。近年来,我国学者采用统一的间接血凝(IHA)方法对19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抽样调查,平均阳性率5.17%(0.33~11.79%)。为进一步了解当地弓形体感染状况,我们于1988年9月上旬对百色地区几所医院住院病人637份人血清进行弓形体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合酶链技术(PCR)分别检测母婴血弓形体DNA(Toxo-DNA)及羊水Toxo-DNA。结果:(1)对30例孕晚期孕妇检测羊水Toxo-DNA与其新生儿血Toxo-DNA,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2)孕中晚期组孕妇感染弓形体后,其胎儿感染率明显高于孕早期组,P<005。说明孕中晚期孕妇感染弓形体后,易于传染给胎儿且感染弓形体的孕妇维持到足月分娩者,出生的胎儿多为无临床症状的先天性弓形体病(隐性先天性弓形体病,实验室诊断为阳性);由于羊水易于在孕中晚期获取,故检测羊水Toxo-DNA将有利于先天性弓形体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从而控制先天性弓形体病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单醛法固定绵羊红细胞,经鞣酸鞣化和抗原敏化后做弓形体间接血凝调查人群弓形体抗体。同时与常用的双醛法作比较,结果相同。以此法对北京市人群血清作弓形体病血清学调查时,在571份血清中检出57份阳性,阳性率为9.98%,其中有病历可查的191份中有35份阳性。在这些阳性者中,经过卡方检验,只有性别组有显著性差异(男高于女)。其他各组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求逐步查明温州地区弓形体感染情况,我们首先在温州市鹿城区和瑞安市采取鼠(黄胸鼠、黄毛鼠、褐家鼠)、鼩鼱和家猫血清,用简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弓形体抗体测定,致敏血球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提供,检测时设置阳性、阴性对照,血清稀释滴度≥1:64(?)为阳性。结果从以上三种动物血清中,均检出弓形体抗体。不同性别鼠类和鼩鼱阳性率之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共检查褐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精神病患者弓形体感染血清学调查研究蒋和柱,范云儒,刘天民,翟永玲弓形体感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较为严重,国内已有文献报导,为了解成都地区精神病患者感染弓形体情况,我们对成都市300名住院精神病人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查,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7.
1985年6月—186年8月,首次应用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对鄂西山区土家族人口集居区人畜进行弓形体抗体检测。检测人血清2018份,抗体阳性98份,感染率4.86%;猪血清360份,阳性144份,感染率40.0%;黄牛血清8份,阳性6份;鸡血清24份、野鼠血清18份,均未检出弓形体抗体。人群中以20-和30-岁组  相似文献   

18.
弓形体病是一种分布相当广泛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不同地区的人类和动物的感染方式各不相同。有关人和兽类弓形体病血清学调查,国内外报道甚多;但对鼠类弓形体血清学调查的报道,则所见不多。为此,我们于1986年12月初至1987年3月底,先后在武汉的4个城区(矫口、江岸、洪山、青山)和2个郊县(黄陂和武昌),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鼠类血清标本进行了弓形体抗体检测。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孕妇弓形体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弓形体感染所造成的危害 ,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有关部门专家已将弓形体感染致畸列为弓形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4种主要生物致畸之首。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弓形体感染率为 5 .2 % ,仅次于乙型肝炎感染率 (8.8% ) [1] 。因此 ,对金水区孕妇弓形体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旨在预防胎儿感染及畸形的发生。一、资料与方法资料来自门诊建卡孕妇 180 3名。常规进行弓形体检测 ,并详细询问病史、既往史以及动物接触史和食肉习惯等。取孕妇手指静脉血 ,分离血清备用。采用免疫荧光法间接抗体试验 (IFAT) ,试剂由卫生部上海…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1985~1989年出生3个月以内先天畸形儿血清157份,检测抗弓形体(T)、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Ⅰ型(HSVI)及HSVⅡIgM抗体和抗弓形体IgG抗体。目的是了解先天畸形与TORCH感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