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行疲劳与飞行事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美国陆军航空兵1971~1977年发生的飞行事故中,确认由飞行人员疲劳引起的占4.1%,可能与疲劳原因有关的占10.5%。可见,飞行员的疲劳与飞行事故的关系十分密切。引发飞行疲劳的因素飞行负荷过重飞行负荷,通俗地讲就是飞行量。它决定于飞行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和实现专用飞行仿真系统,用于研制国产飞行错觉模拟器。方法根据飞行错觉模拟功能要求,分析提出了飞行仿真系统技术性能指标,采用动感模拟、飞行环境建模与仿真等方法,设计开发了由六自由度运动系统、视景显示、仪表仿真、声音模拟、操纵、飞机性能仿真等6个子系统组成的飞行仿真系统,对飞行仿真和错觉模拟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评价。结果运动模拟、系统时间延迟性能满足飞行错觉模拟要求,飞行员对飞行仿真和错觉模拟性能15项评价指标的主观评分中,80%达良好以上。结论设计实现的飞行仿真系统具有良好的飞行仿真逼真度和飞行错觉模拟效果,可应用于飞行错觉模拟器研制和错觉模拟功能开发。  相似文献   

3.
张金荣 《民航医学》1997,7(1):46-46
该例学员为1996年经体检、心理选拔、高考、政审合格被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录取为飞机驾驶系新生,报到后对学院学习和生活环境非常满意,但在入校几天后发生恐惧飞行的心理疾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美国空军飞行人员心血管、骨与关节、眼、精神与神经等疾病特许飞行情况.方法 以美国空军航空医学咨询部(Aeromedical Consultation Service,ACS)2015年9月发布的疾病案例数据为统计对象,按人员类别进行特许人数分析.结果 5类主要疾病统计结果 显示,心血管疾病鉴定3456例,特许2929例,占85.15%,其中FCⅡ类特许1664例,占56.81%,冠心病鉴定人数为185例,特许115例,占62.16%;眼科疾病鉴定17620例,特许14220例,占80.70%;骨与关节疾病鉴定3699例,特许2983例,占80.64%,其中FCⅡ类特许1638例,占54.36%;精神疾病鉴定4676例,特许2164例,占46.28%,情绪障碍、适应障碍、酒精滥用、焦虑症、注意力缺陷型(伴)多动症(障碍)5种疾病占鉴定的90.93%,FCⅠ类、FCⅡ类、FCⅢ类特许分别为55.41%、60.63%、45.93%;神经疾病鉴定3868例,特许2588例,占66.91%.发病率较高为头痛、创伤性脑损伤、睡眠障碍及晕厥,其中头痛鉴定1643例,特许785例,占47.78%,FCⅠ类、FCⅡ类、FCⅢ类特许分别为77.43%、76.12%、62.03%.结论 航空医学鉴定科学管理大大提升了飞行人员疾病特许的精准性,航空医学专家鉴定工作成效明显,使80%以上的患病人员返回飞行岗位,为最大化保留有作战经验的现役飞行人员,维护空军战斗力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李晅  詹皓  郭华  丁立 《西南国防医药》2014,(12):1412-1415
近年来,随着国土防空、海洋维权等形势任务的需要,海军飞行人员的飞行训练强度增大,脑力、体力负荷增加,飞行疲劳问题突显。为进一步完善我军主战机种卫生保障措施,本文设计《海军飞行人员飞行疲劳情况调查表》,针对海军多个机种飞行人员飞行疲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航卫保障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我国民航飞行学员飞行训练的应激源。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形成量表初步维度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初测量表,从不同训练分院及国外训练归校的学员中采取分层随机取样;选取524名飞行学员进行测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正式问卷。对所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并分别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结果训练环境、职业前景、飞行教员、座舱环境4个维度共解释了总变异的57.154%。量表总体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30,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51~0.782,重测的相关系数均在0.806(P<0.01)以上。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134~0.438(P<0.05),各维度与总体的相关系数在0.617~0.748(P<0.01)。一阶4因素模型(GFI=0.929、IFI=0.989、TLI=0.986、CFI=0.989、RMSEA=0.013)拟合效果较好。结论民航飞行学员飞行训练应激源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具有良好信效度,民航飞行学员飞行训练应激源主要来源于训练环境、职业前景、飞行教员、座舱环境。  相似文献   

7.
陈旭瑜 《民航医学》1992,2(2):19-20
有关飞行事故的分析结果表明,许多事故往往首先是因为飞行员心理上出现某些偏常现象,导致各种失误而引起的。导致飞行事故的心理因素很多,在一次事故中也往往是几种心理因素共同作用。通过多年的航卫保障实践,笔者认为以下几种因素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飞行安全     
39通物和出租飞机失事中与驾驶员有关的危险因索:事件控制研究/LIG.二 前官飞机驾驶员被认为是一种与工作相关死亡率高的职业。大约80%的飞机失事归因于飞行员错误,但很少有人利用正规的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对失事飞机驾驶员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查。方法从国家运输安全局(NTSB)数据库找出1983一1989年间通勤和出租飞机失事中的驾驶员作为案例(n一799)。从这6年期间没有航空军医1994年第22卷增刊·国外航空医学专辑遇到飞机失事的驾驶员中随机选出一个样本作为对照(,一1555)。与联邦航空局(F AA)飞行员信息系统范围内不同数据库进行连接,以查明…  相似文献   

9.
血栓形成在许多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等。而在其他一些疾病,如某些肾脏、肝脏、呼吸系统和外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笔者对国内外关于飞行  相似文献   

10.
飞行职业各阶段飞行人员体能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我军飞行人员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体能状况,提出保健的指导性意见。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体能测试和专项生理测试,对飞行基础学校、飞行学院及飞行部队飞行人员的体育锻炼和体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院校的体育锻炼,飞行学员身体素质全面改善,但仍有不足。部队飞行人员体育锻炼时间基本能够保证,但是运动项目单调,缺乏组织,各项体能指标明显低于院校学员。结论 全面提高飞行人员身体素质应从院校抓起,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设置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民航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飞行员飞往世界各地。洲际飞行既带来迅速、安全与舒适,也产生了令人烦恼的问题——时差引起的生理节律的紊乱。例如,从美国的旧金山17点起飞,经过14个多小时飞行,到达北京是晚上10点多钟。这个时问正是起飞地旧金山的上午。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28年以来,皇家飞行医生服务机构(RFDS)是唯一的一家一直对澳大利亚内地提供飞行医疗服务的机构。该机构对在澳大利亚内地生活、工作和旅游的包括80%的澳大利亚内地人提供初期、后继和紧急医疗救护。历史上,当需要时,在奥大利亚内地教会医疗、旅馆和国家卫生部工作的护士协助RFDS的医生工作。1945年,第一位全日制飞行护士受雇于RFDS布鲁肯高地基地(The Broken Hill Base of the  相似文献   

13.
14.
前言严重事件是特殊的思想压力的事件。它使受侵扰的人对周围事物的合理反应能力受到损害。象飞行事故这样的严重事件的最初情形足以使当事的所有机组人员思想崩溃。飞行事故发生之后,飞行机组人员还会产生急性的或延迟的压力反应症状。讨论飞行事故对涉及该意外事故的机组人员具有很大的心  相似文献   

15.
李晅  詹皓  郭华  丁立  李侠 《人民军医》2014,(11):1167-1169
目的:调查了解空军飞行人员飞行疲劳状况。方法:随机整群抽取空军飞行人员51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飞行人员飞行疲劳状况调查表,对其飞行疲劳状况进行调查。结果:飞行结束后飞行人员神经精神症状阳性率居前3位为腰酸痛(78.5%),全身倦懒(71.7%)和打哈欠(64.2%);全身倦懒、腰酸痛、肩酸痛、头沉头晕、头痛、思维不集中厌于思考、不爱动不爱说话、困倦、打哈欠、眼疲劳无神、听觉迟钝或耳鸣等症状阳性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飞行中(P〈0.05,P〈0.01)。歼击机飞行人员在各科目中主诉体力疲劳、脑力疲劳、眼部不适的阳性率均较高,强击机次之,直升机、运输机、轰炸机、高性能战斗机等较低。歼击机飞行人员出现飞行疲劳的飞行时间最短,轰炸机出现飞行疲劳的飞行时间最长;噪声是引发飞行疲劳的诱因;非飞行日飞行人员睡眠质量评估优于飞行日。结论:不同机种不同飞行条件下,飞行人员飞行疲劳阳性率不同,应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6.
飞行事故后飞行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飞行事故后飞行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保健疗养的效果。方法 对发生严重飞行事故部队的34名飞行人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飞行人员心理健康量表作事故前后及疗养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测验,对比其结果的变化。结果 飞行事故后5个月,该部队飞行人员的焦虑、忧郁、过度自我关心、睡眠障碍、紧张性因子平均得分升高,与事故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疗养后紧张性、睡眠障碍因子平均得分下降,与疗养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严重飞行事故的心,理应激引起的心理生理变化5个月后仍存在。相应的保健疗养措施可以改善事故后飞行人员的精神紧张性及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7.
为做好我部跨昼夜飞行的卫生保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加强航空卫生宣传教育,结合当地跨昼夜飞行的环境特点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对飞行员进行细致的航空卫生知识教育。②实施“跨昼夜”体育锻炼。安排飞行员在接近黄昏时进行短距离速跑、篮球等运动项目,调动他们在这段时间的中枢兴奋水平和生理机能,增强对生活制度改变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③组织“跨昼夜”外场实习。建议飞行员日落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国内外航运业务的迅猛发展,飞行人员出现的长时间、不规律夜航以及跨时区长途飞行中出现的疲劳问题日益突出,引起飞行人员警觉水平与工作能力下降,容易引起判断失误,出现飞行错觉,甚至导致严重的飞行事故。因此,如何及时判断飞行人员的能力状态,有效缓解飞行疲劳,对保证飞行安全,预防飞行事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飞行人员合理用药飞行安全性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回顾与分析国内外有关飞行人员合理用药飞行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资料,提出相关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综述和专著.资料引用论文及综述66篇,专著6部.资料综合 基于飞行人员合理用药对飞行工作能力影响评价的研究文献作者所采用的方法和指标,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结论 提出了军事飞行人员合理用药飞行安全性评价的主要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制定飞行人员合理用药方案、确保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