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以自动化框架获取古代中医肿瘤病名文献并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探寻古代中医肿瘤学发展概况。方法 基于国医典藏古籍数据库平台,检索古代中医肿瘤相关病名,使用Python 3.8语言下的自动化框架工具Selenium WebDriver,以Lxml的etree库来解析数据,自动统计相关古籍的“分类”“作者”“成书年”“内容提要”信息。核对整理数据后,用Tableau 2019.2软件数据可视化分析,并结合人工方式查阅数据库中与古代中医肿瘤学相关文献,以朝代为索引,以症状、病因、病机及预后等为着眼点,探寻中医肿瘤学发展历程。结果 共自动纳入242本古籍1 128条774 349字节文本数据,发现先秦时期中医古籍肿瘤病名文献分类及年代分布单一,出现肿瘤疾病朴素的病机观点;从汉至唐时期相关文献记录数量及病名种类逐渐丰富,进一步丰富了肿瘤病性、体征、分类方法、鉴别诊断等认知;宋明时期古籍分类中方书与外科占比逐渐增多,腹腔脏器肿瘤病名记载量为历代之最;清代至民国相关文献涉及肿瘤病名及分类最完善,中医肿瘤辨证论治体系形成。结论 中医肿瘤学发端于先秦,完善于汉唐,成熟于宋明,大成于清代至民国;综合自动化框架与解析工具进行数据可视化的方法,有助于分析古代中医文献细分特点,便捷高效,守正创新,以期为当代中医研究提供经典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中国古代文献中香佩类辟疫方防治疫病的用药规律,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华医典》《中国基本古籍库》和《瀚堂典藏》古籍数据库,整理古代文献中佩戴香囊防治疫病的选方用药,采用文献学方法与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相结合,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对古代香佩防治传染病的方药进行研究。[结果] 共有相关著作56部,方剂47首,药物193种。历代转载10余次的方剂有务成子萤火丸、老君神明白散方和太乙流金散,所有药物中以辛、温药居多,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为雄黄、朱砂、鬼箭羽。并得到9个公因子和4个聚类方。[结论] 古代香佩防治传染病历史悠久,有诸多传世之方,药物以辛、温药居多,用药以清热、祛湿、攻毒及安神解毒药为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之一,中医古籍记载了大量有关慢性肾脏病相关的经验。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为古籍挖掘经方验方提供了新的方法,但是目前古籍知识挖掘存在诸多有待提高之处。方法 本研究通过知识图谱对肾系水肿进行古籍挖掘,并对其中最关键药物茯苓进行深度关联,从“核心药物归纳总结——药物-疾病知识地图与网络构建——药症关联聚类分析——隐性知识发现”几个方面整理出古今医家运用茯苓治疗肾系水肿的经验。为茯苓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提供新的思路。结果 药物特征分布地图中发现茯苓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其临床使用与“腰以下肿”、“喘”、“语謇”、“蹇”、“怔忪”5个症状最为密切。除了已知的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外,对茯苓相关症状进一步挖掘发现,其在古籍挖掘和名老中医经验挖掘中亦作为药物搭配用于临床,以达到祛除风邪的目的。结论 基于语义网络的肾系疾病中医古籍本体知识库及辅助挖掘系统,对于挖掘发现隐性知识,拓宽茯苓的临床再认识有其独特的优势。其可通过知识图谱进一步探索古籍隐性知识,将古代医家辨证使用茯苓的思维与用药经验进一步显性知识可视化,有助于古籍资源的充分发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分析治疗视神经炎的中药复方用药思路及配伍规律。方法 以“中医”“中药”“视神经炎”为主题词,检索汇总中药内服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收集其中的中药复方组成数据,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版本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药物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并总结出核心处方。结果 共检索并筛选出目标文献96篇,包含218个治疗视神经炎的中药复方;涉及中药197味,共计频次2540次。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依次为当归、茯苓、甘草、柴胡等,药物功效以养血、益气为主,中药四气分布主要在寒、温、平性,五味以苦、甘居多;归经以肝经、心经、肺经为主。结论 治疗视神经炎的复方药物以疏肝健脾、益气活血为主要功效,用药及配伍以补虚类、清热类药为主,佐以利水渗湿、活血化瘀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分析《大国医:治疗消渴就是打败糖尿病》著作中消渴肾病的遣方用药,探索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 通过查阅该书,筛选出关于消渴肾病的病案,对病案中的口服方剂进行整理,建立Excel数据库再导入系统中,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探讨组方规律和辨治经验。结果 筛选出方剂82首,涉及中药117味,总使用频次1547次;常用药物23味,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和补虚药居多;四气以寒性居多,五味以甘味居多,归经以归肝经者居多;得到常用核心药物组合10组、新处方5个。结论 南征教授将“解毒通络益肾”贯穿于治疗本病的始终,可为今后消渴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法, 借助现代多元数据挖掘技术, 探索急性胃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对80例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研究中采用因子分析方法, 得出急性胃炎基本中医证候为4类:类脾胃寒热错杂证、类脾胃虚寒证、类胃热炽盛证、类肝胃不和证;得出证型分布情况, 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类脾胃寒热错杂证、类脾胃虚寒证、类胃热炽盛证、类肝胃不和证。[结论] 在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中可以发现现代的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证候辨证规范标准的研究中可以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 并且能从不同角度解释疾病的证候本质, 从而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当今主流指导资料结合古籍经典作为检索源多途径收集常用方药,为中西医临床实践指南中常用方药的遴选原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小儿咳嗽中西医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常用方药遴选研究为例,检索3类国家推荐的药品、中医(中西医)临床诊疗指南/专家共识/临床路径/诊疗方案、3本中医类儿科教材、名家经验,古籍中治疗小儿咳嗽的方药,分别建立古今方药数据库归纳分析用药规律。结果 当今治疗儿童咳嗽的有71个常用方药,临床适用证型占比前3位分别为痰热闭肺证、风热犯肺证、风寒袭肺证,与高频药物对应功效前五位分别为止咳平喘、清化热痰、发散风寒、清热泻火、发散风热。最常用的中药主要是苦杏仁、桔梗、贝母、麻黄、黄芩、半夏、陈皮等,某些药物与苦杏仁、桔梗的内在关联性较高。基于《中华医典》的古籍部分治疗小儿咳嗽的有228个方药数据汇总,最常用的中药主要是半夏、苦杏仁、人参、茯苓、陈皮、桔梗、生姜、贝母等,高频药物对应功效前五位分别为发散风寒、止咳平喘、清化热痰、温化寒痰、补气。某些药物与半夏、桔梗的内在关联性较高。做古今用药对比,用药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宣降肺气类和化痰类。但古代小儿咳嗽用药多温补散寒,兼利水消肿、敛肺涩肠;当今儿童咳嗽方药更侧重疏风清热,兼补阴润燥。结论 该研究较为系统的梳理了治疗小儿咳嗽常用的方药,为临床实践指南中医药遴选部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宋金元医学文献中治疗带下病的用药规律,为中药临床应用和新方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从宋金元医学著作中筛选涉及带下病的52部古籍,将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组方规律研究,提取新方组合,总结其带下病的诊治规律。结果 纳入方剂262首,涉及306味中药,方剂多小而精简,以丸散剂为主;赤白带下病(54.2%)较多,其次为白色带下病(26.0%),其归经侧重不同,但总归肝脾肾三经,药性以温、寒、平,药味以辛、甘、苦居多,以补虚类药物为主;支持度≥27的中药药对组合为5对,无监督熵聚类分析得到13首新处方。结论 该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后得出宋金元时期医学文献中记载的带下病病因多与虚、寒、热有关,病位多在肝、脾、肾三脏,核心药物以补血扶正的四物汤组成为基础,为后世临床治疗带下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液相微萃取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介绍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检索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方面应用研究性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综述了液相微萃取技术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并介绍了液相微萃取技术在药物分析样品前处理方面的应用。结论 作为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液相微萃取集萃取、浓缩和进样于一体,操作简单、快速,富集效率高,在药物分析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卵巢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文献检索自建库截至2020年12月11日,合计收集文献6445篇,纳入有关卵巢癌中医证候的相关文献8篇,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卡方检验检测不同证候出现频次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聚类分析将不同类型证候进行分类,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8篇合格文献,包含765例卵巢癌患者,涉及18种中医证候。对18种中医证候出现频次进行两两比较的χ2检验,结果显示脾肾亏虚证、血瘀证、阳虚证、痰湿凝聚证以及阴虚证是需重点研究的高频中医证候;将复合型中医证候拆分与原有单证型中医证候合并,得到13种单证型中医证候,对此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共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脾虚、血瘀;第二类:湿邪、阴虚、肾虚、气滞、气虚;第三类:痰凝、邪热、肝郁、阳虚、血虚、气郁。第一类单证显示频数最大。结论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可知,卵巢癌中医证候中脾肾亏虚证、血瘀证、阳虚证、痰湿凝聚证以及阴虚证是需重点研究的高频中医证候,脾虚、血瘀二项单证在卵巢癌中医证候中的辨证分型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外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概述国外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进展,为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近年来国外发表的文章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 从分析方法、模型研究方法、成本考虑、结果测量及分析、预算影响分析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国外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进展。结论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正确性和适宜性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通过了解国外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进展,能为我国开展高质量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的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三大数据库中收录的自建库以来有关糖尿病前期证型的临床研究文献,对中医证型进行规范整理,建立数据库,提取证素,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探究证素分布规律。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总有效病例1620例,证型经规范处理后整理为18个,主要证型为脾虚痰湿证。共提取证素13个,主要病位证素为脾,主要病性证素为气虚、湿和痰,关联分析显示脾—湿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聚类分析结果可得到3个聚类组。结论 糖尿病前期病位在脾,气虚、脾、痰、湿是常见证素,临床诊治糖尿病前期应注重从脾论治,需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基于真实世界的连花清瘟胶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疗特征的挖掘及优效方案探索。方法 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构建的来自全国16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的医疗电子数据仓库中的454例使用连花清瘟胶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信息,采用描述分析,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以及基于Louvain聚类方法的复杂网络分析研究临床用药方案。结果 中西药联合用药主要为清热解毒中药注射液联合西药化痰药物,或者联合西药解热镇痛类、西药抗菌药物类,其他联合用药还包括联合中药清热化痰类、维生素类、针对基础疾病治疗药物为降压药、调脂药物、降糖药物、改善冠脉循环药物、抗血小板聚集类等。结论 基于Louvain聚类方法的复杂网络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以挖掘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联合用药方案的规律。在化痰止咳方面,中药应用非常广泛,作用突出;抗菌药物的联用充分显示了遵循抗菌药物应用指南的精神;药物安全性是临床上药物联合应用中比较受关注的方面之一。这些规律的发现为探索优效治疗方案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病脉证并治”诊疗思维模式设计、构建《伤寒论》知识图谱,梳理古籍文字的逻辑关系并可视化展示,深入挖掘隐性知识,充分利用潜在价值。方法 首先探讨知识图谱的基础理论与构建技术;其次采用人工标引的方法提取《伤寒论》中语义实体,梳理语义关系,利用Python处理所形成的逻辑数据,并基于Neo4j构建知识图谱,将古籍条文以“病脉证并治”的形式储存和展示。结果 知识图谱的模式层定义了病证、证候表现、脉象等12种语义类型,形成13种语义关系及其约束规则;数据层从《伤寒论》中共提取3731个节点和5416条连边;构建出具有中医诊疗逻辑的知识图谱,可形成病-证、方-证、方-药等关系网络,实现逻辑推理和智能问答应用。结论 改进了以往中医药知识图谱结构欠缺逻辑的不足,为《伤寒论》服务于中医临床、科研与教学等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此即未来中医古籍知识可视化、中医药知识服务智能化以及方药推荐、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雏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黄帝内经》原文及数据挖掘方法,提炼东北部名老中医治疗寒性疾病的用药配伍规律,为寒性疾病的临床用药配伍提供经验与指导。方法 借助名医传承平台,收集东北部名老中医治疗寒性疾病的医案,采用统计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挖掘东北部名老中医治疗寒性疾病的临床用药配伍规律。结果 通过294份医案中证候、药物出现频次及药物的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挖掘出共36条组方规则,8个药物聚类组。结论 寒性疾病可分为实寒及虚寒,按照挖掘得到的药物聚类组随证加减配伍应用,对东北部地区人群及里热素盛者还应注意配伍苦寒清热药物以清里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癫痫中医症状术语,为癫痫诊疗数据的挖据分析提供可参考的规范化术语。方法 本研究系统收集权威单位正式出版物,提取癫痫(痫证、痫病)诊断和症状部分,构成癫痫症状语料库,通过核心症状提取、逻辑关系保留、复合症状拆解、首选术语制定,4种方法,规范化整理癫痫症状术语。结果 本研究建立了癫痫中医症状术语120条,其中首选术语106条,同义术语14条,并建立了首选术语与同义术语之间的映射关系。结论 本研究首次提出癫痫中医症状首选术语的概念,初步形成了癫痫中医症状术语字典,通过对癫痫中医症状术语的整理,解决数据分析时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的难题,为数据挖掘分析提供术语参考依据,促进从临床数据向科研数据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中医古籍咳嗽医案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提取古籍中医肺病数据库内咳嗽病案9 323例,用Lantern 5.0(孔明灯)软件构建前50位症状和中药共100个显变量隐结构模型,对不同隐节点进行诠释,根据隐结构综合聚类权重量化揭示症状和证候、中药(方剂)和证候间的辨证规则,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拟合不同病性和证候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9 323例咳嗽医案涉及证候204种,频次>100的证候有18种。将前50位症状和50味中药建模得到35个隐变量,98个隐类,10个综合聚类模型,其中Z5的阈值6.7最高,Z6咯痰信息覆盖度52%最高,Z7的分值19最高。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出不同病性和5类证型的相关关系,其中外风和风热犯肺证的优势比最高达88.919,痰热蕴肺证与病性热、痰的优势比为51.594和15.861,痰湿阻肺证与湿、痰、饮的优势比分别为31.415,34.370和4.936。从证候的频数分布、以症推证、以药(方)测证得出咳嗽的常见证候有14种,分别为外感咳嗽有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犯肺,内伤咳嗽有痰湿阻肺、痰热壅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虚、肺气阴两虚、脾肺气虚、肺肾阴虚、肺热阴虚、外寒内饮、脾胃虚弱、痰瘀阻肺。结论 新发现的咳嗽证候有肺热阴虚、外寒内饮、脾胃虚弱、痰瘀阻肺证,临证多以复合证候为主,如肺气阴两虚、肺肾阴虚。中医证候的辨证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权值的高低提示不同症状对证候的贡献度有差异,对证候推断有一定指导意义,隐结构模型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中医辨证的定量问题,可用于疾病证候分布的挖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出可以用于固体药物的“优势药物晶型”概念,探索固体化学药物的优势药物晶型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方法 根据本实验室研究工作的经验和国内外晶型药物有关资料,对晶型药物的性质、特点进行归纳、分析,探索其规律。结果 固体化学药物的晶型直接影响药物的性质和临床疗效,固体化学药物的优势药物晶型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结论 优势药物晶型是固体化学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评价的指标,是化合物作为药物的最佳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国家及省级卫生主管部门所公布的NCP中医诊疗方案的用药规律及新方挖掘。方法 收集国家及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中医诊疗方案,提取方案中四诊信息及处方用药信息,共收集到处方76首,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核心组合分析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新方分析等方法,分析NCP中医诊疗用药规律。结果 对入选的76首处方进行分析,得出本病治疗药物寒温并用,辛甘苦味为主,药物归经主要是肺、胃、脾经,常用药物有杏仁、甘草、生石膏、黄芩、麻黄、连翘、茯苓、苍术、大黄、法半夏等,并得到新处方7首。结论 NCP治疗以辛温解表、清热解毒、化湿健脾、清肺平喘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运用专利计量可视化方法探索针灸技术热点及发展趋势,为针灸技术领域创新研究提供参考,提高针灸技术临床应用,加快针灸技术发展。方法 利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 5.5.R2对从建库以来至2020年收录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DII)的27177篇针灸相关专利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并以可视化图谱的形式展现出针灸专利的申请量、学科分布,专利权人、发明人合作网络,专利技术热点、发展趋势等指标特征。结果 针灸专利申请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学科涉仪器、内科医学、工程学、化学、药物药剂学等方面;中国为发明人和专利权人最多的国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是针灸技术创新的主要创新机构;热点技术领域集中在针灸治疗仪器设备创新、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的养生保健设备创新;技术创新的趋势是诊疗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结论 运用专利计量可视化方法发现目前针灸专利技术发展较快,探测到目前针灸技术领域的热点及趋势,可为针灸技术创新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