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人男,54岁,因上腹胀痛不适半年入院.自1999年2月起病人感上腹胀痛不适,饭后加重,纳差,体重减轻约5kg.无返酸、嗳气,无黄疸、黑便等.B超及CT提示胰头占位病变,遂于1999年8月5日入我院普外科.入院查体:病人一般情况可,皮肤巩膜无黄染,未及肿大浅表淋巴结,中上腹部可触及约7 cm×7 cm肿块,质硬、轻压痛、界限不清,直肠指诊(一).辅助检查:Hb 119/L、总胆红素10.6μmol/L、白蛋白42 g/L、PT正常.CT提示胰头囊实性肿块.于1999年8月11日在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见胰头部约6 cm×6 cm肿块,与肠系膜血管有粘连.术后24 d出院.  相似文献   

2.
例1,女,37岁。因上腹隐痛并触到包块4个月入院。体查:巩膜无黄染。腹平,上腹中部可触及一肿物,约8×9×6cm大小,质中等,轻压痛,较固定。B超提示胰腺肿物为混合性。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显示十二指肠曲扩大。全麻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胰头部不规则肿块,7×9×11cm大小,切取肿块做冰  相似文献   

3.
自从1973年Former创用区域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来,不仅提高了胰头癌手术切除率,而且延长了术后生存期.从1995年5月至1998年10月,作者采用Fortnerl型术式——胰头联合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SMPV)切除与重建治疗胰头癌12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43~70岁,平均56.4岁.除1例外,均以阻塞性黄疸主诉入院.6例伴有腹痛、腹胀,1例出现十二指肠梗阻症状.术前B超、CT检查发现胰头占位病变者10例,2例报告为上腹肿块;8例提示肿瘤与SM-PV关系密切,其中3例肿块将后者包裹其内.肿瘤大小为4cm×3cm×3cm~8cm×7cm×5cm.  相似文献   

4.
无黄疸期胰头、壶腹癌四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头、壶腹癌的早期诊断至今仍是临床上较为困难的问题,我院近5年收治无黄疸期胰头、壶腹癌4例,现就其早期诊断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33岁。心窝部及右上腹闷胀痛伴食欲减退7个月。查体无黄疸,肝大肋下3cm,胆囊大。黄疸指数6单位,转肽酶259单位,血糖(79mg%),尿糖阴性,糖耐量试验正常。B 超:肝内外胆管扩张,左肝管内径2.1cm,肝总管2.9cm,胆总管2.9cm;胆总管末端未显示病变,胰头大小正常。PTC: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胆总管末端完全截断。术前诊断:壶腹癌。术中见十二指肠乳头部2×2cm 肿物,活动。经十二指肠行肿物穿刺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切开十二指肠见肿物呈菜花样,切取部分活组织做冰冻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9岁,因发现阴囊内肿物并逐渐增大5个月入院.入院后查体:外阴正常,左侧阴囊内可触及一6 cm×5 cm肿物,无触痛,可活动,质地中等,边缘光滑,与睾丸及附睾分界清楚,肿物根部未触及.彩超检查示双侧附睾及睾丸大小形态正常,阴囊下部一实性肿物,大小6.6 cm×7.0 cm×4.2 cm,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匀;CDFI:血流信号丰富,双侧腹股沟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于2010年5月4日在全麻下行左侧阴囊内肿物单纯切除术,术中见左侧睾丸、附睾正常,旁推左侧睾丸鞘膜及精索,见左阴囊内实性肿物约6 cm×5 cm,根部位于耻骨表面软组织上,可轻松将其剥离,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出血.送检标本大小14 cm×7 cm×4 cm,分叶状,多结节状,大者8.0 cm×6.0 cm×3.5 cm,小者1.5 cm×1.0 cm×0.8 cm,切面灰白色,均质,鱼肉样,质略软.术后病理报告: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免疫组化:CD34(+),S100(-),Ki-67阳性率19%,间皮素(-).术后未给予辅助性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等.定期随访,未见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6.
胰高血糖素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46岁,因全身皮肤瘙痒、糜烂1年余,发现胰颈体占位3个月入院.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弥漫性岛状分布陈旧性疹斑和糜烂结痂区,以双下肢为重.全腹软,无压痛,中上腹可及一大小约10 cm×7 cm×5 cm包块,边界尚清,表面尚光滑,不活动.腹部CT见胰体部实质性占位,约 9.7 cm×5.5 cm×9.0 cm大小,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肝脏多发囊肿,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图1).CEA、CA19-9均正常,血胰高血糖素为331.19 pg/ml.完善术前准备,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无腹水,胰颈体部可触及一15 cm×8 cm×6 cm大小肿块,可推动,肿块与胃窦后壁有粘连,与正常胰腺组织界限清楚.行节段性胰腺切除、胰腺空肠改良Roux-en-Y吻合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200 ml,术后恢复佳,24 h皮疹消退明显,瘙痒缓解,一周后皮疹基本消失(图2).术后病理示胰头体部恶性胰高血糖素瘤.随访12个月,无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31岁,因"上腹部胀痛1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右上腹部可扪及约10 cm×8 cm的包块。化验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生化、凝血功能、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125)等指标均正常。腹部平扫及增强CT提示:胰头区10 cm×8 cm囊实性肿物。术前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拟行术式:保留幽门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取大字位,主刀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 1岁。因上腹胀痛3个月余,发现腹部肿物4d ,于2 0 0 3年6月2 4日入院。腹部B超显示:胰头上方可见一5 0cm×4 0cm×4 0cm低回声区,均匀,边界清楚,考虑胰头实质性占位,胰头癌不除外。入院查体:体征均阴性。入院化验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 2 4 9μg/L ,CEA2 81 μg/L,CA1 2 5 2 8 79U/ml,CA1 991 6 1U/ml,血淀粉酶2 1 5U/dl(Somogyi法) ,空腹血糖3 8~4 6mmol/L ,血沉30mm/第1小时,B超及CT示胰头实性占位性病变,诊断:胰头肿瘤可能,不除外腹膜后肿瘤;胰腺肿物血管造影示:胰头部见一血供丰富的动脉早期显影、边界清楚的…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64岁,因“发现上腹部肿物2年、上腹部疼痛不适2个月”于2010年4月25日入院.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上腹部稍隆起、可扪及一个15 cm × 15 cm×10 cm大小肿物,质中,活动度差,无压痛,肝脾未及肿大.化验检查: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9-9、CA125和血尿淀粉酶均正常.超声检查提示胰头部囊实性包块,内有分隔且回声不均匀;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十二指肠圈增大,结合临床考虑胰头占位(图1).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10岁。因左上腹隐痛不适伴恶心、间断呕吐4年入院。查体:腹部无异常所见。B超示:胰尾增大,内可见一约3 3cm×3 3cm大小肿物,略强回声,内回声不均,边界欠清。CT示:胰尾部有一椭圆形低密度区,约4 2cm×3 3cm×3 0cm大小。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3 9mmol/L。术中见:胰尾肿物,质硬,有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切除包括肿物在内的胰尾。病理检查:肿瘤大小约4 5cm×3 3cm×3 0cm ,表面呈暗红色,光滑,被膜完整,质硬。切面黄白相间,呈分叶状,可见结缔组织的细小分隔。光镜下见被纤维组织分隔的器官样结构。肿瘤由上皮及间叶成分构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腺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行腹腔镜下保留器官功能的局部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胰腺外科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行腹腔镜下胰腺局部切除术2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28例病人中,胰头肿物16例(腹腔镜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13例,腹腔镜下胰腺肿物剜除术3例),胰腺颈体肿物7例(腹腔镜下胰腺中段切除术6例,腹腔镜下胰腺肿物剜除术1例),胰体尾肿物5例(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3例,腹腔镜下胰腺肿物剜除术2例)。观察病人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为60~450 min,术中出血量为20~550 mL,肿瘤直径为2~8 cm。术后并发症:B级胰瘘6例,C级胰瘘1例(胰头肿物剜除术1例),腹腔感染2例,胆瘘2例,胃瘫1例,腹腔出血2例(胰头肿物剜除术1例,胰颈体肿物行胰腺中段切除术1例)。术后随访8个月,未发现继发性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病人平均住院时间为20.9 d。术后病检: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8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1级5例、G2级2例...  相似文献   

12.
上腹疼痛收入院。增强CT扫描和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在胰头部有一直径为3cm的多房囊性肿物。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显示在主胰管和囊性肿物之间有交通。行下胰头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吻合术,保留十二指肠,胆总管和副胰管。下胰头切除术在外科治疗低度恶性肿瘤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6岁。睡觉时无意摸刭左上腹有鸡蛋大肿物,用手推挤左右活动。10个月后肿物增大明显,且伴有腹痛而入院。检查:上腹触及8×6×5cm 之实质肿物,位腹正中线偏左。移动度较大。肝脾未扪到。手术探查见:肝左叶脏面有15×10×8cm 带蒂、椭圆形、包膜完整、乳白色硬性包块.蒂长10cm,行  相似文献   

14.
胰腺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鳞癌临床少见,我院最近收治1例。报道如下。1病历简介病人女性,57岁,因上腹痛伴背痛2个月于2005年3月入院。近2个月体重下降5kg。无黄疸、呕吐、发热。体查: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上腹偏右可以扪及4 cm×5 cm×5 cm肿块。肿块质硬,边界不清,较固定,有压痛。实验室检查:WBC 8·1×109/L,Hb115g/L,白蛋白34g/L,总胆红素18μmol/L,直接胆红素8μmol/L。血清肿瘤标记物:AFP 45·7ng/mL,CA19-9285kU/L,CEA 12·5ng/mL,CA 242 191kU/L。B超显示胰头处不规则肿块48mm×44mm,主胰管内径6mm。CT显示胰头占位病…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因后腰部间断性疼痛9年,上腹部隐痛5年,加重l周入院.9年前,患者自觉后腰部不适,疼痛间断性发作.5年前,患者出现上腹部隐痛,餐后饱胀感,伴恶心、反酸,无呕吐.大、小便正常,体质量减轻约5 kg.体格检查:全腹软,上腹部轻压痛,可触及一大小约4.0 cm×5.0 cm包块,质地坚硬,活动度差.肠鸣音4~5次/min.辅助检查:血糖正常.CT检查示胰头部一大小约4.0 cm×3.9 cm类圆形包块,边界清晰,增强扫描见明显不均匀强化,胆总管、胰管轻度扩张(图1).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术中见胰腺钩突部一大小约4.0 cm ×4.5 cm包块,质地坚硬,边界清晰(图2).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9岁,发现左颈部肿物且渐增大1个月,进食哽噎7d于2012年1月2日入院.既往全身皮肤多发结节25年.查体:全身皮肤可见2~5 mm至1~2 cm大小的多发散在软疣状物,以头面部及胸部上腹部为著,局部皮肤可见色素斑,左侧下颌腮腺位置可见一隆起明显肿物,约8 cm×7 cm大小,质软,有压痛,未触及明显波动感,活动度一般,与周围分界清.左枕部及右侧腘窝可触及约2 cm×3 cm大小质软肿物,与周围分界清,活动度一般,无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彩超检查:左侧沿颈外静脉走行可见一囊状肿物,约8 cm×7 cm×5 cm,考虑:腮裂囊肿?颈部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甲状腺右叶可见结节性甲状腺肿.胸片可见气管及食管向右侧移位.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4 6岁。以“左上腹胀感逐渐加重 3年”于 2 0 0 1年 12月住院。查体 :一般情况好 ,左上腹深压痛阳性 ,并触及一肿物 ,约 10cm× 8 0cm× 8 0cm大小 ,边界尚清 ,不易移动。B超示胰尾后下方 9 6cm× 8 8cm× 8 0cm囊性肿物 ,壁厚约 0 4cm ,其内可见线状回声带。CT显示屈氏韧带左侧肠系膜根部 ,胰尾后下方约 9 7cm× 8 8cm× 8 0cm囊性肿物 ,壁厚 ,腔内均匀水密度 (图 1)。临床诊断 :胰腺假性囊肿。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 ,肿物位于脊柱左侧 ,空肠系膜根部 ,成圆形 ,囊性 ,直径约 10cm。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 ,先切开囊壁长 3cm…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患儿,女,11岁.玩耍跌倒后持续上腹疼痛数小时,曾饱食后腹胀1年余.于当地医院行彩超及CT检查,结果提示胰头约7 cm×6 cm实性占位性病变及腹腔少量积液(图1).以“闭合性腹外伤,胰头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于2011年4月29日急诊转入我院.体格检查:体质量31 kg,体温37.7℃,脉搏121 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70 mm Hg(1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7岁。因上腹部不适、纳差2周,加重伴黑便1周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皮肤粘膜苍白,无黄染。全腹无压痛,未扪及包块。Hb49g/L,RBC1.18×10~(12)/L。X线钡餐检查疑十二指肠降段病变。B超示胰头体问有一2.5cm×2.5cm光团。胃镜检查未见异常。于入院后1周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十二指肠降段明显扩大,纵行切开其前壁,见其后壁有一约7cm×4.5cm×3.5cm之带蒂肿物,质软,表面较光滑,肠壁无浸润,故行粘膜下肿瘤及其周围正常肠粘膜及粘膜下组织切除。病理报告为十二指肠管状绒毛状腺瘤伴灶性出血坏死。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5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5岁,主诉上腹部肿块1个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发现上腹儿头大小肿块,无腹痛、腹胀、恶心、呕血及黑便,无纳差及体重减轻。既往体健,无胃病及肝炎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营养较差,神志清、精神可。皮肤黏膜正常,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坦、无肠型及蠕动波,上腹部饱满,触诊上腹压痛,可及10 cm×10 cm×10 cm大小肿物,质硬中等、活动度良好、扣诊实音,肝脾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WBC 6.79×109/L,RBC 5.08×1012/L,HB 133 g/L,BPC177×109/L,总胆红素19.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