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了解不同区域军人心身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SHS)对随机整群抽取的不同区域陆海空官兵11 362例进行心身健康水平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中部和西部地区军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等5个心身健康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东部地区军人(P<0.05,P<0.01)。20世纪80年代不同区域军人心理健康因子、躯体健康因子和心身健康总分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20世纪90年代、2000年以后中部和西部地区军人心理健康因子和心身健康总分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东部地区军人(P<0.05,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区域与心理健康因子和心身健康总分呈显著或非常显著负相关(P<0.05,P<0.01);年代与军人心理健康因子、躯体健康因子和心身健康总分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和年代进入心理健康因子、心身健康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P<0.01)。结论:20世纪80年代军人心身健康各因子区域差异不显著;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以后,东部地区军人心身健康水平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军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了解城市和农村籍(城乡)军人心身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SHS)对随机整群抽取的不同年代入伍城乡官兵11 362例的心身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除眼和耳、家庭史外,城市籍军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骼肌肉、皮肤、生殖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和家族史等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农村籍军人(P<0.05,P<0.01)。20世纪90年代城市籍军人心理健康因子、躯体健康因子和心身健康总分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农村籍军人(P<0.05,P<0.01);20世纪80年代和2000年以后军人心理健康因子、躯体健康因子和心身健康总分分值城乡军人差异均不显著(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年代与军人心理健康因子、躯体健康因子和心身健康总分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年代进入心理健康因子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P<0.05,P<0.01);年代进入躯体健康因子和心身健康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P<0.01)。结论:20世纪90年代,城市籍军人心身健康水平低于农村籍军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国军人自杀意念的年代特征及其与心身健康状况的关系,为部队心理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军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各大军区陆、海、空官兵11 362人进行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SHS)测评,其中20世纪80年代1100人、90年代8000人,2000年2262人.数据结果以SPSS 17.0软件进行x2检验、t检验、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及2000年军人自杀意念发生率分别为10.27%、7.09%、2.8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自杀意念的军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生殖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抑郁、精神病性、家族史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的军人(P<0.05或0.01),而其他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自杀意念进入以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及心身健康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且对军人心身健康因子分有正向预测作用(P<0.01).结论 中国军人自杀意念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有自杀意念的军人心身健康水平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适应不良、职业倦怠对基层军官心身健康的影响及其关系,并建立路径模型.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某军区358名男性基层军官,使用军人适应不良量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和中国军人心身健康量表收集数据,对数据结果采用SPSS 17.0和Amos 7.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 职业倦怠各因子与适应不良量表的人际关系、情绪障碍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基层军官适应不良、职业倦怠各因子与心身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躯体化、消极怠工、情绪障碍和人际关系进入以基层军官心身健康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可作为预测基层军官心身健康水平的指标(P<0.01),其自变量对因变量变异的解释率为45%.职业倦怠的介入增强了适应不良对基层军官心身健康的影响.基层军官适应不良、职业倦怠与心身健康的路径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标为x2/df=35.248(P=0.000).GFI=0.963,AGH=0575,CFI=0.902,RMSEA=0.003.结论 情绪障碍、人际关系不良、躯体化、消极怠工对基层军官心身健康有显著影响,职业倦怠是适应不良和心身健康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了解不同文化程度军人心身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SHS)对随机整群抽取的陆海空官兵11 362例进行心身健康水平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大专及以上组眼和耳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高中(职高、中专)组和初中组(P<0.05,P<0.01),焦虑、抑郁分值非常显著低于高中(职高、中专)组和初中组(P<0.01);高中(职高、中专)组和大专及以上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和家族史等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初中组(P<0.05,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年代与军人心身健康各因子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年代均进入心身健康总分、心理健康因子和躯体健康因子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P<0.01)。结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军人心身健康水平优于初中和高中(职高、中专)文化程度军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部队基层军官心身健康水平与职业倦怠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国军人心身健康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某部基层军官358例及士兵368例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基层军官组除生殖及内分泌系、精神病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士兵组外(P〈0.05,P〈0.01),心身健康总分及其他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士兵组(P〈0.05,P〈0.01)。基层军官心身健康总分和各因子分值与职业倦怠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值间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躯体化进入心身健康总分及大部分因子的回归方程,消极怠工进入心身健康总分、皮肤系、焦虑和抑郁因子回归方程,人际关系进入焦虑和抑郁因子回归方程,自我评价进入抑郁因子回归方程,成就感进入精神病性因子回归方程。结论:基层军官心身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士兵,心身健康水平与职业倦怠间呈显著正相关,躯体化及消极怠工是影响基层军官心身健康的主要因素,人际关系、自我评价及成就感是影响心身健康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军人心身健康与社会支持、家庭情感表达及相关因素的关系,为实施干预措施以提高军人心身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取样法抽取陆军、海军、空军共3865例军人,用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SHS)、社会支持量表(SSRS)、家庭情感表达量表(FEES)对其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直线相关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等。结果军人心身健康的心理障碍分(焦虑、抑郁、精神病性)显著低于中国心身健康常模(t=-36.669~-29.724,P<0.01),躯体化症状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肌肉皮肤、生殖及内分泌、神经系统)略高于中国心身健康常模(t=2.681~15.491,P<0.01);空军躯体化症状分(眼和耳、消化系统、骨骼肌肉、生殖及内分泌)显著低于陆军、海军(P<0.05);心身健康各因子与社会支持、家庭情感表达和一般情况有显著的正或负相关关系(民族和军兵种除外)(r=-0.269~0.439,P<0.05~0.01);用主成分回归分析,为军人心身健康总分建立了简单、有效的主成分回归方程。结论军人心理健康比一般人群好,而躯体健康与一般人群相比略差;其心身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家庭情感表达和一般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某部官兵军事演习前后心身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某部官兵参加军事演习前后心身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SHS)对参加军事演习官兵273例进行心身健康水平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军事演习后官兵心身健康各因子分值、躯体症状因子总分值、心理症状因子总分值和心身健康总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军事演习前(P〈0.01);军事演习后官兵躯体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心理障碍发生率(P〈0.05),躯体症状与心理症状间相关非常显著(P〈0.01);影响军事演习官兵躯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焦虑、抑郁、年龄、军龄和是否独生子女,而神经系、生殖及内分泌系、消化系、呼吸系和是否独生子女是影响军事演习后官兵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军事演习对官兵心身健康可造成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9.
军人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军人职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1 902名陆军军人,行<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军人职业压力量表>和<军人情景特质应对方式量表>测定.结果 ①心理不健康组的职业压力和消极应对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心理健康组.除情感积极应对(AFAC)外,心理不健康组的应对总分及其余各因子分则明显低于心理健康组(P<0.01);②<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的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军人情景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军人职业压力量表>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密切相关(r为-0.232~0.561,P<0.01或P<0.05),其中消极应对及职业压力的各因子分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各因子分与其呈显著负相关;③文化程度、职务、应对方式、人际关系、军旅特殊生活和领导能力是影响军人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分的主要因素(P<0.01或0.05),军龄、经济压力、工作压力、个人发展和角色模糊对军人心理健康,包括焦虑、抑郁、恐怖、精神病性、神经衰弱和躯体化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P<0.01或0.05).结论 过高的职业压力及消极应对方式可能是影响军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而积极应对方式可能是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某工程部队士兵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工程部队784名士兵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共筛查出阳性261例,阳性率为33.29%。某工程部队士兵SCL-90总分和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值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躯体化因子分值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而敌对和恐怖因子分值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士兵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值与城镇士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士兵除躯体化外,SCL-90总分及其余8项因子分值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士兵(P<0.05,P<0.01);每日作业时间≤6 h的士兵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低于作业时间>6 h的士兵(P<0.01)。结论某工程部队士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应针对部分高分因子(躯体化)和特定人群(独生子女士兵、作业时间较长士兵)进一步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