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感染药学》2017,(4):862-864
目的:评价玻璃酸钠滴眼液与贝复舒滴眼液联用治疗眼角结膜干燥症(简称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诊治的干眼症患者100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和贝复舒滴眼液滴眼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FS、BUT、SIT以及眼部症状评分值的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FS、BUT、SIT和眼部症状评分值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与贝复舒滴眼液联用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泪液的分泌,缓解了眼睛干涩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角膜病患者采用贝复舒滴眼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角膜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贝复舒滴眼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37例(94.87%),对照组总有效29例(74.36%),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角膜病患者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是治疗角膜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许娜 《海峡药学》2015,(3):112-114
目的探讨贝复舒滴眼液联合爱丽滴眼液治疗眼表面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眼表面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贝复舒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贝复舒滴眼液联合爱丽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2%,高于对照组的80.5%,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局部刺激现象或全身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贝复舒滴眼液联合爱丽滴眼液治疗眼表面损伤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贝复舒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就诊的72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贝复舒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BUT与治疗前对比上升,SRI、SAI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BUT高于对照组,SRI、SAI则减少,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具有明显效果,修复角膜上皮,延缓泪膜破裂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邵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117-118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滴眼液、贝复舒滴眼液联合应用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宁波鄞州区吴剑鸣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单独应用阿昔洛韦组)30例和治疗Ⅱ组(阿昔洛韦注射液、贝复舒滴眼液联合应用治疗组)50例。结果治疗Ⅱ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时间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治疗Ⅰ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昔洛韦滴眼液、贝复舒滴眼液联合应用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黄薇  江文  张晓 《中国药业》2002,11(7):72-72
目的:评价贝复舒滴眼液治疗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50例88只眼(角膜炎31例,角膜溃疡1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48只眼),对照组25例(42只眼),疗程14d,每日观察上皮修复和局部症状、体征等指标。结果:贝复舒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疗效判断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贝复舒治疗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的有效率为96%。观察过程中未见局部刺激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贝复舒滴眼液治疗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贝复舒滴眼液在电光性眼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38例电光性眼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以常规治疗方法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复舒滴眼液治疗,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全部患者治愈,未出现并发症,各型两组治愈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光性眼炎患者使用贝复舒滴眼液后角膜上皮愈合快,治疗病程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到我院进行诊治的病患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贝复舒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角膜地形图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对于干眼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贝复舒滴眼液联合眼用凝胶治疗眼表面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眼表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44眼),观察组45例(45眼),观察组予以贝复舒滴眼液联合眼用凝胶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硫酸软骨素滴眼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治愈率为62.22%,均高于对照组的86.36%、3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贝复舒滴眼液联合眼用凝胶治疗眼表面损伤疗效确切,优于复方硫酸软骨素滴眼液。  相似文献   

10.
梅玲 《河北医药》2013,35(7):1007-1008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82例角膜溃疡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常规进行创面处理和口服抗炎药物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略高于对照组9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角膜溃疡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好,并且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是临床首选的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周杨平  宁秋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236-237
目的观察氟康唑滴眼液联合络活碘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氟康唑滴眼液治疗,治疗组给予氟康唑滴眼液联合络活碘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5.00%(42/56),总有效率92.86%(52/56);对照组治愈率60.71%(34/56),总有效率75.00%(42/56)。两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氟康唑滴眼液联合络活碘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福州眼科医院2013年1—6月收治的4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双眼干眼症患者作为试验对象,进行双眼自身对照比较,每例随机选取一眼入治疗组40眼,另一眼入对照组,对照组40眼给予抗眼疲劳滴眼液,观察组40眼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1滴/次,5~6次/d,两组均治疗14d,记录治疗前后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 I)、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荧光素染色,询问主观症状改善情况,使用DICON-CT200角膜地形图仪检测角膜地形图参数(SRI、SAI、PVA)。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UT较治疗前升高,SRI、SAI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T高于对照组,SRI、SA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眼表荧光素染色及主观症状改善比较观察组眼表荧光素染色分级及主观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是治疗干眼症安全可靠的方法,能够修复角膜上皮,延缓泪膜破裂时间,改善角膜表面光滑度,改善眼睛刺激症状,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重症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70例重症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28%显著优于对照组77.14%(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治疗重症细菌性结膜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14.
许静 《黑龙江医药》2015,(3):555-557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EKC)的临床疗效,为EKC的治疗提供临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86例EK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者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抗生素和抗病毒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和贝复舒滴眼液。比较两组患者炎症消退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炎症消退时间为(9.22±2.4)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炎症消退时间(23.1±3.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例治疗组经治疗均未出现角膜混浊,但对照组有7例出现角膜混浊。结论:在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时,在常规应用抗生素和抗病毒滴眼液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和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可以缩短炎症消退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对比贝复舒滴眼液与常规疗法在白内障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2月在本院眼科确诊的80例白内障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常规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1滴/次,1次/d,持续滴眼4周;观察组在玻璃酸钠滴眼液的基础上加入贝复舒滴眼液治疗,1滴/次,4次/d,持续滴眼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眼表功能以及泪液中的炎性因子水平与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眼表荧光素染色评分(FL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与过氧化脂质(LP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LS评分、TNF-α、IL-6、MDA与LP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总抗氧化能力(T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It、BUT、SOD与TAC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16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29日来某院就医的干眼症患者100例,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泪膜破裂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治疗显效例数有40例,对照组有30例,数据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2)治疗后,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为(12.69±0.77)s,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在不良反应对比中,两组数据均不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可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干眼症患者,通过随机排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症状完全消失时间(2.1±1.0)d、泪膜破裂时间(12.5±1.1)s与泪液分泌量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2.2±1.2)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0±2.1)d、(8.1±0.9)s、(3.4±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与对照组的10.8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对干眼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在保证患者治疗安全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玻璃酸钠组和联合贝复舒组,各81例。玻璃酸钠组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联合贝复舒组在玻璃酸钠组基础上予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地形图参数[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AI)、角膜平均表面规则系数(SRI)]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贝复舒组总有效率为97.53%,高于玻璃酸钠组的80.25%(χ2=12.250,P<0.001)。治疗2周后,2组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试验长于治疗前,且联合贝复舒组长于玻璃酸钠组(P<0.01);2组SAI、SRI低于治疗前,且联合贝复舒组低于玻璃酸钠组(P<0.01)。联合贝复舒组治疗期间药品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0%,与玻璃酸钠组的2.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滴眼液与鱼腥草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4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给予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9%(62/64)、85.0%(5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为(3.12±0.96)d,对照组患者治愈时间为(6.83±1.2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P〈0.05)。结论鱼腥草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效果确切,临床治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0.1%环孢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6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33例患者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给予0.1%环孢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It(6.78±1.89)mm与BUT(6.87±1.54)s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经1个疗程后观察组33例患者的FLs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干眼症应用0.1%环孢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